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_第1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_第2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_第3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_第4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大众化

内容提要一、正确判断当今世界的发展大势……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感

二、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

三、充分彰显服务人民的价值追求……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四、主动回应社会思潮的竞争挑战……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一、正确判断当今世界的发展大势,科学回答世界历史的时代课题,确保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感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要永葆青春活力就必须实现时代化2.马克思主义是现时代的指南,其内在本质决定它能够实现时代化3.科学回答世界历史的时代课题,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要永葆青春活力就必须实现时代化(1)任何真正的理论都要反映时代特性,也都存在时代局限性“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马克思影响理论时代性的主要因素:其一,研究对象所处时代特征的变迁;其二,对研究对象认识的科学程度。(2)马克思主义要永葆青春活力,就必须与时俱进、实现时代化其一,马克思面临的时代课题及其科学回答。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相矛盾资本与劳动相对立西方与东方相冲突“现代社会在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的全部发展,革命运动和被压迫阶级的斗争的全部经验,都日益证实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正确性。——列宁经济学(实证支撑)哲学(方法指导)科学社会主义(结论)“走向历史深处”

其二,列宁、毛泽东等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其三,时代的新变化要求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些具体论断的时代局限性。例如:马恩关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时机的预测与判断;马恩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共同发生论”;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生命力的具体判断;等等。2.马克思主义是现时代的指南,其内在本质决定它能够实现时代化(1)任何理论都有时代性,但并非任何理论都能时代化理论得以时代化的基本前提:其一,大的时代课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理论提出的解决措施仍有一定的价值;其二,理论具有一定的未来指向性,新的时代为实现未来指向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其三,理论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新的时代条件下问题的解决仍然具有方法论价值。(2)当今时代不能离开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能够实现时代化其一,马克思主义所针对的时代课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它提出的解决措施仍有一定的价值;其二,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前瞻性,其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部分已经实现,新的时代为实现其最高目标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其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其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对解决新的时代问题具有指导价值。“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个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雅克·德里达

评选栏目主持人布拉格说:马克思似乎对全世界的主要问题都给出了答案。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哲学家有诸多因素,但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最重要原因。

路透社说:“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英国公众认为,今天世界各处发生的一切并不能否定马克思,只能证实他写的内容。马克思当选“千年伟人”的理由:3.科学回答世界历史的时代课题,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1)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命运问题。近两年全球蔓延的经济危机,促使一些西方学者重新思考当代资本主义的命运问题。美国学者奥尔曼论资本主义死亡jingji美国经济学家沃尔夫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参见沃尔夫著、孙来斌等译:《经济危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2;大卫·科茨著、孙来斌等译:《金融化与新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5(2)关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前景问题。苏联解体是否验证了考茨基等人的“早产论”?考茨基: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无非是一种想要超越或者用法令来取消那些自然的发展阶段的大规模试验而已”,就像“一个怀孕妇女,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且引起早产。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

十月革命道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的统一。十月革命挽救了俄国和俄国民主革命的成果,如果一定要如考茨基那样用比喻的话,这就像一位并未到分娩期的孕妇,由于特殊的情况引起了胎儿的异常,如果听天由命就会造成胎儿的窒息并危及母亲的生命;如果采取特别的措施产下婴儿,就会保证母婴平安。难道还要用不到正常的分娩期、还不具备分娩的充分条件之类的话来指责这必然采取的措施吗?2009年全国大选后南非共产党的独立性问题[南非]戴维马桑多著孙来斌等译南非共产党中央委员、南非共青团主席戴维马桑多(DavidMasondo)在《南非劳工简报》(TheSouthAfricanLabourBulletin)2009年9—10月号发表了题为《2009年全国大选后南非共产党的独立性问题》的文章,并于2009年10月在纽约大学暨纽约市教职工马克思主义论坛上宣读了这篇文章。议会道路是否已取代暴力革命而成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一般形式?

