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博士生资格考试报告2012年11月29日导师:江亿学生:彭琛提纲研究关注的问题文献研究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参与的项目、发表论文及奖励研究关注的问题广泛提到节能率、节能量,实际能耗不降反增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北京“十一五”时期建筑节能发展规划建设部:“十一五”建筑节能实现节约1亿吨标准煤。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2研究关注的问题非常高的节能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指出如果切实执行50%的节能标准,局部地方执行65%的节能标准,那么,2020年就能每年节约3.54亿吨标准煤。节能标准中规定的能耗指标大大超出实际建筑能耗水平根据《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上海全年空调采暖能耗为55.1kWh/m2,实际空调采暖用能在10~20kWh/m2。注:2010年,中国总能耗为32.5亿吨标准煤,建筑用能是6.77亿吨,3.54亿吨标准煤为2010国家总能耗的11%,总建筑运行能耗的52%。研究关注的问题现有节能评价标准主要指导技术措施,实际建筑能耗越来越高主要技术:热电冷三联供双层皮玻璃幕墙+高性能围护结构冷辐射吊顶+地板VAV新风系统自动调光系统(dimming系统)智能BAS系统300m2PV新风热回收研究关注的问题建筑用能总量是有限的从全球碳排放容量和我国能源供应量来看,未来我国建筑用能是存在上限的;能源和环境的限制,我们不能到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强度如果我国沿着发达国家的用能水平发展,能源和环境都将难以支撑建筑物的运行!1950-2005美国民用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发展变化数据来源:中国:CBEM模型测算结果;日本:Theenergydataandmodelingcenter,theInstituteofenergyeconomics,Japan,HandbookofEnergy&EconomicStatisticsinJapan,2011.美国:EnergyInformationAdministration,BuildingEnergyDatabook2010;欧洲:EuropeanCommission,Eurostat,研究关注的问题建筑用能属于消费领域用能和物质与信息产品制造过程用能不同,建筑用能没有相应“产品”的“基准线”,提“节能量”“节能率”没有实际的参照标准。服务水平和耗能量的非线性关系例如,维持室内24小时空调,只为保证人员到室内即感觉到凉,与人进屋开启空调相比,服务水平提高一点,却带来巨大的能耗增加研究关注的问题生活方式和使用模式对建筑用能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我国长江流域的住宅冬季采暖能耗2006年北京某住宅小区各户空调用能空调能耗差异的原因:运行时间:什么时候使用空调;使用空间:开哪些房间的空调;设定温度:24℃,26℃,还是28℃案例1:案例2:研究关注的问题不同的生活方式需要不同的技术支撑使用模式优化方案参考工况任何空间,包括楼梯间,全年任何时候的温度都处于18~24℃之间,外窗不能开,全部依靠新风机通风换气中央空调实际使用调研实际住宅,大部分按照“部分时间、部分空间”模式运行空调时分体空调机械系统优先全面控制恒定参数建筑和系统风格尽可能密闭尽可能保温带有排风热回收的机械通风集中式系统自然优先与自然环境相连通过机械系统改善极端状况可变化的室内环境建筑和系统风格可开启外窗适度保温自然通风优先分散式系统问题的提出未来我国建筑用能总量的上限是多少?各类建筑用能的控制目标是多少?怎样才能实现各类型建筑用能控制目标?我国建筑节能的技术路线是怎样的?是沿着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还是从生活方式入手,在能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服务水平和满足用户需求?已有文献研究建筑用能量的研究建筑用能发展趋势的情景分析关于中国建筑节能路线的研究关于建筑用能量的研究关于建筑用能量的研究国内外有很多机构或个人开展了关于建筑用能量的研究研究机构文献缩写年份BuildingsPerformanceInstituteEuropeEurope’sBuildingsUndertheMicroscopeBPIE2011ECOFYSCost-EffectiveClimateProtectionintheUEBuildingStockECOFYS’052005MitigationofCO2EmissionsfromtheBuildingStockECOFYS’042004EIAInternationalEnergyOutlookWEPS+每年EuropeanRenewableEnergyCouncilEnergy[R]evolution.AsustainableWorldEnergyOutlookGreenpeace2010IEAWorldEnergyOutlookWEM每年EnergyTechnologyPerspectivesETP每年IPCCtheFourthAssessmentReportof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in2007IPCCAR42007LBNLGlobalPotentialofEnergyEfficiencyStandardsandLabelingProgramsBUENAS2008EnergyUseinChina:SectoralTrendsandFutureOutlookEUC2007L.D.DannyHarveyEnergyandtheNewRealityHARVEY2010WorldBusinessCouncil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TransformingtheMarket.EnergyEfficiencyinBuildingsWBCSDEEB2009WuppertalInstituteTarget2020:PoliciesandMeasurestoreduceGreenhousegasemissionsintheEUWuppertal2005发改委能源所(ERI)中国可持续能源情景2020CSES2003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CBEM每年关于建筑用能量研究—中国用能研究序号文献模型缩写单位年份1InternationalEnergyOutlookWEPS+EIAannual2WorldEnergyOutlook(annual)WEMIEAannual3GlobalPotentialofEnergyEfficiencyStandardsandLabelingProgramsBUENASLBNL20084EnergyUseinChina:SectoralTrendsandFutureOutlookEUCLBNL20075中国可持续能源情景2020CSESERI20036基于能耗数据的中国建筑节能问题研究CBEMBERC2009关于建筑用能量的研究—EUCEUC,ZhouNan等,LBNL,2007目的:认清中国建筑能耗组成和发展趋势结构:住宅+商业建筑特点:考虑城市和农村的差异;气候分区分为北方、过渡区和南方。主要结论:
住宅能耗主要受城镇化率影响关于建筑用能量的研究—CBEMCBEM,杨秀,清华大学,2009目的:分析我国建筑能耗逐年变化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结构:北方城镇采暖夏热冬冷城镇住宅采暖用电城镇住宅除采暖外农村住宅公共建筑除集中采暖外关于未来中国建筑能耗的情景分析IEA,WorldEnergyOutlook201110.9716.3214.8626.2%,62.327.1%,54.824.4%,45.0建筑用能百分比总用能IEA,WorldEnergyOutlook2011关于未来中国建筑能耗的情景分析杨秀,未来(2030)中国建筑用能情景分析1代表控制建筑规模;2代表提倡节约型消费模式,避免高能耗人群的大幅度增加;3代表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6.747.69关于中国建筑节能路线的研究450scenario未来中国总的能耗与建筑能耗分别为:IEA,WorldEnergyOutlook2011-zero-carbonfootprintbuildings-mandatorybuildingcodestandards-morestrictrequirementsforappliancesandequipmentinbuildings文献研究-小结-自下而上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建筑终端用能组成,计算了用能总量-提出了对未来建筑用能量的情景分析和相关政策建议存在不足分类上缺乏对中国建筑用能主要特点的把握;缺少分析生活模式对建筑用能影响;对比来看,主要不同是节能技术和政策执行的强度不同,并没有提出中国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途径来;未针对性提出建筑用能总量上限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自上而下提出中国建筑用能总量控制目标根据我国建筑用能特点提出各类建筑用能控制目标结合实际案例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建筑节能路线图中国能源消耗中国能源消耗迅速增长,能源消耗量达到世界总消耗的20%。中国耗能成为世界能源消耗增长的主要来源!能源消耗能否一直增长?BP,世界能源统计201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煤是我国主要能源核能、可再生等其他能源生产能力资源条件生态、社会安全能源使用的约束化石能源使用量碳排放控制能源储量生产能力87%13%人类活动能源消费-碳排放控制:化石燃料使用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能源储量:就当前能源结构,化石能源占80%以上,其储量是有限的,尤其是中国;-生产能力:技术水平限制化石能源开采;技术水平约束可再生能源生产,核燃料的高效利用;-资源条件:水能、风能、太阳能是有限的;-生态、社会安全:水电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巨大的;核电的安全问题,日本停了所有的核电厂,欧洲有研究机构倡导无核能。BP,世界能源统计2012;全球碳排放控制—巨大的碳减排压力化石能源使用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占人类活动的80%以上IEA:2010年,世界能源使用碳排放量为303.3亿吨;建筑运行碳排放约占总排放的28%(1)IEA,keyworldenergystatistics,2012;(2)IEA,CO2emissionsfromfuelcombustionhighlights2011;(3)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2010年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逐步控制碳排放总量:1)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量在2020年前达到峰值,在现有能源结构下最多为156亿tce化石能源。2)到2035年,碳排放量应该继续减少到216亿吨;未来世界人口76.6亿,中国人口达到14.5亿,假设全球人均碳排放一样,从碳排放总量的限制推算,未来我国化石能源消耗总量上限应该是29亿tce,考虑其他能源,总能源消耗可达到42亿tce。
