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窖中学2022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南窖中学2022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南窖中学2022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南窖中学2022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南窖中学2022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南窖中学2022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第6-8题(9分,每小题3分)。

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完成这一使命的是中国人!

2005年1月12日3时16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2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33米。科考队在此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

中国人的一小步,成为21世纪人类探索自然的一大步。

整个南极大陆32%的面积被平均厚度达2450米的冰体覆盖。好像头上戴了一顶大帽子,人们形象地称为“冰盖”。“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从科学考察价值和极地话语权角度来看,南极一共有四个必争之点: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其中三个点已经被美国、法国、前苏联抢占——美国占据“南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国占据“南极磁点”,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前苏联占据“南极冰点”,测到了-23°C的全球最低气温,建立了东方站。现在,人类在南极仅剩下一个点,即海拔4000多米的“冰穹A”最高点,在中国科考队之前,国际上还没有直接从地面进入“冰穹A”展开过系统的科学考察活动。

“冰穹A”地区在冰川、大气、天文、空间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由于独特的高原地形特征,冰层水平流动最小,动力过程最为简单,是冰盖动力学观测研究的最理想区域。而且这里的冰盖是原始堆积形成的,冰层中储存着具有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化信息和大气本地环境信息,是南极冰盖最理想的深冰芯钻取地点。

这次冰盖考察已经是中国第五次冰盖考察。这无论对于中国还是整个国际南极科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这次科考行动中,中国第一次对东南极的弗里茨湾到西南极的威德尔海,整个4000多海里的断面进行海洋学调查,包括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等的调查。并已进行了32个站位的数据采集。

此外,科考队还要进行23个项目的考察,主要是在中山站和长城站两站站区附近的陆地、冰盖、海冰和海洋上开展不同学科的观测调查等。另外,中国将在站区750公里范围内和“冰穹A”建立两个自动气象观测站。这两个观测站的建立将是中国在东南极最大的一个科研项目。6.对“冰穹A”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穹A”是气候条件极端恶劣的地区,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B.“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距海岸线最遥远的海拔最高的一个冰穹。C.“冰穹A”是国际上还没有进入并展开系统的科学考察活动的地区。D.“冰穹A”是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和取得极地话语权的四个必争之点之一。7.对考察“冰穹A”地区的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察“冰穹A”地区的目的是获取极地话语权。B.考察“冰穹A”地区在冰川、大气、天文、空间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C.考察“冰穹A”地区可以获取具有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化信息和大气本底环境信息。D.考察“冰穹A”地区能在最理想区域观测研究冰盖动力学。8.对“中国人的一小步,成为2l世纪人类探索自然的一大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一小步”指的是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B.中国人在五次冰盖考察中对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考察是人类的首个壮举。C.继美国、法国、前苏联抢占南极极点、磁点、冰点后,中国人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一大步。D.中国人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是21世纪人类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伟大胜利。参考答案:6.C(应为“国际上还没有直接从地面进入”)7.A(“目的”除了“获取话语权”外,还有科考意义)8.C(A“确认找到并登上了”;“科考队在此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即为“登上了”。B“第五次”“直接从地面进入“冰穹扩展开过系统的科学考察活动”才是人类的首个壮举。