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寒假复习作业-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寒假复习作业-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寒假复习作业-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3页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寒假复习作业-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4页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寒假复习作业-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77页,共=sectionpages88页试卷第=page88页,共=sectionpages88页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寒假复习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装置中,试管内的FeI2溶液中滴有KSCN溶液,实验中控制通入Cl2的速度,试管内先观察到紫色,后观察到血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Cl2中含较多HCl,则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倒吸现象B.通入足量Cl2后,振荡试管,下层变紫色,上层变血红色C.该实验可验证氧化性:Cl2>I2>Fe3+D.试管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2Fe2++2I-+2Cl2=I2+2Fe3++4Cl-2.“侯氏制碱法”的流程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应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再通入CO2B.NaHCO3溶解度最小,可以从反应混合物中析出C.母液中的溶质只有NH4Cl,可直接作氮肥D.煅烧制纯碱时生成的CO2可重复利用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小苏打能与碱反应,可用作抗酸药B.钠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冶炼部分金属C.次氯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作有色物质的漂白剂D.Na2O2能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4.ICl是种红棕色液体,遇水反应生成HIO和HCl,可用于有机合成等。实验室制备出Cl2与二次升华碘反应可制取ICl(I2+Cl2=2ICl,Cl2过量时发生反应ICl+Cl2ICl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①烧瓶中盛放的药品可以是KMnO4B.装置②试管中盛放的是饱和食盐水C.当装置③烧瓶中固体全部变为液体时,可用蒸馏的方法提纯产品D.装置④吸收尾气中的氯气等气体并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③5.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不可行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含CO32-B.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和KNO3C.先后添加石蕊试液、BaCl2溶液,可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溶液鉴别开D.向试管中加水就可以鉴别萃取实验后分液漏斗中哪层是水层,哪层是有机层6.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A.汞-水银 B.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C.碳酸氢钠-小苏打 D.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7.硫酰氯(SO2Cl2)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其熔点为-54.1℃,沸点为69.1℃,遇冷水逐渐分解,其制备原理为SO2(g)+Cl2(g)=SO2Cl2(l)ΔH=-97.3kJ·mol-1,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冷凝水应b口进a口出B.乙和丙中分别盛装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C.活性炭可加快反应速率D.B中最好盛装碱石灰,其作用只是为了除去多余的SO2和Cl28.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着陆,此次飞行为中国建造“天宫”空间站打下重要基石。针对空间站中有关配置说法不正确的是A.核心舱变轨动力依靠电推发动机:相对于化学燃料更加经济与环保B.生活舱内配备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航天员主要通过Na2O获取呼吸用氧C.可再生水循环系统:从尿液分离出纯净水,可以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D.柔性砷化镓太阳能电池阵:砷化镓属于半导体,相对于硅电池,光电转化率更高9.将过氧化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恢复至原温度时,会有白色物质析出的是(

)A.饱和CuSO4溶液 B.饱和石灰水 C.生理盐水 D.稀盐酸10.由于氯化铵的市场价格过低,某制碱厂在侯氏制碱基础上改进的工艺如图:有关该制碱工艺的描述错误的是()A.X可以是石灰乳B.氨气循环使用C.原料是食盐、NH3、CO2和水D.产品是纯碱和氯化钙11.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钠为银白色固体,熔点很高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C.钠可保存在酒精中D.钠与CuSO4溶液反应,可置换出单质铜12.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制备一定量的KClO3并探究氯气的某些性质,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②中有0.1molKClO3生成,理论上应有0.5molKCl生成B.若④中溶液显橙色,则可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Br2C.若③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则说明氯气有酸性、漂白性D.该套装置在实验中会造成空气污染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铁丝在氯气中点燃,剧烈燃烧,产生棕褐色烟,燃烧后产物溶于水,溶液呈棕黄色B.钠在空气中加热,先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然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C.钠放入氯化铁溶液后,浮在水面,迅速游动,嘶嘶作响,溶液中出现红褐色沉淀D.将1~2mL水滴入盛有1~2g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14.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5℃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B.工业上可用石灰乳与Cl2反应制取漂粉精C.Cl2和H2在点燃的条件下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如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15.将氯气分别通入含下列离子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最小的是A. B. C. D.16.如图所示,在A处通入已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B处的弹簧夹时,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当打开B处的弹簧夹后,C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则D瓶中盛放的溶液可能是①饱和NaCl溶液

