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CB/T 1209-1992 是一项关于0Cr17Ni4Cu4Nb(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金相检验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此类不锈钢在金相检验时的具体要求、方法和评估准则,以确保其性能符合预期用途。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含有特定比例铬(Cr)、镍(Ni)、铜(Cu)、铌(Nb)成分的17-4PH不锈钢。这种不锈钢通过沉淀硬化处理达到高强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石油及医疗器械等领域。

检验项目与方法

  1. 宏观组织检验:通过肉眼或低倍放大镜观察钢材表面和截面的宏观结构,检查是否存在裂纹、夹杂、折叠等缺陷。

  2. 显微组织分析:使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微观结构分析,重点观察马氏体、奥氏体、铁素体等相的形态、大小、分布,以及沉淀相的特征。

  3. 硬度测试:根据标准要求,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测定材料表面的硬度,以评估沉淀硬化效果。

  4. 蚀刻检验:采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对样品表面进行蚀刻,以揭示其微观结构特征,如晶界、相界等。

  5. 晶粒度评定:根据ASTM或GB的相关标准,评估材料的晶粒大小及其均匀性,晶粒度对材料的机械性能有直接影响。

评价准则

  • 组织结构:需符合规定的马氏体基体及其次级相的比例和分布要求。
  • 缺陷识别:对检验中发现的任何冶金缺陷(如非金属夹杂物、偏析等)进行分类和评估。
  • 热处理效果:评估沉淀硬化处理后材料的微观结构变化,确保达到预期的力学性能。

实施细节

  • 样品制备应遵循标准规定的切割、镶嵌、磨光和抛光程序,以避免引入人为缺陷。
  • 检验过程中使用的试剂、设备和操作步骤应严格遵守标准指导,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 报告应详细记录检验过程、观察结果及结论,必要时附带显微照片或图表以供参考。

该标准为17-4PH不锈钢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统一的方法和依据,确保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中能够满足性能和安全要求。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1992-07-04 颁布
  • 1993-03-01 实施
©正版授权
CB/T 1209-19920Cr17Ni4Cu4Nb(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金相检验_第1页
CB/T 1209-19920Cr17Ni4Cu4Nb(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金相检验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CB/T 1209-19920Cr17Ni4Cu4Nb(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金相检验-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U05CB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部标准CB/T1209--920Cr17Ni4Cu4Nb(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金相检验1992-07-04发布1993-03-01实施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发布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部标准CB/r1209—920Cr17Ni4Cu4Nb(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分类号:U05不锈钢金相检验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本标准规定了0Cr17Ni4Cu4Nb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金相检验的基本要求、金相组织检验、评定方法和评定图。本标准适用于0Cr17Ni4Cu4Nb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显微组织状态、晶粒度等级、8-铁素体含量的检验。2引用标准GB6394°金金属平均品粒度测定方法3代号TS1-退火态TS2-一-轧制态TS3-固溶态TS4——固溶时效态晶粒度铁素体金相取样及检验结果的表示A.1金相取样金相检验试样应在零件上或与零件同材质、同炉处理的试棒上截取。测定6-铁素体含量的试面应平行轧制方向。测定组织状态和品粒度的试面应垂直于轧制方向。4.2金相检验结果表示法方法4.2.1若评定结果与某一级别图相似.则以该级别图的级别来表示检验结果,例如:G1、G2等。4.2.2若评定结果介于某两个级别之间则用两个级别来表示,例如:F2/3.F3/4。对占优势的级别应在该级别数字下方用短横线标出,例如:F2/3表示其-铁素体含量介于2~3级之间且以2级为优势5检验评定方法5.1显微组织检验显微组织检验在抛光且经浸蚀或擦蚀后的试样表面进行,推荐试剂成分见附录A(参考件)显微放大倍数为400倍。所观察视场的显微组织应能代表整个试样的显微组织。5.2晶粒度的评定方法晶粒度的评定在抛光且经浸蚀后的试样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