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唯美主义_第1页
第六章唯美主义_第2页
第六章唯美主义_第3页
第六章唯美主义_第4页
第六章唯美主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是从法国起源,再波及英国、美国并影响全世界的文艺理论思潮,它以“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为标识,向传统的文艺理论提出挑战并引起轩然大波。中间枢纽:上承西方古典和近代文论,下启现代派文论唯美主义产生的社会集体心理背景:波旁王朝复辟和七月君主政体时代笼罩在法国青年人心头的绝望和反叛情绪。“世纪病”:《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愤世嫉俗非利士人波西米亚人唯美主义产生学术背景:康德美学从德国向法国传播,导致法国文艺理论的复兴和变化。史达尔夫人Artforart’ssake黑色与金色的夜曲两次诉讼19世纪70年代初期惠斯勒与罗斯金19世纪90年代王尔德与昆斯伯里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1834年发表的集中体现了唯美主义纲领的“为艺术而艺术”《莫班小姐·序言》1.艺术的性质:无功利首先,艺术独立于道德和政治之外。艺术与道德无关,它不但不对社会道德的好坏负责任,相反倒是丑恶的社会要对艺术负责任。如果说真有什么不道德的作品,那恰恰是因为作品赖以产生的那个社会是不道德的。

第一节戈蒂叶论艺术美没有目的

其次,有用的东西不是艺术,艺术是完全无用的。“一切有用的东西都是丑的,因为这表明了某种需要,而人的需要就像他那可怜的、残缺不全的本性一样,是卑鄙无耻,令人恶心的。“任何美的东西都不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只有毫无用处的东西才是真正美的”莫扎特:米开朗琪罗:“睡眠是甜蜜的。成为顽石更是幸福,只要世上还有罪恶与耻辱的时候。不见不闻,无知无觉,于我是最大的欢乐:因此,不要惊醒我,啊!请讲得轻些吧!”最后,艺术有自己独特的目标,这目标就是艺术本身,与任何外在因素无关。“人们可以取消鲜花,世界并不会因此在物质上受到损害;然而谁愿意从此不再有鲜花呢?”“我宁可不要土豆也不愿放弃玫瑰花”,宁可鞋子脱线,用头走路.“也不愿让我的诗句不押韵”。2.艺术的目的:唯美是求“为了看到一幅拉斐尔的真迹或裸体美女,我会十分乐意地放弃我作为法国人和公民的权利”。——戈蒂叶艺术一切消逝了。——雄伟的艺术

巍然而独存。

半身雕像

比城市更长生。

……

神祗们自己也将消亡,然而至高无上的诗篇,

永留人间,

比青铜更有力量。文学(具体说是指诗歌)来说,戈蒂叶认为它的美在于造型,在于形式。所谓造型,就是用诗歌来塑造形象,使之具有绘画、雕刻那样凸出、立体的效果。换言之,即“将艺术品移植”。

白色大调交响曲请看这美人白皙的双肩,帕罗斯石有晶莹的肌理,飘落下的寒霜无法看见,仿佛在冰天雪地的夜里。为了装成她的冰肌玉骨,是用有嫩芯的芦苇一茎,是用一片初雪般的云母,还是用圣烛?还是用圣饼?当冬天的晴日大放光华,是取用碧空的乳汁清澈,还是取海中白色的浪花,还是取肉质银白的百合;

是白大理石暗冷的躯体,古代的诸神曾借以寄身;是取本色银器,取乳白石,有一点光就会色彩缤纷;是取象牙琴键,她的玉手如同长翅膀的白色蝴蝶,蝴蝶送来的吻颤颤抖抖,会在柔弱的音符上停歇;

