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_第1页
公开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_第2页
公开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_第3页
公开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_第4页
公开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程标准》:掌握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认识和理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考试说明》: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主题1、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主题2、十月革命的过程、结果主题3、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本课探究主题

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问题: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是偶然发生的吗?为什么会是俄国而不是美国、英国或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王斯德主编«世界近代史»

主题一、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俄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发展缓慢,保留了浓厚的农奴制残余,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材料二: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皮条编成的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俄国广大农民同地主阶级、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人民不得不奋起反抗,以求生存。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三: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大战中俄国群众游行示威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它给俄国带来什么的影响?一战使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了出来,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为革命创造了有利时机。(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各种矛盾尖锐。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2)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3)二月革命给十月革命创造了条件(1917、3)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区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封建

社会主义革命-反资本主义结果:性质:(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材料四: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1903年,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并经过革命的曲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并且他们注意发动农民,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1)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各种矛盾尖锐。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2)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3)二月革命给十月革命创造了条件(1917、3)2、主观条件(1)无产阶级革命性强。(2)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3)广大农民的支持。1、《四月提纲》发表——指明俄国革命的方向主题二、十月革命的过程和结果1917.4列宁回到彼得格勒2、“7月流血事件”——抛弃幻想,放弃和平方式夺取政权被射杀的革命者——彼得格勒市民的愤怒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7)围攻冬宫——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向冬宫发起总攻4、十月革命的成果:建立政权——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颁布«和平法令»、«土地法令»选举产生了人民委员会-表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大会意义)主题三、十月革命的性质和历史意义1、性质:社会主义革命对人类历史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2、历史意义对世界体系

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对俄国社会

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归纳总结:从十月革命的历程看其特点1、从理论的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得以实现,使俄国取得了革命的胜利。2、从革命的道路看:它走得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3、从革命的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1)第一次飞跃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2)第二次飞跃是从理论到实践到理想的实现。①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②理想变现实:俄国十月革命。(3)第三次飞跃是一国到多国的实践。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②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4)第四次飞跃是由传统模式改革即苏联、东欧改革到现代模式改革即中国改革的转变。【点睛】19世纪至今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四次飞跃小结: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落后矛盾激化十月革命爆发“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胜利的伟大意义——开辟了历史新纪元理解十月革命的历程及与巴黎公社的异同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材料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1917年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选自维基百科请探究: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7年二月革命至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提示】(1)政权:(2)革命任务:(3)革命政策:(4)国家性质:2.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试分析比较二者的异同。【提示】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革命性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革命方式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革命背景都与大规模战争有关(分别是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与阶级矛盾尖锐有关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革命措施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受选民监督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革命结果只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影响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经验和教训开辟了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应用体验1】(2012·广东百校模拟)《历史性的转折:1917年俄国革命》中写道:“二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彼得格勒决定的,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外省以及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和平地接受了2月底3月初彼得格勒的事变。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电报革命”的出现说明()A.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B.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成熟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解析】选D。材料中提到二月革命主要是在彼得格勒这一个城市发动的,其他多数城市均没有发动暴力革命,表现平静,但是这些没有革命的城市都接受了革命的现实,说明了当时的反动统治不得人心的史实。

【应用体验2】(

2012·江苏单科·T16)《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精讲精析】选B。列宁观点旨在说明,所有的革命阶级都把夺取国家政权看作是革命胜利的首要标志,革命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才能实现革命的目的。这表明列宁希望革命由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把国家政权由资产阶级手中过渡到无产阶级手中。故答案为B。1.(2012·全国文综·T21)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了俄国《四月提纲》发布前的革命形势。该题关键要全面把握十月革命的经过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解析】选A。因为二月革命胜利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它是起义的领导机关,掌握武装,另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当时的主要政权。由于掌握武装,这使得无产阶级认为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因此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与题干相符,由此判断A项正确。B项属于国际环境,与“俄国政局”矛盾,因此B项与题意不符。C项时间不对,国内战争开始于十月革命后。D项不是当时俄国政局的主要特点。2.(2009·福建文综·T21)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A.俄国共产党沙皇政府B.俄国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D.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解析】选D。本题考查十月革命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和依据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917年3月的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血腥镇压人民的反战示威游行,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即十月革命,成功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材料中的“广义派”指布尔什维克党,“政府”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2008·海南单科·T22)下列各项中,对苏俄时期苏维埃性质的准确表述是()A.相当于议会的立法机构B.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C.工人士兵等阶层的协商机构D.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解析】选D。苏俄时期苏维埃政权一方面是立法机构,因为它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巩固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