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升高应控制在2K以内!(IPCCAR4)(1)IPCC,WorkingGroupIIIFourthAssessmentReport,2007;(2)IEA,WorldEnergyOutlook2011;全球碳排放控制—巨大的碳减排压力国内能源供应情况煤是我国主要的化石能源,产量不断增加;水电、核电和风电的生产量在不断增加,比例仍不到10%我国能源储存量我国化石能源储存量(201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单位储存量生产量消费量储产比全球平均石油亿吨20.12.044.89.954.2天然气亿m3305101025.31337.629.863.6煤炭亿吨114535.233.2(算)32.5112BP世界能源统计2012供应能力难以跟上消费的增长速度2010年,进口能源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5%,其中消费(亿tce)进口(亿tce)比例问题石油6.23.352.9%依赖进口,影响国家能源安全天然气1.40.1510.7%资源贫乏,分布不均煤22.1-0.62/环境代价严重我国能源供应能力-综合各项因素考察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供应能力,加上进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到2020年,我国可获得全部一次能源供应能力为33.7~35.4亿吨标煤,消耗上限为40亿吨标煤!国内生产煤炭天然气石油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生物质较大可能30亿吨2000亿m³2亿吨10560亿kWh
5250亿kWh2000亿kWh150亿kWh3000万tce
1亿tce加强开发
2200~2500亿m³2.1~2.3亿吨6000亿kWh3000亿kWh300亿kWh1.45亿tce进口能源石油天然气总量:39.3~40.9亿tce
3亿吨1000亿m³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2011未来我国能源总量从碳排放约束来看我国化石能源消耗总量应控制在29亿tce,总量约42亿tce。从我国能源综合供应能力2020年,我国能源消耗量不应超过40亿tce。各用能部门能耗—国内外对比Datasource:(1)中国统计年鉴2011;(2)EIA,Internationalenergyoutlook2011;(3)Eurostat,Eurostatyearbook2011;(4)Handbookofenergy&economicstatisticsinJapan2011,EEIofJapan-工业用能占我国能源消耗的约70%,这是由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决定;-建筑能耗约占20%对于交通用能的估计未来中国人口达到14.5亿,如果人均能耗达到以下情况,交通用能为:如果交通用能达到美国现在的水平,即使全部的能源供给交通也不够应该尽量将交通能耗控制在世界平均水平以内!1)UnitedNations,DepartmentofEconomicandSocialAffairs,WorldPopulationProspects;2)中国统计年鉴2011;3)EIA,Internationalenergyoutlook2011;4)Eurostat,Eurostatyearbook2011;5)Handbookofenergy&economicstatisticsinJapan2011,EEIofJapan未来交通用能量(亿tce)=世界平均水平7.1=日本13.4=欧盟15.2=美国46.9对工业用能的估计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中国发展的动力(2000以来,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在45%~48%[13])生产和制造加工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工业用能量约占国家总能耗的65%以上。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制造业还将是支撑我国发展的重要经济部门,工业用能还将占我国能源消耗量的主要部分。-2009年,工业能耗约为21亿tce。-未来工业能效提高,GDP增长的情况下,工业用能维持在当前水平。建筑用能上限未来(2015~2020年),我国总用能量上限为40亿tce。期望能够将各部门用能量控制在:工业用能22~25亿tce;交通用能7~8亿tce;建筑用能8~10亿tce。