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的内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三、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教学重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山河的感情。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搜集背诵李白的古诗及诗人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李白的诗。2.播放多媒体资源课件中的李白像,指名简介李白。3.师:李白写诗比较喜欢用夸张,比喻的手法,想像非常大胆,丰富,语言非常优美,李白一生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望天门山》。二、初读感知,画出不理解的诗词,了解诗意。1.课件出示望天门山的图,让学生感知。2.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查交流。4.读中自悟诗意。三、品读全诗,感悟诗情。1.指名个别读,小组诵读。2.指导读3.配音读四、背诵默写古诗,拓展积累。配乐背诵默写古诗课件出示李白描写河山的诗结束语:今天我们跟随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脚步游览了雄伟壮丽的天门山,赏析了这首古诗,并且学习了学习古诗的几个步骤,希望同学们以后多读这样的好诗词,让我们更多了解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板书设计山险水涌望天门山爱国帆来日出篇二: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设计一、课前:读有关长江的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明杨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唐白居易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宋辛弃疾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宋柳永这些诗有什么特点?通过读诗,长江在你的眼里是怎样的?二、开课:1、书法欣赏(课件出示《望天门山》书法作品)2、让学生猜是哪一首诗?3、这幅书法作品好不好?三、默写古诗〈望天门山〉1、师生同默;2、简介李白;3、结合诗歌的注释,读诗,问:你读懂了什么?4、再读,问:这首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四、评读1、课件出示世人对这首诗的评价;2、诗里哪些地方表现了这种气势?3、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气势。五、品读1、由乾隆皇帝的评价引入。2、“碧”的品读;3、“孤帆”的品读,插入《李白是个怎样的人》材料六、拓读李白的诗〈天门山〉和文〈天门山铭〉篇三: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设计“愤启悱发举一能反三”——《望天门山》(人教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及点评子杰设计王山而点评【教学目标】理解、背诵、默写,并能写出诗的大意。进一步学习格律常识(了解“对”和“粘”)。〖点评教学目标中,工具性比较突出。“进一步学习格律常识(了解“对”和“粘”)”这是对新课标的挑战,也是一种大胆尝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我们学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现在默写(两人板书)。师:(师生讲评后)“古诗以两个字为一个节奏,节奏又是构成声律的单位。”再找两名同学在节点处(二、四、六字)标出平仄:日照香庐生紫烟,仄平仄遥看瀑布挂前川。平仄平飞流直下三千尺,平仄平疑是银河落九天。仄平仄师:今天,我们学习李白的另一首描写祖国山水美的绝句——《望天门山》。〖点评开门见山。且有温故知新之作用。啥叫平仄相间,看看二四六字或“平仄平”或“仄平仄”,就清楚了。这是读出音乐美的必要条件。二、学习新课(一)初读感知师:我把《望天门山》写在黑板上。请注意“孤”字的写法。请一名同学在节点后画斜线并在节点下标上平仄:天门/中断/楚江/开,平仄平碧水/东流/至此/回。仄平仄两岸/青山/相对/出,仄平仄孤帆/一片/日边/来。平仄平师:这是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的另一首七言绝句。我讲过这样的话:“平声没有升降,较长;仄声有升降,较短。抑扬顿挫,忽升忽降,忽平忽止,形成轻重缓急。”现在练习朗读。注意:每句第五字要读得响亮。〖点评“水到渠成”。节奏就在其中。(二)理解品读看注释,了解大意:天门山:东西梁山合称。长江中游楚江段,南有东梁山(也叫博望山),北有西梁山。像是长江使其中断。〖点评对注释的解说很必要,在此“南”山变成了“东”山“北”山变成“西”山,为后文“日边”做了铺垫。同桌互谈大意,质疑。可能之疑:①“回”押韵吗?参考答案:古时“开”“来”“回”同韵。如“少小离家老大‘回'”“笑问客从何处‘来'”就是。②“至此回”的.“回”?是不是说长江到这儿又往西流了?参考答案:“回”是“转弯”。长江流到这里向北流,于是南北两山又变成成”东””西”两山,东为东梁山,西为西梁山。〖点评学贵有疑,大疑大进,小疑小进。无疑不进。变教师问为学生问,针对性更强,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又一次说明“南面的山变成东面的山”,“北面的山变成西面的山”,为攻克难点做好了准备。设疑讨论:“望”(山)的角度?参考答案:在孤帆上。“孤帆一片日边来”,指日落那边,还是日出那边?理由?(课件:安徽地形图、和县地形图[江水多南北流向]」左西,右东,上北,下南)参考答案:从西往东,到天门山附近变成从南向北,“日出东南隅”嘛——日出那边来。〖点评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必须在应该讨论的地方、的时候组织讨论。“望”(山)的角度?很多资料上都说诗人站在某处“望”。这点在成年人也常出错,更何况三年级的孩子!原来诗人是坐船远望。而孤帆到底从哪边来,更容易出错。开始的时候我认为从西边来,自然是从日落的方向来。这里忽略了一个重要条件:天门山附近长江的楚江段是南北走向的(这里水的流向多为南北向)。这样的难点,教者反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玉溪职业技术学院《地理课程与教学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隶书楷书(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财经大学《语文教学能力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传统体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纺织大学《法医学基础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医科大学《西方经典名著赏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空调安装劳务合同年
- 培训班老师劳动合同
- 商场门面房租赁合同
- 承包坑塘合同协议书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特点》精美课件
- 土地征收回收补偿方案范本
- 建标 156-2011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
- 煤矿井下密闭专项设计
- 配电箱每日检查记录表
- 箱涵拉森钢板桩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 分泌性中耳炎教学课件
- 江苏省2022年五年制专转本英语真题
-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第十章-第二节-常见出血性疾病及检验-课件
- 普通地质学教材
- 常减压炼油仿真工艺流程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