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件【高效备课精研】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_第1页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件【高效备课精研】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_第2页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件【高效备课精研】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_第3页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件【高效备课精研】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_第4页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件【高效备课精研】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咖啡来自哪里?我们学过哪些与这个地方有关的知识点?(1)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全国人民英勇抵抗。1896年埃塞俄比亚人民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埃塞俄比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2)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1936年,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墨索里尼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最终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埃塞尔的反意斗争带有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质。体现了国际援助与合作的特点。

这幅漫画发表于1959年3月11日,图中蜷缩的人物束满了铁链。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A.非洲民族解放浪潮高涨B.拉丁美洲开展民主革命斗争C.亚洲殖民体系逐渐瓦解D.欧洲殖民者侵占了整个非洲A埃塞尔比亚在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咖啡树原产于埃塞俄比亚,在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02年,在阿拉伯半岛西南端——也门出现了用咖啡豆制作的新饮料—咖啡。咖啡随后迅速在伊斯兰世界广泛流行起来。到16世纪末,欧洲商人和旅行者开始试探着到奥斯曼帝国境内探险,关于这种“阿拉伯酒”的报告也传到了欧洲。不久,欧洲人也开始饮用咖啡。18世纪,咖啡传入美洲,如巴西开始生产咖啡,成为世界咖啡的主产区,加剧了美洲地区对奴隶的需求。随着世界贸易的进行,在清朝中叶,咖啡逐渐流入到中国。根据材料与结合所学指出咖啡传到欧洲的传播路线并谈谈对材料的认识路线:埃塞尔比亚——也门——奥斯曼帝国——欧洲认识1:新航路开辟之前咖啡传入阿拉伯半岛认识2:新航路的开辟与欧洲的殖民扩张推动了物种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传播。(作为小论文句子积累起来)咖啡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除了咖啡,还有哪些食物物种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传播世界?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了解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01外传概况具体表现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物种的外传航向支持时间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概况成就向东葡萄牙1487迪亚士绕过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第一次绕过好望角1497-1498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驶达印度所开辟的绕道非洲达到印度和东方的新航路,逐渐成为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向西西班牙1492哥伦布(意)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1519-1522麦哲伦(葡)绕过南美洲,经(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经南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返回欧洲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外传的概况背景: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物种:美洲的玉米、马铃薯和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等路径: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美洲物种的外传物种欧洲中国史料玉米甘薯、马铃薯番茄传入欧洲后,最初只是种植在庭院中供人们观赏。16世纪中叶起,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到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明朝时,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人中国。先是在丘陵山地种植,然后逐渐扩展到平原地区。清朝前期,玉米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玉米得到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前,玉米的种植已经遍布全国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欧洲广泛种植,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番茄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最初只是作为观赏植物,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裁培。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美洲。明朝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清朝光绪年间,香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明朝李时珍的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中所附玉米图;清朝吴其濬[jùn]绘制的玉米图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凤岗陈氏族谱》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16世纪中叶德国学者绘制的番茄植株和果实图物种欧洲中国史料辣椒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明朝时,辣椒传人中国,被称为番椒。高濂《遵生八笺》甘薯是怎么传入中国的?甘薯原产于美洲,哥伦布将其带回欧洲,然后经西欧人传入非洲,并由太平洋群岛传入亚洲。甘薯最初引入中国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福建华侨陈振龙常到吕宋(今菲律宾)经商,发现吕宋出产的甘薯产量最高,于是他就耐心地向当地农民学习种植之法。后来经过陈氏家族的推广,甘薯在中国传播开来。由此可见,甘薯的传入是海外贸易发展的结果,同时其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也与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有密切关系。史料专项练习1.根据《本草纲目》中所附的玉米照,可以得知玉蜀黍A.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B.丰富了百姓的饮食结构C.在明朝开始被大量种植 D.是中外物种交流的结果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史料专项练习2.史学界普遍认为玉米传入中国是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但成书于1492年前的中医著作《滇南本草》中却出现了关于“玉米须”可入药的记载,李时珍(1518~1593)在《本草纲目》中也对“玉米须”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滇南本草》的另一个版本中出现了“《本草纲目》曰”的字样。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滇南本草》没有任何史料价值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历史记载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E.《滇南本草》作为研究玉米传入中国的材料需谨慎使用【详解】根据“史学界普遍认为玉米传入中国是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但成书于1492年前的中医著作《滇南本草》中却出现了关于‘玉米须’可入药的记载”可知,关于玉米传入中国的时间存在异议,说明对历史材料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故C正确;《滇南本草》具有一定的史料参考价值,A表述错误;B不是材料的主旨,并且年代久远也可以有准确记载和认识,排除B;D表述太绝对,错误。属于对研究16世纪的物种交流的图片史料和一手史料

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

——清朝.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对研究16世纪的物种交流属于什么史料?文字材料和二手史料(后人编写的,一般是在一手史料的基础上),对于研究16世纪的物种交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02新航路开辟后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推广农作物的传播禽畜的传播农作物的传播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与美洲的经济交往密切。美洲物种外传的同时,欧亚非的作物也传入美洲。背景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粮食类:小麦、大麦、水稻蔬菜类:黄瓜、豌豆水果类:苹果、葡萄、甜橙、柠檬经济类:甘蔗、咖啡种类农作物的传播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来被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产业也随之兴盛。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影响最大的作物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禽畜的传播种类:牛、驴、马、猪、羊、鸡等。作用: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种类及作用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国家西班牙葡萄牙时间1496年,在海地建立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殖民范围殖民统治(经济)16世纪中叶,中美洲、除巴西外的南美洲、部分北美洲;巴西殖民地(1)农奴制,发展种植园

经济(2)开采金银矿,掠夺巨额金银财富(3)奴役、屠杀印第安人(4)黑奴贸易(5)禁止或限制贸易,限制发展

在农业方面,西班牙不许拉丁美洲种植宗主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葡和桑树等,强迫种植市场上特别需要的产品,如棉花、可可等,使拉美许多地区走上畸形的种植单一农作物的道路。在对外贸易方面,不许在殖民地各地区之间有贸易往来,不准跟外国进行贸易。03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根据材料总结美洲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的影响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1)农作物种类增多,丰富了人们饮食结构(2)粮食总产量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3)促进农产品商品化,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4)促进人口增长(5)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从中国农业发展史的角度来说时代突出成就约一万年前农业和畜牧业产生春秋战国唐代宋代明清农作物品种的增加,高产粮食作物的传入,农产品商品化,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的收入。在农具、耕作方式、耕作技术等方面,明清的农业较之前代发展相对有限,但农作物品种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以及农民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农产品商品化,则是比较突出的成就。铁犁牛耕曲辕犁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的稻麦复种的耕作方式,提高了粮食产量。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手工业方面明朝后期在南方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美洲高产农作物传入欧洲的影响美洲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的影响(1)农作物种类增多,丰富了人们饮食结构(2)粮食总产量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3)促进农产品商品化,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4)促进人口增长(5)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1)农作物种类增多,丰富了人们饮食结构(2)粮食总产量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3)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欧洲领先世界奠定物质基础。(5)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4)促进人口增长16世纪物种交流对美洲的影响(3)增强了美洲与世界的联系(1)农作物种类增多,丰富了人们饮食结构,粮食总产量提高(2)促进了美洲对外贸易的发展16世纪物种交流对世界的影响(1)农作物种类增多,丰富了人们饮食结构(2)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3)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4)促进人口增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