是纤尘不染的白色鼬皮,为了保护双肩不被冻僵,这洁白无暇的裘皮可以既温暖肩膀,又修饰纹章;选自《珐琅与雕玉》《中国花瓶》

我心中的情人,夫人,并不是您,也不是你们,朱丽叶,奥菲丽亚,贝雅特丽齐,也不是,说来不信,大眼睛秀丽的金发姑娘劳拉。

我心中的情人在遥远的中国;陪伴美人的是她年迈的双亲,一起在细瓷筑的高楼里生活,住在有鸬鹚出没的黄河之滨。

美人两眼的眼梢是又细又长,一只小脚小得可以握在手中,脸色比紫铜的灯盏更加明亮,纤纤的十指用胭脂涂得通红。

美人打开窗棂,正在探首窗外,燕子马上飞过,轻轻抚摸娇娃,每天晚上,她像诗人一般抒怀,先是歌咏杨柳,再是吟唱桃花。

(选自《杂诗集》)3.“形式”及其内涵“诗中的感情……那是无关宏旨的东西。绚丽辉煌的词句、音韵和节奏,这些才是诗”。形式的最高要求有三:一是准确,即“把外形的轮廓触摸到它们最难捉摸的隐微曲折处。”二是给难以捉摸甚至无法描写的事物赋形。圣伯夫曾说“自从有了戈蒂叶,法国语言中就再也没有‘不可表达’这个单词了”。三是赏心悦目的色彩。“使我产生快感的三件东西是:黄金、大理石、猩红…我用它们建筑我全部的空中楼阁”。准确、赋形和色彩其目的都是强调创作者对事物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强调事物在创作者心目中所呈现的样态,而不是它们的客观样态、本来面目。“我一生最感兴趣的是酒瓶的形式,而不是装在里而的内容”。4.艺术与生命:艺术意味着自由、享乐、放浪戈蒂叶把阳光、美女和骏马称为幸福的三要素;把色彩、歌曲和诗歌称作人生的欢乐:“脸色苍白的曙光常常发现我/揭开天鹅绒的假面,躺在酒瓶中间”。“享乐就是生活的目的”颓废的享乐艺术

第二节王尔德论形式就是一切

Ihavenothingtodeclareexceptmygenius.

除了我的天才,我没什么好申报的。

Weareallinthegutter,butsomeofusarelookingatthestars.

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Theonlywaytogetridoftemptationistoyieldtoit...Icanresisteverythingbuttemptation.

摆脱诱惑的唯一方式是臣服于诱惑……我能抗拒一切,除了诱惑。

LifeimitatesartfarmorethanartimitatesLife.

艺术并非模仿生活,而是生活在模仿艺术。

WhenIwasyoung,Iusedtothinkthatmoneywasthemostimportantthinginlife,nowthatIamold,Iknowitis.

我年青时以为金钱至上,而今年事已迈,发现果真如此。

Democracymeanssimplythebludgeoning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

民主就是指人民用人民的大头棒打击人民。Whatisthechiefcauseofdivorce?Marriage.

什么是离婚的主要原因?结婚。Whenalovecomestoanend,weaklingscry,efficientonesinstantlyfindanotherloveandwisealreadyhadoneinreserve.

当爱情走到尽头,软弱者哭个不停,有效率的马上去寻找下一个目标,而聪明的早就预备了下一个。

Theonlydifferencebetweenacapriceandalife-longpassionisthatthecapricelastsalittlelonger.

逢场作戏和终身不渝之间的区别只在于逢场作戏稍微长一些。Ilikemenwhohaveafutureandwomenwhohaveapast

我喜欢有未来的男人和有过去的女人。

Womenaremeanttobeloved,nottobeunderstood.

-TheSphinxWithoutaSecret

女人是用来被爱的,不是用来被理解的。Betweenmenandwomenthereisnofriendshippossible.Thereispassion,enmity,worship,love,butnofriendship.

男女之间不可能存在友谊,有的只是爱恨情仇。

1.艺术与自然:不是艺术摹仿自然,而是自然摹仿艺术如果不是从印象派那里,我们又是从哪里得来那些缓缓降到我们街上、将瓦斯灯弄得模糊不清、把房屋变成可怕阴影的奇妙褐雾呢?如是不是归功于他们和他们那位大师,我们又把笼罩在我们河上的那种可爱的银霭归功于谁呢?这种银霭赋予弯弯的桥梁和晃动的驳船以消失中的美的模糊形式。而在过去lO年间伦敦气候发生的非凡变化,完全是由于一个特定的艺术流派。你笑了。请用科学的或形而上学的观点来考虑这个问题,你会发现我是对的。