可从“在中国科考队之前,国际上还没有直接从地面进入‘冰穹A’展开过系统的科学考察活动”中达到证明。D“征服自然”,无中生有。)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布鲁塞尔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古斯塔夫?盖拉茨在首届财新峰会期间发言时表示,中国的发展是迅速的,但在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过程当中,中国在很多情况下还是一个“脆弱”的大国。盖拉茨认为,中国是介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国家,整体上讲,中国将自己视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希望能够可持续发展、和平发展,能够保持世界文明,实现社会和谐。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就需要中国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来建立各国平等、相互信任、共同安全的国际秩序,能够使各个文明之间保持多样化,使各个国家通过平等互利来达到繁荣。但是要确立中国大国、强国的身份,中国的领导人还面临着较为艰巨的任务,中国的发展还不够全面。中国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人均GDP仍然比较低。同时,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都是很大的社会问题,生态恶化也使中国面临着另一种挑战。经济必须平稳发展,同时又要和亚洲邻国以及国际社会保持良好的关系也是中国面临的挑战。中国的发展必须能够使其他国家放心,使得他们不去担心中国的崛起,不去说制衡或者遏制中国。中国发展得很快,但还是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仍然需要克服很多国内的问题和矛盾,才能生存下去;而世界又需要中国承担起它的巨大的国际责任。总而言之,发展经济、调整不平衡的经济结构、应对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望——中国面临着非常多的急迫的任务。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们需要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不仅中国,还有所有的其他国家,都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平衡,包括在国内问题和国际期望之间达成平衡。我们需要协作,也需要有一系列的政策来进一步加强各国间的协调和合作。中国现在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困境,就是中国现在自己国内的经济发展虽然还是不成熟,还有很多的问题,但是中国本身的经济规模已经在世界上显得举足轻重。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微妙的。第一,它要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扮演好它的角色。第二,它要作为新兴经济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扮演好它的角色。而这两个角色之间要进行互相协调,因此,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赖于中国角色和作用的发挥。中国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政府也要和国际社会越来越相融,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怎样看待自己和其他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国家的关系,将变得非常重要。1.下列各句不属于“中国在很多情况下还是一个‘脆弱’的大国”的理由的一项是()A.中国的国家综合实力还不够强大。B.中国的发展还不够全面。C.中国在贫富差距等方面有很大问题。D.中国还没有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模式。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大国、强国身份的确立,能够保持世界文明,实现社会和谐。B.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责任也表现在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平发展上。C.国内经济发展并不成熟,并不影响中国本身的经济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D.进一步加强各国的协调和合作,才有可能达成中国自身及与世界各国的平衡。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必须与亚洲邻国以及国际社会保持良好的关系,必须能够使其他国家放心,避免其制衡或遏制中国。B.中国国内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矛盾,要生存下去,必须努力克服它们。C.中国目前还算不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因此必须努力改变这一形象。D.“因此,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赖于中国角色和作用的发挥”中的“此”指中国既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新兴经济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参考答案: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乡村的节奏路军

