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电子教案_第1页
法理学电子教案_第2页
法理学电子教案_第3页
法理学电子教案_第4页
法理学电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理学主讲:杜永恒组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主编:沈宗灵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编法的一般原理第一章法的概念第一节

法的基本特征一、法、法律的词源和词义(一)词义的演变《说文解字》法→(二)广义的法律和狭义的法律广义的法律指法律的整体;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所制定的法律。(三)动态法和静态法

二、法的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一)法的本质和现象本质指事物的内在联系→抽象思维现象指事物的外在联系→感观可感知(二)法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阶级性、人民性来加以区别(三)法的内容和形式内容是事物或系统的内部要素、过程的有机统一,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形态。法的内容和形式之分,仅在一定范围和一定关系上才是确定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适合内容的形式促进内容的发展,反之,不适合内容的形式阻碍内容的发展。三、法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现象的基本特征(一)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1、法的规范性(普遍性)是指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2、法的一般性(概括性)(1)法是一种抽象、概括的规定(2)它的生效期间是反复适用的(3)它意味同样情况同样适用(二)法由国家制定和认可(三)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四)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第二节法的要素一、法律规则(规范)(一)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1、法律规范(1)行为模式:从大量实际行为中概括出来作为行为的理论抽象、基本框架或标准。2、行为模式(1)授权性规范:可以这样行为①鼓励性规范

②容许性规范(2)义务性规范:行为3、法律后果①肯定性法律后果

②否定性法律后果(2)法律后果:指法律对具体法律意义的行为赋予某种结果。2、行为模式(1)授权性规范:可以这样行为①鼓励性规范

②容许性规范(2)义务性规范:①命令性规范:应该这样行为

②禁止性规范:不应该这样行为3、法律后果①肯定性法律后果

②否定性法律后果4、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关系(三)法律规则的分类(按性质分)第一、按行为模式,分为授权性、命令性和禁止性第二、调控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第三、强行性规则与任意规则强行性规则指不问个人意愿如何必须加以适用的规则。任意性规则指适用与否由个人自行选择的规则。第四、确定性规则、委托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1)确定性规则,即明确规定一定行为规则,不必再援用其他规则。(2)委托性规则,即这种规则并未规定行为规则,而规定委托其他机关加以规定。(3)准用性规则,即并未对顶行为规则,而规定参照、援用其他法律条文或其他法规。二、法律概念法律概念是法律上规定的或人们在法律推理中通用的概念。三、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是法律上规定的用以进行法律推

理的准则。

第三节法的本质一、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二、法的最终决定因素——物质生活条件无论是法或他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而这种社会经济关系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法并不是消极地反映经济条件,相反地它对经济条件有反作用。三、经济以外因素对法的影响经济以外因素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历史传统、民族、宗教、习惯等等。

第四节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一、工人阶级领导下全国人民意志的体现。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第二章法的价值——正义与利益第一节法的价值、正义与利益的概念一、法的价值的概念法的价值指以下三种含义:(1)法促进哪些价值;(2)法本身有哪些价值;(3)在不同价值之间发生矛盾时,法根据什么标准进行评价,或称法的评价标准。二、正义的概念正义泛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观点、行为、事业、关系和制度等。从实质上讲,它指一种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观念形态。不管哪类正义,都是历史的、相对的、阶级的概念。但也存在人类社会普遍接受的正义观念。三、利益的概念通常指好处,或某种需要或愿望的满足,利益有不同分类法。

第二节当代中国法与正义、利益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一、当代中国利益关系的特别复杂性这种特别复杂性归根结底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国庆决定:1、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2、中国是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3、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体制改革4、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和个人的心理因素的变化二、法律在调节正义与利益关系时的评价标准1、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2、兼顾多数利益与少数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

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4、善于选择最佳方案三、正确理解共同富裕、两极分化与社会公平1、共同富裕2、两极分化3、社会公平四、一些实例五、正确认识法在调节正义与利益关系中的作用1、立法、执法、司法的积极作用2、法的作用也是有限制的第三章法的作用第一节法的作用的概念一、法的作用的含义指法对个人以及社会发生影响的体现。法的作用:规范作用社会作用二、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关系规范作用从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这一特征来讲;社会作用从法的本质和目的来讲;两种作用相辅相成,具有手段和目的的关

系。

第二节法的规范作用的体现一、指导作用即对本人的指引。二、评价作用即判断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三、教育作用即通过法的事实而对一般人行为的积极影响。四、预测作用即依靠法律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如何行为五、强制作用即对违法者行为的制裁。

