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7-9 年级必背古诗文 61 篇精品解析_第1页
初中语文7-9 年级必背古诗文 61 篇精品解析_第2页
初中语文7-9 年级必背古诗文 61 篇精品解析_第3页
初中语文7-9 年级必背古诗文 61 篇精品解析_第4页
初中语文7-9 年级必背古诗文 61 篇精品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篇目一】关雎(关关雎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注释】1.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2.洲水中的陆地3.窈窕(yǎo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4.好逑(hǎo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5.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6.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7.寤寐(wù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8.思服思念服想《毛传》“服思之也”9.悠哉(yōu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10.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11.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12.芼(mào择取挑选13.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解析】《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当初编纂《诗经》的人在诗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的生活另外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诗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性只是有些诗原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的当然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态出现的之所以如此大抵与在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是主动的一方有关就是在现代一个姑娘看上个小伙也总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讨新娘的欢喜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满的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即使单从诗的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的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这对情诗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对于读者所产生的感动也不致过于激烈以上种种特点恐怕确实同此诗原来是贵族婚礼上的歌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称的有节制的欢乐气氛而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视道者视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处古之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在第一层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在古代这一基本单元的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在第二层意义上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饮食欲比较简单(当然首先要有饭吃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潜在危险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但克制到什么程度为合适却是复杂的问题这里牵涉到社会物质生产水平政治结构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也牵涉到时代条件的变化当一个社会试图对个人权利采取彻底否定态度时在这方面首先会出现严厉禁制。相反,当一个社会处于变动时期、旧有道德规范遭到破坏时也首先在这方面出现恣肆放流的情形回到《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的德行的教材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有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也常打着《关雎》的权威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所谓“诗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斑【篇目二】蒹葭(蒹葭苍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注释】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2.苍苍茂盛的样子3.为:凝结成。4.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5.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6.一方那一边7.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8.从追寻9.阻险阻(道路难走10.宛宛然好像11.晞(xī干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13.跻(jī水中高地14.坻(chí水中的沙滩15.涘(sì水边16.右迂回曲折17.沚(zhǐ水中的沙滩【解析】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由此看来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像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得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探讨【篇目三】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架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注释】1.始才2.归回家3.道逢在路上遇到4.道路途5.阿(a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6.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8.柏(bǎi松树冢(zhǒng坟墓9.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10.狗窦(gǒu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11.雉(zhì:野鸡13.生长14.旅野的15.旅谷植物未经播种叫“旅生”旅生的谷叫“旅谷”16.旅葵(kuí)即野葵17.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18.持用19.作当作20.羹(gēng)糊状的菜21.一时一会儿就22.贻(yí送赠送23.沾渗入【解析】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平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试想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他向远方望去难道自己的祖国里只有自己一家是这样的吗?不是的其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的说法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篇目四】观沧海(东临碣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释】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3.沧通“苍”青绿色4.海渤海5.何多么6.(6澹澹(dàn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7.竦峙(sǒngzhì高高耸立竦通耸高8.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和月亮11.若如同.好像是.12.星汉银河13.幸庆幸14.甚极点15.至非常16.幸甚至哉真是庆幸17.咏歌吟18.(18咏志即表达心志19.志理想20.歌以咏志以诗歌表达心志或理想【解析】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得胜回师途中乐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南下攻城掠地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边患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当时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弟和乌桓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关于曹操东临碣石过去多以为是北征乌桓去时的事其实这种看法与史实不符乌桓的归途中登上碣石的因为去时逢大水傍海大道不通他只好改道走徐无山那条小路前往辽西“九月公引自柳城还……十一有至易水”他应在这年(207)九月或此山已沉入现今河北省乐亭县境的大海中或以为就是现今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不管怎样在曹操登临时它应是傍海一带较高的石山“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何其今言“多么”是叹美之词“澹澹”而加叹美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在我国文学史上由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处境等种种原因自宋玉《九辩》开悲秋文学的先声之后多少骚人墨客因秋风而临风洒泪见落叶而触景伤情然而曹操却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参见《古诗归》卷七钟惺评语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霸气”当然是讥评但如果将“霸气”理解为统一中国的雄心那么这种艺术鉴赏的眼光还是可取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了《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值得指出的是客观自然景物反映到诗人头脑中必然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理解融会取舍强调然后形成艺术的产品这种产品既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凝结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即使是纯属写景之作因作即使是纯属写景之作也不可能是纯客观的照相式制作【篇目五】饮酒(结庐在人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注释】1.结庐在人境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2.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渊明自谓3.尔如此这样4.「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5.「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6.见通常读作xiàn但有时也被人读作jiàn(学术界仍无确切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xiàn更好仿佛南山出现在眼前如风吹草低见牛羊7.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日夕傍晚9.相与相伴10.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辨辨识11.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指没有世俗的交往12.