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的中国外交课件_第1页
五十年代的中国外交课件_第2页
五十年代的中国外交课件_第3页
五十年代的中国外交课件_第4页
五十年代的中国外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五十年代的中国外交返回课程一,“一边倒”外交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二,朝鲜战争与日内瓦会议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四,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对外关系五,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边界问题返回课程一,“一边倒”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一边倒”战略的特征:第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第二,鲜明的反美亲苏立场。返回课程决策背景:1,新中国建立前的中共对外政策倾向2,美国在中国政策上的选择及其后果3,中共与苏共关系的变化及中苏同盟的建立

具体实践: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返回课程资料来源:

外交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当代中国外交»多媒体课件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返回课程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

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

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

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资料来源:外交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当代中国外交»多媒体课件返回课程二,朝鲜战争与日内瓦会议朝鲜战争1,朝鲜战争的由来§1910年,日本以武力使其成为日本的殖民地§1932年,金日成成立武装抗日组织§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美苏分区占领§根据开罗宣言与波兹坦公告,朝鲜应结束殖民统治,获得民族自决权返回课程§朝鲜半岛南北两部分不同的政治发展:

____1948年8月,南方成立了大韩民国政府,该政府得到了美国的支持;____1948年9月,北方成立了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有着苏联的支持.返回课程资料来源:廖耀良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

返回课程§美国不顾中国的警告,于10月7日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推进。中国东北地区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政府为保卫国家安全,作出派遣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的决策:

——美军实施仁川登陆,战场形势发生不利于朝方的突变——朝鲜政府对中国政府提出援助的请求

——中苏朝关于支援朝鲜问题的内部磋商返回课程金日成给毛泽东的求援信

在美国侵略军登陆仁川以前,战况对朝鲜方面非常有利。美军为挽回其威信,调动了驻太平洋方面陆海空军的差不多全部兵力,以优势兵力在仁川登陆后继续占领了金城。此后战况极端严重,美军利用约千架的各种航空战斗机,每天不分昼夜地任意轰炸,充分发挥其空军威力,切断了朝鲜南北部队。

如果不能急速改善我们的各种不利条件,则敌人的企图是很可能会实现的。要保障我们的运输供给以及部队之机动力,则必须具备必要的空军,但是我们又没有准备好的飞机师。

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急,不予我们时间,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急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望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解放日报电子版2000年10月25日

星期三返回课程中国参战的利弊权衡利:打破美国与台湾政权南北呼应,试图对大陆形成的挟钳之势,保障新生红色政权的安全保护在全国重工业领域处于重要地位的中国东北地区,特别是鸭绿江水电站有助于消除国内的崇美恐美情绪弊:由于中美两国间巨大的实力差距,中方无必胜的把握不参战,中国东北地区则很可能会陷入无宁日的状态影响国内经济建设军队部分干部、战士有厌战情绪返回课程§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入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经过五次战役的较量,中朝军队将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推回到三八线以南并牢牢地守住了三八线。§五次战役的简况返回课程3,朝战后期的边谈边打§

美苏在联合国的接触§停战谈判的举行____开城阶段____板门店阶段§谈判的要点:①军事停火线的位置②政治解决问题③停战监督问题④战俘遣返问题1953年4月26日,中断了6个月之久的停战谈判复会。图为朝中方代表进入会场返回课程桧仓志愿军司令部烈士陵园返回课程

1958年2月19日,中朝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指出:为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及缓和远东紧张局势,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定主动撤出朝鲜。返回课程

周恩来与金日成在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上签字

返回课程日内瓦会议1、日内瓦会议召开的背景

§1954年,在美苏英法四国外长会议上,苏联提议召开讨论有关朝鲜和印支问题的国际会议§中国派出了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的以西方国家为谈判对手的国际会议返回课程周总理一行步入会场返回课程§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讨论朝鲜问题的政治解决和印支恢复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举行。返回课程3、中国代表团的贡献与关

于印支停战的日内瓦协议

§关于印支问题谈判由于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而陷入僵局时,中国代表团积极努力,与有关各方认真协商,达成妥协,会议最后就停战线等问题达成了一致。返回课程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的驻地返回课程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朝鲜外相南日、越南代外长范文同合影

返回课程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和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合影返回课程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和法国总理兼外长孟戴斯-弗朗斯就印支和平问题交换意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