第三节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一、维护统治阶段的阶级统治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第四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的作用一、法的作用的重要性二、对法的作用的一些片面和错误的认识1、片面认识如:法只是指法律条文,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2、错误认识如:法是“专管老百姓”的;“法就是刑”三、法的作用的局限性第四章法的历史发展第一节法的起源与未来一、法的起源(一)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和行为规则(二)法的产生的条件和原因(三)法的产生的共同规律及其原始社会习惯的主要区别二、法的未来

第二节法的变化一、我国法理学中对法的历史发展的理解社会发展史理论质量互变规律二、一个补充意见不宜将法的质变仅限于社会性的变化

第三节法的借鉴与吸收一、法的借鉴与吸收的理论1、法律趋同化2、理论根据二、近20年来我国立法借鉴外国法律的实例第四节有关“法律移植”与“法律继承性”的问题一、法律移植二、法的继承性第五章资本主义法第一节资本主义法的产生一、封建社会中后期带有资本主义因素法律的出现(一)商法的兴起(二)罗马法的复兴(三)资本原始积累的法律二、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法的产生(一)英、法两国资本主义法律的产生形式(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产生形式三、资本主义和以往私有制社会的法的继承关系

第二节资本主义法的本质和基本特征一、资本主义法的阶级本质二、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三、维护资产阶级专政和代议制政府四、维护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人权

第三节资本主义法的源源和分类一、资本主义法的渊源1、正式意义上的渊源制定法、条约、经认可的习惯、判例法2、非正式意义上的渊源权威性法学著作,正义和公平等观念、政策二、资本主义的分类

第四节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法系一、法系的概念二、两大法系的形式(一)普通法法系以普通发、衡平法为主要内容以美国、英国法为两大分支三、两大法系的比较1、法律渊源方面的差别2、在适用法律技术方面的差别3、在法典编纂方面的差别4、在法律分类方面的差别5、在法律概念、术语上6、差别的原因第二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六章依法治国总论第一节法治、人治与法制的概念一、历史上对法治与人治的不同理解1、治理国家主要依靠什么2、对人们的行为指引,主要依靠一般性的法律规则,还是依靠针对具体情况的具体指引3、在政治制度上应实行民主还是专制?二、法制词义的含义1、静态意义上的法律和制度2、动态意义上的法律3、指“依法办事”的原则

第二节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原则一、基本条件1、经济较发展2、一般居民生活比较安定3、社会秩序相对稳定4、有一定程度的民主5、社会成员拥有基本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6、有较完备的法律和较健全的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机制以及较强的法律职业二、基本原则(一)实体(价值)基本原则1、生存2、安全3、民主4、自由5、平等6、人道主义7、共同福利8、正义9、和平10、发展(二)形式(程序)基本原则

第三节依法治国的优越性、局限性和前景一、法治的优越性二、法治的局限性和前景第七章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一、法决定于经济基础第一,法的产生决定于经济基础第二,法的性质决定于经济基础第三,法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经济基础第四,法的许多特点主要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第五,法的发展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基础二、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三、法与社会生产力第一,法对生产力的作用一般要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第二,法对生产力也有直接的促进和阻碍作用四、社会主义法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一)经济多社会主义法具有决定作用第一,立法时应当考虑法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在立法时应当正确处理各种物质利益关系(二)社会主义法对经济具有服务作用第二节法与经济体制改革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和必要性(一)概念(二)改革的必要性二、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相互作用(一)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法制建设发展第一,改革加速了法的指定、修改、废止的进程第二,改革推动着有中国特色的法的体系建设第三,改革促进正立法体制的发展和完善第四,改革促进司法战线发生一系列变化第五,改革也促使全社会增强法的意识(二)法促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三、正确处理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一)正确处理法的稳定性与改革的复杂性、渐进性和探索性之间的矛盾(二)在法的范围内进行改革是改革的自我要求(三)在法的范围内进行改革具有可能性(四)要加快有关改革的立法(五)要善于分析处理改革与法的冲突问题