美国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培养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主体意识的努力哈德逊河边的布莱西论坛(3)关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全球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在东方与西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交织的国际格局中,如何解决贫困增加、人口膨胀等发展问题?如何解决资源短缺、气候恶化等资源环境问题?如何解决国际恐怖主义肆虐、枪支毒品泛滥、民族种族冲突升级等安全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三个从属于”的结论。

国际左派对中国在国际经济危机的某些做法表示不解。“回到马克思”的论争。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要求我们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放眼天下大势,纵览国际风云,洞悉发展先机,评判潜在风险,预见未来前景。二、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积极破解中国社会的转型难题,确保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1.马克思主义既具有国际性又具有民族性,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当代中国正面临一系列复杂的社会转型,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导3.积极破解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难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马克思主义既具有国际性又具有民族性,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经典论述呈现: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俄国社会党人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列宁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毛泽东中国现代化道路历史回顾:“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满足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国作为唯一保持文明连续性的文明古国,在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却步履蹒跚,路途艰辛。——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鼓舞。走俄国人的路,从马克思主义真理中寻求救国救民之法,这就是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结论。而随后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只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满足“民族要独立、人民要解放”的社会需要。——毛泽东思想一个重要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它科学回答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资本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改革开放32年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纽约革命书店2.当代中国正面临一系列复杂的社会转型,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导

当前,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宏大背景之下,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正在经历一系列深刻的现代化转型,体现在经济体制、整体格局、产业结构、增长方式等方面:——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从数量型经济增长到质量型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还可以具体概括为: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型转变。这些转型,有的具有国际普遍性,为其他国家曾经经历,有的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

从国际普遍性的角度而言,现代化发展一般会遭遇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富裕与贫困、效率与公平、发展与秩序、解构与重建等一系列悖论,稍不注意就容易跌入“现代化陷阱”,并造成社会发展的断裂。对于这些普遍矛盾,先发国家用较长的时间逐步消化解决。而中国用30年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50-100年的成果,但同时也累积了其他国家50-100年累积的矛盾和问题,把历时性的矛盾和问题变成了共时性的存在。引起争议的著作从独特性角度而言,当前中国社会由于独特的现代化转型还遭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先富与共富等矛盾与冲突。美国著名学者奥尔曼与中国学者对话片段:石云霞: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道路、体系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存在不同看法,诸如有人说中国走了资本主义道路、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等。您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看法?奥尔曼: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比较复杂。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改革在当时是建立一个更加强大的经济基础的需要(我对此并不是非常确信,但是,一旦事实确会如此的话,我还是愿意这样理解),然而它和社会主义没有任何关系,况且与现在更为相关的是,造成利大于弊的阶段也已经过去。中国现在面临许多问题,包括日益增长的不平等,就业状况恶化,糟糕的教育和卫生设施,大范围的环境破坏,制造大量多数中国人并不想要或需要的“垃圾”商品(同时无法提供许多必需的商品),经济危机的不断威胁和周期性的发作,贪婪心理的扩散和随之产生的腐败现象,社会不稳定现象的增加,对世道和政治不满者人数的增长,以及以其他方式出现的普遍性的异化现象等。必须强调的是,所有这一切都出现在当前发生了危机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在这个体系中,中国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并且完全一体化的成员——危机必定会像潮汐一样冲击中国。

作为一个大师级的务实主义者,邓小平如果健在的话,他将会第一个认识到这种可怕的形势,并为之作出大的改变(近年来的经济发展能够为这种改变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作出这种改变提供了组织机制和官方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我唯一的希望是邓小平在党内的继承者能够在时机不算太晚的时候作出这种改变。

这些矛盾和冲突表明,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二元化特征非常典型,很大一部分群体流露出浓厚的“双城记情结”。可以说,“国家要发展、社会要和谐”,是当前中国社会的根本需要。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地狱……”——引自狄更斯《双城记》3.积极破解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难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社会发展应该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统一,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与人的目的和愿望相矛盾的不和谐现象,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悖论。在很大程度上,当前我国出现的社会和谐问题同经济发展的进程有直接关联。那么,经济发展为什么会引发社会和谐问题呢?从理论上如何解释这个问题呢?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李嘉图定律”——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库茨涅茨的“倒U形曲线规律”——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的“时序说”:现代性产生稳定,但现代化却会引起不稳定——戴维斯等人的“J曲线理论”、赫西曼的“隧道理论”和朗西曼的“ABX理论”

根据他们的理论,人们的社会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相对比较的结果。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某人如果感觉到周围人的收入不断增加,而自己却没有(也许他的收入在增加,只是他习惯拿自己同更高的收入者做比较),他就会感到不公正,从而滋生不满情绪甚至可能采取过激行为。——美国经济学家沃森的“后发劣势说”