Datasource:(1)中国统计年鉴2011;(2)1)D&RInternational,Ltd.2010BuildingsEnergyDataBook;(2)Eurostat,Eurostatyearbook2011;(3)Eurostat,Eurostatyearbook2011;(4)Handbookofenergy&economicstatisticsinJapan2011,EEIofJapan我国建筑总量研究对比发达国家人均建筑面积,我国所有的资源和历史条件,更应该参考日韩等亚洲国家的发展模式。我国建筑用能组成及其发展历程关于建筑用能强度发展的预判综合社会与技术发展北方城镇采暖用能强度降低城镇住宅用能强度上升公共建筑基本维持,略降农村建筑商品能源可以减少实现我国建筑节能目标的技术路线图北方城镇采暖农村建筑用能商业建筑与公共建筑系统住宅用能(不包括北方采暖)长江流域室内环境住宅设计生活方式新型空调优化运行建筑设计理念发展新的能源系统建筑形式保温方式高效热源工业余热CHP供热改革末端调节未来600亿m2目前453亿m298亿1.63亿tce230亿1.77亿tce79亿1.74亿tce144亿1.64亿tce150亿1.5亿tce240亿1.0亿tce120亿2.4亿tce240亿3.5亿tce仅为商品能关键技术目前建筑运行商品能耗总量为6.77亿吨,希望在未来不超过8.4亿吨标煤实现我国建筑节能目标的技术路线图分类用能总量:分类用能强度:改善保温,降低采暖需热量关键技术:改善外墙保温改善外窗保温:双玻Low-e,窗框隔热下工夫解决通风换气问题引进定量通风窗引进高效的带热回收的换气装置目标:山东:45kWh,北京:60kWh,哈尔滨:90kWh已有的新建工程案例:沈阳:满足18℃要求,耗热量<65kWh/m2北京:满足18℃要求,耗热量<50kWh/m2落实热改,消除过热现象目标:把由于调节不当造成的过热损失控制在15%以内。途径:通过增加末端调节装置,使得房间温度可以调节;通过改变收费计量方式,激励使用者自觉调节。已有案例:长春一汽车城名仕家园小区末端通断热计量系统改造;北京陶然北岸住宅小区供热节能改造。大幅度提高热源效率关键技术: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热电联产供热方式:提高30%~50%燃气锅炉的排烟的冷凝回收:提高10%~15%各类工业低品位余热作为集中供热热源:零耗能推广规模:热电联产:为100亿m2建筑提供30W/m2热量工业余热:为50亿m2建筑提供30W/m2热量各类锅炉:解决热电联产的工业余热的调峰热泵、地热、其它方式:解决无法集中供热的区域已有案例:大同、阳泉等地的热电厂的吸收式改造赤峰的工业余热利用城镇住宅建筑(除采暖外)用能研究中外对比,找出差异和原因城镇住宅建筑(除采暖外)提出指标照明空调南方采暖生活热水家电炊事用能量用电量(kWh/户·yr)用气量(m3/户·yr)北京3800135(炊事)NorthCarolina75951880(采暖+生活热水)中国案例:北京,龙泽小区,135m2,4口人美国案例:Raleigh,NorthCarolina,182m2,2口人城镇住宅节能-引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目标:在满足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维持其用能量为目前水平。途径:1.提倡和维持节能型生活方式。反对“全时间、全空间”、“恒温恒湿”,提倡“部分时间、部分空间”、“随外界气候适当波动”,营造室内环境;2.发展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建筑形式。反对那些标榜为“先进”、“节能”、“高技术”,而全密闭、不可开窗、采用中央空调的住宅建筑型式;大力发展可以开窗,可以有效的自然通风的住宅建筑型式,尽可能发展各类被动式调节室内环境的技术手段;3.鼓励推广节能家电器具,并通过市场准入制度,限制低能效家电产品进入市场;4.大力推广节能灯,对白炽灯实行市场禁售;5.限制电热洗衣烘干机、电热洗碗烘干机等高能耗家电产品;6.真正推行、落实住宅梯级电价制,并逐步拉大级差,使其能更好地产生调控功能。商业及公共建筑(除北方采暖外)的节能目标
控制目标:办公建筑:70kWh/m2,学校建筑:40kWh/m2,大型商场:120kWh/m2,一般商场:40kWh/m2,旅馆:80kWh/m2特殊的高能耗标志性建筑,不超过总量的5%基本维持目前用能强度,但通过技术创新改善室内环境主要途径对新建建筑实行以用能总量控制为目标的全过程管理对已有建筑实行用能定额管理,梯级电价发展和推广先进的创新技术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制度 避免商业建筑能耗上涨-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提倡“部分时间、部分空间”的室内环境控制。单位面积电耗指标(kWh/m2)2011年办公区域59.0实验室173.0其他区域4.6总电耗指标51.8关注农村的建筑节能驱动农村建筑用能增长的原因:生物质能逐渐被燃煤替代“并村”运动,农民进小区,“上楼”,改变生活方式新农村建设:无煤村与生态村控制目标:
发展以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辅之以电力和燃气的新型清洁能源系统,解决农村生活用能,使得在大幅度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得前提下,燃煤等常规商品能源的消耗总量在目前的水平上进一步降低。途径:1.北方发展“无煤村”,南方发展“生态村”2.北方农村无煤村的技术途径:(a)房屋改造,加强保温,加强气密,从而减少采暖需热量,发展火炕,充分利用炊事余热(b)发展各种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生活热水(c)秸秆薪柴颗粒压缩技术,实现高密度储存和高效燃烧3.