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河南省信阳市水利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度河南省信阳市水利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度河南省信阳市水利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度河南省信阳市水利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度河南省信阳市水利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度河南省信阳市水利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可能是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作战

A.邓世昌的部队

B.义和团

C.刘永福或徐骧的部队

D.李宗仁的部队参考答案:C2.右图是1976年民主德国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纪念一项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成果诞生100周年,这项成果的发明者是A.马可尼

B.西门子

C.卡尔·本茨

D.贝尔参考答案:D3.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

)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参考答案:B4.户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始于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参考答案:D5.“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人民政协也搞成国家权力机关,就成为二元论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与毛泽东这段话直接相关的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参考答案: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届政协代行人大职能,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政协不再代行人大职权,故B项正确符合材料信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还没有人大,故A项错误;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故CD错误。6.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A.削夺王国的封地

B.夺去王侯爵位

C.推恩令

D.继承西周分封制参考答案:C7.在香港回归祖国的两年前,美国《财富》杂志曾发表封面文章预言“香港已死”。香港回归十周年时,美国《财富》杂志公开发表(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诚认错。这一变化反映了A.中美关系由对抗到正常化的转变B.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政策的首次实践C.“一国两制”政策保障了香港的繁荣稳定D.美国政府企图干涉中国内政失败参考答案:C根据“香港已死”“香港回归十周年时,美国《财富》杂志又公开发表《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诚认错”,表明“一国两制”政策保障了香港的繁荣稳定,打消了人民的疑虑,C正确;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1997年香港回归,材料所述变化与中美关系正常化无关,排除A;B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美国政府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排除D。8.唐初,宰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政。中书、门下两省先在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唐中宗继位后,宰相裴炎改任中书令,并将政事堂由门下省移到中书省。这一变化表明唐朝A.君主专制的加强B.行政效率的提高C.决策中心的转移D.中央集权的加强参考答案:C材料没有表明君权和相权的博弈,只是相权转移,难以说明君主专制的加强,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材料反映的是政事堂由门下省转移到中书省的史实,因政事堂是议政的场所,所以表明决策中心的转移,故C项正确;没有涉及到对地方的事务,故D项错误。点睛:材料给“中书、门下两省先在政事堂议定”“将政事堂由门下省移到中书省”是解题的关键。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这种规定的主要意义在于A.维护资产阶级利益B.保障三权分立制度C.体现主权在民D.制约专制参考答案:D【详解】由材料“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总理副署才能生效”可知总统的权力受到总理的制约,这是孙中山为制约袁世凯的权力而提出来的,故D正确;这一制度主要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不是其主要目的,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三权分立制度,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主权在民,故C错误。10.近代列强强迫中国开放了一个个通商口岸,这些通商口岸一方面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另一方面也成为中国学习西方近代文明的窗口。下列通商口岸中,在《南京条约》中开放的是A.南京

