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笔记第50讲:精神分析师的个人成长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3806083726b75d2720d59eb2a6bbe5d/e3806083726b75d2720d59eb2a6bbe5d1.gif)
![精神分析笔记第50讲:精神分析师的个人成长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3806083726b75d2720d59eb2a6bbe5d/e3806083726b75d2720d59eb2a6bbe5d2.gif)
![精神分析笔记第50讲:精神分析师的个人成长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3806083726b75d2720d59eb2a6bbe5d/e3806083726b75d2720d59eb2a6bbe5d3.gif)
![精神分析笔记第50讲:精神分析师的个人成长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3806083726b75d2720d59eb2a6bbe5d/e3806083726b75d2720d59eb2a6bbe5d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0讲:精神分析师的个人成长大家好,今天也许是我们网络初级课程的最后拍摄了,今天拍完之后呢,数量可以到达50集,今天首先我想给大家讲的是一个精神分析师的个人成长,或者换句话说是如何学习精神分析,再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学习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下面我会把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作为完全的同义词来使用,当然了他们之间有很多的相同的地方,但是也会有区别,简单的说他们的区别是这样的:心理咨询是涉及比拟浅的问题,非人格层面的问题,使用的方法多半是教育、劝告、建议等等,而心理治疗多半是非指导性的,涉及的层面会到人格,而且需要有明确的理论取向,刚刚通过的精神卫生法说:拿了劳动部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人不可以做精神科的诊断,以及不可以做心理治疗,我觉得这个中间可能有一点点混乱。因为从理论上来说,一个人如果具备国家授予的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他就应该可以做心理治疗,因为心理治疗是谈话治疗,非药物治疗,有医学背景的和没有医学背景的心理咨询师,他们唯一的区别就是有医学背景的可以实施药物治疗,而没有医学背景的心理咨询师,非精神科医生不可以做药物治疗,所以我期望这个法律在下一次修订的时候能够对这一点有修正。我再给大家说一下中国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展状况,首先可以肯定说现在在中国治疗界发展的最好的应该是精神分析学派,当然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别的学派,比方说家庭治疗学派会有比精神分析更大的开展,而且这个也是我个人的一个愿望。因为精神分析相对于家庭治疗或者行为主义治疗来说,它的耗时比拟长,还有它有可能会涉及到不必要的深度,它可能会花费来访者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这些都可能是它开展的一个阻碍的因素。当然了,我们以前说过过多的在乎学派之间的差异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的。最近武汉心理医院院长童俊,她翻译了一本书是美国大卫・萨夫写的,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客体关系家庭治疗》,溯溪心理治疗学派的人都知道,这是把精神分析跟家庭治疗融在一起而产生的一个新的治疗学派。大家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找这本书来读一读。在2000年某月,我们在昆明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精神分析学组,这个时候成立的这个学组是三级的学术机构。10年之后在2010年上海这个精神分析学组上升为专业委员会,这个也是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下面第一个以单个的学派成立的专业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主席或者说理事长是上海的肖泽萍教授,副会长是杨蕴萍,施琪嘉、仇剑,所以这些人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国家领导人这个级别的人物,而我是他们手下具体办事的、打工的这样一个人。