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曲中学九年级物理教学案_第1页
2023年青曲中学九年级物理教学案_第2页
2023年青曲中学九年级物理教学案_第3页
2023年青曲中学九年级物理教学案_第4页
2023年青曲中学九年级物理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青曲中学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学案第一章声现象一、单元复习目的〔一〕知识和技能: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根底知识。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知识。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熟悉中考在这局部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二、重点、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三、复习内容本章讲述的是一些声学的初步知识。讲述的内容有声音的发生的传播、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本章的重点是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它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根底。四、知识梳理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规律传播形式声音的传播规律声现象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声现象声音的感知过程声音的特性音调:决定因素声音的特性响度:决定因素音色:决定因素来源和危害噪音定义噪音防治声音的利用声传递信息声音的利用声传递能量五、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复习引入前置性学习:⒈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⒉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播声音。⒊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⒋乐音特征是: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⒌噪声减弱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_,在传播过程中减弱_,在耳朵处减弱_。三、复习过程:根底知识讲解〔教师边讲根底边穿插根底题目练习〕: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可继续传播。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等等皆可使固体振动发声。也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海水拍打海岸产生海浪声,又如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所产生的巨大的涛声。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子弹、炮弹快速穿过空气时产生的声音,秋风怒号。声音的传播A.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传声的介质有:空气〔声波传播〕、固体、液体〔比拟这几种物质传声速度、优劣〕B.声速:是一个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内声音传播的距离。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15℃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40m3.人听到声音的条件:A.声源在振动发声.B.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C.听觉器官完好.教师简要讲述人耳的结构,着重讲清楚鼓膜〔形成起振〕、听小骨〔放大震动〕、听神经〔传到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这些局部的功能。骨传导: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奋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1〕、例题分析例题1:莱芜市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例题2:〔年南通市〕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__可以传播声音。例题3:〔河北〕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例题4:北京市如下图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四、堂上练习

1、〔年福建泉州〕南音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风情气息而被誉为中华民族艺术瑰宝,在闽南民间广泛流传。它的主奏乐器琵琶〔南琶〕,弹奏时那缠绵深沉的琴声是靠琴弦产生的;琴声是通过传到人的耳朵的。

2、〔年广西桂林〕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等一系列现象后,可运用的方法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3.小玉爱听收音机,他发现收音机里的报时声“嘟、嘟、嘟……〞共有六响,从第一声到最后一声,前后间隔10秒钟,最后一响声调比拟高。有一天,他听过手中收音机响过最后一响后,远处楼里又传来最后一响的报时声,这是为什么?4.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其有可行性,要符合平安原那么。(l〕实验器材:(2〕实验步骤:(3〕实验分析与结论:四、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过程学完本章要常识性的了解到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使人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就是乐音。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声音的上下,也即通常所讲的“调子上下〞问题。①决定音调的因素:频率〔教师再将一下频率的概念、单位〕②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③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④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其他动物可以听到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即通常指的“嗓门大小〞问题。它由物体的振幅决定。教师比拟频率和振幅的不同。C.音色:某种声音所独具的特质。如二胡、小提琴,无论在白天、黑夜、人们都能区分,就是它们的音色不同之使然。例题6:年福州市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区分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定的。例题7:〔江苏省宿迁市〕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上下无关例题8:浦东新区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三个特征全都有。二、动脑动手填空题1、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系,人们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就越________。2、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黑龙江〕编钟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用相同的方法敲打大小不同的编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4、〔河南〕小提琴发出的悠扬的琴声是靠振动产生的。演奏前,演员们常常要调节一下琴弦〔拧紧或放松〕,这主要是为了调节琴声的。5、〔江苏〕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我们能够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不同。6、〔江苏常州〕刚竣工的三峡大坝经过超声波检测,无一结构性裂缝。超声波探伤仪发出超声波时,人耳不能觉察,原因是超声波〔〕A、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C、频率太高D、频率太低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复习过程学习本章要求能常识性地了解噪声和它的危害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1.噪声:①物理定义:物体无规那么振动产生的声音。②环保角度上的概念:影响人们学习、休息、工作、谈话的声音。③噪声强弱的表示:用分贝〔dB〕表示。教师讲一讲保证工作、学习的声强级、保护人听力的声强级等知识。④噪声的控制:从三个方面实施。声的利用:①声音中含有信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②回声:回声定位③声音中含有能量:超声波除结石,城市噪声中声能的开发〔研究中〕。例题9:〔江苏省淮安市〕如下图,城市高架道路的局部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A.保护车辆行驶平安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例10:广州市〔l〕小明学了“电磁波〞和“声波〞这两局部内容后做了如下的知识归纳表,表中和的说法是错的.