南方农村“生态村”的技术途径:(a)房屋改造,在传统农居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通过被动式方法获得舒适的室内环境(b)发展沼气池,解决炊事和生活热水(c)解决燃烧污染、污水等问题,营造优美的室外环境实现建筑节能目标的路径各类型建筑用能指标商业及公共建筑(除采暖外)用能城镇住宅(除采暖外)用能农村建筑用能北方城镇采暖用能各项具体措施使用模式变迁技术措施节能政策建议实现建筑节能目标的路径建筑用能计算未来各类型建筑用能规划研究工作内容:整理归纳各项节能措施,结合使用模式计算模型,对未来建筑用能量进行情景分析;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节能目标的路径。人口,城镇化率,建筑面积我国建筑用能上限参与研究项目建筑节能技术支撑体系研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2-2015,项目联系人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建筑能耗标准》编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参与人,2012-2013中国建筑节能的技术路线图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科技咨询研究项目,2012年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中国工程院项目,项目参与人,2011-2013年铁道部大型客站建筑节能综合技术研究,铁道部项目,2010年-2011年中国城市高密度住区碳排放现状及减排途径研究,2011,瑞典大使馆项目建筑中人行为描述方法,清华大学自主创新项目,2009-2011年清华-MIT城市规划,2009年IEAANNEX53,国际能源组织项目,2009-2012年SimulationonTurboRefrigerationSysteminChina(Part2),MHI(日本),清华大学与三菱企业合作项目,2009年DevelopmentofVRVModuleBuiltinDeST,Daikin(日本),清华大学与大金企业合作项目,2008年发表论文及获得奖励期刊会议奖励:2011年铁道科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作者文章名称刊物年份彭琛,燕达,周欣建筑气密性对供暖能耗的影响暖通空调HV&AC2010年王旭辉,夏建军,彭琛,燕达,江亿VRF空调系统部分负荷特性的实测研究建筑科学(buildingscience)2010年刘燕,彭琛,燕达铁路客站室内环境现状及节能设计调研暖通空调HV&AC2011年ChenPeng,DaYan,RuhongWu,ChuangWang,XinZhou,YiJiangQuantitativedescriptionandsimulationofhumanbehaviorinresidentialbuildingsbuildingsimulation2012年江亿,彭琛,燕达中国建筑节能的技术路线图建设科技2012年作者文章名称会议彭琛,燕达,江亿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住宅保温研究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周欣,彭琛,王闯,燕达,江亿人行为标准定义及案例分析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彭琛,燕达,周欣,胡姗提高建筑气密性的适应性研究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ChenPeng,DaYan,RuhongWu,ChuangWang,XinZhou,YiJiangMethodofHumanBehaviordescriptioninsimulationtools8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ystemSimulationinBuildings,December,2010谢谢大家!backup关于建筑用能量的研究关于建筑用能量的研究—CBEM特点:提出北方城镇采暖用能和夏热冬冷地区的采暖用能分类提出生活模式对能耗产生影响,并将其表现为:高、中、低能耗三种模式提出能耗数据采集和统计的边界结合模型分析了一些技术的适用性结论:分北方城镇采暖、夏热冬冷地区采暖、城镇住宅除采暖外、农村住宅和公共建筑五类建筑用能提出相对应的节能措施关于建筑用能量的研究—EUC模型:EUC,ZhouNan等,LBNL,2007目的:认清中国建筑能耗组成和发展趋势结构:住宅+商业建筑特点:考虑了零售商店、办公、酒店、学校、医院和其他等类型公共建筑;主要结论:公共建筑面积和采暖空调设备拥有量是主要影响因素关于建筑用能量的研究—WEMWEM,WEOteam,IEA,从1994年开始,每年修正目的:计算一次能源需求和终端能源消耗,给各国政府制定能源方面政策的建议结构:住宅&服务关于建筑用能量的研究—ETPETP,ETPteam,IEA,从2006年开始,两年一版目的:G8国家领导人要求IEA提供清洁、智慧和具有竞争力的未来能源发展战略。由发达国家成员组成研究组。关于建筑用能量的研究—CSECCSES,周大地等,发改委能源所&LBNL目的:在分析经济和能源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研讨宏观目标,能源、环境政策,以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道路构建标志性的定量能效指标体系。结构:商业建筑+居民生活(城市和农村)(LEAP2000)《2020中国可持续能源情景》,周大地等特点:详细列举了五类商业建筑各类终端用能,对采暖和空调按照北方、过渡地区和南方分区计算。结论:建筑物和交通用能将逐渐成为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必须重视建筑物和交通用能的供应和提高能效问题。建议:1)继续加大城乡居民使用优质能源的比例;2)完善我国家用电器能效标识、标准体系;3)开展新型家电产品的产品技术认证。