自从精神分析学组和专业委员会成立以后,我们已经每隔2年总共举办了3次的中国精神分析大会,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大会在专业品质上面在逐渐提高,在未来几年里面,我们要组偶的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授予一些合格的人士以精神分析师的资格证。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这些标准正在讨论中间,比方说一个精神分析师,他应该至少受精神分析的理论训练300个小时;第二、他必须写2个案例报告,一个案例报告是治疗了20次以上,案例报告的字数不低于5万字,第二个案例报告是一个初始访谈的案例报告,这个案例的治疗次数3、4次左右,然后案例报告的字数不低于5000字;第三、这个人可能会被3个-5个已经获得资格证的心理治疗师评估,也就是说从人格层面来判断这个人是不是适合做精神分析治疗,而且我们将采取一片否决制,也就是说3个或者是5个有资格证的精神分析师跟你访谈了之后,他们人格一个人说你不适合做精神分析这个职业,那你就需要进入到下一次的重新申请的程序中间;还有个标准就是你做自我体验的次数,我们最开始设计的是50次,但是后来我们觉得50次实在是不够,所以我们把这个自我体验的次数有可能会增加到100次。自我体验是我个人训练的一个短板,因为我算了一下,包括小组体验,我的自我体验的次数总共只有11次,而比我年轻的一些女女精神分析师,他们自我体验的次数有很多人都超过了200或者是300次,所以在我以后如果时间更加富裕的时候,我可能会去国外或者通过网络做一段时间的自我体验。跟我一代的精神分析师,当然现在还没有精神分析师这个称呼,至少在中国还没有,他们也有些人是在国外去做的自我体验,比方说:肖泽萍、施琪嘉,还有些人是在中国国内,但是接受的是国外专家的自我体验,比方说:杨蕴萍、仇剑尹。到目前为止,在国外呆了很多年,完成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所制定的所有的培训候选人,并且也获得了IPA资格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北京安定医院的林涛博士,他可能会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回国工作,我相信这是中国心理治疗界历史上最重要的单个事件。有很多人问我: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心理治疗师,实际上这个从程序来说应该是非常简单的,大概分以下几个局部:第一个局部就是理论学习,要读书,我们当年能够读的书真的非常少,但是现在可以读的书都有一种感觉就是一辈子都读不完了,而且不应该只读某一个学派的书,应该读很多学派的书。在现代社会,一个好的心理治疗师应该至少有两套以上的理论背景,这些理论就包括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者三个就是所谓的三大流派,另外还有家庭治疗和认知疗法。有人曾经问我是不是需要先读弗洛伊德,然后再读弗洛伊德之后的那些精神分析师的书,我觉得真的没有必要严格按照这种时间上的顺序。刚开始的时候,你可以按照你的个人兴趣来读书,有很多作家的书在读起来确实是比弗洛伊德本人的书更加有趣味,像霍尼、弗洛姆,还有现代还活着的那些大师们的书,比方我刚才说到的萨夫,如果你已经有足够丰富的临床经验的话,读Otto.Kernberge的书也会给你很大的帮助。有人会说:读这些书会非常晦涩。我觉得这个跟你的临床经验可能有很多关系,像有些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人,比方说现在武汉子和心理咨询中心的吴和鸣,他是我见过的可能咨询时段最多的人,估计到达了6、7万个小时,对他来说读理论的书应该跟读人物众多的活生生的小说没有什么区别,因为每一句高度抽象的话,他都可以从中看出看多很多鲜活的案例出来,我强烈推荐南京师范大学郭本禹教授主编的一个系列丛书,出版的单位是附件教育出版社,郭本禹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导师,也是高觉敷老先生的弟子,他让他的学生广泛涉猎精神分析的文献,然后让他的博士生每个人专攻某一个精神分析理论的大师,然后写出专门的专著作为博士论文,他,所做的这些工作极大的简化了我们获取相应材料的途径,我觉得这是对中国精神分析开展的一个巨大的贡献。我有时候甚至有种感觉就是我真的不需要再读精神分析原著了,我只要读郭本禹就可以了。但是,再补充一下就是,当然这也是不够的。对于年轻一代精神分析师来说,你们真的不要浪费你们英语或者德语的能力,你们应该读英语的或者是德文的原著,这可以使你们站在学术的最高峰。第二个建议就是尽可能参加各种心理学理论讲座,参加国内最高水平的专业培训I。到目前为止中国国内的非常好口碑的培训有所谓的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工程,还有中挪就是中国和挪威政府搞的高级治疗师连续培训工程,还有就是最近武汉心理医院以童俊、施琪嘉为首搞的中美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工程;第三点就是其他的人文知识的学习,作为一个心理治疗师应该对人类精神的领域有广泛的涉猎,这样就可以奠定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我突然想到卡尔•罗杰斯的一句话,他说:我们与其说在培养一个心理治疗师,倒不如说要发现一个心理治疗师。我想大家明白他的意思,他的意思是心理治疗师真的不是培训出来的,而是有那么一些人他具有做心理治疗师的天赋。