②NaOH溶液

③H2O④浓硫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某同学探究金属Na与CO2的反应,实验如下:实验Ⅰ实验Ⅱ操作将点燃的金属钠伸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将实验Ⅰ的集气瓶用水冲洗,过滤。取黑色滤渣灼烧;取滤液分别滴加酚酞和氯化钡溶液现象①火焰呈黄色②底部有黑色固体,瓶壁上附有白色固体①黑色滤渣可燃②滤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的黑色固体中含有CB.白色固体是Na2OC.实验说明CO2具有氧化性D.金属Na着火不能用CO2灭火18.能正确表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是A.硅酸钠中滴加盐酸:Na2SiO3+2H+=H2SiO3↓+2Na+B.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SO2+3ClO-+H2O=SO42-+Cl-+2HClOC.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双氧水:2MnO4-+3H2O2+6H+=2Mn2++4O2↑+6H2OD.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O32-+2H+=CO2↑+H2O二、填空题19.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多种性质,根据氯水分别与如图四种物质发生的反应填空(a、b、c、d中重合部分代表物质间反应,且氯水足量)。(1)能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______(填“a”“b”“c”或“d”)。(2)c过程中的现象是_____,b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久置的氯水变为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4)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_____。20.写出下列个反应的方程式。(1)钠和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离子方程式)。(2)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3)铜与稀硝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4)向FeBr2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离子方程式)。(5)Cl2通入NaOH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21.(1)实验室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①在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②若在反应中生成了标况下2.24L氯气,则电子转移的个数是________NA。(2)氯酸钾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化学方程式为: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①用双线桥表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②浓盐酸在该反应中表现的性质是__________(填序号);A.只有还原性

B.还原性和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氧化性和酸性③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④上述反应产生0.1mol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三、实验题22.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并进行Cl2性质的探究,发生装置如图①。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2)制得的气体除去HCl杂质后,为得到干燥的Cl2,应通过_______装置(填“②”、“③”或“④”)。(3)如图1,若在A处通入未干燥的氯气,当关闭B处弹簧夹时,C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处的弹簧夹后,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溶液可能是_______。