〔填写表中序号〕波的种类电磁波声波传播速度①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②声波在固、液、气三态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传播介质③电磁波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④声波传播一定要有介质应用事例⑤用于无线电通讯③超声波用于清洁物品〔2〕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途径减少噪声;广州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途径减少噪声。例11:绵阳市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例12:潍坊市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①②。二、学生练习⒈以下关于声音传播的说话中,不正确的是〔〕(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C)真空不能传声。(D)打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只须用手按住锣面就可以了。⒉不能传播声音的是〔〕(A)真空(B)木头(C)空气(D)水⒊比拟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传播速度,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海水、铁管、空气(B)铁管、海水、空气(C)空气、铁管、海水(D)空气、海水、铁管⒋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D)看到最先起炮的运发动起跑开始计时⒌关于声音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B)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做振幅(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D)正常人听觉频率范围是每秒20次到2万次⒍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A)一次回声(B)两次回声(C)三次回声(D)四次回声7.〔江苏淮安〕在城市的高架道路的局部路段的两旁,两侧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A、保护车辆的行驶平安B、减少车辆的噪声C、使高架道路更美观D、阻止汽车排放的废气三、综合创新

1、小明住的楼房附近正在建筑一座新的高楼,汽车声、人声日夜不停,十分嘈杂。小明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噪声对他的影响?四、教学反思:第二章光现象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目标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3、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5、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6、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2〕、能力目标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查找有用信息的能力。〔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团体间的合作、交流意识。二、教学重点:理论联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三、复习内容本章讲述光现象。重点是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本章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凹镜和凸镜的作用及这些知识的应用。四、知识梳理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特点、光速实例及应用颜色色光颜色光现象颜料光现象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定义光的折射规律现象根本知识凸透镜对光的作用成像规律及应用透镜凹透镜根本知识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对光的作用看不见的光紫外线五、教学课时:四课时第一课时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光的直线传播的学习,应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还要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二、根底练习做下面一组填空题: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月亮、烛焰、眼睛和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太阳、烛焰。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我国古代墨经中记载着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并明确提出了光的直线传播。3.光在直空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三、复习过程(1)、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应用: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123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123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例题1〔2006北京〕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例题2(2006连云冈)以下现象中,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树在水中的倒影B.立竿见影C.冰透镜向日取火D.鱼翔浅底例题3(2006乐山)如下图,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这主要利用了()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曲线传播C.光的反射D.光的折射例题4(2006大连)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_。假设光源是圆形的,小孔是方形的,那么成的像是_________形的。四、堂上练习〔一〕.填空题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千米/秒。2.太阳与地球相距1.5×108〔二〕.选择题3.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五、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光的反射的学习,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特点,会画光反射的光路图。二、根底练习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2.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角,那么反射角是60°。假设将镜面转动,使入射角成40°,此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80°。3.平行光射到物体外表,能发生反射现象。由于物体外表光滑程度不同,我们通常把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外表对光线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三、复习过程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外表时,一局部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时,要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因果关系。答复以下问题时,不要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反射角由入射角决定,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图中i是入射角,r是反射角,∠r=∠i。还要注意到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任何一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即使在发生漫反射时,每一条光线还是遵守反射定律的。例题1(2006南通)以下表达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C〕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例题2(2006成都)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为30°,那么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A.60°B.90°C.120°D.150°例题3(2006广州)〔1〕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图12中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大小;例4(2006扬州)如下图,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S,从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光路图。