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城市化问题课件_第1页
区域城市化问题课件_第2页
区域城市化问题课件_第3页
区域城市化问题课件_第4页
区域城市化问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城市化问题-----窦永斌一、区域与城市化"区域"是指社会交流频繁,经济联系紧密的特定空间,是经济活动共同体(Storper和Scott,1995)是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工业组织的空间形式,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战场。区域由许多社会主体组成,这些参与者的利益和区域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参与者的活动必须相互协调才能促进区域的持续发展。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城乡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工农产品剪刀差)城市化的内在驱动力:工业化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追求。

城市化进程虽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但这一过程不能脱离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而存在,不同社会主体的利益不同,对同一事物作出的选择不同,所采取的政策也不同,有些可能与城市化的总体利益-致,有些可能相矛盾,出现的一些与城市化不相协调的问题和矛盾。二、作为问题的城市化1.城市危机时代(城市病)------人口爆炸、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管理机制落后2.“伪城市化”、“半城市化”-----离土不离乡3.“离土不离乡”—户籍制度3.“逆城市化”的“中国特色”1.城市危机时代(城市病)

***专家访谈***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任城乡规划与建设研究处处长----翟宝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以下简称“翟”、“肖”珠三角的区域发展与城市化的问题珠三角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试验基地,大量外资。外来劳动力涌入珠三角,使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迅速推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缺少有效引导和合理规范的快速城市化的弊端日益突出,城市区域内外矛盾交织,对珠三角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严峻挑战。城市区域内部,城市建设贪大求全。用地结构不合理。整个珠三角的城市建设用地仅在1990年至1993年开发区热,房地产热的3年间就增长了3倍,各地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纷纷扩大人口和用地规模,各类城市用地不是按比例平衡发展,房地产开发和工业区开发是城市建设的热点,住宅和工业用地比例过高,除个别城市外,公园绿地偏少,大城市边缘区脏乱现象突出。城市区域之间,由干行政区划不尽合理,存在着腹地重叠和腹地之间的激烈竞争,珠三角存在几处"一城多府"现象。各级城市政府在城市和区域发展与协调中的权限职责不尽清晰,不少城市区域产业结构雷同,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政,互不衔接,有些城市甚至拒绝布置某些区域性基础设施。从整体上看,珠三角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大量迁入的外来人口加上本区较高的自然增长使珠三角的入口不断增加,年增长率高达2%。另一方面,大量农用地被占,土地资源披破坏。从1980年到1993年,全区耕地面积减少380万亩,林业用地减少2002亩,大面积炸山取石,开山填海,造成水土流失面积达1254平方公里。目前珠三角人均耕地仅0.52亩,已是中国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之一。珠三角的经济发展也令自然环境受到污染。生态平衡遭受破坏。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无序排放,许多城市出现水质性缺水,沿海地区多次出现大面积赤潮。大气环境质量下降,酸雨频繁,不少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生活垃圾日益增多,固体废物处理任务繁重专家访谈“翟”:危机时代,我们现在要防范危机不再是GDP,要由城管—危管---生产者:行政、法律、经济、社会上去约束他们城市是一定数量人口基础平台聚合体。全局上看是平台与生产的不适应,平台运转不正常。专家访谈“肖”:不是时代问题,管理问题。产业结构转移不合理,规划太过理想。1.规划上要合理(大小相符),2.管理高效3.以人为本专家访谈翟:危机时代中,这是财富、健康的权衡。在此基础上人们会选择,这样就会逐渐分散。肖:1.提高生活成本;2.转移产业、机关事业单位;3.医疗、大学转移2.伪城市化、半城市化在2010.12.19日公布的08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中城市非农业人口比为32.28%国家统计局公布的08年城镇/总人口为45.68%,而09年的为46.8%是以1%的增长率增加。从两组数据中比较08年有12.4%的灰色人口,约为1.61亿专家访谈“翟”:是因为我们目前的基础平台先于人口、生产规模:过多占用土地,流动性大生产者聚集不足、缺活力。“肖”:城市化是客观现象,不是你说是就是,只是为了统计上的数字,有待商榷。 3.离土不离乡(户籍制度)一是从聚落类型看,“离土不离乡”被解释为农民改业而不进城,即虽弃农而务工商、但仍然居住在村镇等小型聚落中。二是从职业上看,“离土不离乡”被解释为工农(或商农等等)兼营,以工补农。三是从“文化”上看,“离土不离乡”还被解释为农民改业后仍不脱离乡土文化背景。其他国家也有身居乡村聚落而从事非农业者,也有兼业农户,也有离农改业却保持了乡土文化传统的人们但他们没有“离土不离乡”者。因为他们没有把人们分为与生俱来的“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两个准世袭的身份等级。在他们那里“农民”只是一种职业,改了业便不再是“农民”,而在我国,“农民”不但是一种职业,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准世袭身份,因而才可能有“离”了农民职业却“不离”农民身份的问题。这样的“离土不离乡”也的确是改革时代的新事物,因为在改革前,中国农民不仅没有改变“身份”的自由,也没有改变职业的自由,那时的农民除了少数幸运者经“组织上”的安排,获得既离了土也离了乡的“农转非”机会外,绝大多数都既不能离土,也不能离乡。改革以后中国农民得到了改变职业的自由,但尚未得到改变身份的自由,于是便有了这种新事物。可见,“离土不离乡”在本质上不是一个聚落问题,不是一个职业问题,更不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等级身份制问题,这道理本是再简单不过,没有必要人为地玄学化。把本来明明白白的东西“解释”得神秘兮兮,反而掩盖了问题的实质。在身份制下农民要改业,就必然会有“离土不离乡”即改了业而改不了“农民”身份的现象,这与“文化基因”八竿子打不着,没有身份制,无论什么“文化”也不可能孕育出个“乡镇企业”来,而只要有身份制与农民改业这两条,任何民族都会产生“乡镇企业”现象。重庆的户籍改革从2010年8月开始,作为中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以解决农民工城镇户口为突破口,开始全面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力争到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这被认为是中国大城市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为目标,有组织地向农民敞开胸怀,使农民能够没有顾虑地带着足够财富和尊严进城。总体目标