后发劣势:“cursetothelatecomer”杨小凯与林毅夫之争及其启示:关于制度模仿与技术模仿的衔接以及根本制度与具体制度的区分问题。关于改革的浅水区、深水区与“摸着石头过河”。关于既得利益集团的问题。关于制度创新与“不折腾”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又该如何解释这个问题,从而满足当代中国社会的理论需要呢?其一,从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视角对经典作家的理论进行重新研究。——由于实践活动的制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的论述,同其关于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的论述相比,确实要少一些。——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更习惯于从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的角度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思想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应该从新的视角对马克思的著作和手稿加以重新研究。其二,结合当前中国的实际,进行新的理论创造。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时代强音,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积极回应。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时代难题的初步回答。

一般而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符合辩证运动法则。一方面,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经济发展为社会和谐提供了物质条件,社会和谐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两者也会有对立。经济发展必然会引起利益格局的变化,必然会出现获利多与少、受损大与小的情况,并由此产生利益冲突和心理失衡。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我们面临的难题就是如何化解两者之间的对抗性矛盾,既要实现经济发展,又要实现社会和谐,并使两者良性互动。

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对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难题做出科学回答,从而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大的现实力量。

三、充分彰显服务人民的价值追求,切实关注影响广泛的民生问题,确保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

1.马克思主义具有服务人民的价值指向,鲜明的政治立场决定了它的大众化品格2.当前中国社会存在各种问题,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3.切实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马克思主义具有服务人民的价值指向,鲜明的政治立场决定了它的大众化品格

马克思主义来自人民大众又服务人民大众,它从来就不是书斋中的学问,不是时代之外的遐想,不是遨游于太空的“不明飞行物”,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民利益、人民要求的理论反映,也是指导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按其本性来说,是大众的。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群众史观的基本原理所决定的。2.当前中国社会存在各种问题,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问题:马克思主义具有大众品格,它在社会主义中国作为指导思想被写进了宪法,理所当然地应该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具有制度和法律的保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是已然的事实,为什么还要反复强调这个问题呢?官方与民间大众与小众通俗与高雅内容与形式理论与实践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在党内和全社会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的成绩很大。但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道德对一些人却往往难以发生作用呢?为什么像‘法轮功’这样的歪理邪说会在一些群众甚至少数高级知识分子和干部中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呢?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些理论和腐朽思想文化、生活方式对一些人会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环境的原因也有国内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物质技术发展的原因也有精神文化领域的原因,要进行全面分析。”

其一,理性思维缺失。从民族思维特点来看,中国人一向长于感性而短于理性。与西方人的逻辑型、思辨型、实证型的思维特点相比,中国人的思维属于记录型、描述型。我们的祖先记录了哈雷彗星数十次,但是却无人总结其运行规律,结果让英国人哈雷获得了这项发现权。中国传统哲学虽然思想深刻,但是却充满了随意性、不确定性、模糊性,缺少系统性和逻辑性。从地域角度来看,原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来自于西方,虽然它并不玄奥,但无疑带有西方理性思维的特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由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至今仍然根深蒂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接受、认同程度。前551-前470前530-前47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其二,多元文化消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市场经济本身的弱点及其负面效应,容易诱发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进一步的对外开放,扩大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渗透的可能途径,如此等等。多元文化,各种主义,势必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产生影响和冲击。其三,外部环境影响。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国际上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利用其经济、科技优势向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渗透,其手段日益巧妙、斗争日益复杂。与此同时,苏东剧变以后,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低潮,并对人们的思想信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四,理论解读误区。由于各种原因,在我们的生活中长期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误区,其中,庸俗化解读首当其冲。这不但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掌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反而严重损害了科学理论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此外,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还存在诸如把马克思主义泛化、工具化、学院化、神圣化,以及把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化等误区,这都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了消极影响。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现有解读方式,大体有“以恩解马”、“以苏解马”、“以西解马”、“以我解马”、“以马解马”等。其五,实践环节偏差。这主要是指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了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特别是与广大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住房、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让部分干部群众对改革开放的性质产生了怀疑,对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造成了严重损害,而且也对党执政的合法性和作为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造成了严重损害,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我们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作的各种努力。可以说,这一点与其他因素相比,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负面影响最大。3.切实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从理论传播与接受的一般规律来看,理论接受的基础又在于利益认同。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理论掌握群众←理论说服人←理论彻底←抓住事物的根本←抓住人的根本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切实关注并着力解决事关广大群众的民生问题,是增强群众对马克思主义认同感的根本途径。所谓“新三座大山”引起国际学者关注的中国住房问题有网友称:“不妨请章鱼哥预测房价”