第三节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法与经济关系的历史发展(一)商品交换的形成与法的产生(二)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法的发展(1)法的产生和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可分(2)法的发展程度、法对商品经济的作用程度,直接手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及其对法的需求程度所制约二、法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一)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制或法治经济(二)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三)法在微观经济行为方面的作用第八章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政治第一节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政治一、政治的概念政治就是一定的社会主体,以国家政权问题为中心,所展开的处理阶级关系及其他有关社会关系的活动,说到底就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二、法与政治的关系(一)正确认识法与政治的关系(二)政治对法的影响、制约作用(三)法对政治的确认、调整和影响作用(四)法与政治的区别第二节依法治国与共产党的政策一、政策的概念政策是一定阶级、政党、国家以及其他社会主体,为达一定目的,依据自己的长远目的,结合当前情况或历史条件,所制定的实际行动准则。二、我国法与共产党政策的一致性和区别(一)法与共产党的一致性(二)我国法与共产党政策的区别第一,两者制定的组织和程序不同;第二,两者实施的方式不同;第三,两者表现的形式不同;第四,两者调整的范围和社会功能不同;第五,两者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程度不同。三,法与共产党政策的关系(一)党的政策对法的作用(二)法对党的政策的作用四、我国法与党的政策的关系的发展

第三节依法治国与国家政权一、国家的概念1、概念2、特征二、法与国家的一般关系(一)法有赖于国家(二)国家也有赖于法三、法与人民民主专政(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1、概念2、基本内容和特征(二)社会主义法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关系(三)法对人民民主专政的作用第四节依法治国与民主一、民主的概念及其演变(一)民主的概念(1)他包括国体和政体两方面(2)它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为其服务(3)它是历史的概念(二)当代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三)社会主义民主二、社会主义法制与民主的关系(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二)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三、法制的民主化和民主的法制化(一)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化第一,实行立法的民主化;第二,实行执法和司法的民主化;第三,实行守法的民主化;第四,实行法律监督的民主化。(二)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

第五节依法治国与人权一、人权的概念及其演变二、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的作用第一,社会主义法直接确认和保障人权;第二,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直接维护和保障人权;第三,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得以实现的环境作用,由此而间接保障人权;第四,参加国际人权条约,维护和保障人权。三、人权对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

第九章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文化第一节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一、文化与精神文明的概念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二节依法治国与道德一、道德的概念二、市场原则与道德原则的关系三、当代中国法治与道德的关系(一)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和相互作用(二)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差别

第三节依法治国与法律意识一、法律意识的概念二、法治与法律意识的相互作用相互并存和促进的关系

第三编法的制定第十章法的制定第一节法的制定的概念一、法的制定的含义(一)法的制定和立法法的制定、立法、创制、认可、修改、废除等概念(二)立法的特征1、它是一项国家机关的活动2、它是国家机关的法定职权活动3、是依照法定程序所进行的活动4、是一项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活动5、立法是产生或者变更法的活动(三)立法的形式和分类第一,根据立法的主体不同,可分为:(1)根据政体不同(2)根据立法机关的性质不同(3)根据立法机关的组成不同(4)根据立法机关的地位不同第二,根据立法主体行为的特征不同第三,根据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性质(四)立法的意义二、立法的历史发展(一)历史上各类社会形态的立法(二)我国社会主义立法的发展三、我国社会主义立法的法律规定(一)宪法的规定(二)法律的规定(三)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第二节立法体制、程序和技术一、立法体制(一)立法体制的概念(二)我国理行立法体制(1)中央一级第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第二,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所属机关(2)地方一级第一,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第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二、立法程序(一)概念(二)我国现行立法程序第一阶段,立法的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法的形成或者法的确立阶段;第三阶段,法律的完备阶段。三、立法技术(一)立法技术的概念(二)立法技术的内容第一,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达;第二,法律规范的表达;第三,立法语言的运用。第十一章法的渊源与法的分类第一节法的渊源与分类的概念一、法的渊源的概念二、法的分类(一)在世界上所有国家共同适用的法的分类第一,国内法与国际法第二,根本发和普通法第三,一般法和特别法第四,实体法和程序法第五,成文法和习惯法(二)在一些少数国家适用的分类第一,公法和私法第二,普通法和衡平法第三,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

第二节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及其分类一、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源源(一)宪法(二)法律(三)行政法规和军事法规(四)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五)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在特区实施的全国性

基本法律(六)国际条约二、政策、判例和习惯三、法律解释、法律学说、道德规范和宗教教规

第三节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一、规范性法律文化系统化的意义二、规范性法律文化系统化的形似(一)法律清理(二)法律汇编(三)法律编纂第十二章法律体系第一节法律体系和部门法一、法律体系二、部门法(一)部门法的概念1、概念2、特征(二)部门法与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和规范性法律文件1、部门法与法律规范2、部门法与法律制度3、部门法与规范性法律文件三、划分部门法的原则和标准(一)划分部门法的原则(1)合目的性原则(2)从实际出发原则(3)适当平衡原则(4)相对稳定原则(5)重点论原则(6)辨证发展原则(二)划分部门法的标准第一,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种类首要地,第