四、堂上练习〔一〕填空题1.当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是30°时,反射角的大小是,要想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成80°,入射角的大小应是。2.能够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外表发生的缘故。这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反射定律。〔二〕.选择题3.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那么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A)30°(B)60°(C)90°(D)120°4.如图5-8,入射光AO与镜面成30°夹角,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射角是60°(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夹角为120°(C)入射光线AO与法线间夹角是60°(D)反射角是30°〔三〕.作图题1.在图1中,入射线OA画出经过两个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并在图中标明每次反射的反射角。图12.在图2中,入射光线与其中一块镜面夹角是30°,两块平面镜夹角是60°,画出这条光线在两镜间的反射光线。图130°30°60°60°图2图2五、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光的反射的学习,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画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反射定律是光学中的重要规律,是理解平面镜、球面镜作用的根底,是本章的重点。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知识要有全面的理解。二、根底练习1.平行光射到物体外表,能发生反射现象。由于物体外表光滑程度不同,我们通常把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外表对光线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是正立的;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3.球面镜分凹镜和凸镜两种,凹镜能使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使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凸镜能使光线发散。三、复习过程〔1〕平面镜:1、成像特点:①。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物大小相等④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正立〞“等大〞“虚象〞“像、物关于镜面对称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4、作用:成像、改变光路5、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凹面镜⑵球面镜:凹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外表作反射面。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凸面镜凸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外外表做反射面。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应用:汽车后视镜例题1(2006黄冈非课改)以下设备主要利用平面镜来工作的是〔〕A、潜望镜B、显微镜C、照相机D、电影机例题2(2006江西)以下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翻开驾驶室里的电灯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例3(2006广州市)“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如图6〕,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堂上练习〔一〕.填空题1.一个人立于平面镜前2米处,此人在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的像。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米。2.物体与在平面镜内的像相距9米时,那么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为米,如果以1米/秒的速度正对镜面运动那么像将以的速度朝方向运动。这过程像的大小将。〔以地面为参照物〕3.医生检查耳道时,戴的是镜是利用该镜对光的作用。汽车的观后镜要选用镜,这是因为它比同口径的平面镜有观察范围。4.把凹镜对着太阳,太阳的平行光被凹镜反射后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镜的。〔二〕.选择题5.关于平面镜成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离平面镜越远,经平面镜所成的像越小(B)平面镜所成的像总是与物体等大(C)假设像与物之间的距离增大20厘米,那么物体要向平面镜靠拢10厘米(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岸边的景物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6.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A)凹镜(B)凸镜(C)平面镜〔三〕、作图题1、(2006上海浦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2、(2006盐城)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四〕实验题。1、(2006锦州)如下图,某小组用甲、乙两个相同的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点燃的甲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都可以使乙蜡烛与甲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他们进一步测量了两蜡烛到玻璃板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次数距离甲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乙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113132141431515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选填“实〞或“虚〞)像;(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3)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4)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006泰安)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下图。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拟像与物的关系;〔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拟物与像的关系;〔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那么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教学反思第四课时一、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本节也是光现象,讲述的是折射现象和物体的颜色的初步知识,是选学内容。研究光的折射现象是理解透镜作用的根底,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根底。4、光源发生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现象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AON5.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CAON时,它们的光路图如右图所示,其中NN’是界面,B右侧是玻璃,BO是入射光线,OC是反射光线,OABN’N’四、复习过程〔1〕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3、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例题1:〔2006广东〕以下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A、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B、小孔成像C、灯光下的手影D、山在水中的倒影例题2:(2006黄冈非课改)以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BB湖边夜景C筷子变弯折D汽车观后镜日偏食A例3(2006吉林)如下图,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2〕从实验知道,太阳发出的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纸屏上形成彩色光带,叫做光谱。