2010―2011年,重点推进有条件的农民工及新生代转为城镇居民,解决户籍历史遗留问题,力争新增城镇居民300万人,非农户籍人口比重由目前的29%上升到37%,实现转户人口在主城、区县城、小城镇三级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

2012―2020年,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建立完善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支撑保障机制,进一步放宽城镇入户条件,力争每年转移80万―90万人,到2020年新增城镇居民700万人,非农户籍人口比重提升至60%,主城区集聚城镇居民1000万人,区县城集聚城镇居民600万人,小城镇集聚城镇居民300万人,形成合理流动、权益公平、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体系。4.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城市化”是一定区域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居住和消费功能向城市聚集。在这些聚集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大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愈来愈强大的聚集效应,同时也带来了聚集空间趋近极限和难以持续的种种“城市病”。当城市的发展到了一定极限,就得调整和优化城市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由此,中心城市的各种功能,比如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以及居住和休闲娱乐等功能纷纷向有条件的中小城镇及乡村分解。这些功能分解就是“逆城市化”。我国的逆城市化

浙江省户籍管理部门2010年8月调查发现,全省“农转非”数量从2004年的57.7万人降到去年的18.9万人,降幅达67%。不愿意进城落户,甚至把户口从城市反迁回农村的“逆城市化”现象已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无独有偶,“两栖”公务员出现浙江,不久前义乌出现200多名公务员户口迁农村争补偿分红,一些公务员为“当农民”,把户口迁到农村。抱有“铁饭碗”公务员为何“争当农民”?“农转非”在我国东西部地区境遇为何差异如此之大?专家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差异归根结底主要是土地所蕴含的利益所致。“我国东西部地区差异较大,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在土地越来越值钱的前提下,农村土地早晚要变成巨大的财富,许多农民不愿进城放弃这些土地,所以出现‘逆城市化’。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乡发展政策要根据地区差异因地制宜。”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道出个中原因。三、区域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

(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1.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边际带动作用递减原理2.区域发展差异对于城市化水平的滞后效应(趋势分析)3.不合理的城市化阻碍区域发展1.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边际带动作用递减原理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城市化水平具有带动作用,这种带动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小,减小的速率依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及发展的外部条件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ULR=αLnN+β2.区域差异对整体城市化的滞后效应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国内部的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异情况。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同进程中,对于一个空间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的国家而言,相对较大的区域差异,将造成一国总体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越大,城市化滞后程度越大。