自然是什么呢?自然不是生育我们的伟大母亲。它是我们的创造物。正是在我们的脑于里,它获得了生命。事物存在是因为我们看见它们,我们看见什幺,我们如何看见它.这是依影响我们的艺术而决定的。看一样东西和看见一样东西是非常不同的。人们在看见一事物的美以前是看不见这事物的。然后,只有在这时候,这事物方始存在。现在人们看见雾不是因为有雾,而是因为诗人和画家教他们懂得这种景色的神秘的可爱性。也许伦敦有了好几世纪的雾。我敢说是有的。但是没有人看见雾,因此我们不知道任何关于雾的事情。雾没有存在,直到艺术发明了雾。”2.艺术与人生:艺术不应该摹仿人生首先,人生是不完美的、丑陋的,不值得艺术进行描写。“人生是破坏艺术的毒剂,是毁灭艺术之宫的仇敌”。莎士比亚其次,在某种情况下,艺术虽然可以把生活作为一部分原料,但必须经过重新创造的过程,使之成为新的优美的与生活无涉的形式。想像力《道连·葛雷的画像》“假如那些人物是在生活中可以发现的,那也就不值得我来描写了。……文学之美妙,就在于能使不存在的人物生存。”3.艺术与时代:艺术与时代相对抗一,艺术不表现时代,只表现自身。在一个现实主义的时代,艺术不一定是现实的;在一个信仰的时代,它不一定是精神的。二,艺术所表现的,恰好与时代精神相反。重返过去走在前面“每一位艺术家应该避免的两件事是:形式的现代性和主题的现代性。对我们生活在十九世纪的人来说,除了我们的世纪之外,任何一个世纪都是一个适当的艺术题材”。4.艺术与道德:艺术是非道德的《道连·葛雷的画像一序言》里说,艺术家是美的事物的创造者,只追求美。如果一本书写得好,能唤起人的美感,那就是本好书。因此,书只有写得好与不好,无所谓道德与不道德。《艺术家即批评家》中,他把上述意思简化为一句名言:“一切艺术都是不道德的,除了那些下流的专必引人为善或为恶的肉欲的或教训的艺术”。古希腊悲剧5.艺术以追求“形式”为目标“形式是生命的奥秘,从崇拜形式入手,艺术中就没有秘密不向你显露”。最高的形式是没有任何具体内容的抽象的装饰;其次是由生活内容加工成的形式,它虽然借用生活素材,但经改造已看不见生活的痕迹而成为纯美了;最差的就是生活占了上风而将美挤出去的形式,这就是写实派的作品,用他的话说,这种东西不能叫作形式,而只能叫作“颓废”,因为它是艺术没落的征兆。戈蒂叶和佩特的形式论主要强调的是文学与绘画、雕刻的统一,那么王尔德的形式论则突出的是文学与绘画和音乐的融合。6.艺术批评:完善的批评纯粹是主观的“最完美的批评,在本质上是纯粹主观的。它要披露的,是他自己的秘密,而不是身外的秘密”。第四节桑克蒂斯论艺术即形式“桑克蒂斯把艺术搞成纯粹的形式(用他所用的词)即作为纯粹的直觉,他开创的批评是反对一切功利主义、道德主义和概念主义的”。——克罗齐从政治活动到学者生涯,从语言学、哲学(美学)到艺术批评,足桑克蒂斯生平的两大特点。1.对黑格尔等德国美学家的批判“在自然、艺术和历史中.概念是不存在的。诗人无意识地创作,他看不到概念,概念包裹在形式里,几乎已经消失”。“艺术的形式既不是理想也不是美,而是有生命的东西,是形式”。2.形式至上:艺术即形式“如果要在艺术的长廊中置一雕像,就在那里放上形式,盯住它。研究它吧,原理会从那里产生出来的。在形式的前面,存在着创造之前的那个东西:‘混乱’。”“当形式出现的时候,美学才出现”。“形式就是它自身,就像个人就是他本身一样;审美世界不是幻象,而是现实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就是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形式中有内容的因素;第二,形式就是现实世界。内容如果不能为形式添砖加瓦,不能增进形式的美,它便一文不值。艺术内容的不朽仰仗于艺术形式的永存。3.艺术批评:“意图与形式的矛盾”重视批评家与艺术家的统一,是桑克帝斯与唯美主义的共同特点。“作者意图中的世界和作品实现出来的世界,或者说作者的愿望和作者的实践,是有区分的。”哪个世界重要呢?作品实现出来的世界。因为只有它“是有活力和生命的”。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来说,出现上述矛盾是必然的;“愈是小作家,愈能确切地表现出他意图中的世界”,越不会出现两个世界的矛盾。如何对待它们?任随灵感的流动而不加约束,这样才能解除意图世界所加予的桎梏。意图谬误(新批评)史达尔夫人《论德国》,1813年出版,德国人不像人们通常所做的那样把模仿自然看作是艺术的主要目的;在他们看来,理想之美是所有杰作的根源。贡斯当最早把“为艺术而艺术”这一短语笔录于文字的。日记1804年2月10日:席勒来访。在艺术中他是一个极其敏锐的人,完全是一个诗人。的确,德国人逃避现实的诗歌与我们的相比,从类型到深度都完全不同。我造访过罗宾逊,谢林的学生。他关于康德美学的著作有许多深刻的见解。为艺术而艺术,无目的性;因为任何目的都是对艺术的滥用。不过艺术具有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1895年才公之于世,也就是说保存了90多年才发表。

“为艺术而艺术”口号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真正充当德法之间美学使者的应该说是库赞。库赞1815年他返回法国,介绍德国美学时,也使用了“为艺术而艺术”这一术语。在1818年的第22个讲座中,他使用了“为艺术而艺术”这一短:“艺术不再服务于宗教和道德,正如它不服务于快适感与实用性一样。艺术不是手段,它本身就是目的。”“为宗教而宗教,为道德而道德,为艺术而艺术”。1836年才刊行于世,而根据威尔考克斯的检索,1830年以前再也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