A.饱和食盐水 B.NaOH溶液 C.H2O D.浓硫酸(4)如图2能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_______(填“a”、“b”、“c”或“d”),其现象为_______。答案第=page1515页,共=sectionpages88页答案第=page1616页,共=sectionpages88页参考答案:1.B【分析】碘化亚铁溶液通入氯气,先观察到紫色,说明氯气先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然后观察到血红色,说明氯气将亚铁离子氧化成Fe3+,据此分析;【详解】A.根据图象,导管下端在四氯化碳溶液中,HCl不溶于四氯化碳,不能发生倒吸,故A错误;B.通入足量的氯气后,振荡试管,因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且不与水互溶,四氯化碳在下层,水层在上层,碘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即下层显紫色,Fe3+在水层,即上层显红色,故B正确;C.根据上述分析,氯气先氧化成碘离子,再氧化亚铁离子,说明氯气的氧化性最强,碘离子的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从而推出Fe3+的氧化性强于I2,故C错误;D.根据上述分析,氯气先氧化碘离子,将碘离子氧化完后,再与亚铁离子反应,题中所给离子方程式是先氧化亚铁离子,因此离子方程式可以是2Fe2++4I-+3Cl2=2I2+2Fe3++6Cl-,故D错误;答案为B。2.C【详解】A.因NH3在水中溶解度较大,而CO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因此该流程中先通入NH3,再通入CO2,以保证反应能够充分进行并提高反应效率,故A项说法正确;B.混合物中含有NaCl、NH4Cl、NaHCO3等,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同时因该溶液中NaCl浓度较大以及NH4Cl溶解度较大,使得NaHCO3可以从反应混合物中析出,故B项说法正确;C.过滤后的母液中主要含有NaCl、NH4Cl,其中NH4Cl可直接作氮肥,故C项说法错误;D.煅烧制纯碱是将NaHCO3灼烧使其分解生成CO2、Na2CO3、H2O,其中CO2可重复利用,故D项说法正确;综上所述,说法错误的是C项,故答案为C。3.D【详解】A.小苏打能与酸反应,且碱性较弱,可用作抗酸药,A错误;B.钠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部分金属,与导电性没有关系,B错误;C.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有色物质的漂白剂,与酸性没有关系,C错误;D.Na2O2能吸收CO2产生O2,因此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D正确;答案选D。4.B【分析】根据题意,整个过程中,装置③中应该在无水环境中进行,且氯气不能过量。【详解】A.装置①中无加热装置,而该装置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所以烧瓶中的固体可以为高锰酸钾,故A正确;B.进入装置③中的气体应该为干燥的氯气,所以②试管中盛放的是浓硫酸,故B错误;C.根据碘蒸气与氯化碘的沸点不同,可以通过蒸馏的方法分离提纯,故C正确;D.装置④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气,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装置③,故D正确;故选B。5.A【详解】A、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不一定含CO32-,故A不可行;B、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Na、K的焰色反应分别为黄色、紫色,则可鉴别,故B可行;C、石蕊可将溶液分成三组,盐酸、硫酸为一组,硫酸钠、硝酸钾为一组,可鉴别出NaOH,再选氯化钡检验硫酸、硫酸钠,现象不同可鉴别,故C可行;D、向萃取实验后分液漏斗中加水,增高的层为水层,不变的为有机层,故D可行。答案选A。【点睛】考查化学物质的分离、提纯,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6.B【详解】A.汞俗称水银,A正确;B.氧化俗称生石灰,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B错误;C.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C正确;D.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等,D正确;答案选B。7.C【详解】A.由于反应放热会使SO2Cl2挥发损失,所以冷凝管的作用为冷凝回流,冷凝水应a口进b口出,故A不选;B.由于SO2Cl2遇冷水逐渐分解,所以制得的氯气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挥发出来的HCl,再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故B不选;C.从反应原理看,活性炭不参与反应,而活性炭的特点是表面积大,具有吸附作用,所以其可增大两种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加快,故选C;D.B中盛装碱石灰,既要防止多余的SO2和Cl2逸出污染环境,也要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使SO2Cl2水解,故D不选。答案选C8.B【详解】A.核心舱变轨动力依靠电推发动机,其电能来源于太阳能电池,化学燃料电池可能产生CO等污染物,而太阳能硅板能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更加经济环保,故A正确;B.Na2O与CO2、H2O等物质反应生成Na2CO3、NaOH,不能生成O2,不能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实际上航天员主要通过Na2O2获取呼吸用氧,故B错误;C.尿液中含有水和NaCl等物质,可采用蒸馏法分离水或多次蒸馏分离水,为宇航员提供生活用水,实现水循环再生,故C正确;D.砷化镓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则砷化镓属于半导体材料,具有很高的电子迁移率,电子迁移率约为硅材料的5.7倍,相同条件下,砷化镓能更快地传导电流,故D正确;故选:B。9.B【详解】A.将过氧化钠投入到饱和CuSO4溶液,首先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产生的NaOH再与溶质CuSO4发生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因此产生的是Cu(OH)2蓝色沉淀,A不符合题意;B.将过氧化钠投入到饱和石灰水,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消耗溶剂水,导致Ca(OH)2溶解量减少,当恢复至原温度时,会有Ca(OH)2白色物质析出,B符合题意;C.生理盐水是0.9%的NaCl水溶液,向其中加入过氧化钠,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消耗溶剂水,使溶液浓度增大,但由于溶液浓度较小,反应后仍然是不饱和溶液,因此无沉淀析出,C不符合题意;D.将过氧化钠投入稀盐酸中,会发生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O2↑,无沉淀析出,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10.C【详解】A.饱和食盐水和二氧化碳,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铵,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故X可以是石灰乳,故A正确;B.根据流程图可知,氨气可以循环使用,故B正确;C.原料是饱和食盐水、氨气、二氧化碳和石灰乳,故C错误;D.根据工艺流程,产品是纯碱和氯化钙,故D正确;答案选C。11.B【详解】A.钠受热先熔化,后燃烧,则钠的熔点较低,故A错误;B.钠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为淡黄色,故B正确;C.钠能与酒精发生反应,则钠不能保存在酒精中,故C错误;D.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钠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则钠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单质,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点睛】钠与氧气在室温下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点燃条件下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12.C【详解】A.在装置①中制取Cl2,Cl2与KOH溶液混合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Cl2+6KOH5KCl+KClO3+3H2O,根据方程式可知②中有0.1molKClO3生成,理论上应有0.5molKCl生成,A正确;B.若④中溶液显橙色,则可说明在④中发生反应:Cl2+2NaBr=2NaCl+Br2,由于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因此可以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Br2,B正确;C.若③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则说明氯气与水反应产生了酸性物质及具有漂白性的物质,而不能证明氯气有酸性、漂白性,C错误;D.Cl2及Cl2与NaBr反应产生的Br2都是大气污染物,该装置没有尾气处理装置,因此会导致大气污染,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13.D【详解】A.铁丝在氯气中点燃,剧烈燃烧,产生棕褐色烟,产物为FeCl3,溶于水,溶液呈棕黄色,故A正确;B.钠在空气中加热,先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然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故B正确;C.钠放入氯化铁溶液后,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则现象为钠浮在水面,迅速游动,嘶嘶作响;生成的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铁为红褐色,难溶于水,则现象为溶液中出现红褐色沉淀,故C正确;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中间产物具有漂白性,则滴加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D错误;答案选D。14.B【详解】A.25℃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A错误;B.石灰乳便宜易得,且含Ca(OH)2的成分高,工业上可用石灰乳与Cl2反应制取漂粉精,B正确;C.Cl2在H2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C错误;D.NaCl→NaHCO3→Na2CO3的转化反应是没有化合价变化的,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故选:B。15.A【分析】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结合各离子的性质解答。【详解】A.和氯水不反应,浓度几乎不变,故选A;B.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减小,故不选B;C.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减小,故不选C;D.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浓度减小,故不选D;选A。16.B【分析】干燥的Cl2没有漂白性,湿润的Cl2具有漂白性;当关闭B处的弹簧夹时,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说明干燥的Cl2变为湿润的Cl2;当关闭B处的弹簧夹后,C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说明干燥的Cl2无变化。【详解】①关闭B处的弹簧夹时,干燥的Cl2通入到饱和NaCl溶液中,干燥的Cl2变为湿润的Cl2,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②关闭B处的弹簧夹时,干燥的Cl2通入到NaOH溶液中,干燥的Cl2被吸收,C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③关闭B处的弹簧夹时,干燥的Cl2通入到H2O中,干燥的Cl2变为湿润的Cl2,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④关闭B处的弹簧夹时,干燥的Cl2通入到浓硫酸中,干燥的Cl2无变化,C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综上所述,D瓶中盛放的溶液可能是①③,故选B。17.B【分析】由实验Ⅰ可知钠能够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含有钠元素、氧元素、碳元素;由实验Ⅱ中黑色滤渣可燃可知,集气瓶底部的黑色固体为碳,由滤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知,瓶壁上附有的白色固体为碳酸钠,则钠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碳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a+3CO22Na2CO3+C【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生成的黑色固体中含有碳(C),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白色固体为碳酸钠,不是Na2O,故B错误;C.钠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碳单质,反应中钠为还原剂,二氧化碳为氧化剂,实验说明CO2具有氧化性,故C正确;D.实验Ⅰ可知钠能够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则金属着火不能用灭火,应用干燥的沙土覆盖灭火,故D正确;故选B。18.B【详解】A.硅酸钠是易溶强电解质,应拆写成离子,A项错误;B.少量SO2与Na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H+与ClO-生成弱酸HClO,B项正确;C.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双氧水时,双氧水中的氧原子将电子转移给高锰酸钾中的锰原子,应写成2MnO4-+5H2O2+6H+=2Mn2++5O2↑+8H2O,C项错误;D.小苏打为碳酸氢钠,应拆成Na+和HCO3-,D项错误。本题选B。【点睛】+4价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1价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它们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9.

