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详解_第1页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详解_第2页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详解_第3页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详解_第4页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详解2023/1/182地形图的成图方法一、地形图的传统测绘方法

1.平板仪测图(包括大平板仪与小平板仪测图)2.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

3.经纬仪测图

4.传统航空摄影测量二、数字化测图方法

1.全站仪野外数字测图

2.数字摄影测量

3.卫星遥感成图

4.地形原图的数字化(数字化仪和扫描仪)第1页/共39页2023/1/183§8.1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一.图纸准备1.磅纸(机械制图用的图纸)2.聚酯薄膜——透明、不变形、可洗坐标格网一般已绘制。聚酯薄膜是一面打毛的半透明图纸,其厚度约为0.07~0.1mm,伸缩率很小,有折痕不能消除,在测图、使用、保管时多加注意。第2页/共39页2023/1/184二.绘制坐标方格网方格网大小:40cm×50cm或者50cm×50cm方格的大小:10cm×10cm目的:精确展绘控制点第3页/共39页2023/1/185方格网绘制方法:对角线法——用金属直尺绘制画对角线取等距oa=ob=oc=od连接abcd成矩形沿各边截等距标记连接相应等距标记成方格网第4页/共39页2023/1/186方格网精度要求1.方格网对角线长,误差≤±0.3mm2.沿方格网对角线的方格交点,偏离对角线≤±0.2mm3.各方格的对角线长(141.4mm),误差应≤±0.2mm方格网线条要求:线条粗0.1~0.15mm,使用4H、5H绘图铅笔绘制第5页/共39页2023/1/187三.展绘控制点1.注记坐标格网线的坐标值根据分幅范围及测图比例尺确定格网线的坐标注记第6页/共39页2023/1/188例:将控制点A(xA=647.43m,yA=634.52m);(xB=913.46m,yB=748.63m),展绘到测图纸上。①确定A点所在方格;②用比例尺向x方向量47.43m,作标记;③用比例尺向y方向量34.52m,作标记;④连接相应点交点为A;⑤注记点号。⑥同理展绘B点。⑦检查:用比例尺量取AB距离,距离读数与理论值之差图上0.3mm。第7页/共39页2023/1/189§8.2碎部点平面位置的测绘方法一.碎部点的选择1.地物特征点选择地物点主要是其轮廓线的转折点、交叉点、弯曲变化点和独立地物中心点等第8页/共39页2023/1/18101:500和1:1000比例尺图的一般取点原则如下:(1)对于房屋,可测出主要角点(至少3个),然后量测有关数据,按其几何关系作图绘出轮廓线。(2)对于圆形建筑物,可测定其中心位置并量其半径后作图绘出;或在其外廓测定点用作图法定出圆心绘出。(3)对于公路,应实测两侧边线;而大路或小路可只测中线按量得的路宽绘出;道路转折处的圆曲线边线,应至少测定三点(起点、终点和中点)(4)围墙应实测其特征点,按半比例符号绘出其外围的实际位置。第9页/共39页2023/1/18112.地貌特征点地貌特征点就是反映地貌特征的地性线上最高点、最低点、坡度与方向变化点,以及山头、鞍部等处的点坡度变化点方向变化点第10页/共39页2023/1/1812二.碎部点平面位置的测定方法1.极坐标法第11页/共39页2023/1/18132直角坐标法第12页/共39页2023/1/18143.角度交会法第13页/共39页2023/1/18154.距离交会法第14页/共39页2023/1/1816

§8.3经纬仪测绘法第15页/共39页2023/1/1817一、经纬仪测绘法

利用经纬仪及其它工具(如皮尺、塔尺、测距仪等),测定碎部点的位置元素:(水平角水平距离高程)用量角器和直尺在图纸上展绘碎部点的一种方法。二、实施方法:1.观测者工作

在测站点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后,量取仪器高i。后视方向对准0°00′00″。瞄准碎部点水准尺中线,首先读水平度盘读数β(读至分)。然后根据上下丝读数直读视距,读中丝读数v、竖盘读数L。第16页/共39页2023/1/18182.立尺员工作

立尺员将塔尺立在地物、地貌的特征点上3.记录者工作

记录观测的结果,并计算出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4.绘图员工作:展绘碎部点

根据观测得碎部点水平角β,用量角器画出碎部点的方向然后在碎部点的方向上,按所测得距离定出碎部点的位置。同法,展绘出其余各碎部点的位置。第17页/共39页2023/1/1819第18页/共39页2023/1/1820第19页/共39页2023/1/1821三、经纬仪测绘法观测步骤如下:1.安置仪器;2.定向;3.立尺;4.观测(应经常检查定向读数是否为,其不符值不得超过4′,否则应重新定向);5.记录;6.计算(按照视距测量公式,计算水平距离、碎部点高程,并将展点数据随时报绘图员);7.展点;第20页/共39页2023/1/18228.绘图(绘图员在现场根据展绘的碎部点,勾绘地形图。地物的轮廓线或定位线应边测边绘;测绘地貌时应先对照实地标明山脊线、山谷线,勾绘计曲线,再加绘首曲线)