①我喜欢乡村的节奏,每一回乡,就像离巢久了的鸟儿,落在那儿,被一种难以名状的力量覆盖,缓缓地、静静地,古老的乡村像一块沉积了千年的磁石,不管外界怎样的喧嚣,内心的尘垢都在那一瞬间剔除掉了。乡村,我的乡村,你的脚步不会慌乱,不会迷茫,不会在现代的包裹中逝去,她坚定地走着,内心的包容力量谁也不可小觑。②我不喜欢时下乡村会走向没落的荒诞论调,即使城市再无限制的扩延,也难以吞没乡村的广袤。③行走于乡村,既是一种膜拜,也是一种回归,精神宁静的安养,心灵倾斜的抚慰,思想的反刍与咀嚼。④炊烟依然,缓缓地上升,在早晨的阳光里散发着植物的味道,玉米味,槐树味和松香味混合在空气中,随着时光的飘转发酵,扩散到村庄四面的丛林中。一代一代的坚守,虽然偶有烟煤的污气从远远的城市飘来,试图包裹山野的昏暗,但在山山川川的绿色的屏障中,在原始一般的炊烟中还是败下阵来,灰溜溜地走了。我试图从生物学的循环系统中找到答案,那是很遥远的解释,只有眼睛和思维落在你土地中,落在乡村强大的生命力上,谜底也就不成为谜底。⑤在雾霾如此猖獗的时刻,多看一看乡村的早晨的炊烟脚步,或许有所裨益。虽然我隐隐还有些担心。街巷中,老头、老太太安详地坐在树下,坐在石台上,细数着岁月的影像,饱经沧桑的脸庞就像意蕴深厚的诗行,他们的语调如平缓流淌的溪水,舒缓的波痕轻轻卷过你的心头。那是岁月沉积的大度与包容,是酸甜苦辣咸——人生滋味浸润的智慧。⑥不知何时,孩子们蹦蹦跳跳出来了,仿佛一个个小精灵钻来钻去,又像一只只轻盈的蝴蝶时而安静,时而翩翩而飞。一位女孩子的马尾辫在清风中左右甩着,如蝴蝶头上触摸春天气息的触角。有的孩童滚着铁圈,有的抛着纸飞机,有的吹着柳笛,还有的放着风筝,一根长长的线系着一颗放飞的梦想。老与少,安详与灵动,在乡村融合成一幅和谐的图景。⑦农田里,古老与现代的音符飘来飘去。从春天飘到冬天,从冰冻飘到花开。在暖洋洋的天气,春天的田野热闹起来,乡亲们有的手扶犁杖,犁杖弯弯的尖头上顶着圆圆的柳筐,筐里压着一块厚重的河卵石,以手紧紧地握住犁杖前的的横柄,沿着整齐的田垄弹拨音节,那新翻开的泥土气息在田垄上微微荡漾,与不远处山上的春草花香融化在心底,就在农人的心头氤氲起一个个美丽的秋收之梦,仿佛那一株株迎风而立的饱满玉米就在他们的眼前炫耀。若是累了,便蹲下身子,坐在地边矮矮的石墙上,吸一袋纸烟;或者目视太阳打几个响响的喷嚏,从地头的柳筐里取出早早预备的山泉水,咕咚咕咚驱赶劳累。⑧快到中午了,太阳爬得老高,一位位小商贩好像赴约而来,在杨树底下,在街巷中,放开喉咙吆喝,粗犷的,高亢的,悠长的,沙哑的,“小米煎饼呦!”“家做的大豆腐。”此起彼伏,一些农妇步出家门,买好食物,很快消失在街巷深处。袅袅炊烟渲染乡村的祥和与温暖。⑨短暂的静谧在太阳的游走中悄悄流逝,不久,乡村又回到了她自己的节奏中行走。⑩我喜欢乡村的节奏,那是纯净无瑕的,是沉淀许久的厚重与瓷实,是历经沧桑后的大度与从容,每当我的双脚踩在生我养我的乡村,我都喜欢融入这种节奏的行走中。(选自《廊坊日报》2014年3月28日)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作者在文章开头、结尾点题,首尾照应,并且直接抒发了对乡村的节奏的喜欢之情。B.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乡村节奏的纯洁无暇、厚重与瓷实、大度与从容的特点。C.作者用“像离巢久了的鸟儿”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回乡的喜悦之情,作者坚信城市再扩张也不能吞噬乡村。D.作者用“你的脚步”“她坚定地走着”“乡村又回到了她自己的节奏中行走”来写乡村,运用拟人,变换人称,给人一种亲切感。E.文章借助一幅幅画面来刻画乡村的和谐与温馨,也写了“小商贩放开喉咙吆喝”这一打破乡村宁静的不和谐的情境。16.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7分)①古老的乡村像一块沉积了千年的磁石,不管外界怎样的喧嚣,内心的尘垢都在那一瞬间剔除掉了。(3分)答:

