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02课件_第1页
财政与金融02课件_第2页
财政与金融02课件_第3页
财政与金融02课件_第4页
财政与金融0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述

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就是她的意识形态。

——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将通过财政收入筹集的资金有计划的分配使用到各种用途上去,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资源配置过程。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与原则一、财政支出的范围(一)为国家机构正常运转提供经费(二)为科教文卫事业提供经费(三)为公共工程提供经费(四)为社会公平的实现提供经费二、财政支出的原则(一)公平与效率相结合1.效率——实现财政资金的最佳分配(1)政府与个体:政府财政支出给社会带来的利益大于因取得收入是社会付出的代价(2)政府的各项支出:做到以最小支出获得最大效益2.公平原则——财政支出应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二)平衡预算原则——量出为入与量入为出相结合1.中央财政以“量出为入”为基本支出原则2.地方财政以“量入为出”为基本支出原则(三)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原则三、类型(一)按财政支出的补偿性分类1.购买性支出:政府支出本身将形成对产品、劳务的需求2.转移性支出:政府本身不直接形成对产品、劳务的需求,而对企业、个人单方面进行货币、实物的授予四、对经济的影响(一)购买性支出1.对流通领域2.对生产领域3.对分配领域(二)转移性支出1.对流通领域2.对生产领域3.对分配领域第二节财政支出的规模重点问题: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解释二、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解释(一)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以更大的比例增长1.政治因素:政府职能的扩大,导致公共支出增加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要求财政支出规模扩大(1)工业化使契约制度成为必要(2)城市化使外部成本增加(3)人均收入增加导致财政支出增加——收入弹性(二)非均衡增长理论(危机推动论)前提:政府喜欢多花钱,居民不愿多缴税1.内在因素:以收定支,经济增长,税收增加,支出增加2.外在因素:危机出现导致财政支出增加(三)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理论用经济发展阶段论解释公共支出的增加,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需要,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1.早期阶段2.中期阶段3.成熟阶段(四)财政支出增长的微观分析理论1.对公共部门产出或服务的需求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最大量的选票,必须使自己的竞选方案符合中间投票人的意愿,中间投票人最偏好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产量,就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中间投票人:其最偏好的结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的中间状态。随着中间投票人收入提高,由于公共产品需求收入弹性高,导致对公共产品需求上升。2.人口因素的影响(1)对纯公共物品:价格下降,需求上升(2)对准公共物品:消费剩余容量逐渐下降2.环境对公共产品产量的影响3.公共部门投入品价格变化公共部门生产率增长比其它经济部门慢,而公共部门工资水平又要同其它部门工资水平同步增长(五)“帕金森定律”与公共机构膨胀论三、我国的财政支出增长分析(一)支出规模全国财政支出62427.03亿元,增加12645.68亿元,增长25.4%,完成预算的101.7%。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3374.31亿元,地方本级支出49052.72亿元。加上安排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2亿元,支出总量合计62619.03亿元。(二)支出结构2009年拟支出项目及比重:1.农林水事务支出3446.59亿元,增加744.39亿元,增长27.5%。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2.教育支出1980.62亿元,增加382.08亿元,增长23.9%。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附属设施条件;继续支持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并逐步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免费;继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安排就业资金420.2亿元,增加168.12亿元,增长66.7%。发挥政府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工就业的作用,在农林水利等政府公共投资工程建设中,积极推行以工代赈。加大就业援助,重点帮扶就业困难人群、零就业家庭和受灾地区劳动力就业,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给予政策扶持。实施促进大学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优惠政策。支持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实施好特别培训计划,鼓励企业在岗培训。运用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财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促进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第三节财政支出的效益重点问题:成本—收益分析法第四节购买性支出一、科教文卫支出(一)科学研究支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贡献率在研究阶段,特别是基础研究阶段,经费不能直接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财政介入(二)教育支出教育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与基础1.教育的特性——准公共物品(1)一定的非排他性(2)教育产品具有正外部效应2.作用(1)促进国民经济发展(2)实现社会公平3.措施由外部性的强弱决定政府扶持的力度4.我国教育支出现状(1)教育支出占GNP的比重低(2)支出结构不合理(三)文卫支出——关系劳动者精神文明建设和身体素质的培养二、行政管理支出——维持国家政权一般行政开支属于纯公共产品范畴,只能由政府提供我国大体处于膨胀阶段97年与79年比较,财政支出的年增长速度为6.24%,行政管理支出平均增速17.7%,由占总支出的4.7%上升到14.63%。改革:98-99年机构合并,人员精简。99年底,国务院系统机关干部由33000人减至16000人,2000年,省级行政机构精简50%,且未发生动荡。01年,对市、县、乡级机构按20%的比例精简,四年大约精简50-70万人。成效如何?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仅为4.71%,到2003年上升到19.03%,这个比重,比日本的2.38%、英国的4.19%、韩国的5.06%、法国的6.5%、加拿大的7.1%、美国的9.9%分别高出16.65、14.84、13.97、12.53、11.93和9.13个百分点。而且近年来行政管理费用增长还在大跨度上升,平均每年增长23%!从1986年到2005年,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从20.5元升到498元,增长23倍。行政管理费用超常规增长与政府浪费现象有关:公务用车、公款吃喝和公费出国浪费;政府会议浪费;“政绩工程”和办公楼建设浪费;能源和资源浪费。在这“四大浪费”下,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86年的10%一下子飙升到了2005年的19.2%,远超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5.6%的标准。据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调研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我国财政行政事业公用经费支出每年增加1000多亿元。中国行政成本占财政收入的比例,2006年上升为24%,世界第一,大约是日本的十倍。而这个十倍的前提是:中国的GDP不到日本的60%,而财政收入却是日本的1.2倍。60%,1.2倍,十倍,换算一下,同等条件是日本的20倍。2009年,该项经费支出已超万亿元。四、财政投资性支出(一)财政投资与私人投资的区别1.投资主体不同2.投资原则不同遵行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比较的原则3.资金来源及筹集方式不同资金来源通过预算安排,投资于集中性、大规模项目4.投资的管理形式不同政府只参与投资项目立项、审批、验收等环节(二)投资范围1.社会公益性项目2.经济基础类项目案例:美国饿马水坝由谁来投资?美国西部的哥伦比亚河可用于优良的水电开发,但需要首先在上游建设一个蓄水库,这个水库贮存雨季的水供旱季用,也可贮存多雨年度的水供干旱年度之用。当水放开时,可流经下游的十二个水坝,每个水坝都可发电。但是,事实上,有四分之三的电力都是在下游发出的。因此,一个私人公司是不愿开发饿马这个水坝的,因为它大部分的利益将归其他私人电力公司获得。结果饿马就成为美国的一项公共工程,并通过政府来建设。在这里,虽然政府干预是必需的,但公有制或政府的公共提供也并非唯一可能的解决办法。政府也可以允许一个私人公司通过法律授权向它的受益者征收费用,联邦政府还可以付给一个私人公司一种补助金,以补偿饿马因此受到的利益损失,或者下游的受益人也可自愿组合来修筑饿马水坝,或者设计出一个公私混合的组织,在这个组织的指挥下,联邦政府可修筑饿马水坝,让发电设备由私营企业提供。但在美国,政府不喜欢付给大公司补助金或给私人公司已征收费用的权力。并且自愿组织因有利害冲出也不易组织起来,因此,这种情况常常导致由政府来经办。专题:中国农业现状与矛盾分析案例:2007年江西省吉安县敦厚镇廖家村周存蔚一家耕种土地16亩,全种水稻。每亩需种子10斤,0.5元/斤;每亩需尿素20斤,0.7元/斤、复合肥40斤,0.65元/斤、氯化钾10斤,0.73元/斤、塑料薄膜8两,0.34元/两;抛秧盘平均45元/亩;喷农药6元/亩;抽水灌溉4-5次,平均40元/亩。春秋种植两季水稻,除塑料薄膜外,其它投入均需两次,共计成本约290元/亩。实际产量:早稻亩产500斤,0.60元/斤;晚稻亩产300斤,0.72元/斤,共516元/亩该家庭年收入3616元(一)中国农业现状1.小农经济模式短期无法改变2.农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科技兴农进展缓慢3.价格剪刀差的存在使价值出现转移4.弱势群体,被征土地无法得到相应补偿《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并予以补偿”例:长江三角洲,农地征用价格37.5万-45万/公顷农地出让价格210万-525万/公顷农地市场价格1125万-2250万/公顷据估计,近十年通过征地从农民手中拿走的资金有2万多亿