注意:一个测站周围的碎部点测绘完成后,对照实地检查,确认地物、地貌没有遗漏及错误,方可搬站。第21页/共39页2023/1/1823§8.4地形图的绘制一.地形图的绘制1、地物描绘地物应按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表示。依比例表示的地物如房屋、道路、河流等将其轮廓线上相应点连接起来,而弯曲部分应逐点连成光滑曲线。不能依比例表示的地物,应用规定的非比例符号表示。第22页/共39页2023/1/18242、等高线勾绘

勾绘等高线时,首先用铅笔轻轻描绘出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再根据碎部点的高程勾绘等高线。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地貌,如悬崖、陡崖、土堆、冲沟、雨裂等,应用图式规定的符号表示第23页/共39页2023/1/1825基本等高距的规定比例尺丘陵基本等高距(m)山地基本等高距(m)15000.50.5110000.5112000121500025(1).基本等高距的规定第24页/共39页2023/1/1826◆地貌特征点反映在图纸上的仅仅是一些不同高程(且大部分不是整米数)和不同位置的点,以及一些地性线的走向。◆相邻地形点之间坡度相等,因此可用“内插法”勾绘等高线。◆首先定出相邻地形点之间,整米等高线通过的位置,即目估内插点。◆然后用光滑曲线连接相同高程的内插,完成等高线勾绘。(2)等高线内插过程第25页/共39页2023/1/1827目估法目估内插。一般先内插勾绘计曲线,然后内插勾绘首曲线。计算机勾绘等高线用全站仪野外采集地貌特征点的三维坐标(x,y,H)用计算机等高线勾绘软件,根据地貌特征点的三维坐标自动生成等高线。第26页/共39页2023/1/1828取头定尾中间等分第27页/共39页2023/1/1829二.地形图的拼接当测区面积较大时,整个测区必须划分为若干幅图进行施测。由于测量误差和绘图误差的影响,相邻图幅进行拼接时,无论是地物轮廓线还是等高线往往不能准确吻合。因此必须对图幅接边处的地物、地貌的位置进行合理的修改。第28页/共39页2023/1/1830三.地形图的检查1.室内检查1)控制点的资料是否齐全、计算是否准确、有无超限等。2)图廓、坐标格网、控制点的展绘是否合乎要求。3)地物、地貌测绘是否齐全,符号是否按图式绘制正确。2.实地检查实地检查分为实地巡查和仪器检查两部分。第29页/共39页2023/1/1831四.地形图的整饰整饰的要求是:1)地物、地貌均按照地形图图式符号绘制,线条清晰,位置正确。2)文字注记一般字头朝北,书写清楚。3)等高线的注记字头应指向山顶或高地。4)等高线与高程注记点不矛盾。5)图名、图号、地形图比例尺、坐标格网、坐标系、高程系和等高距、测图人员、测图单位、时间书写正确齐全。第30页/共39页2023/1/1832§8.5数字化成图简介

一、数字化地形图的常用成图方法

数字化地形图是以计算机磁盘为载体的地形信息,为AutoCAD图形文件,可供各设计或管理部门进行计算机处理,也可随时输出于图纸。第31页/共39页2023/1/18331、

图纸→计算机将图纸上的地形内容,用“手扶式数字化仪”逐点输入计算机,编辑成数字化地形图。将图纸地形图,经扫描仪扫描成光栅图,然后用计算机进行线条的矢量化处理,编辑成数字化地形图。2、数字化测图设备→计算机

应用数字化测图软件,通过全站仪野外地形信息的数据采集,输入计算机,编辑成数字化地形图。应用数字化测图系统,即“电子平板”,现场进行数字化地形图的测绘与编辑。第32页/共39页2023/1/1834二、数字化地形图的精度

●数字化地形图没有比例尺精度的概念(不受人眼判断力所限),其地形特征点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其成图方法。●当成图方法为图纸→计算机时,数字化地形图的精度不高于原图纸地形图的精度;

●当成图方法为数字化测图设备→计算机时,其地形特征点的精度取决于数据采集的测量精度。第33页/共39页2023/1/1835三、数字化地形图的比例尺

数字化地形图可以编辑成任意比例尺的地形图输出,但编辑时必须考虑:●精度必须符合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规范要求;●地形信息内容、图式,必须符合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规范要求。第34页/共39页2023/1/183618一月2023

合肥工业大学土建学院测量工程系369.4电子全站仪数字化测图测站A

后视B测点P数字化测图方法◆A、B坐标和高程以及测站数据预置于全站仪内。◆测站A安置全站仪,后视B;●将全站仪内数据文件输入计算机,经测图软件处理、编辑成数字化地形图。●测点P放置棱镜,对P点进行坐标测量,全站仪自动记录P点的三维坐标(测点代码须输入),逐点观测。SOKKIASET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