彩色光带的颜色按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说明,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通过棱镜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复色光分解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关于物体的颜色,要知道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关于色光的混合,要知道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它们可以混合出各种色光束。关于颜料的混合,要知道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它们可以混合出各种颜色来。例题4(2006潜江)以下关于光现象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斜插在盛水玻璃杯里的铅笔看上去好似在水面处折断了,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三原色颜料混合后与三原色色光混合后的颜色是一样的D.用照相机照相时,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放大的实像例5(2006吉林)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C.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的是无线电波D.医生用超声波为人们检查身体五、堂上练习〔一〕作图题:1、(2006河北)如图8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与人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玻璃砖〔2006石家庄)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玻璃砖(二)选择题1.以下现象中,属于光折射现象的是〔〕(A)平静的河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B)晚上灯光下,墙壁上出现人影(C)筷子斜插入水,在水下的局部看起来向上弯折了(D)人们看到平面镜中自己的像〔三〕、实验题。1、〔2006济宁〕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空气中的入射角i0°30°45°60°水中的折射角r0°22°32°40°玻璃中的折射角0°17°24°30°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2.(2006河南)小明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图2是他根据实验现象画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测,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你猜测的依据是。六、教学反思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2〕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二、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评价标准。2.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应。三、复习内容本章的知识重点是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四、知识梳理五、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复习过程〔1〕透镜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典型光路FFFFFFFF3、填表: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形状性质凸透镜会聚透镜老化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例题1:1、(2006广州)画出图13中的光线AB经过凸透镜后的径迹.FFFF图93、(2006四川乐山)在图1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4、(2006厦门)在图12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例2(2006临沂市)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以下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 〕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假设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幻灯机u<f正立放大虚象|v|>u放大镜1、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这个像是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成的,能用光屏显现出来,叫做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上面的原理制作的。例题3:(2006桂林)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像〔选填“实〞或“虚〞〕。例4(2006南通)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下图,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2、在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原理制成的。实验说明,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用来观察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三、堂上练习1、〔2006内蒙〕给你一个透镜,不知道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简要写出三种判断方法。答:〔1〕〔2〕〔3〕2、(2006泰安)根据下面两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图83、(2006襄樊)在圆形鱼缸中喂养着的鱼,看起来要比真实的鱼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图8_镜。4、(2006黑龙江)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四、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复习过程例题1:(2006宜昌)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以下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 〕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汽车后视镜例题2:(2006成都)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例3(2006镇江)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右图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例4(2006长春)人的眼球好似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_______些(选填“强〞或“弱〞)。二、堂上练习1、(2006河北)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2、(2006衡阳)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3、(2006北京市)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16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16乙所示,那么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填:“正立〞或“倒立〞〕。4、根据图3—4(a)中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情况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三、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复习过程例题1:(2006成都)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例题2:(2006福州)如图12所示,周倩和几位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这时,周倩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透镜〕之间,结果原来在光屏上的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1〕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该如何移动光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13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周倩同学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2\*GB3②=1\*GB3①B、=1\*GB3①=3\*GB3③C、=2\*GB3②=4\*GB3④D、=3\*GB3③=4\*GB3④二、堂上练习1、(2006镇江)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像距变小B.像变大,像距变大C.