规划和工作计划_第1页
规划和工作计划_第2页
规划和工作计划_第3页
规划和工作计划_第4页
规划和工作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十一五”本科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食品学院

二OO六年七月TOC\o"1-5"\h\z\o"CurrentDocument"一、 学院概况 3\o"CurrentDocument"二、 专业设置现状及各专业设置历史沿革 5\o"CurrentDocument"(一)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51现状 52、沿革 5\o"CurrentDocument"(二)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61现状 62、历史沿革 6\o"CurrentDocument"(三) 动物科学专业 71现状 72、历史沿革 7\o"CurrentDocument"三、 各专业的特色、优势和不足 8\o"CurrentDocument"(一)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81专业特色 82、 专业优势 83、 专业不足 9\o"CurrentDocument"(二)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91专业特色 92、 专业优势 93、 专业不足 9\o"CurrentDocument"(三) 动物科学专业 91专业特色 92、 专业优势 103、 专业不足 10\o"CurrentDocument"四、 专业建设概况及建设成果 10\o"CurrentDocument"(一)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101师资队伍 102、 教学条件 113、 教材建设与教学成果 114、 课程设置 125、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26、 学生情况 12\o"CurrentDocument"(二)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131、 师资队伍 132、 教学条件 133、 教材建设与教学成果 144、 课程设置 15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5\o"CurrentDocument"(三)动物科学专业 151、师资队伍 152、教学条件 163、教材建设与教学成果 164、课程设置 17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76、学生情况 17\o"CurrentDocument"五、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及建设目标 18\o"CurrentDocument"(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181、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182、建设目标 18\o"CurrentDocument"(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201、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202、建设目标 20\o"CurrentDocument"(三)动物科学专业 211、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212、建设目标 22\o"CurrentDocument"六、专业建设主要措施 23\o"CurrentDocument"(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231、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232、教学条件建设的主要措施 233、教材建设与教学成果的主要措施 244、课程建设的主要措施 24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的主要措施 24\o"CurrentDocument"(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251、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252、教学条件建设的主要措施 263、教材建设的主要措施 264、课程建设的主要措施 26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的主要措施 26\o"CurrentDocument"(三)动物科学专业 261、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262、教学条件建设的主要措施 273、教材建设的主要措施 274、课程建设的主要措施 27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的主要措施 27为贯彻落实《江南大学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有关本科专业建设的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教育教学质量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生命线的观念,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提高食品学院的办学水平,特制定《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十一五”本科专业建设规划》。一、学院概况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学科始建于1952年(由当时南大、复旦、浙大、武大等高校的食品学科合并而成),现发展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拥有“食品科学、工程、安全”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群,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动物科学与饲料加工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硕士授权点、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功能食品工程研究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食品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79人,其中教授29名,副教授40名,专业教师中博士学位者占56%,研究生学位者占90%,交叉学科背景者65%,曾在国外进修一年以上或攻读学位经历者55%。食品学院学科梯队五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学院自“十五”以来承担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120多项、横向科研项目440多项,完成科研经费7661余万元,共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次、省部级科研进步奖34次。“十五”期间,食品学院本科教学提出并实施“重基础、宽口径、偏应用、塑个性、求创新”的培养理念,教学质量优秀。“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平台的研究与实践”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在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学业优异者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近年来每年约 25%的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学院除实行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等资助体系外,还以其在行业内的良好声誉和广泛影响,吸引许多知名企业在我院设立社会奖学金,如“国民淀粉公司”、“东海粮油公司”、“丹尼斯克公司”、“嘉里集团”“六合集团”等,每年颁发奖助学金达170余万元。另外,学院还与国外大学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每年选派优秀的本科生赴国外进行毕业课程的设计或保送优秀毕业生到国外继续深造。目前食品学院已与国内80多家著名食品企业建立了董事会,并与这些单位建立了教学、科研、就业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食品学院本科生就业供不应求。已与200多家食品企事业单位建立经常性的毕业生供需协作关系。