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253-2022五小叶槭育苗技术规程_第1页
DB51-T 2253-2022五小叶槭育苗技术规程_第2页
DB51-T 2253-2022五小叶槭育苗技术规程_第3页
DB51-T 2253-2022五小叶槭育苗技术规程_第4页
DB51-T 2253-2022五小叶槭育苗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40CCSICS65.020.40CCSB61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DB51/T2253—2022代替DB51/T2253-2016五小叶槭育苗技术规程20222022122720230201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 次前言 II112范引文件 13语定义 14织养苗 15种苗 76虫防治 97木圃量 98案签求 9附录A(料)五叶槭织养代养配方生培基方 11附录B(料)五叶槭织养代养配方 12附录C(料)五叶槭苗要虫防方法 13附录附录D(料)五叶槭木量级 14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DB5/T25201D51/2253201--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组织培养、外植体、母树。--单位面积底肥用量的单位由kg/hm2修改为g/m2,单位面积播种量的单位由kg/hm2修改为g/m2。--新增容器苗移栽技术。--完善了附录A病虫害防治,删除敌敌畏药品。--修正了苗木质量等级。本文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史版本发布情况为:--DB51/T2253--2016。--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史版本发布情况为:--DB51/T2253--2016。--本次为第一次修订。五小叶槭育苗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五小叶槭(Acerpentaphyllum)的组织培养育苗技术、播种育苗技术及技术归档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五小叶槭在四川省内的组织培养育苗和播种育苗生产。(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LY/T1882LY/T2289LY/T2290林木种苗标签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组织培养tissueculture外植体explant植物组织培养中作为离体培养材料的器官或组织的片段。母树parent-tree用于供采种或供取外植体的树。4组织培养育苗组培环境控制4.1.1准备室消毒灭菌250mg/L~350mg/L的84250mg/L~350mg/L的8430。接种前30min,开启房间紫外灯15min。15min15min在完成4.1.2基础上,每2周用75%酒精擦洗培养架一次。15min~2040℃~50按照LY/T1882操作执行。贮藏室、培养室等环境应长期保持干燥、整洁,发现菌瓶应立即清除,高温消毒后再行清理。培养基配制与保存五小叶槭组织培养使用到两种基本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和DKW基本培养基,在不同阶段使用的培养基见附录A和附录B。母液配制用蒸馏水、去离子水或超纯水。每个组分应单独溶解充分后,再按N、P、K、Mg、Ca顺序依次混入,每加一个组分与前溶液充分混合后再加入下一组分。大量元素母液各组分浓度是培养基中相应大量元素组分浓度的40倍,微量元素母液是培养基中相2002002001mol/LNaOH0.2mg/mL的母液。4901L)用分析天平称取蔗糖30g,卡拉胶7g,置于不锈钢锅内。2556-BAmL,NAA0.25mL958.5mLpHpH用pH计测量培养基酸碱度,用1mol/LHCl和1mol/LNaOH调节pH值至5.8~6.0。分装用培养瓶定量分装,培养基厚度1.5cm~2.0cm。操作时切勿将培养基撒到瓶口,分装完后立即盖好瓶盖,并注明培养基种类代码和日期。