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培养想象能力、创新能力。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释读懂课文大意。2.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省略成分等复杂的语言现象。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是陶渊明用美好的憧憬来慰藉心灵的一篇绝美散文。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那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吧。二、整体感知1.【作者作品】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喻了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体现了他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写作背景:《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写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时作者归隐田园已经16年了。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不愿干预,也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写作来抒写情怀,创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2.检查预习,识记字词。缘(yuán)豁然(huò)俨然(yǎn)怡然(yí)垂髫(tiáo)阡陌(qiānmò)咸(xián)诣(yì)3.播放【影视课文】,学生自读课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照课下注释及相关工具书翻译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小组长负责明确整理重点字词的解释。【学生交流明确】(1)重点词语解释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缤纷:繁多的样子。平旷:平坦宽广。属:类。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孩子。怡然自乐:高高兴兴,自得其乐。要(yāo):通“邀”,邀请。妻子:妻子和儿女。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顺着。向,从前的、旧的。诣(yì):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规:计划。寻:随即,不久。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寻的意思。津,渡口。(2)通假字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邀请。(3)古今异义芳草鲜美:阡陌交通: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重点句式①判断句示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点拨:“……也”,这句是判断句式的基本形式。②省略句【示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点拨:本句应为“桃源之人”见渔人,省略了主语“桃源之人”。【示例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点拨:本句应为“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村人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省略了对话的过程。4.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明确】文章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展开对桃花源的描写的,全文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第二部分(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第三部分(4~5段)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三、总结拓展成语“世外桃源”众所周知,因为它描写的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陶渊明生逢乱世,怀才不遇,只能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憧憬诉诸于笔端,通过自己大胆的想象搭建心灵的乐园。同学们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飞进桃花源,看一看桃源美景,并把它们写下来吗?要求:想象合理,构思巧妙,不与渔人所见雷同。四、作业设计仿写训练:“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以上两段自然景物和环境的描写,言简意赅,形象栩栩如生,让人如临其境。仿照上文写一段描写自然景物的文字,字数200字左右。五、板书设计桃花源记陶渊明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再寻)桃花源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做到了粗通文意并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层次。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探究作者的社会理想。二、局部探究(一)句式特点本文的一大句式特点就是运用了大量的省略句,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省略句,并加以赏析。【示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赏析:这句话是一个典型的省略句。在不妨碍理解的前提下,省略掉具体的指称,可以使行文简洁、流畅。这种省略不仅文言文中常见,在现代书面语和口语中也常见,只是在文言文中出现得更为频繁罢了。这就是钟嵘所谓的“文体省净,殆无长语。”【参考预设】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赏析:语言做到简洁生动而又含蕴丰富,是与剪裁的功夫分不开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作者在剪裁方面所下的功夫。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村人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作者不正面地详细叙述这一对话过程,却用总叙的方式把它浓缩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里。这种省略方式最能反映出陶渊明的语言风格。2.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赏析:语言做到简洁生动而又含蕴丰富,又是与恰当运用指代词语,避免重复前文内容分不开的。“如此”,是指代语,指上文所说。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到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二)疑难探究1.桃花源真的存在吗?【明确】仔细分析课文内容,联系历史背景来讨论这个问题。桃花源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作者的心中,是作者所憧憬的理想社会的曲折反映。2.写南阳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是否为“蛇足”?【明确】“画蛇添足”本是指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得不偿失。南阳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看似与主题无关,但分析文中对南阳刘子骥的评价,说他是“高尚士也”,可以看出他是与陶渊明有共同志趣的人。在文章结尾提及他,作者显然是别有用意。这不是“蛇足”,一方面它再次点明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同时暗示了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追求,另一方面实际上说明了这样的理想社会并不存在,同时委婉地表达了那种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3.如何评价陶渊明“桃花源式”的理想?【明确】评价一个人的思想,应该采用辩证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入手来进行。当然,没有必要要求古贤超越历史的局限。在当时兵荒马乱,社会污浊,官场黑暗的社会环境中,陶渊明的这一“桃花源”式的理想,不仅表达了他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广大人民反对战争,反对剥削的愿望,当然这个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陶渊明归隐山林,消极避世在今天看来也并不可取,反映了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4.播放【课文解读】,系统了解课文内容。(三)写作特色1.层层设疑的写法《桃花源记》不是写作者本人“游仙”,但渔人的桃花源之行颇与“游仙”相类。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因此,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说他是个渔人,不著姓名,这些都无从查考。接着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入,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入桃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再虚写一笔,说高士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样一来,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为“千古之谜”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2.叙述详略的安排本文在剪裁方面,与《木兰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文中详写了渔人在桃花源里的见闻,目的是介绍美好的世外桃源。略写的地方是,渔人进村前和出村后的情形。这样安排其原因即在于要寄托理想化的社会理想,只能通过多介绍桃花源里的情形。因此要具体详细地描述,而其余的只能是起辅助作用,只需简单介绍。3.简洁生动、朴素自然的语言作者用一种纯然的“田家语”来描写景色和人物。“田家语”在审美上的特色就是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平易近人,有时,又显得十分简洁生动。《桃花源记》这篇散文在语言上就有这样一种特点。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都显得十分自然简洁和生动。另外,《桃花源记》中许多词语言简意赅,一直被后世沿用,至今还有其生命力。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土地平旷”“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等,这些词语都几乎成了人们熟悉的成语。其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用来表现桃源人与世外隔绝之久,而又说明桃源内没有朝代变化的情形,非常贴切,又非常生动具体。四、总结拓展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糖足护理个案比赛
- 机关公文写作结构方法
- 幼儿园中班秋学期班务总结
- 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英语试题 含解析
- 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 管理信息系统周冲
- 光伏企业战略规划
-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
- 楼层安全注意事项培训
- 2025年高三二轮总复习化学考前回归 上篇 回归1 物质的分类和计量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内部课件)
- 2022年《数据结构(本)》形考任务实践活动3
- 2024年贵州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部分试题(含答案)
- 2022年江苏镇江中考满分作文《其实是缺点》2
- 3.4沉淀溶解平衡及影响因素的探究课件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GB/T 15568-2024通用型片状模塑料(SMC)
-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 石材(花岗岩)养护方案及作业流程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3683管理学原理(中级)》考前模拟试卷一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赛题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