99-05年,耕地面积年均减少1027万亩,且呈上升趋势。对十省市调查,43%的土地被闲置,预计今后15年,2.7亿亩将被转为城市用地。(二)农业公共政策1.实施梯度开放的农业政策2.以建设农业企业家队伍为中心的人才政策3.以农业公共事务为中心的政府支农政策第五节转移性支出主要内容: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一、社会保障支出(一)起源和含义1.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一项重大社会政策。2.起源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是伴随工业社会发展而出现的。社会保障发源于1881年德国威廉二世实行的社会保险,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社会保险立法的国家。1883年德国通过了疾病保险法,次年通过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了老年与残废保险法。其后其它工业国家也陆续实行。二战及经济危机,受到重视并发展。尤其是长时期的经济繁荣,形成两种类型:一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多数国家实行的传统型的社会保障,贯彻”选择性“原则,即选择部分人实行,强调待遇与收入及缴费相联系,并有利于低收入者,支付有一定期限,费用由个人、单位和政府三方负担。二是以瑞典、英国为代表的福利型社会保障,实行“收入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福利设施体系化”和包括“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生活需要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按照统一的标准缴费,统一标准支付,基金主要由政府税收解决。70年代以后的滞胀,各国又面临沉重的负担。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意味着政府社会保障支出也经历了由少到多的过程,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如今已成为各国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二)社会保障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1.社会保障是确保市场效率的手段2.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手段3.社会保障是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工具(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1.社会保险——保险的一种(1)养老保险是指公民在就业期间,由个人及服务单位或企业履行缴纳保险费义务,在职工退休后,按规定每年获得一定收入的一种保障制度。(2)医疗保险是一种以职工和单位缴纳的税(费)及政府补助为经济来源,用于职工就医费用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3)失业保险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在职工由于各种原因中断工作等待再就业期间,从社会获得基本生活及医疗等方面的物质帮助,并通过转业训练和生产自救,使其能够重新就业的社会保险制度。2.社会救济是指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