合格毕业生供给量与企业招聘需求 1:4,学生落实单位区域85%的东南沿海大中城市,落实单位也较为理想,如:广州宝洁(中国)有限公司、嘉里集团、“国民淀粉”上海化学有限公司、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可口可乐食品有限公司、雀巢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太太乐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德乐食品饮品配料(上海)有限公司、旺旺集团、华宝食用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杭州养生堂集团、东海粮油(张家港)工业有限公司、纳贝斯克食品(苏州)有限公司、南京雨润集团、美国统一嘉吉集团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军需部、爱芬食品(北京)有限公司、北大绿色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香港五丰行集团、泰国亿王亚哥集团等。二、专业设置现状及各专业设置历史沿革(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现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集合并发展了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本校在食品科学、食品工程、粮油工程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资源,具有鲜明的工科特色,主要为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领域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本专业每年招生本科生约250人。本专业的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II、程序设计基础(VBII)、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工原理等。为本专业开设专业课程的专业教师现有50名,其中教授19名,副教授2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业教师数的84%。本专业的实验室隶属学院的教学实验室(食品基础实验部分、工艺实验部分等)以及学院中心实验室中的食品科学、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制糖工程等部分。2、沿革专业起源:起源于1952年,由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和当时的江南大学五校的食品学科合并而成1999年将原先的食品科学、食品工程、食品分析、粮食工程、油脂工程、制糖工程等专业合并,统一按照“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专业招生。(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1、现状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2004年开始在食品学院设立并开始招生的新专业。本专业每年招本科学生60人。本专业目前的主要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程序设计基础、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学、食品卫生学。为本专业开设专业课程的专业教师有1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高级职称比例100%,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本专业实验室隶属学院教学实验室(食品感官评定实验部分、基础实验部分、食品毒理实验部分、动物实验部分等)以及学院中心实验室中的营养与食品安全部分。2、历史沿革1980年在无锡轻工业学院化工系设立食品分析专业,1985年转入食品工程系,是我国同类学科中创建最早、基础最好的一个专业,每年为国家培养食品分析人才30名左右。1998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品质控制专业,每年培养20名左右的毕业生。2004年开始在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设立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每年招生60人。(三)动物科学专业1、现状动物科学专业集合并发展了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本校在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资源,具有养殖与加工相结合、农学专业工程化的鲜明特色。本专业每年招生本科生约60人。本专业的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等数学II、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程序设计基础VBII、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饲料工艺学、动物营养学、配合饲料学、微生物学等。为本专业开设专业课程的专业教师有15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6名,高学历教师占专业教师数的40%。本专业的实验室隶属学院教学实验室(动物科学部分)以及学院中心实验室中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部分。2、历史沿革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在无锡轻工业学院粮油工程系粮食工程本科专业设立饲料研究方向,每年有20名左右的本科生选择该方向学习。1984年,受原商业部委托,在无锡轻工业学院粮油工程系同时设立饲料专业专科班,每年招生1个班约30人,1995年最后一届饲料专业专科班毕业。1998年,食品学院设立动物科学本科专业,每年招生约60人三、各专业的特色、优势和不足(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专业特色具有鲜明的工科特色,以深厚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为支撑,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很强的研究和动手能力,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前瞻性的眼光。2、专业优势历史悠久:在我校设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时间已超过半个世纪,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通过多年努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国内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悠久的历史是专业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有很强的学科支撑:1994年“粮油工程”学科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1997年“食品工程”学科被中国轻工总会批准为部级重点学科,2002年“食品科学”学科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学科发展为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专业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究生教育,1984年首批取得食品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随后又建立了国内唯一的“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博士点和“粮食工程”博士点,90年代初参与建设轻工博士后流动站,并于1998年在国内首批建立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国内率先建立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为本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教育部“功能食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食品工程中心”,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安全”重点实验室等机构的成立,为专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平台。