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_第1页
20xx-20xx学年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_第2页
20xx-20xx学年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_第3页
20xx-20xx学年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_第4页
20xx-20xx学年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xx-20xx学年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20xx-20xx学年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打算(一)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人。学生大局部有较强的学习踊跃性,少数学生学习习惯欠佳。本学期将从学生学习习惯入手,着重造就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知道生活和学习中有困难,只有英勇地迎难而上,才能克制困难,战胜自己。

2、懂得从挫折和失败中吸取教训,促进自己进步。

3、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实力,初步树立踊跃乐观的生活看法。

4、理解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协助学生树立踊跃的乐观看法,消退畏难心情。

5、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明白集体须要每个人去爱惜。

情感目标:

1、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念,鼓励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挫折。

2、学会把困难看作是自己成长的熬炼时机。

3、引导学生进展自我心理调适,提高适应实力。

4、通过沟通,感受集体的欢乐。

三、教材分析

1、《这点困难算什么》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困难总会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出现,但只要我们拿出才智和志气,就能克制困难。

2、《胜利必须有方法》通过指导学生从自信做起找寻胜利的正确方法初步形成踊跃向上的生活看法。

3、《每天都有好心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冲突、问题和压力,尽量幸免产生不良心情,学习一些简洁的调整方法,提高适应实力。

4、《成长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观赏同学的优点和特长,克制学生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变更只知自己优点和他人缺点,不知道观赏他人的不良思维方式,形成同学之间相互协助、相互鼓舞、共同进步的好风气。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三周

教学第一单元

第四周第六周

教学其次单元

第七周第十三周

教学第三单元

第十四周第十六周

教学第四单元

第十七周第十八周

总复习

五、教学措施

1、独立阅读,自主学习,理解主题文字的大意。

2、借助插图,引导学生从各个事例中进展分析、比拟,强化主题思想。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收集、整理资料。

5、效仿演示。

6、换位思索。20xx-20xx学年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打算(二)

一、学生状况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学问、实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相识,养成了必须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相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须要。由于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局部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踊跃参加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有四个单元,分别为:《在集体生活中》、《学习更上一层楼》、《我的家乡》、《家乡的改变》。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开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标,以表达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亲密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踊跃看法和参加实力;在感悟和体验的根底上,不断丰富和开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相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需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教学目标:

1、情感与看法目标:

(1)造就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乐于合作,待人诚恳守信的品质;初步形成规那么意识、民办法识。

(2)使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要敢于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感受读书是一件欢乐的事;使学生初步形成踊跃向上,乐观好学的学习看法。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局部;形成酷爱家乡的情感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了解家乡的名人并向他们学习。

(4)感受家乡及家乡人各方面的开展与进步,萌发对家乡的酷爱之情;在了解家乡生态环境问题的根底上,树立环境爱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行为与实力目标:

(1)协助学生建立与人交往有诚信,能合作,民主地参加集体生活的行为习惯。

(2)初步造就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良好习惯;初步造就学生喜爱阅读课外书籍的行为习惯;造就学生在学习中的毅力和耐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造就学生疼惜名胜古迹,不乱丢乱刻画的习惯。

(4)养成爱护水资源,爱惜身边环境的良好习惯。

3、学问与技能目标:

(1)协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学会与他人同等的沟通与合作,能尝试合理的解决集体生活中的问题。

(2)学习给自己制定不同时期的目标,树立自信念;学会一些简洁的读书方法。

(3)能正确分辨地图上的简洁图例、方向,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文化、物产等;了解家乡湖泊众多的自然环境及水资源分布状况;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及特产。

(4)知道局部旧生活用品的用途;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污染状况;知道有关环保学问。

四、教学重难点:

1、协助学生学会适应集体的要求与标准,树立合作、诚信意识,学会敬重他人,能够合理处理看法不相同的问题。

2、提高学习爱好,树立自信念,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不断扩大自己的学问领域。

3、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会识图,在图上找家乡的位置,了解家乡的地理、人文、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等,酷爱家乡,节约水资源。

4、了解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的生活关系。

五、教学措施:

1、变更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1)转变教材观。教学是对教材的再缔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依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教材是为学生供应的案例。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留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供应的教育主题为根底,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2)转变教学观。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开展。第一。要变目中无人为有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开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看法、价值观、实力的形成。其次,变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究新知的经验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老师的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对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

(1)协助学生参加社会、学习做人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协助学生参加社会、学习做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开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表达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造就学生对生活的踊跃看法和参加社会的实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特性品质的人。

(2)以儿童的生活为根底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须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启程,用自己的眼睛视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

3、要追求教育的根底性和有效性

儿童时期是品德与社会开展的启蒙阶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开展的现实和可能启程,要采纳他们乐于和适于承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协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开展与完善奠定根底。

4、改革教学方式

老师要留意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根本教学理念,采纳以客观社会为根底与学生为主体的敏捷多样的教学形式。广泛采纳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觉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5、重视学生学业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目的是获得反应信息,协助老师改良教学,促进儿童开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开展水平做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展比拟与划分等级。因此,要从每个学生原有根底启程,敬重学生的特性特点,强调以鼓舞为主的开展性评价。

六、学困生帮扶措施:

正如乌申斯基所说:老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讲,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开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学生透过教师的行为来判定教师的人格,一旦他认可了教师的人格,他就会接纳之,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只要我们用一种合理的、民主的鼓舞和宽容的看法来对待学生,以学生的特性开展为目标,用开展的目光对待学生,用满腔热忱和期望去塑造学生的性格,坚信有耕耘就会有收获!

1、课堂内外敬重个体。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这种爱又必需是真诚的。翻开孩子心里的那扇门,当我们与学困生建立一种友好、同等的关系时,他们就会主动向我们吐露心迹,放开心扉地与我们交挚友,这样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师,喜爱听老师的课,对教师的指责教育也乐于承受。马克思曾说:爱须要用爱来交换,心灵须要专心灵来塑造。我们不能把学生造就成一模一样的人,也不应当这样要求学生。因而,敬重学生,还表此时此刻敬重学生的特性,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出有缔造力又具特性特征的人。

2、点燃自信、磨砺性格。

自信是胜利的保证,协助他们树立自信念、战胜自我很重要,要让他们明白教师心中恒久有他们的位置,教师恒久都在关注他们。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擅长发觉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盼望,在逆境中重拾信念。

老师要缔造、利用各种实践活动,为学生供应熬炼的时机,使一些观念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稳定的看法和行为方式,也就是形成性格。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体验困难,让他们亲身经受一下困难的磨练及苦痛的洗礼。

3、观赏、鼓舞、张扬优点。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性深处,无不渴望被赞许。鼓励恒久是教育的看法。给学生一些鼓舞,可以唤起后进生的上进心,张扬他们的优点,从而感受到胜利感。针对学生开展倾向方面的特点,踊跃鼓舞引导,嘉奖学生开展中的优势倾向,开展和张扬学生的特性,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性特长,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胜利和特长,都能保持剧烈的自信念和踊跃安康的心理状态。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老师必须要有满腔热忱,必需遵循教育规律,因势利导,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在教育过程中让我们恒久记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敬重学困生,就要让他们在承受教育和参加学习的活动中享受同等的待遇。

七、学科实践活动支配:

1、开展一次学会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