灭菌6hLY/T1882保存30d无菌外植体制备母树选择在五小叶槭林分中选择姿态挺拔、侧枝稠密,生长旺盛且无明显病虫害的优良单株。外植体选择优良单株当年生半木质化顶芽或侧芽。外植体采集3生长健壮、腋芽饱满、无明显病虫害的当年生枝条。若无需运输,采集的半木质化枝条剪去所有叶片、木质化枝条保留枝条上端1/3(48h51‰3min1~20.1%HgCl210min25M+30g蔗糖+7g+0.5gL6BA+0.1gLNAA。接种后,材料宜暗培养15d后,再光照培养(1500lux、光周期10h/d),培养温度23℃±2℃。增殖培养DKW+30g/L蔗糖+7g/L卡拉胶+0.25mg/L6-BA+0.05mg/LNAA。将4.3.4.311~36~8培养温度23℃±2℃,1500lux~2000lux,光照周期10h/d,继代培养周期为15d。从取外植体时开始计代,继代培养超过50代,或培养时间超过2a,应重新采集外植体更新材料。生根培养1/2MS+15g/L蔗糖+7g/L卡拉胶+0.02mg/LKIBA。将叶片舒展、高度1.5cm以上的单芽切下,按形态学上端向上垂直接入生根培养基。培养条件同4.4.3。在此条件下,五小叶槭10d左右开始生根,20d左右完成生根。炼苗当生根苗根数达2~3条/株,根长0.5cm~1.0cm时,可进行炼苗处理。30001~212000lux炼苗过程中污染的瓶苗,应及时清除炼苗场所,并按4.1.8进行处理。经炼苗后,合格的生根瓶苗应达如下要求:3.0cm,苗高<2.0cm20%;3洗苗、包装和运输51~2运输时间不超过2d,环境温度应在10℃~25℃,运输过程中避免高温、曝晒、颠簸、翻转包装。从出瓶至种植完毕,高温季节不超过2d,冬季不超过4d。组培苗移栽(10mm~30mm):(2mm~5mm)=10:14545的502mm~3即可。刚出瓶的五小叶槭组培苗育苗场地宜选择在平坦、风小、可见散射光的位置。使用前1d~3d用1‰KMnO4溶液对场地喷淋消毒。1‰KMnO4溶液淋透基质,盖上干净薄膜保湿24h以上,流水冲洗基质至无粉色液体流出。一般在使用前的4d~5d对基质进行消毒,使用前3d对基质进行清洗,避免基质湿度过大。宜避开6月~8月高温季节,尽量选择在风小、阳光弱、空气湿度大的阴天进行。2cm330内浇含处左右搭建遮阳网。前7d,拱棚内光照从2500lux8000lux28>100%>100%>30每3d用有效成分为0.25‰~0.3‰精甲·恶霉灵溶液喷淋一次,时间应在上午。中后期一般在7d~10d苗开始走新根、15d开始展新叶,逐步实现以下步骤:拱棚两端敞小口→敞大口、拱棚两侧敞小口→敞大口→全部揭开薄膜,使其适应自然环境的温湿度;逐步增强光照至15000lux~20000lux。整个适应过程在20d~30d完成。后期育苗中,在阳光过强的天气,午间午后宜遮阴。按体积比泥炭土(20mm~40mm):椰糠(2mm~5mm):珍珠岩(2~5mm)=5:2:1混匀。拌匀的基质用规格为150mm~180mm育苗盆或无纺布育苗袋盛装。参照4.8.3。场地消毒同4.8.3,基质消毒与清洗同4.8.4。移栽时节宜避开烈日天气。4.8.8.7大苗管理4.8.8.7大苗管理换杯完1h内浇定根水。前5d宜遮阳。4.8.9水肥管理N:P:K=15:15:15、EC0.5EC7d~10N:P:K=20:10:102P:K52:34生长期间,基质湿度保持在60%以上。苗木出圃每月至少动一次育苗袋,防止根系窜地。一年四季均可,避开烈日直射的时间段。5播种育苗苗圃地的选择苗圃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缓、排灌良好、土层厚度50cm以上,土壤结构良好,质地为壤土或砂壤土,土壤病虫害较少、土壤中性或微酸性,pH值5.5~7.0,坡度不大于10°。圃地准备整地要求做到深耕细整、清除草根石砾等杂物。春季翻耕深度应在30cm以上,秋(冬)季和翌年2月翻耕各1次,深度应在40cm以上,及时平整和压实。施底肥(g/㎡~300g/30g/~45g/选用多菌灵粉剂、菌虫绝粉剂1%溶液等农药的一种或两种混合使用对土壤进行消毒。作床作高床育苗。苗床宽1.2m,床高30cm~40cm,苗床间预留宽30cm的作业道,长度随地形而定。播种1010a~15a~1015d,用2%40815℃~2020%春季播种,适宜在2月下旬~4月下旬。播种量6.0g/~7.5g/采用撒播方式播种。播后用过2mm~3mm土覆盖1cm~3cm,厚度以不见翅果为宜,搭塑料拱棚及75%遮荫网保湿。