②行走于乡村,既是一种膜拜,也是一种回归,精神宁静的安养,心灵倾斜的抚慰,思想的反刍与咀嚼。(4分)答:

17.作者在文章主体部分描绘了哪几幅乡村图景,请简要概括。(5分)答:

18.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不断地扩张,乡村在不断地被挤压,不少农民离开土地,涌进城市。有人认为“乡村会走向没落”,请结合本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认识。(6分)答:

参考答案:15.(4分)CE(C.“作者坚信城市再扩张也不能吞噬乡村”属无中生有。E.“小商贩放开喉咙吆喝”表现的是乡村的祥和与温暖。)(每对1项2分)16.(7分)①运用比喻(1分),写出乡村的从容、纯净、宁静、和谐,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1分)给人精神上的抚慰与升华。(1分)(意思相近即可)②行走于乡村,是对安静灵魂的膜拜,(1分)乡村让人看到真实而清澈的自己,(1分)是对纯净的回归,是走向心灵的宁静,(1分)是对心灵的抚慰,是思想的升华(1分)。(意思相近即可)17.(5分)①早晨炊烟图②老人安详图③孩子嬉戏图④农田耕耘图⑤商贩吆喝图(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18.(6分)我认为乡村不会走向没落。(1分)尽管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农民涌进城市,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可是,仍有许多农民像作者一样热爱生育他的家乡,热爱养育他的土地,固守这片家园。(2分)不管是被子女接进城去的老人,还是在城里开辟了一片新天地的农民工,依然深深思念着家乡,心系乡村,渴望回到乡村的怀抱。(1分)乡村的节奏纯洁无暇、厚重与瓷实、大度与从容,拥有强大的生命力,(1分)许多城里人不是也利用节假日纷纷涌向农家乐,陶醉在乡村的美丽世界中,因此,乡村不会走向没落。(1分)(意思相近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小题。甲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1.15)乙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①;虽多,亦奚以为?”(《论语》13.5)【注】①专对:独立应对。24.从上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的教育观。甲: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25.上面的两种教育观之间有什么联系,试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24.举一反三或者讨论启发

学以致用

25.举一反三是学以致用的基础。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才能学会类推,学会融会贯通,学到的才是活的知识,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讨论启发有助于学以致用。学习中通过老师的启发和与同学的讨论,有助于获得能力,进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工作中去。【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意思,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从上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的教育观”,然后理解两个选段中孔子的话,概括处孔子的教育观。如第一则材料是子贡与孔子之间的对话,子贡问孔子贫穷却不谄媚、富贵却不骄傲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比不上贫穷却乐道,富贵却有礼节,接着子贡又问做学问,如同做工艺品一样,需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方可成器,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对子贡表示了肯定,和他说了前面的一句话,他就能悟到后面的寓意,由此可见,孔子在交谈之中对子贡进行启发,把子贡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这体现了举一反三或者讨论启发的教育观;再看第二则,“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段话是说“熟读了《诗经》三百,交给他政务,他却搞不懂;派他出使到四方各国,又不能独立应对外交。虽然读书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孔子的意思是想告诉我们怎样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怎样去读书才是最有用的,那就是要学以致用,只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让知识指导实践,让实践检验知识,这样才算的上是会学习的人,这里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育观。【2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理解和整合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上面的两种教育观之间有什么联系,试作简要分析”,然后要理解“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各自的意思以及之间的关系,阐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表述合理正确即可。所谓“举一反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所谓“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是要把理论的知识和实际的应用要联合起来,由浅入深、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学到的东西要经常揣摩,真正地理解其含义,然后按照理论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再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就这样相互促进学习,逐步加深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明确了“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各自的内涵,再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要想学以致用显然需要会举一反三,这二者之间是互为促进的关系,举一反三是学以致用的基础。【点睛】参考译文:子贡说:“贫穷而不逢迎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却乐于道,富裕而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切割、锉刻、雕琢、打磨’,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孔子说:“熟读了(诗经)三百,交给他政务,他却搞不懂;派他出使到四方各国,又不能独立应对外交。虽然读书多,又有什么用处呢?”5.阅读下面文言文段,然后回答10——14小题。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龙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转为宗正、大鸿胪。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司空,以阴雾愆阳免。顷之,拜将作大匠,复为宗正。建宁元年,代王畅为司空,频迁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①免,归乡里。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曰:“整顿洒扫,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

(《后汉书?刘宠传》)注:①策,古时用于计算的小筹,常用于卜卦。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乃轻服遁归

遁:悄悄地走

B.而准约省素

省:检查C.自明府下车以来

下车:到任

D.年老遭值圣明

值:遇到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子孙家焉

且焉置土石B.整顿洒扫,以待刘公

作师说以贻之C.齐悼惠王之后也

策之不以其道D.以老病卒于家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刘宠受民拥戴、严于自律的一组是(

)(3分)①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②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③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