(1)数学方法的证明在此,借鉴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两区域法,假设一国的区域差异相对较大,那么就存在一种合理的划分方法,将该国划分为人口相等的两个区域(如图所示),两个区域之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相等。设这两个区域为A与B,A区的人均GDP为N,B区是A区的γ倍,即为γN,两区人口均为P,则这两个区域的各项主要指标情况如表1。

如要证明区域差异对城市化存在滞后效应,只需证明:Ue>U

而U=(UaP+UbP)/2P=[(α1nN+β)P+(α1nγN+β)P]/2P

Ue=α1n[(NP+γNP)/2P]+β

整理得,1n[(1+γ)/2]>1nγ/2

由于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只需证明(1+γ)/2>γ1/2

由于区域差异存在,γ≠1且γ>0,因此不等式成立。

如要证明区域差异越大滞后效应就越大,只需证明γ越大,U-Ue越大。

而Ue-U=α1n[(NP+γNP)/2P]+β-[(α1nN+β)P+(α1nγN+β)P]/2P

整理后=α1n[γn2/(1+γ)]+α1n(2/N)

由于γ/(1+γ)=1-1/(1+γ)是增函数,即γ越大,γ/(1+γ)越大,上面多项式也越大,因此γ越大,Ue-U就越大。

通过以上两个步骤的数学证明可以支持前面的理论推论,那就是说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存在区域差异的国家的总体城市化水平将低于区域相对均质发展国家的水平,并且区域差异越大,城市化水平的滞后程度就越大。(2)统计上的支撑1.指标分析

用标准差来衡量绝对差异,用变异系数表示相对差异。

加权变异系数(威尔逊系数)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区域差异指标(标准差除以平均数)。

可以看出,就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而言,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是不断扩大的。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的绝对差异是持续扩大的。只是初期扩大的速度相对较慢,1990年代以后扩大的速度加快了。由于人们对绝对差异的感受往往更为明显,这种情况符合人们对区域差异的感性认识,也就是说我国的区域差异持续在扩大。

而就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的加权相对差异经历了先减小、后扩大、再减小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改革之初,相对而言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发展得快;而在1980年代后期以后,发达地区则发展得更快。并且统计数据还表明,后期加权相对差异的减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市化带来的,人口向发达地区的转移,以及每个大区内部的趋同造成的。也就是说东部、中部、西部大区域各自内部的发展水平趋同了,但东、中、西部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减小。

2.回归分析

城市化滞后的一元线性回归:

解释变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加权变异系数

因变量:城市化率相对于标准值的相对偏移度=(城市化率相对于标准值的偏移量/标准值)×100%我国的回归由于时间未够,奉欠,以后补上。3.不合理城市化阻碍区域发展中国现有的城市化政策阻碍了区域各主体之间的协调发展,城市发展政策和农村发展政策常常发生冲突,导致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区域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政府制定的城市户口政策及"离土不离乡"政策一直是区域发展和协调的绊脚石,它使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组织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广大农村变成了工业的载体。城市化政策使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不足,不仅影响了城市和农村的正常发展,而且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产生了负面影响。四、城市化的区域差异

(综合体系分析)1.数据选取2..统计学---主成分因子分析法3.城市主导因子的变化4.城市化水平的差异5.启示1.指标选取第一,在区域发展指标中,反映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指标有GDP、人均GDP、第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占GDP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人口的指标有总人口、人口密度、万人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反映区域流通水平的指标有交通线密度、客运量、人均邮电业务总量;反映环境的指标有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

第二,在体现城市在区域中规模和地位的指标中,反映区域城市规模水平的指标有城市数量、城市密度;反映城市在区域中地位的指标有城市人口在地区中比重、市区工业产值在地区中的比重、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在地区中的比重、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地区中的比重。

第三,在城市发展指标中,反映人口构成的指标有市区非农业人口比重;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市区工业总产值、市区人均工业产值;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指标有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反映城市基础设施指标有人均铺设道路长度;反映城市服务水平指标有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万人拥有医生数、中小学中每位教师担负的学生数、市区全年公用汽车运客总数、人均生活用水量;反映城市环境基本质量指标有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统计学—主因子分析法主成分也称主分量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成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这些设计的因素一般称为指标,在多元统计分析中也称为变量。因为每个变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所研究问题的某些信息,并且指标之间彼此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所得的统计数据反应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叠。主成分分析,可以把原始的众多变量转化为数量较少的彼此相互独立或不相关的变量,这些变量即主成分,能够解释原始数据的综合性指标。