关于中国建筑节能路线的研究《江苏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技术路线研究》课题组,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技术路线研究——以江苏地区为例(居住建筑)1)被动式节能优先;2)重点改善外窗的热工性能;3)加强内围护结构保温;4)保障自然通风和1次换气次数;5)基本保持外墙50%节能标准水平。根据居住建筑个性化差异大的特点,提出了室内环境自由控制、灵活调节的空调系统技术原则胡洋,王厚华,城市建筑节能技术路线分析,山西建筑,2007年10月33卷,28期结合建筑节能的重要性,提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建筑能耗问题的途径,从自然通风和太阳能的利用两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对太阳能利用的建筑一体化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泵、太阳能制砖等进行了研究。从而促进建筑节能的发展。关于未来中国建筑能耗的情景分析全球能源消耗结构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耗量的80%以上,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世界能源消耗总量在增加;化石能源消耗量还在增加,比例还在增加;由于安全和环境问题,2011年核能减少了。BP,世界能源统计2012;全球能源消耗结构各机构研究发现: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耗量的80%以上,在短期内不会改变Unit:MtoeBPIEAEIAYear20092010201120092008Total1139111978122751213212720Fossilfuel98991040710689982010742Fossilratio86.9%86.9%87.10%80.9%84.5%Oil39094032405939874359Gas26442843290625392880Coal33473532372432943503Nuclear614626599703685Hydro7387797922801293Renewable1411661951329世界能源消耗总量在增加;化石能源消耗量还在增加,比例还在增加;由于安全和环境问题,2011年核能减少了。BP,世界能源统计2012;IEA,WorldEnergyOutlook2011;EIA,InternationalEnergyOutlook2011北方城镇采暖节能规划建筑热需求输送与分配热源现状:目标:60kWh/m2~120kWh/m2不均匀损失:15%~30%输配泵电耗:1~3kWh/m2CHP:150%~180%
35亿m2,36%锅炉:60%~80%
40亿m2,41%其它:35%~120%
23亿m2,23%CHP:260%占热源50%工业余热:占热源30%其它:80%,占热源20%不均匀损失:<10%45kWh/m2~90kWh/m2实现北方供热节能目标的前提条件机制和体制改革供热企业划分方式经营模式必须改革引进合同能源管理全面落实热改供热末端的改革全面实现地板供热和其它的低温供热方式设计标准的改革末端参数?管网参数?热源方式城镇住宅除采暖外能耗现状:中美住宅户用能对比中国案例:北京,龙泽小区,135m2,4口人美国案例:Raleigh,NorthCarolina,182m2,2口人关键问题:长江流域住宅冬季采暖方式我们未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MikeGrinshpon,AComparisonofResidentialEnergyConsumptionBetweentheUSAandChina,2012用能量用电量(kWh/户·yr)用气量(m3/户·yr)北京3800135(炊事)NorthCarolina75951880(采暖+生活热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具加工合同标准文本
- 2024年龙岩市上杭县客家木偶艺术传习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赣州市全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聘用人员招聘笔试真题
- 助残居家服务合同样本
- 医院改造合同标准文本
- 办公设备技术转让合同样本
- 北京广告牌制作合同样本
- 劳务施工采购合同样本
- 医院改建教堂合同标准文本
- 医院业务合同标准文本
- 室颤的抢救与护理课件
- 红楼梦讲书演讲稿(18篇)
- 经典500家庭经典杂文
- 零工派工单(可用)
- 中国宫腔镜诊断与手术临床实践指南(2023年)
- 中越收入核算比较研究
-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课件
- 【南通蓝海半导体公司成本管理问题及解决策略】7000字论文
- 小学生三年级家长会课件
-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培训讲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