林肯的名言(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实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政策兼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品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关键在于对我们党的政策的认同,在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认同。“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毛泽东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同党带领人民进行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理论普及的通俗化、大众化形式问题固然也很重要,但最根本的途径在于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实践支撑。(关于红色网站点击率问题)四、主动回应社会思潮的竞争挑战,及时化解当前社会的信仰危机,确保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明齐发展,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1.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的出现,符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历史辩证法2.当前一些社会思潮的活跃,实质在于对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的争夺3.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4.牢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职责,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长城1.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的出现,符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历史辩证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必然会对思想领域产生极大影响。反映不同所有制关系、代表不同利益主体的思想的出现和存在,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必然带来思想的多样化。在不同所有制基础上,会出现不同的思想意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早就说过:“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2.当前一些社会思潮的活跃,实质在于对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的争夺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之下,当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正在非常活跃、极其兴奋地进行自我展现、自我推销,不断以各种方式解释当今世界历史的时代课题、中国社会的转型难题和民生问题,极力表现它们的时代意识、中国元素和大众情结。在这些思潮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新自由主义思潮、儒化中国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原指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别,主张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资产阶级个人自由,调解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自从19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经济哲学,重新活跃于国际经济政治舞台,反对国家对于国内经济的干预。当前,在经济理论方面,新自由主义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自由经营、自由贸易等思想,并走向极端,大力宣扬“三化”:绝对自由化、全盘私有化、完全市场化。在政治理论方面,它特别强调和坚持三个“否定”: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家干预。——民主社会主义是近现代西方国家工人运动中流行的一种改良主义政治思潮,也是世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总称,其源头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的社会民主派。这种社会民主派的活动目的并不是为了消灭资本和雇佣劳动,而在于缓和两者之间的对立,实质上是以改良主义的方法来改造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几经嬗变,迄今已形成一种内部派别林立的国际性社会政治思潮,但是,多元世界观、伦理社会主义、抽象的人道主义和超阶级的国家观,却是其稳定的理论特质。这一思潮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指导思想、所有制主张、国家观等方面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儒化中国”论者把儒学说成是人类的最高智慧,是指导人类未来发展的“圣道”,也是解决中国各种问题的唯一良药。他们贬斥儒学之外的一切其他文化,把马克思主义和一切西方文化统统斥为“小人文化”,认为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是“君子文化”。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他们实际上又只承认儒学一家,宣称:“从中国未来的发展来看,儒家文化就是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统一思想”。他们力图把儒学宗教化,鼓吹建立“儒教”,并主张定“儒教”为“国教”,使之成为中国的“文化权力中心”。有“儒化”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向传统文化“复归”的“儒化”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是“儒化”的产物。几种社会思潮的口号:“国有经济全面退出”、“军队国家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就是民主社会主义”“儒化共产党”、“儒家社会主义”

某位新儒教网站版主将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其所作批评,视为马克思主义“行将退场”、“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时的“最后的哀歌”,是“蚍蜉撼树,螳臂挡车”、“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些社会思潮的形式和手法不一,但其实质上都是企图修正、重释、解构乃至颠覆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与我们党争夺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其危害性在于混淆视听,容易造成思想混乱和信仰迷失。3.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1)引导党员群众深刻认识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理论本质,增强理论辨识力

借用《共产党宣言》评价民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资产者愿意要现代社会的生存条件,但是不要由这些条件必然产生的斗争和危险。他们愿意要现存的社会,但是不要那些使这个社会革命化和瓦解的因素。他们愿意要资产阶级,但是不要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看来,它所统治的世界自然是最美好的世界。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把这种安慰人心的观念制成半套或整套的体系。它要求无产阶级实现它的体系,走进新的耶路撒冷……”

国外意识形态新动向\b1.jpg

借用《共产党宣言》评价“儒家社会主义”:

“这样就产生了封建的社会主义,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它有时也能用辛辣、俏皮而尖刻的评论刺中资产阶级的心,但是它由于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而总是令人感到可笑。”

“为了拉拢人民,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做旗帜来挥舞。但是,每当人民跟着他们走的时候,都发现他们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

应该将儒家思想与“儒家社会主义”、“儒化中国”思潮区别开来。(2)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三个面向”:

面向当代人类实践新发展面向当代人类科技新发展面向当代人类文化新发展——“三个解放”:从“马教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