B.厦门

C.杭州

D.重庆参考答案:B11.《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A.郡县制B.礼乐制C.井田制D.三公九卿制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罢侯置守,设官分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地方上广泛实行郡县制,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命,这些都与前代制度不同,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的制度,而不是秦朝的制度,故B选项错误;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秦朝时期废除井田制,土地私有制形成,故C选项正确;材料中“罢侯置守”指的是秦朝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材料体现的是秦朝的地方制度,而不是中央的三公九卿,故D选项错误。12.学者认为,晚清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可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官办企业是主体;第二阶段,民营企业开始成为主力;第三阶段,民营企业主导发展,中国的现代化酝酿全面启动。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阶段是以鸦片战争为开端 B.第二阶段到甲午战争为开端C.第三阶段开始于清末新政 D.官办企业与民营企业一消一长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晚清民族工业的发展。材料中该学者指出晚清民族工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洋务运动开始后,以官办的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为主体,民族资本主义主义工业处于从属地位,A项符合题意,故选A。第二阶段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成为主力,第三阶段辛亥革命前夕,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等出现,现代化酝酿全面启动,B、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排除。13.某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D.新和谐公社是社会主义的成功尝试参考答案:D新和谐公社很快失败,说明并不是社会主义的成功尝试,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所以马克思主义诞生诞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巴黎公社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4.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参考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是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四十年代。根据材料可知英国的生铁产量从1825年之后迅速增加,这主要和工业革命的进行有关,A选项符合题意。机械化生产催生了大工厂制度的出现,B选项排除。电力的广泛应用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C选项排除。工业革命的进行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D选项排除。【点睛】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A、两头看,项间比:①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B、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15.为使中国革命‘越出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以便支持革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保证土地革命和土地国有化,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除外国租界等革命化措施的实施’,符合材料中革命的实践活动是A.开辟井冈山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B.发动解放战争,反抗国民党统治C.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D.开辟抗日根据地,巩固统一战线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以便支持革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保证土地革命和土地国有化,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除外国租界等革命化措施的实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国共合作,兴起国民大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收回了部分利权,选项C正确;选项A与广州政府不符,排除;解放战争中涉及的是南京政府,而非广州政府排除B;抗日根据地反对的主要是日本侵略者,并未涉及到革命,排除D。16.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是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C.“开垦、开垦、再开垦”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参考答案:B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等。此题考查的是对领导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人物主张的理解,主要是考查赫鲁晓夫的改革政策。A是列宁时期的政策,C项开垦荒地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政策,B项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D是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政策。17.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并未对鸦片贸易做任何的规定。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战争与鸦片贸易无任何关系B.战争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C.英国害怕受到国际舆论谴责D.中国已默许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并未对鸦片贸易进行任何规定,说明英国并不想想的进行鸦片贸易,而是想通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故B项正确;A种错误;C和D均不是材料体现主要信息。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鸦片战争·原因18.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参考答案:C19.“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度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20.下图是1950?2000年中国各阶段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变化示意图。它从本质上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主政治A.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B.制度化和法制化发展C.以法治国的正式确立D.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参考答案:B【详解】数轴显示文革时期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最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有关法律文献增长速度最快,说明我国逐渐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故B项正确;数轴体现出民主政治法制化,并不能说明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故A项错误;以法治国的正式确立是1992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故C项错误;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属于民间选举形式,故D项错误。21.《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这一法典的产生源自(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C.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D.贵族反对教皇的斗争参考答案:A2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皇帝宝座

D.祖先牌位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宗’是……会意字”即可知“”可能表示祖先牌位,故应选D。23.公元前3世纪之后,罗马公民法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缺乏对贵族权益的维护B.公民要求有更多的权利C.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D.罗马帝国的没落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罗马帝国不断扩张,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有名的万民法,故C项正确;公民法就可以保护贵族的权益,故A项排除;B项不符合“万民法”的特点,排除;公元前3世纪后,罗马帝国不断扩张,故D项排除。24.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枢密院

D.军机处参考答案:C25.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含义是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C.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民用企业的诱导

D.都由私人投资兴办参考答案:B26.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

)A.纺织业和造纸业

B.造纸业和化工业C.面粉业和火柴制造业

D.纺织业和面粉业参考答案:D27.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

)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

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

C.

原始农业的出现

D.全体小农经济的产生参考答案:C28.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中央人民政府领导西藏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西藏,改造发展为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画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材料反映出中央人民政府A.实行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B.分期对西藏各地区实行援助C.让西藏人民自己治理西藏D.以实现西藏发展为首要任务参考答案:A从材料来看,西藏的繁荣与中央政府的政策相关,所以体现出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不能从材料中直接体现;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影响;D选项与材料的主要内容无关。2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旧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三大政策

D.新民主主义参考答案:B30.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参考答案:A略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和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史和探索史。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是在列强的野蛮侵略中步入近代的,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统治下的中国,国家贫穷落后,人民遭受苦难。①列举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2分)w.w.w.k.s.5.u.c.o.m

参考答案:(1)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32.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735年),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清圣祖康熙第四子。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时期,实行了一系列铁腕改革政策,对康乾盛世的连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庙号:清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陵号:清泰陵。就课本所学,雍正帝在位时期,实行了哪些改革政策?(10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军机处;(2)密折奏事;(3)巩固边疆的政策;(4)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