④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

⑤顷之,拜将作大匠,复为宗正

⑥而准约省素,家无货积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②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刘宠是齐悼惠王的后代,父亲刘丕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大儒。刘宠年轻时跟随父亲学习,因精通经学被举为孝廉,后授东平陵县令,因仁爱惠民受吏民爱戴。B.刘宠任会稽太守时,去除烦琐的规章制度,禁官扰民,郡中秩序井然,深受老百姓欢迎爱戴。为表达感激之情,山阴县有五六个眉毛头发都花白了的老翁送钱给他,盛情难却,刘宠在各人的钱中挑了一枚大的接受了。C.刘宠前后连任二郡太守,多次任卿相要官,但清廉朴素,家里没有多少资财。他曾经从京师外出,想在亭舍休息,亭吏不认识他而把他拒之门外,刘宠没有说话就走了,时人称他为长者。D.刘宠治吏有道,爱民有方,政绩突出,百姓拥护。却因天气阴气超过了阳气和测算

日食有误先后两次被免官,回到家乡后,因郁郁不得志而病逝家中。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2)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

参考答案:10、B

(省:节约)11、C

(A项的“焉”均为兼词;B项的“以”均为连词,可译为“来”;C项的“之”,前者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后者为代词,可译为“它”;D项的“于”均为介词“在”)12、A(②句说明刘宠之前的情况;③句说明刘宠治理严明;⑤句叙述刘宠的经历)13、D(“郁郁不得志”在文中没有依据)14(1)百姓要送他,连道路也堵塞了,车子不能前进,于是他穿着便服悄悄离开。(2)过去的太守在任时,派官吏到民间搜求财物,到了夜间也不停止。

翻译:刘宠字祖荣,是东莱郡牟平县人,齐悼惠王的后代。悼惠王儿子孝王将闾的少子封牟平侯,他的子孙就迁居牟平。刘宠的父亲刘丕,很有学问,人们称是儒学大家。刘宠年轻时随父亲学习,因精通经学被荐举为孝廉,授东平陵县令。因为仁爱惠民被吏民爱戴。母亲患病,他弃官回家。百姓送他,连道路也堵塞了,车子不能前进,于是他穿着便服悄悄地离开。

后来,他四次迁升担任豫章太守,又三次升迁担任会稽太守。山里的老百姓朴实拘谨,有的竟然从小到老都没有进过集市城镇。他们往往被官吏欺诈。刘宠除去那些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郡中秩序井然,老百姓安居乐业,他被征召任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个老翁,眉毛头发都发白了,从若邪山谷间出来,每人拿着百钱,送给刘宠。刘宠安慰他们说:“各位长得何必这样呢?”老翁们回答说:“山谷里无知识的人,没有见过郡守。别的太守在任时,派官吏到民间搜求财物,白天黑夜不断,有时狗叫通宵,百姓不得安宁。自从您到任以来,夜里听不见狗叫声,百姓看不到官吏。我们年老(难得)逢此太平盛世,现在听说您要离开我们而去,因此我们特意来奉送。”刘宠说:“我的政绩哪里像您几位长者所说的那样好呢?你们辛苦了啊!”于是在各人的钱中挑了一枚大的接受了。

后来,刘宠调任宗正、大鸿胪。延嘉四年,代黄琼为司空,因为天气阴气超过了阳气而免官。不久,被授予将作大匠,再任宗正。建宁元年,代王畅为司空,接连任司徒、太尉。建宁二年,因测算日食有误而免官,回归乡里。

刘宠前后连任郡太守,多次任卿相要官,但清廉朴素,家里没有多少资财。他曾经自京师外出,想在亭舍休息,亭吏阻止他说:“我们整顿屋舍,打扫干净,专门等待刘大人到来,您不得在这里休息。”刘宠没有说话就走了,当时人称他为长者。刘宠因年老病死在家里。