心远心远远地超脱世俗13.佳美好14.山气指山景15.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16.言名词作动词用言语表达【解析】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这其中的“真意”乃千圣不传之秘即使道书千卷佛经万页也不能道尽其中奥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不了了之这种偶然的情趣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诗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大隐隐于市,真正宁静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你自己的心境的外化。【篇目六】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注释】1.当户(dānghù对着门2.溅溅(jiānjiān水流激射的声音3.旦:早晨。4.但闻:只听见5.胡骑(jì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6.啾啾(jiūjiū马叫的声音7.天子:即前面所说的“可汗”。8.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指战争。9.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越过。10.朔(shuò)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tuò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11.寒光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12.明堂明亮的的厅堂此处指宫殿【解析】《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三六七段详写木兰女儿情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篇目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释】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2.辅护卫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解析】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清新高远独树碑石【篇目八】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人【注释】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2.前过去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3.后未来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4.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5.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涕古时指眼泪【解析】(696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篇目九】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注释】1.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3.客路旅途4.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5.风正顺风6.悬挂7.海日海上的旭日8.残夜夜将尽之时9.江春江南的春天10.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11.青山指北固山12.乡书家信【解析】“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了。取象宏大。春来雪融,江水漫涨,崖岸宽阔和风劲吹船帆鼓起,何其壮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殷璠在他的《河岳英灵集》中评这两句诗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张说怎么对人说可惜殷没有交待但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将这两句诗“手题政事堂”一是“每示能文”好的文字都在下字之准确如这里的“生”与“入”二字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残夜”“江春”与“旧年”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而且还因之而生动起来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起如子之脱离母腹而渐现这一“生”字实在是形象极了太阳刚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这个“残”字写出了不可抗之消失夜是被动的却又是无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阳却又因太阳而消退而“入”字更生动任你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层春色这一“入”字很不客气它几乎是带有强迫的楔入写出了新生的锐气柳色近作者之舟故可见而特于“春”之前要界以“江”字也点明了“次北固山下”的环境与所见这些字都下得简洁而极有分寸因为他不止是写出了岁暮腊残的景象而且也写出了此一时具体的视觉之差距故而显得生动鲜活旧年不肯退去然而终于阻挡不住新生的力量而新生者却又似乎并不管你愿不愿意而要硬性地楔入这一“入”字确有警人的不可阻挡之势张说好提携后进锐意改革和他之欣赏此新旧递替之诗意恐不无关系这也许就是他要手题于政事堂的原因且隐含哲理“生”“入”不仅为这联增添了动感还使看似两对毫无关系的词有了联系“形容景物绝妙千古”——王夫之这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篇目十】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注释】1.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2.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3.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4.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员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5.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6.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也是诗人自喻7.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解析】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篇目十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注释】1.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2.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3.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4.与给5.随风一作“随君”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解析】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读了这两句诗我们不难想象出寄游在外的诗人时当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一声声杜鹃的悲啼此情此景已够撩人愁思的了何况又传来了好友远谪的不幸消息?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君”字一作“风”这里所谓“夜郎”并不是指汉代的夜郎国而是指隋代的夜郎县其地当在今湖南辰溪一带(见《舆地纪胜》卷七十一而龙标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说法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蕴藏着丰富内容的值得细细玩味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不妨说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王昌龄贬官前为江宁丞去龙标是由江宁溯江而上的(见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自然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篇目十二】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注释】1.珍馐名贵的菜肴2.垂钓坐溪上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垂钓3.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合用这两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解析】“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选其一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篇目十三】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3.乘驾4.去离开5.空只6.返通返返回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8.悠悠飘荡的样子9.川平原10.历历清楚可数11.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14.乡关故乡【解析】首联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诗中“黄鹤”所指甚明除了实体“仙鹤”之外它的指向应该是即“一切”之意“不复返”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如果说这个词和“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那么“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性。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更加催生了乡愁。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2]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篇目十四】望岳(岱宗夫如何)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注释】1.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如何怎么样2.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3.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4.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5.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6.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7.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解析】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篇目十五】春望(国破山河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注释】1.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2.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3.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4.恨别怅恨离别5.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6.抵值相当7.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8.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9.