一位标准第二,社会关系法律调整的机制(三)社会关系以及法律调整都是客观的第四编法的实施和监督第十三章法的实施第一节法的实施的概念一、法的实施的含义与意义(一)法的实施的含义1、含义: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2、分类(1)法的遵守(2)法的执行(3)法的适用(二)法的实施的意义二、法的遵守(一)法的遵守的含义(二)法的遵守的意义三、法的执行(一)法的执行和含义(二)法的执行的特点1、国家权威性2、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3、具有国家强制性4、具有主动性和单方面性(三)法的执行主要原则(1)依法行政的原则(2)讲求效能原则四、法的适用(一)法的适用的含义及需要法的适用的情况(二)法的适用的特点1、国家权威性2、国家强制性3、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及合法性4、必须有表明法的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书

第二节法律效力一、法律效力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2、分类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二、法律对人的效力(1)对中国公民的效力(2)对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效力三、法律对事的效力四、法律的空间效力五、法律的时间效力1、法律的生效时间2、法律终止生效的时间3、法律溯及力

第三节法律实效一、法律实效、法律效果与法律效益(一)法律实效1、含义2、法律实效与法律效力的区别(二)法律效果1、含义2、法律效果与法律实效(三)法律效益二、法律实施的评价标准三、影响法律实施的因素分析1、个人方面的因素2、体制方面的因素3、环境方面的因素4、法律本身方面的因素

第四节当代中国法律适用的原则一、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三、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四、国家赔偿与司法责任第十四章权利、义务、权力——法律关系第一节权利、义务和权力的概念一、权利的概念二、义务的概念三、权利与义务的分类1、公权利和私权利2、对世权和对人权3、原权利和救济权4、专属权与可移转权四、权力的概念第二节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一、从权利与义务两词的释义来看二、从人的社会性来看三、从当代中国现行法律、法规来看

第三节法律关系的概念、主体、客体和演变一、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所结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或权力-义务关系抽象的权利义务关系现实的权利义务关系二、法律关系的主体指这种关系的当事人,有时也指参与人通常的主体制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以及国家三、法律关系的客体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1、物2、精神财富3、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四、法律关系的演变1、概念指这种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2、法律事实事件行为第十五章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第一节法律责任的概念一、法律责任的含义1、分内应作的事2、没有做好分内的事二、法律责任的特点1、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2、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三、违法行为急产生法律责任的其他原因(一)违法行为1、违法行为以违反法律为前提2、违法行为必须是某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3、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4、违法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5、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二)违约行为、法律规定作为法律责任的产生原因四、法律责任的目的与功能(一)法律责任的目的(二)法律责任的功能1、惩罚功能2、救济功能3、预防功能

第二节法律责任的分类一、刑事责任1、概念指行为人因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2、特点(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是犯罪人向国家所负的一种法律责任(3)刑事法律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唯一法律依据(4)是一种惩罚性责任(5)是一种个人责任二、民事责任(一)民事责任的特点1、救济责任2、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3、主要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的责任(二)民事责任的分类1、分类:违约责任、一般侵权责任、特殊侵权

责任2、区别:(1)所违反的义务及所依据的法律不同(2)受侵害的权利和利益的性质不同(3)受害人与责任人的范围不同(4)责任构成不同特殊侵权责任不以过错责任为构成条件,而以法律专门规定为前提。(三)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绝对责任、过错责任、严格责任三、行政责任1、概念:指因违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2、特点(1)主体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2)原因是行为人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3)实行过错推定的方法(4)承担方式多样化四、违宪责任第三节法律责任的归结与免除一、法律责任的归结的含义二、归责的基本原则(一)责任法定原则(二)公正原则(三)效益原则三、法律责任的免除1、时效免责2、不诉及协议免责3、自首、立功免责4、因履行不能而免责第四节法律制裁一、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的承担(一)法律责任的承担1、主动承担的方式2、被动承担的方式(二)法律制裁的概念1、概念: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2、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的关系二、法律制裁的种类(一)刑事制裁(二)民事制裁(三)行政制裁(四)违宪制裁第十六章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第一节法律解释的概念一、法律解释的含义和特点1、含义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含义的说明。2、特点(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