返回课程

§印支停战协议的主要内容为:①军事停战协定;②停战监督;③政治解决。§历时8年的印度支那战争终于结束,法国殖民者终于承认了印支三国人民应该享有的民族权利。返回课程1964年7月20日,正值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订10周年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英勇的越南南方人民必胜》纪念邮票,全套1枚返回课程越南外交部白皮书(1979年10月5日)《三十年越中关系真相》“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他们出卖越南人民的民族权利,这不仅是为了保证在他们国家南面建立一个安全地带,而且为他们向印支和东南亚扩展准备地盘。他们企图维持越南被长期分割的状态,使越南削弱,并隶属于中国。”返回课程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1,五项原则的提出1947年,印度独立。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的一段时间里,印度与新中国保持着相当友好的关系。1954年4月28日,中国与印度签订了《关于中国西藏地方的通商和交通协定》,解决了印度在中国西藏享有的原英国殖民特权问题。协议的序言部分提出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两国关系的指导原则,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在国际文件中出现。返回课程

1953年12月,中国和印度开始就中印关于中国西藏与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双方同意,五项原则被载入了该协定。图为1954年4月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与印驻华大使赖嘉文在北京签署上述协定。宋庆龄、董必武等中国领导人出席签字仪式。

返回课程1954年6月28日和29日,周恩来总理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在相继发表的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三国领导人共同向全世界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返回课程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同印、缅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图为周总理访印时在机场受到尼赫鲁总理的欢迎返回课程2,万隆会议的召开发起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印度、印尼、缅甸。召开时间:1954年4月18日,这是历史上首次由亚非国家自主召开、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返回课程万隆会议会址返回课程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亚非会议。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倡导“求同存异”方针,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基础,表现出良好的和解精神,为会议取得成功作出了贡献。会议议通过了最后宣言,提出了包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的“万隆十项原则”。返回课程返回课程周总理发言节选

“我们是容许不知真相的人怀疑的。中国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欢迎所有到会的各国代表到中国去参观,你们什么时候去都可以。我们没有竹幕,倒是别人要在我们之间施放烟幕。”返回课程中国代表团在措辞上的建议和平共处Peacefulco-existence和平相处Livetogetherinpeace返回课程四,建国初期的对外关系1,外交工作方针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谈判建交返回课程2,建交情况及对外关系的发展§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苏联是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的国家。返回课程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图为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周恩来总理兼外长附署的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王稼祥的国书。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份国书。资料来源:返回课程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返回课程§谨慎处理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第一个通过谈判与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非社会主义国家是印度。返回课程印度首任驻华大使潘尼迦向

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区别对待西方国家

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是瑞典。返回课程1950年6月,毛泽东与瑞典首任大使交谈返回课程

中美大使级会谈与英国、荷兰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加强中日间的民间交往返回课程1955年10月,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会见日本恢复日中、日苏邦交国民会议会长久原房之助。左二为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廖承志返回课程五,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边界问题1,中国与缅甸解决边界问题中缅边界全长2186公里,有争议的区域共三个,即佤山、猛卯三角、尖高山以北地区。返回课程中方解决问题的立场:①②③④中缅边界问题由来一已久,问题本身也很复杂,因此,政府从着手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起,就采取了审慎从事的态度,有准备、有步骤地寻求这个问题的解决。___周恩来1960年1月,中缅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返回课程1960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与缅甸总理奈温在中缅边界问题协定及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互致祝贺返回课程2,中国同尼泊尔、巴基斯坦、蒙古、阿富汗等国解决边界问题中尼边界全长1415公里,双方在边界问题上的分歧主要是关于珠穆朗玛峰的归属问题。经友好协商,1961年10月,两国签订边界条约。中巴边界全长600公里,争议的关键点在乔戈里峰和坎巨堤的划分。1963年3月中巴签订关于中国新疆和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地区之间的边界协定中蒙边界全长4677公里,从未正式划定过。1962年12月,中蒙就边界问题达成协议,正式划定了国界。中国与阿富汗的边界全长约100公里,是未定界。有争议地区位于帕米尔高原。1963年8月,两国缔结了边界议定书,妥善解决了边界问题。返回课程3,中国与缅甸、印尼解决双重国籍问题双重国籍问题的形成中国的华侨政策①②③中国处理双重国籍的立场中国与缅甸解决双重国籍问题特殊方式1956年,中国与印尼经协商,以换文的方式,就双重国籍问题的解决做出了规定,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返回课程中国对“双重国籍”问题的立场中国愿意看到双重国籍的华侨选择所在国的国籍,具有公民的资格,不再具有中国公民的资格,而仅仅保持着“固有的种族和文化联系”。返回课程本章结束!返回课程中美大使级会谈背景:

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代表王炳南与美国代表约翰逊曾有过接触。之后,1954年9月2日至1955年7月15日,中美在日内瓦又举行了17次领事级谈判。1955年亚非会议后,中美双方发表新闻公报,将在日内瓦举行的中美领事级谈判升格为大使级。当年的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