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解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营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篇目十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注释】1.秋高秋深怒号(háo大声吼叫2.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3.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长(cháng高4.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5.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6.入竹去进入竹林7.呼不得喝止不住8.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9.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10.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11.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12.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13.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14.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15.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16.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17.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18.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19.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20.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解析】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犹如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这几句诗所表现的场景是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第二段中共有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除此以外,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茅草,但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思是群童竟然忍心在他的眼前做盗贼但其实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杜甫的《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如果不是因为他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他自己在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淡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作者叹息的内容1自己的苦2周围人的苦3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第三段共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诗人自然不能入睡“长夜”是作者由于自己屋漏因而更觉夜长还因自己和国家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而觉得夜长“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诗人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感情咏歌不足以表达所以诗人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此诗作者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也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全诗语言极其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篇目十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注释】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2.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3.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4.珠帘用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形容帘子的华美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幕形容帐幕的华美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5.狐裘(qiú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锦衾薄(bó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6.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一作“雕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7.都(dū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铁衣铠甲难着(zhuó一作“犹着”着亦写作“著”8.瀚(hàn海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百丈一作“百尺”一作“千尺”9.惨淡昏暗无光10.中军称主将或指挥部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的营帐饮归客宴饮归京的人指武判官饮动词宴饮11.胡琴琵琶与羌(qiāng笛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这句说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羌笛羌族的管乐器12.辕门军营的门古代军队扎营用车环围出入处以两车车辕相向竖立状如门这里指帅衙署的外门13.风掣(chè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掣拉扯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解析】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共分三个部分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友人即将登上归京之途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接着四句写雪后严寒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风停了雪不大因此飞雪仿佛在悠闲地飘散着进入珠帘打湿了军帐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如同选取早晨观雪表现奇异一样是很恰当的虽然天气寒冷但将士却毫无怨言而且“不得控”天气寒冷也会训练还在拉弓练兵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表现出将士们乐观的战斗情绪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笔墨不多却表现了送别的热烈与隆重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第一部分内在的热情在这里迸发倾泄出来达到了欢乐的顶点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篇目十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注释】1.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冬应召约22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3.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4.怀旧怀念故友5.吟吟唱6.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7.到到达8.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9.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解析】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居易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接着诗人很自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正因为“沉舟”这一联诗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而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诗人也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了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总体来说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篇目十九】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注释】1.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2.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3.烟火色烟熏色的脸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4.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5.得得到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经营这里指需求6.可怜使人怜悯7.愿希望8.晓天亮辗(niǎn同“碾”压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9.困困倦疲乏10.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11.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骑(jì骑马的人12.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13.把拿称说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14.回调转叱喝斥牵向北指牵向宫中15.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16.驱赶着走将语助词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惜舍17.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18.系(jì绑扎这里是挂的意思直通“值”指价格【解析】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在这样的环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心血也凝聚着希望写出卖炭翁的炭是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这就把他和贩卖木炭的商人区别了开来但是假如这位卖炭翁还有田地凭自种自收就不至于挨饿受冻只利用农闲时间烧炭卖炭用以补贴家用的话那么他的一车炭被掠夺就还有别的活路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卖炭翁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设为问答“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问一答不仅化板为活使文势跌宕摇曳生姿而且扩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这就为后面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