苗期管理5.4.1去膜透气10d~15202~3303020℃~25℃,湿度保持在60%~80%除草应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除草时防止松动苗根。5cm10cm~2030cm×404.8.8.5。遮荫6月初~8月底要用遮阳网遮荫,防止苗木灼伤。施肥苗木充分木质化,在11月停止生长后和春季苗木萌动前起苗出圃。起苗要保持根系完整,少伤侧根、须根,不伤苗干和顶芽。6病虫害防治等,防治方法见附录C。其余病虫害防治见GB/T8321.10。7苗木出圃质量苗木质量等级见附录D。8档案标签要求育苗中应建立技术档案。苗木出圃时,应分级捆扎,并附上标签。苗木生产档案和标签分别执行LY/T2289、LY/T2290标准。附录A(资料性)五小叶槭组织培养初代培养基配方和生根培养基配方五小叶槭组织培养初代培养基配方和生根培养基配方见表A.1。表A.1五小叶槭组织培养初代培养基配方和生根培养基配方药品类别药品名称化学式/简写使用浓度初代培养基mg/L生根培养基mg/L大量元素硝酸钾KNO31900950硝酸铵NH4NO31650825磷酸二氢钾KH2PO417085七水合硫酸镁MgSO4·7H2O370185无水氯化钙CaCl2332166微量元素碘化钾KI0.830.83硼酸H3BO36.26.2一水合硫酸锰MnSO4·H2O16.922.3七水硫酸锌ZnSO4·7H2O8.68.6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0.0250.025二水合钼酸钠Na2MoO4·2H2O0.250.25氯化钴CoCl20.025有机营养成分肌醇/100100盐酸吡哆醇VB60.50.24生物素VH0.30.12烟酸VB30.51.25甘氨酸/20.48维生素CVC0.51.25L-半胱氨酸/0.55盐酸硫胺素VB10.18铁盐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27.827.8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37.337.3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氨基嘌呤6-BA0.5α-萘乙酸NAA0.13-吲哚丁酸钾KIBA0.02碳源和凝固剂蔗糖/3000015000卡拉胶/70007000附录B(资料性)五小叶槭组织培养继代培养基配方五小叶槭组织培养继代培养基配方见表B.1。表B.1五小叶槭组织培养继代培养基配方药品类别药品名称分子式/简写使用浓度mg/L大量元素硝酸铵NH4NO31416磷酸二氢钾KH2PO4265七水合硫酸镁MgSO4·7H2O361.49硫酸钾K2SO41559无水氯化钙CaCl2112.5四水合硝酸钙Ca(NO3)2·4H2O1367微量元素硼酸H3BO34.8一水合硫酸锰MnSO4·H2O33.5七水合硝酸锌Zn(NO3)2·7H2O17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0.25六水合硫酸镍NiSO4·6H2O0.005二水合钼酸钠Na2MoO4·2H2O0.39有机营养成分肌醇/100烟酸VB31甘氨酸/2盐酸硫胺素VB12铁盐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33.8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45.4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氨基嘌呤6-BA0.25α-萘乙酸NAA0.05碳源和凝固剂蔗糖/30000卡拉胶/7000附录C(资料性)五小叶槭育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附录A五小叶槭育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C.1。表C.1五小叶槭育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病虫害种类危害部位防治方法安全间隔期立枯病茎、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50%甲霜•恶霉灵乳油800~1000倍液灌根或喷雾;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