像变小,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2、(2006徐州)以下光学仪器中,不属于凸透镜应用的是〔 〕A.放大镜 B.近视眼镜 C.照相机 D.显微镜3、(2006盐城)以下光路图中,正确的是〔〕4、(2006锦州)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D.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三、教学反思第四章物态变化一、单元复习目的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掌握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及其意义。3.掌握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的吸、放热问题。4.掌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应用。5.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6.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7.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能力,学生自己摄取知识,加强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二、重点难点:1、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框架2、解答疑难问题三、复习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应使学生知道物质三态变化的各种热现象,知道在各种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情况,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的生活、生产中或自然界中的现象。各种热现象中,晶体的熔化、熔点,液体的沸腾、沸点,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等讲授知识的重点。作为预备性知识,本章开头讲的是温度、温度计。讲授时,液体温度计是重点。四、知识梳理定义温度摄氏度的定义工作原理测量实验用温度计种类体温计寒暑表物态变化使用物态变化定义固液之间熔化吸热固液之间晶体熔化规律非晶体熔化特点定义凝固放热晶体凝固规律非晶体凝固特点定义汽化吸热气、液之间方式气、液之间定义液化放热液化方法物态变化定义物态变化气、固之间升华吸热气、固之间实例定义凝华放热实例五、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引入这一章主要内容有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方面的热现象。这些热现象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因此,在讲授本章各种热现象时,要密切联系实际,并组织学生动手做好海波的熔化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同时教师要做好碘升华等演示实验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二、根底练习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3.常用温度计最小刻度是1℃;医用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从35℃到42℃4.温度计要能正确使用,使用前首先要搞清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使用它测水的温度时,要注意:(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水中,观察时视线与液柱上外表相平。5.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反之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程要放热6.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只有对晶体来说熔化和凝固都有固定的温度,称为熔点和凝固点。7.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称为汽化,而从气态变为液态称为液化。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8.沸腾与蒸发的不同点是: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外表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蒸发是在液体外表发生的汽化现象,它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的。9.影响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越高,外表积越大,外表上的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的就越快。10.所有的气体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都可以液化;在常温下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石油液化。1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华,而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称为凝华。三、复习过程〔1〕、温度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③分类及比拟: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30℃~35℃~分度值11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外表相平。例题1[2006眉山]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二〕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1〕.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都是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都是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晶体还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而且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到达熔点、不断吸热。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①萘的熔点为80.50C。当温度为790C时,萘为萘为液态。当温度为80.50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0C,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0C,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熔化吸热的应用: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③鲜鱼保鲜,用00C的冰比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2〕.凝固: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凝固规律: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到达凝固点、不断放热。凝固放热: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热〕例题2[2006黄冈]以下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涂酒精以缓解病症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例题3[2006石家庄]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6所示。图16图16图17图18〔1〕图17是〔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18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考前须知。。四、堂上练习一、填空题1、[2006泉州]小英同学按图15〔甲〕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15〔乙〕所示,那么液体温度为_____________℃。2.[2006桂林]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3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14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水的温度是℃。AA图13BCD图143020℃甲乙3040℃二、选择题1.以下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2、[2006浦东]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D.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五、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物质不但可以发生固态、液态间的相互转化,还可以在液态、气态间的相互转化。二、复习过程〔3〕.