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水文灾害(正泰上课)_第1页
中国的水文灾害(正泰上课)_第2页
中国的水文灾害(正泰上课)_第3页
中国的水文灾害(正泰上课)_第4页
中国的水文灾害(正泰上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

故善為國者,必先除其五害。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厉(瘟疫)

,一害也。虫,一害也。此謂五害。五害之属,水最為大

《管子·度地篇》洪水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涝渍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温故知新我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致灾因子)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在4天以上的城市有哪些?图2.18我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有武汉、长沙、南昌、福州、南宁、广州、海口、香港、澳门、台北等大城市。

思考: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一、洪水灾害1、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50毫米的日数①东部多,西部少;②沿海多,内陆少;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④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类型时空分布成因分析影响洪水灾害暴雨洪水4~9月。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人类活动不合理①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②易导致涝灾发生融雪洪水4~5月融雪洪水,7~8月冰川融水。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高纬度山区随气温升高影响,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水对农业影响较严重2、我国洪水灾害的类型、分布、成因及危害暴雨洪水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类型时空分布成因分析影响洪水灾害冰凌洪水初冬和初春。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下游河口,及松花江部分河段初冬时下游河段先冰冻,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从而引起上游河水越过下游冰面,溢出两岸,形成洪水对交通影响较严重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现象。思考:影响洪水灾害的因素?气候、地貌、水文、人类活动等其中气候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因素中国气候类型图影响中国的东亚夏季风图2.19中国洪水频率分布图(1949—1989年)珠江长江淮河黄河辽河嫩江松花江读图2.19找出我国洪水频率在5次以上的城市分布状况。海河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通过读图2、20,说出我国特大洪水点位主要分布的地区?主要分布我国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中国洪水点位图中国洪水点位图1100E200N450N雨涝主要发生范围诱发雨涝的自然因素: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东部诱发雨涝的根本原因: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农业受洪水影响最为严重农业受洪水影响最为严重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呈现在波动中增加的趋势。中国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年际变化(1978~2000年)农作物受灾面积是指农业生产中栽种的各种植物,因灾害造成的减产或绝收面积数。其中造成农作物减产三成以上的面积数为成灾面积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较严重的省份有为什么东部地区受灾严重?耕地面积广,农业发达,主要商品粮基地在此。城市密集,交通便捷,工业发达中国各省(市、区)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1978~2000年)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农业大省。围湖造田水土流失滥伐森林陡坡开垦泥沙堆积河流蓄洪泄洪能力下降加重洪灾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资产、人口等密度加大3.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思考

为什么七大江河流域是我国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我国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七大江河流域的中下游,这里农业和工业发达,人口和城市集中,洪涝可以导致严重的灾情,因此是防洪的重点地区;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状况,使得下游泥沙淤积,河道堵塞,直接影响中下游的排洪泄洪情况,因此七大江河流域也是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也可以认为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七大江河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二、风暴潮灾害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一般影响范围严重影响范围“森拉克”风暴潮影响范围(2002年)北部湾辽东湾我国风暴潮广泛发生在类型发生季节发生地区危害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7-10月以8月和9月最集中东南沿海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

春秋季节我国北方沿海思考为什么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灾害影响更为深远?虽然我国风暴潮从辽东湾到北部湾都有发生,但东南沿海的台风发生的频次多,时间长,引起的风暴潮频繁。①东南沿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有我国发达的农业区和工业区,密集的人口和城市群。②台风风暴潮灾害给这里带来的影响不仅是直接的人员、财产等经济损失,还有更加严重的间接损失。(例如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浸泡精密高级仪器的经济损失等。因此,我们说影响更为深远。)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图2.4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1954年1983年集中性暴雨所致长江流域洪水灾害多发的原因有哪些呢?1954年5-7月长江流域降水量1998年6-8月长江流域降水量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1954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灾害对比年份降雨量流量洪水位淹没范围溃堤数死亡人数(人)经济损失19541998偏大偏小小大

高大小12处5处330001320轻于98年十分严重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灾害对比年份降雨量流量洪水位淹没范围溃堤数死亡人数(人)经济损失19541998偏大偏小小大

高大小12处5处330001320轻于98年十分严重②洪水灾害的严重程度与区域的人口、经济有关,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越大;经济越发达,损失就可能越严重。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地表状况发生改变,加剧了洪水灾害的发生,表现:植被覆盖度降低蓄水能力下降;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泥沙沉积;围湖造田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水域面积缩小高水位、高流量。人为原因自然原因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阶梯的交界处多山,迎风坡;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东部临海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如何防洪?制定救灾应急预案中国的水文灾害特点类型成因危害类型危害洪水灾害风暴潮灾害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小结:记忆内容:

1.我国洪水总特点

2.我国洪水的类型、成因、分布、时间

3.东部平原地区涝灾发生的根本原因

4.风暴潮的类型、季节、分布

5.理解并熟悉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读长江水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资料1反映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河源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荒漠化扩大过度放牧DCBA读长江水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图中资料2反映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长江中游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调蓄能力下降围湖造田DCBA读长江水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图中资料3反映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森林减少,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乱砍滥伐森林DCBA读长江水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4)资料4所反映的长江入海口输沙量大,其主要原因是:长江中上游地区乱砍滥伐,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DCBA读长江水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5)长江上游地区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河道淤塞,导致通航能力下降;水库和湖泊淤积,加剧洪涝灾害等。DCBA(6)1954年和1998年该流域都发生了严重的洪水灾害,但1998年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比1954年大得多,而人员伤亡(1954年因灾死亡3.3万人,1998年因灾死亡1320人)、大堤决口数量和淹没范围都小得多,试分析原因。防洪工程发挥了作用,综合国力有了较大提高,具备了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有效的抗洪抢险;中下游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资产密度加大,所以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读长江水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6)你认为在综合治理长江方面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至少两点)?DCB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修建水库,分洪蓄洪,减少洪涝;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疏浚长江河道,增大运输能力等。结合“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北京2010年7月20日电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0日通报,受强降雨影响,长江上游嘉陵江支流渠江发生超过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长江上游干流出现1987年以来最大洪峰流量,三峡出现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洪水;汉江上游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丹江口水库出现2010年最大入库洪水。(1)分析我国洪涝灾害分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并分析不同区域形成该洪涝灾害的共同原因。(2)为解决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1)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原因:降水多且集中,排水不畅。(2)上游营造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修建水库;中游重点整治荆江河段,裁弯取直、退耕还湖、兴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江防大堤、疏浚河道。堂清练习1.导致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涝灾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受季风环流控制降水多B.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C.受台风影响次数多,雨量大D.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深2.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受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是()①有众多港口②有众多开放城市和高新技术开发区③沿岸为泥质沙滩④人口密集⑤盐业、渔业、海洋养殖业发达⑥海防林密集A.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