我相信这句话对有些人确实是一个打击啊,但是如果你没有想着在这个职业上面,在这个职业的这一棵树上面吊死的话,那么这个也不算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打击。我见过很多在这个领域里面工作的人,真的有非常分裂的感觉,一方面我见过很多的年轻人,他们天赋异禀,真的是天生的心理治疗师或者是精神分析师,跟他们相比的话,我个人的天赋真的差太远,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我也同样见过有很多花了很多时间、财力进入到这个行业里面的人,我个人觉得他们真的不太适合这个职业,他们做这个职业有可能给他的来访者或者是他本人到来更多的麻烦,所以每个人在进入这个职业的时候都可能需要让一个资深的心理治疗师对自己将来从事这个职业做一个正儿八经的评估。如果你被评估不适合在这个领域工作的话,那么我建议你真的要草去果断的措施去寻求其他的开展领域,而没有必要强行的在这个职业里面呆着,因为这样做真的是可以给自己个他人到来非常非常多的糟糕的不便,而且心理治疗也不过是养家糊口的一个方式而已,真的没有必要赋予它太多神圣的意义,如果你赋予它太多的神圣的意义的话,离开这个行业或者在别人说你不适合从事这个工作的时候,就可能受到过大的打击。举个例子:比方一些大脑皮层过于兴旺,过于聪明,或者说人格过于健康的人真的不适合做这个工作,因为心理治疗需要的是另外的智慧,这个跟数理化的智慧非常的不一样。还有一个过于健康的人,过于快乐的人,他没有真正的体会过人类内心深处的那种痛苦,所以他可能不具备共情他人的精神痛苦的能力,所以从刚才这个例子来说,我们说某一个人不适合这个行业的时候并不是贬低他,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是太高他。刚才说的是理论方面的,第二点说的是实践方面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工作,需要很多的操作性训练。我记得我有一个学生,现在是某一个地区的非常重要的心理治疗的领头人,他在N年前听了我的课之后说了一句话,他说:心理治疗真的不是可以自学成才的,他需要言传身教,甚至手把手的由师傅教会。我也见到过很多自我探索的人,他们自己因为有很多的天赋,然后也有很多的临床操作经验,他们的自我探索精神非常可嘉。但是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里面工作了很多年的人,从旁观者这个角度来评判的话,他们的探索效率真的不怎么高。如果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面的理论和实践见识非常广的话,你真的会发现你花了很大的劲探索出来的东西别人可能在几十年之前就已经知道了,所以,要在这个领域里面站的更高的话,跟其他领域里面也是一样的,我们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建议:第一、如果你没有医学背景,那么你至少是需要在精神病院的封闭式病房实习不少于6个月,我个人在精神病院的封闭式病房,就是跟最严重的精神疾病打交道的时间是8年,这真的是成了我非常大的一笔财富。我们如果不能够试图去理解最严重的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风景,如果我们缺乏跟他们在一起的体会,这对对于我们理解整个人类都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如果你有医学背景的话,我想在精神病院封闭式病房呆3个月也就差不多了。如果大家去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实习3个月,我们现在的设置是有一个月的时间,你需要呆在精神病院的封闭式病房里面。第二点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在心理治疗的专科医院实习3-6个月,这指的是门诊的实习,而且如果大家去心理医院实习的话,他会有一系列的培训的科目让你参加,你只有完成了所有的科目之后,你才能够获得所谓的实习的毕业证;第三就是做自我体验,这个已经反复强调过了;第四点就是要积累自己的咨询的小时数,你有了1000个小时的咨询经验和没有1000个小时的咨询训练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李小龙说在他有了数千个小时的咨询经验之后,再读弗洛伊德和其他的精神分析的理论书,那个效果或者感受就完全的不一样了。记住:心理治疗是如何治疗疾病的一门学问,你仅仅是读书不能够帮助你,如何治疗疾病就像你如果是一个外科医生,你仅仅读书不可能给别人开到一样。在中挪高级治疗师培训工程里面有一个班叫督导班,对参加督导班的学员的要求是这样的:你需要找一个配对的就是一个学生,他在给别人做治疗数量是50次,然后对你的要求是这50次每一次治疗之后,你都要给这个人做1小时的督导。那么也就是说这个学生心理咨询师给他的病人做50次心理治疗,然后你作为督导班的学员,你要给这个人做50次的督导,凭这50次的督导文案,你才能够毕业。但是很遗憾,我是这个督导班的学员,因为我实在是太懒,而且可能那里也有限,所以3年的督导班参加下来,我最后是没有拿到毕业证的,因为我根本就没有找这样一个配对的学生。但是跟我同班的合肥的李晓泗个西安的张天布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