汽化: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沸腾和蒸发的区别:沸腾:⑴沸腾现象:例-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⑵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⑶液体沸腾必要条件:温度到达沸点、不断吸热⑷有关沸点知识:①液态氧的沸点是-1830C,固态氧的熔点是-2180C。-1820C时,氧为气态。-1840C时,氧为②可用纸锅将水烧至沸腾。〔水沸腾时,保持在1000③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放入800C以上的水中,塑料袋变鼓了。〔酒精汽化成了蒸气。酒精沸点为780C蒸发:⑴蒸发现象:湿衣服放在户外,很快就会干②教室洒过水后,水很快就干了⑵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①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风加快了身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②一杯400C的酒精,敞口不断蒸发,留在杯中的酒精温度低于③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示数会先下降再升高。〔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中液体温度下降,蒸发结束后温度上升到室温〕⑶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①液体自身的温度。②液体蒸发的外表积。③液体外表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4〕.液化:液化现象:①水开后,壶嘴看见“白气〞〔壶中汽化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雾状小水珠〕②夏天自来水管和水缸上会“出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液化的方法分为:降温、压缩体积两种方法⑴降温〔遇冷、放热〕液化:①雾与露的形成〔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附在尘埃浮在空中,形成“雾〞;附在草木,聚成“露〞〕②冬天,嘴里呼出“白气〞。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③冬天,窗户内侧常看见模糊的“水气〞。〔屋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珠〕④牙医在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将检查用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稍微烤一下,然后放入口腔中。〔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面上〕⑵压缩体积液化:①在常温下,将石油气压缩放入钢瓶中,以液态石油气的形式保存。②“长征〞火箭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压缩成的“液态氢〞和“液态氧〞。液化放热:①北方的冬天,在室内暖气管道中通以灼热的水蒸气来取暖,最后在管道另一头回收到的是水。〔水蒸气液化成水放出大量热〕②1000C的水蒸气比1000C的水更容易烫伤人体。〔例题4以下关于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液体质量越多,蒸发越快(B)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C)液体外表积越大,蒸发越快(D)液体外表附近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越快例题1[2006孝感]以下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C.冬天,戴眼睛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例题2[2006福州]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例题3[2006广州]以下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例题4[2006江西]“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例5[2006广州]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选填三、堂上练习〔一〕填空题1.[2006江西]通过观察图4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液体的和液体外表的空气流速有关2.[2006莱芜]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假设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缘故.3.[2006乐山]请写出以下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夏天吃棒冰时,揭开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汽〞__________;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______;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_______·4.[2006福州]在探究水的沸点的实验中:〔1〕小明观察到同学们测水温的操作有如图20中所示四种,你认为正确的是〔〕(2)当水沸腾的时候,小明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1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你认为可能是造成的。(只需要写出一个可能原因)〔二〕选择题1.[2006玉林]如图2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汽化,后液化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凝固2.[2006太原]戴眼镜的乘客乘坐冷气很强的出租汽车一阵后下车,有时会觉察眼镜镜片模糊。此现象是由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镜片发生()A.液化B.凝华C.熔化D.凝固四、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复习引入物质不但可以发生固态、液态间的相互转化,液态、气态间的相互转化,还可以发生固态、气态间的相互转化。总之一切物质都可发生状态变化。二、复习过程〔5〕.升华:升华现象: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冰升华成水蒸气〕升华吸热: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热〕〔6〕.凝华:凝华现象: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凝华放热:略附录:①电冰箱原理:利用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②南极地区以冰雪为水源。先将冰雪放入壶中加热熔化成水,至水沸腾,可看到汽化出的水蒸气在壶嘴上方液化成雾状小水珠,俗称“白气〞。③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钨丝受热,发生升华现象,由固态变为气态;钨丝冷却,钨蒸气又在灯泡内壁上凝华。④干冰“人工降雨〞:干冰进入云层升华成气体,从周围吸收大量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水蒸气凝华成小冰粒。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熔化成雨滴落到地面上。例题1[2006潍坊]在北方的冬季,以下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外表出现冰花C.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D.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例题2[2006菏泽]以下对自然现象成因的解释错误的是〔〕A.早春黄河中渐渐消融的冰凌——熔化B.夏天的清晨草坪上附着的露水——液化C.深秋的霜冻——凝华D.冬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凝例题3[2006淮安]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A.雨B.露C.霜D.冰三、堂上练习〔一〕填空题1.[2006重庆]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现象;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的冰花,这是现象.2.[2006深圳]今年入夏以来,深圳阴雨连绵,暴雨不断,降雨量同比明显上升。这是由于深圳处于__________气压控制之下;雨天室内墙壁常常“冒汗〞,这属于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_____现象;降雨严重影响了荔枝树花的______________,降低了结果率,造成深圳荔枝大幅减产。〔二〕选择题1.[2006吉林]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工降雨中利用干冰升华吸热.B.冬天早晨常常下霜,是凝华现象C.饮料中的冰块体积减小是熔化现象D.夏天翻开冰棍的包装纸,有“白气〞生成,是汽化现象2.用久了的白炽灯炮会发黑是因为〔〕(A)钨丝升华,灯丝变细(B)钨升华后,在灯内凝华(C)钨丝蒸发,在灯内凝华(D)钨的凝固3.[2006天津]以下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树木及地面上结霜是凝固现象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蒸发现象D.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4.现在假设干酒精和水的混合物,想想应该用什么方法使酒精和水别离?