d

有白色沉淀生成

Na2CO3+2HCl=2NaCl+H2O+CO2↑

稀盐酸

2HClO2HCl+O2↑

在阴凉处置于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分析】将氯气溶于水,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得到浅黄绿色的氯水,氯水含有H2O、Cl2、HClO、Cl-、H+、OH-(极少量,水微弱电离出来的)多种微粒,其性质取决于其组成的微粒。【详解】(1)氯水中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机色质漂白脱色而表现漂白性,故答案为d;(2)氯水中含有Cl-离子,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氯水中含有酸性强于碳酸的盐酸,能与Na2CO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有白色沉淀生成;Na2CO3+2HCl=2NaCl+H2O+CO2↑;(3)氯水中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溶液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O2HCl+O2↑,故答案为稀盐酸;2HClO2HCl+O2↑;(4)为防止氯水中HClO见光易分解,应将新制的饱和氯水在阴凉处置于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故答案为在阴凉处置于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点睛】注意氯水的成分和性质,氯水的性质取决于其组成的微粒,久置氯水(浅黄绿色)会变成稀盐酸(无色)失去漂白性。20.

2Na+2H2O=2Na++2OH-+H2↑

2Na2O2+2CO2=2Na2CO3+O2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Cl2+2Br-+2Fe2+=4Cl-+Br2+2Fe3+

Cl2+2NaOH=NaCl+NaClO+H2O【详解】(1)钠和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2)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2Na2O2+2CO2=2Na2CO3+O2;(3)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4)还原性Fe2+>Br-,FeBr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亚铁离子被全部氧化,溴离子一半被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2Br-+2Fe2+=4Cl-+Br2+2Fe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