3、专业不足在国内众多高校纷纷设立“食品科学”相关学科的同时,在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方面,在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方面,还有待于完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1、专业特色本专业具有工科和理科交叉的特色,面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本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食品营养与食品加工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发现、解决和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质量与安全问题的能力。2、专业优势依托本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业历史悠久,在全国食品企业和食品监督管理等机构具有较大影响。专业教师在分子营养学科研方面有所成就,在质量控制体系论证方面有较大影响。3、专业不足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专业教师在安全课题的研究方面需要积累。(三)动物科学专业1、专业特色本专业具有养殖与加工相结合、农学专业工程化的鲜明特色。面对目前动物养殖工业化的发展趋势,本专业既要求学生掌握动物生理生化、营养的基础知识,又要具备机械、饲料工艺等工程能力和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实践能力。本专业的毕业生将是既懂动物营养又懂饲料工程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2、专业优势本院的动物科学专业籍助于江南大学中与之相关的食品、生物工程、化学工程、机械、自动化等强势学科,加之三十多年的研究成果积淀,其毕业生在行业建设中已发挥了很大作用。随着动物养殖工业化需求的增强,工科背景的人才被养殖行业越来越看重,我院本专业学生施展才华的领域将更广阔。3、专业不足动物科学专业是本校唯一的农学专业,在江南大学缺乏与本专业相关的农学学科的支撑。本专业必须通过教学成果的积累和毕业生的优良表现来提高本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四、专业建设概况及建设成果(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师资队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任务由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分别承担。本专业的全部基础课程及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由学校外语学院、理学院、法政学院、化工学院、机械学院等承担。依托江南大学雄厚的基础教育和多学科的优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能接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2、教学条件实验室本专业教学实验室隶属食品学院教学实验室和学院中心实验室的相关部分,详见食品学院“十一五”实验室建设规划。专业资料食品学科中外文藏书合计36万册,拥有中外文期刊180种。与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的国内外期刊,如食品科学、中国粮油学报、食品工业、FoodChemistry、FoodEngineering等,在学院资料室或学校图书馆都有较长的订阅历史。还可利用学校图书馆订购的网络专业数据库,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SDOS(ScienceDirectOnSite)]、FSTA食品科学与技术文摘、EICompendex、SpringerLINK电子期刊等,收集所需的资料。实践基地本专业已在国内著名企业建立20余个教学实践基地,如东海粮油集团、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民淀粉、南海粮食工业有限公司等。3、教材建设与教学成果“十五”期间出版的教材包括:小麦制粉与综合利用, 2001;食品添加剂新产品与新技术,2002;油脂化学与工艺学(1-5卷),2001;谷物科学原理,2003;食品化学,2001;食品工艺学,2001;食品感官评价原理与技术,2001;2001;食品加工原理,2001;食品分析,2002;乳制品生产技术,2002;冷藏与冻藏工程技术,2000;油料资源综合利用,2001。奖励和表彰:①宽口径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2001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②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平台的研究与实践,2005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③《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粮油学科素质拓展和创新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食品化学课程建设,2004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④食品工艺学,2003国家级精品课程;⑤谷物科学原理,食品化学,2004江苏省二类优秀课程;⑥食品化学,2002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⑦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2002江苏省教育厅好课件奖。4、课程设置本专业共开设课程89门,详见《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十一五”本科课程建设规划》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部分。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各课程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中45门课(近50%)采用多媒体教学,4门精品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谷物科学原理、油料科学原理)采用双语辅助教学。食品营养与卫生、文献检索利用2门课程实现了网络教学。6、学生情况最近3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一次就业率超过97%,就业单位包括东海粮油集团、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民淀粉、南海粮食工业有限公司、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宝孔雀香精香料公司,国家粮食贮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江苏牧羊集团等。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连续3年保持在20%以上。本专业学生在读期间,可以获得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民淀粉奖学金,嘉里粮油奖学金,丹尼斯克奖学金,六和奖学金等奖学金。(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1、师资队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任务由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分别承担。本专业的全部基础课程及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由本校外语学院、理学院、法政学院、化工学院、机械学院等承担。依托江南大学雄厚的基础教育和多学科的优势,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学生能接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目前,本专业任课教师中,有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2、教学条件实验室本专业教学实验室隶属食品学院教学实验室和学院中心实验室的相关部分,详情见“食品学院十一五实验室建设规划”。专业资料在本校本学科中外文藏书合计36万册,拥有中外文期刊180种。我校购买了大量的食品科学、食品工程、生物科学、食品安全等网络资源:中国科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网、维普中文期刊江苏镜像站、万方数据江南大学镜像站、超星数字图书馆江苏镜像站、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江南大学镜像站、无公害食品生产、检测与标准规范数据库、中国国家标准文本数据库、粮油数据库、ScienceWatch、EICompendex、NETLIBRARY电子图书数据库、CambridgeUniversitiesPressJournalsonlineSDOS(ScienceDirectOnSite)、KLUWER电子期刊教育网镜像站、SpringerLINK电子期刊、FSTA食品科学与技术文摘、PQDD的国外博士论文全文库。