四、教学反思第五章电路和电流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本章知识的梳理,对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结构以及内容有一个总体的理解,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有一定的解决电学问题的根本的分析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规律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电学方面的一些现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科学探究,全过程地切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协助能力,提高平安用电的常识以及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开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1、电流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子移动方向与它正好相反。2、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及酸碱盐水液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3、电源: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在干电池中电能是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在4、自由电子:在金属导体中能脱离原子核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的电子5、电路:把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路径。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6、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端的电路。7、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特点: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用电器。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特点电流在某处分支,再在某处会合。8、1安培=1000毫安(mA)1毫安=1000微安(μA)9、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符号A10、使用电流表的考前须知:a、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b、电流要从"+"接线柱入,"-"接线柱出。c、被测电流不能超出电流表的量程。d、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两极上。11、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的和三、知识梳理电路和电流电流方向电路和电流电流电流表的使用电流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组成串联电路电路的连接方法电路并联家庭电路组成平安用电五、教学课时:四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引入1、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是什么?2、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3、实验:在磁性黑板上连接如图1-1所示电路,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先后取走电路中任一元件,观察小灯泡是否还能继续发光。将小灯泡换成电铃,重复上面的实验。图1-1二、复习内容图1-1〔一〕、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定义: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①摩擦起电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1e=1e=1.6×10-19 元电荷e〔二〕、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三〕、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说明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课本P52图4-12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四〕、电路①电源①电源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作用:在电源的内部不断地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以持续对外供电化学电池干电池蓄电池充电时,电能—→化学能供电时,化学能—→电能光电池发电机机械能→电能光能→电能分类分类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④导线:输送电能2、三种电路:①通路:接通的电路。②开路:断开的电路。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4、连接方式:串联并联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电路图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适宜的方法熟练掌握)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假设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假设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假设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假设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那么这两个用电器串联;假设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那么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三、根底练习1、〔2006年南通市课改区〕甲图中的两个灯泡是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用乙图中的水流可以类比该电路中的______(选填“电压〞、“电流〞或“电阻〞).2、〔2006年临沂市〕纺织厂里有一道工序叫做“梳棉〞,只有将杂乱无章的棉絮梳理成顺直的棉絮条后,才可用于纺线。梳棉车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潮湿程度,以防止因_______而造成的不便和危害。5、〔2006年丽水市课改区〕以下电路图与实物图一致的是6、〔2006年南通市课改区〕通常情况下,以下物体属于导体的是A.塑料尺B.铅笔芯C.玻璃棒D.橡胶棒7、〔2006年杭州市〕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它们同时工作。在以下图所示的电路,你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BCD四、复习过程例1例2:〔2006年济宁市课改区〕现有六种物品:铜条、玻璃丝、铅笔芯、水银、塑料棒、陶瓷片.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小明是按物质的哪种物理属性对它们进行分类的()第一类第二类铜条铅笔芯水银玻璃丝塑料棒陶瓷片A.密度B.磁性C.硬度D.导电性例3:〔2006年莱芜市〕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浪费电能。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假设将这两个开关配合使用〔如图1〕,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智能化〞,这种“智能〞电路正确的是例4:〔2006年嘉兴市〕如下图,粗心的小强把电流表当作电压表接在了L1的两端。此时如果闭合开关,一定会发生〔〕A、电源短路B、电流表损坏C、L1不亮D、L2的灯丝烧断例5:〔2006年山东省〕图2为路口交通指示灯的示意图。指示灯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灯光的变化指挥车辆和行人的交通行为。据你对交通指示灯的了解可以推断A.红灯、黄灯、绿灯是串联的B.红灯、黄灯、绿灯是并联的C.红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绿灯串联D.绿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红灯串联图4L图4L1L21、〔2006年北京市〕以下学习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木制刻度尺 B.塑料笔杆C.金属小刀片D.绘图橡皮2、〔2006年泰州市〕如图4是小文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当开关闭合时,灯L1亮,灯L2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读数.那么故障原因可能是A.L1断路B.L1短路C.L2断路D.L2短路3、〔2006年丽水市课改区〕学了电路的串并联知识后,小文问“家中的电视机、电灯、电风扇等用电器之间是什么方式连接?〞“当然是并联〞小玲答复说。哪些现象能说明它们是并联的?〔举一例〕;六、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内容及过程1、电流〔一〕、电流的三种效应。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