略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B.初至北营,抗辞慷慨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D.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参考答案:D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连环画从它萌芽的时候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是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式之一。①清时期的许多文学书籍都绘有线描插图②这种“回回图"既增加了书籍视觉美③书的一回故事就有一幅插图,即“回回图"④可以说,连环画是插着文学的翅膀飞向人民大众的⑤当20世纪20年代连环画正式诞生的时候,人民大众已经熟悉了这种绘画形式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它⑥又使线描插图为人民大众所熟悉和喜爱A.⑤①③②⑥④B.①③②⑥⑤④C.⑤④①③②⑥D.①④⑤③②⑥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整个句段以时间顺序展开,先说连环画的萌芽时期,首先填①,②⑥“既又”并列关系,都是表述③中的“回回图”的,“是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式之一”主语应是连环画,前面应填④。故选B。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8.语言表达题(共12分)把下列几句话合成三副完整的对联,写在横线上。(6分)①发愤识遍天下字

②腊梅吐芳迎红日

③学海无涯勤可渡④书山万仞志能攀

⑤立志读尽人间书

⑥绿柳展枝舞春风

参考答案: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腊梅吐芳迎红日

绿柳展枝舞春风学海无涯勤可渡

书山万仞志能攀

(每句1分)略9.下面是一幅《春天来了》的参赛作品。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为该图配文,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要求语意连贯,句子通顺,表达得体,不超过70个字。参考答案:答案:春天就像一个绿色的世界,春姑娘舞动着她绿色的长袖,播撒着春的种子,两只伶俐的小燕子翘着剪刀似的尾巴从南方飞来了,好像在向我们炫耀春天的美丽。(共6分,内容与画面切合,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句子通顺,字数符合规定即可)【考点】图文、表文转化。【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表达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观察图片的主要内容,然后把观察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用多种不同的修辞手法展开联想和想象为漫画配文。图片上描绘了一个巨大的“春”字,舞动着自己唯美的翅膀,就像是充姑娘的长袖,带给人间美的希望,撒播希望的种子,几只可爱的小燕子翘着剪刀似的尾巴从南方飞回来感受春天的美好。1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老王送朋友们到小区门口,说:“谢谢你们来看我,我就此留步不再远送了,天黑路滑,你们路上要小心开车,注意安全。”B.老王的儿子钢琴比赛获了奖,他对儿子的老师说:“令郎能够获奖,全仗您教导有方,能够遇到您这样的老师,我们真是三生有幸。”C.小李假期去北京玩儿,朋友热情地招待他,陪他到处玩,临走时,小李说:“多亏了你的奉陪,让我的北京之行如此轻松逍遥。”D.小李在单位与一名长者发生了言语冲突,事后向其道歉:“我年轻识浅,说话办事考虑不周,对您有所冒犯,望您海涵。”参考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A项,“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或不要再送。B项,“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子。结合“他对儿子的老师说”分析,敬谦失当。C项,“奉陪”,敬辞,陪伴。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敬谦失当。D项,“海涵”,敬辞,大度包容(用于请人原谅时)。使用正确。故选D。六、写作(60分,共1题)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秋季开学不久,某大学让大一新生,选择手写体书信这一古老而温情的方式,为父母呈上“大学里的第一封家书”。校方认为:互联网时代应当传承家书文化,就算微信、QQ等再快捷方便,对父母来说,也抵不过一封孩子亲笔书写的家书,家书所传递的亲情不是现代快捷资讯所能及的;但也有人认为家书是交通不便时代的产物,在信息交流方式高度便捷的今天,还采用这种方式,多少有些“作秀”之嫌。有人将这件事传到网上,又引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注重传统文化三字经开篇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孟子又提出人之初,性本恶,就人性的善与恶争论了二千年,至今依然混乱不清,从这件事情就能看出传统文化中科学思维的缺失.先说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本身就是模糊不清,人之初指的是什么时候?性本善的人性的定义是什么?首先,人之初是指什么时候?是指人类的进化成人类的最初还是指人刚刚出生的时候?如果是指人刚刚出生的时候,是指出生一天,还是一个月?如果是指刚出生的时候,他连眼睛还没有睁开,那么所谓的善指的是什么?如果是指一个月,他嗷嗷待哺,只知道所求,他的善又指的是什么?应该是无善也无恶才对!所以人之初,这个之初的时间概念就很模糊.其次,讨论人性善与恶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人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