我院资料室现有相关食品加工工艺和食品安全内容的藏书1000余册,常年订阅期刊53种。包括食品加工、食品法规、标准、食品检测等内容,对全院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开放,可满足学生查阅论文资料的需要。实践基地本专业已建立6个实践基地,有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家港商检局、无锡市滨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无锡市北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无锡市崇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无锡市金宝斋食品有限公司,并与江苏微生物研究所、江苏大娘食品有限公司、江西绿康生物有限公司、无锡天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有较好的合作关系。3、教材建设与教学成果近年来已出版教材:食品卫生原理,2001;食品分析,2002;HACCP原理与实施,2003;食品安全导论,2005;食品化学,2004;食品安全指南,2005。本专业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改革,已发表教学研究论文:①钱和.《现代食品质量控制》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2002;②刘杰,张添.食品分析综合实验是提高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2002。施用晖和姚卫蓉主持了2005年学校级教改项目: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模式课题,正在顺利进行。4、 课程设置本专业共开设各种课程63门,详见《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十一五”本科课程建设规划》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部分。5、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黑板与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并用。根据各课程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中有17门课(90%)采用多媒体教学,3门课(15%)采用双语教学课。(三)动物科学专业1、师资队伍动物科学专业教学任务由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分别承担。本专业的全部基础课程及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由学校外语学院、理学院、法政学院、化工学院、机械学院等承担。依托江南大学雄厚的基础教育和多学科的优势,动物科学专业本科学员能接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本专业的专业课由食品学院的教师承担。2、教学条件实验室本专业教学实验室隶属食品学院教学实验室和学院中心实验室的相关部分,详情见“食品学院十一五实验室建设规划”。专业资料本校本学科中外文藏书合计36万册,拥有中外文期刊180种。与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相关的国内期刊,如中国饲料、中国水产学报、粮食与饲料工业等;国外期刊,如Feedinternationa、lAnimalnutrition、Animalnutritionandfeeding等,在学院资料室或学校图书馆都有较长的订阅历史。还可利用学校图书馆订购的网络专业数据库,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SDOS(ScienceDirectOnSite)]、FSTA食品科学与技术文摘、EICompendex、SpringerLINK电子期刊等,收集所需的资料。实践基地本专业已建立3个实践基地,分别为江苏牧羊集团实践基地、常州神龙饲料有限公司实践基地、无锡太湖粮机有限公司实践基地,并与山东六和饲料有限公司、南通巴大饲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有较好的合作关系。3、教材建设与教学成果近年来已出版教材:①水产饲料生产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4;②配合饲料制造工艺与技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3;③配合饲料工艺学,1999。4、 课程设置本专业共开设课程80门,详见《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十一五”本科课程建设规划》动物科学专业部分。5、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黑板与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并用。根据各课程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30门课达到总课程数的37%。6、学生情况近3年动物科学专业的毕业生情况如下表所示项目2004届2005届2006届学生就业率100%100%100%就业单位举例国民淀粉国民淀粉统一嘉吉(东莞)饲料蛋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牧羊集团江苏牧羊集团江苏牧羊集团中盛咼宝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东肇庆福加德青岛六和药业有限公司国家粮食贮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深圳嘉里粮油有限公司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青岛啤酒有限公司扬州欣欣食品有限公司宁波开诚生态技术有限公司中友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冋仁药业等广东汇香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唐人神集团山东六和集团南京普瑞纳饲料有限公司CET4通过率92.37%91.45%97.82%CET6通过率36.97%32..17%39.13%考研入取率16.67%19.97%26.09%录取学校江南大学江南大学江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工业大学等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五、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及建设目标(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专业建设指导思想根据“重基础、宽口径、偏应用、塑个性、求创新”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完善,体现“拓宽知识面、夯实基础、重视实践、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教育思想,加强各学科知识的结合,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建设,将本专业建设成为保持全国第一的优势专业。2、建设目标到2010年,把本专业建成教育教学思想、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人才培养质量保持国内领先、与国际著名院校食品学科接轨,保持全国第一,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品牌专业。(1)师资队伍建设“十一五”期间,为进一步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水平,完善专业建设所需的知识结构,使人员结构、层次合理化,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总专业教师人数的比例提高到60%,教授人数提高到50%,引进包括1~2名院士(或长江学者,或国际知名的食品科学专家)充实到专业建设的队伍中来。(2)教学条件建设实验室建设:逐年完备专业基础实验设施;建立国内一流的食品科学与食品工程实验体系。详见食品学院“十一五”实验室建设规划。专业资料:在十^一五”期间逐年增加和更新原版教材、专业参考资料、设计手册等。