(二)因子分析常常有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1)确认待分析的原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

(2)构造因子变量。

(3)利用旋转方法使因子变量更具有可解释性。

(4)计算因子变量得分。

(三)因子分析的计算过程:

(1)将原始数据标准化,以消除变量间在数量级和量纲上的不同。

(2)求标准化数据的相关矩阵;

(3)求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4)计算方差贡献率与累积方差贡献率;

(5)确定因子:

设F1,F2,…,Fp为p个因子,其中前m个因子包含的数据信息总量(即其累积贡献率)不低于80%时,可取前m个因子来反映原评价指标;

(6)因子旋转:

若所得的m个因子无法确定或其实际意义不是很明显,这时需将因子行旋转以获得较为明显的实际含义。(7)用原指标的线性组合来求各因子得分:

采用回归估计法,Bartlett估计法或Thomson估计法计算因子得分。

(8)综合得分

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由各因子的线性组合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函数。

F=(w1F1+w2F2+…+wmFm)/(w1+w2+…+wm)

此处wi为旋转前或旋转后因子的方差贡献率。

(9)得分排序:利用综合得分可以得到得分名次。(一)80年代为城市主导型城市化阶段

从表1可以看出,80年代,各综合因子权重依次为城市中心性、区域发展水平、区域发展规模、城市服务水平、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城市居住环境条件,其中前三个综合因子权重均大于0.2,反映出这一阶段中国各区域城市化水平的主导因子首先是城市中心性,其次才是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的因子。这说明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主要通过城市自身发展来推进,缺乏区域发展的支撑,城市和区域的联系程度比较低,表现为中国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小,城市化率低。v

(二)90年代为区域主导型城市化阶段

从表2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各综合因子权重依次为区域和城市发展水平、区域发展规模、城市中心性和城市生活水平、地区产业结构和城市环境及设施、城市分布、城市居住条件,其中前两个综合因子权重均大于0.2,反映出这一阶段中国区域城市化水平的主导因子是区域的发展水平和规模,而城市在推进区域城市化中的作用下降。说明在这一时期,中国区域城市化主要通过区域发展来体现,进入依靠区域发展来推进城市化的阶段。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城市分布的因子——城市密度也成为该阶段体现区域城市化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当前为城市和区域互动型城市化阶段

从表3可以看出,2000年以后,各综合因子权重依次为区域发展水平和城市中心性、区域发展规模、城市生活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居住条件、城市交通、城市分布,其中前两个综合因子权重均大于0.2,反映出这一阶段区域城市化水平的主导因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在区域

中的地位因子,区域城市化水平通过城市和区域的共同发展来体现,因而进入了城市和区域互动型城市化阶段。一方面,城市的发展使其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在区域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区域的发展加速了区域城市化的进程。此外,随着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住房条件的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因子在推进区域城市化中的作用也随之上升。3.城市主导因子的变化(一)80年代为城市主导型城市化阶段

从表1可以看出,80年代,各综合因子权重依次为城市中心性、区域发展水平、区域发展规模、城市服务水平、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城市居住环境条件,其中前三个综合因子权重均大于0.2,反映出这一阶段中国各区域城市化水平的主导因子首先是城市中心性,其次才是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的因子。这说明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主要通过城市自身发展来推进,缺乏区域发展的支撑,城市和区域的联系程度比较低,表现为中国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小,城市化率低。

(二)90年代为区域主导型城市化阶段

从表2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各综合因子权重依次为区域和城市发展水平、区域发展规模、城市中心性和城市生活水平、地区产业结构和城市环境及设施、城市分布、城市居住条件,其中前两个综合因子权重均大于0.2,反映出这一阶段中国区域城市化水平的主导因子是区域的发展水平和规模,而城市在推进区域城市化中的作用下降。说明在这一时期,中国区域城市化主要通过区域发展来体现,进入依靠区域发展来推进城市化的阶段。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城市分布的因子——城市密度也成为该阶段体现区域城市化水

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当前为城市和区域互动型城市化阶段

从表3可以看出,2000年以后,各综合因子权重依次为区域发展水平和城市中心性、区域发展规模、城市生活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居住条件、城市交通、城市分布,其中前两个综合因子权重均大于0.2,反映出这一阶段区域城市化水平的主导因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在区域

中的地位因子,区域城市化水平通过城市和区域的共同发展来体现,因而进入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