实践基地:“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强与现有实践基地的合作,发展新的优秀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更注重与国内一流的知名食品企业建立长期的交流合作机制,努力提高本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在社会上的影响力。(3) 教材建设与教学成果教材建设:努力实现2~3部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的建设目标。课程建设:努力实现2~3门省级以上优秀课程的建设目标。教学成果奖:努力实现以“食品学科教学实践”为基本内容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 课程建设详见《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十一五”本科课程建设规划》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部分。(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努力提高双语教学能力、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跨学科教学本领、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双语教学课程提高到10门以上。提高多媒体教学水平:在“十一五”期间,应提高课件的制作质量,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水平,努力实现所有课程的多媒体教学。3~5门课程实现远程网络远程教学。完成拍摄预定生产实践教学片的拍摄工作和后期制作。(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1、专业建设指导思想根据“重基础、宽口径、偏应用、塑个性、求创新”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完善,体现“拓宽知识面、夯实基础、重视实践、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教育思想,加强理、工学科和食品营养知识的结合,突出工程实践能力,以优秀课程建设推动各项教学基本建设,使本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保持领先地位。2、建设目标到2010年,将本专业建成一个教育教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且具有很高社会声誉的特色专业。(1)师资队伍建设十一五期间,为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教育水平,完善专业建设所需的知识结构,使人员结构、层次合理化,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总专业教师人数的比例由 56%提高到80%,教授人数提高到9人,加强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方面的人员配置。(2)教学条件建设实验室建设:逐年完备基础及专业基础实验设施;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营养实验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分析检测实验体系。增加先进的检测设备;完善营养代谢研究实验室。详情参见“食品学院十一五实验室建设规划”。专业资料:在十一五期间增加和更新食品质量标准等常用工具资料。实践基地: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强与现有实践基地的合作,发展新的优秀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建立包括江苏微生物研究所、江苏大娘食品有限公司、江西绿康生物有限公司在内的校外实习基地,总数达到10个以上,逐步提高各基地的教学和科研的辅助功能。(3)教材建设与教学成果为配合具有工科特色“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编写国家级或省部级专业教材1部。(4)课程建设详见《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十一五”本科课程建设规划》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部分。(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提高课件的制作质量,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水平。完成拍摄生产实践教学片1部。双语教学课程达到4门。(三)动物科学专业1、专业建设指导思想根据“重基础、宽口径、偏应用、塑个性、求创新”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完善,体现“拓宽知识面、夯实基础、重视实践、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教育思想,加强理、工、农各学科知识的结合,以省级优秀课程、特色专业建设推动各项教学基本建设,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专业。2、建设目标到2010年,将本专业建设成为教学理念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时代特色,教学质量为用人单位认可,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专业。(1)师资队伍建设十一五期间,为进一步提高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教育水平,完善专业建设所需的知识结构,使人员结构、层次合理化,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比例由40%提高到60%,教授比例由20%提高到30%,加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方面的人员配置。(2)教学条件建设实验室建设:逐年完备基础及专业基础实验设施;建立较为完善的饲料工艺实验体系。配备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全套饲料加工设备,能够对粉碎、混合、制粒、冷却、挤压等工艺进行科研和教学;建立较为完善的动物饲养实验体系。包括100m2小动物饲养实验室和200m2水产养殖实验室;完善饲料研究实验室。增加先进的检测设备。详见食品学院十一五实验室建设规划。专业资料:在十一五期间增加和更新设计手册、饲料标准、词典等常用工具资料。实践基地: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强与现有实践基地的合作,发展新的优秀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建立包括养殖、饲料加工、饲料设备制造、养殖设备制造在内的校外实习基地总数达到5个,逐步提高各基地的教学和科研的辅助功能。(3)教材建设为配合具有工科特色“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编写国家级或省部级专业教材1~2部。(4)课程建设详见《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十一五”本科课程建设规划》动物科学专业部分。(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水平,使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达到50门(62%),并提高课件的制作质量。完成拍摄生产实践教学片2部。六、专业建设主要措施(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十一五”期间,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模式,加大投入,吸引更多的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高学历人才到专业教学队伍中来,逐步改善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完善学科梯队建设。2、教学条件建设的主要措施增加资金投入,“十一五”期间由学院在教学条件建设上投入不少于150万元(人民币)的建设资金。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以科研为纽带,互惠互利为基础,制定政策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其成为实现专业人才能力提高的重要依托。对校内实习基地,进一步完善其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并通过培训、自修等途径,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基本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服务工作。3、教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