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顺昌第一中学2016届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历史复习之解题指导(一)材料解析题 课件_第1页
福建省顺昌第一中学2016届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历史复习之解题指导(一)材料解析题 课件_第2页
福建省顺昌第一中学2016届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历史复习之解题指导(一)材料解析题 课件_第3页
福建省顺昌第一中学2016届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历史复习之解题指导(一)材料解析题 课件_第4页
福建省顺昌第一中学2016届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历史复习之解题指导(一)材料解析题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复习之解题指导(一)材料解析题

1、注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审题能力);

2、调动和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描述和阐述事物(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特点: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高考对材料解析题的能力要求:2009-2013年福建高考材料题难度系数表(下表)题号第38题第41题(改革)

度2009年0.490.372010年0.570.432011年0.460.452012年0.450.282013年0.350.462014年??失分原因:1、知识和思维能力上的缺陷

2、没有审明题意和抓住思路与技巧如何更好地解答材料解析题?1、审――解答的前提2、找――解答的关键3、答――解答的体现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例一】【例二】材料处理类(新材料)“根据材料……,指出(或概括、归纳等)…”知识运用类(新情景)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概括、归纳等)”综合提升类(探究学习)“综合以上材料……请论述(证)……或谈认识、体会等”从题目设问看1.审设问(1)审清设问的类型。1.审设问(1)审清设问的类型。(2)分析试题结构,审清设问中的“四语”。B.主干语A.答项语D.提示语C.限定语历史作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民主革命时期评述如:评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2、审材料:读懂、读透材料,应读三遍第一遍略读,快速浏览材料,了解材料大体考向,链接教材相关知识点,对材料宏观把握。

第二遍精读,对信息量大的材料要借助标点符号(特别是分号和句号)划分层次,理解各层的含义和各层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同时用符号(直线或曲线)画出关键词句,去粗取精。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二、找——解题的关键1.找有效信息

(1)材料的开头和结尾。(2)省略号的两边。(3)材料的出处。(5)材料的题头(提示语)。(4)材料中的注释或说明。2.找材料之间的联系

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但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设计的。找出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定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3.找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尽管近几年来材料解析题呈现出“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将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确定材料所述内容与教材具体知识点的关联,这样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解题的大方向便明确了。4.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

材料题是“史论结合”的典型题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读材料时要带着设问,有目的性地阅读;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5.找设问之间的关系

“分层设问,层层推进”,这是近年来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历史主观命题呈现的新特点。此类题目答好第一问非常关键。答对了第一问,后面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答第一问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考虑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准确。当然,有时候第一问的答案可能蕴含于第二问之中,需要仔细分析。答题规范建议(尽量避免非知识性的丢分)第一,值多少分回答多少内容,按分值给答案。

第二,组织答案应条理清楚,尽量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第三,答案要点要醒目。第四:答案要点要“多多益善”(全面)注意,这里的“多多益善”指的是“要点”多,而不是“文字”多。第五:答案内容“广度第一,深度第二”。第六:写在试卷上的文字不要轻易划掉。第七:合理安排答题空间第八:语言要完整,字体要工整(一)、理论分析正确的处理方法:第九:答题时要理智处理材料信息与经典结论的冲突二、典型例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即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诉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太祖)敕中书省曰:“朕初以边戍馈饷劳民,命商人纳粟,以江淮盐偿之,请回答:材料: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即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诉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

(太祖)敕中书省曰:“朕初以边戍馈饷劳民,命商人纳粟,以江淮盐偿之,盖欲足军食而省民力也。今既数年而所输甚薄,军饷不供,岂盐价太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尔中书其议减盐价,俾输粟于西河、梅川,庶粮饷可给而内地之民省挽运之劳。”————《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帮助?扶持?保护?怜悯?支持?……扶持!保护!利用!材料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即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诉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太祖)敕中书省曰:“朕初以边戍馈饷劳民,命商人纳粟,以江淮盐偿之,盖欲足军食而省民力也。今既数年而所输甚薄,军饷不供,岂盐价太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尔中书其议减盐价,俾输粟于西河、梅川,庶粮饷可给而内地之民省挽运之劳。”————《明太祖高皇帝实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根据材料:保护商业和商人;利用商人;进而保证农业生产时间,不因军事政治需要而劳农、伤农;结合所学知识:巩固和发展农业,防止百姓弃农经商;不利于商业的发展,不利于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不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①重农抑商是基本国策,重视农业,防止百姓弃本从末;②一定程度上保护商人,为特殊需要利用商人,保证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③妨碍商业的正常发展。三、温馨提示1.强化对主干知识、重要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识记。2.当设问要求依据材料回答时,切记要充分全面地提炼概括材料中的观点、信息来组织答案,即使材料观点与所学内容严重冲突也应大胆应用材料信息。3.商人在封建王朝中的地位:

一、理论分析

1.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语言。历史学科有许多概念和专有名词必须准确表达,绝不能张冠李戴,也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历史试卷不能当成语文试卷来答,不能答成“散文”;

2.要充分尊重历史学科语言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采用教材中的标准概第十:用学科语言回答学科问题二、典型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3年福建卷)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苏维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国际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工业落后,技术落后,经济落后,国防薄弱。建立社会主义的需要;为了能独立的存在而不致灭亡。①苏维埃俄国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国际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②技术落后,国防薄弱;③如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3年福建卷)材料二: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向国民经济要向人民要工业农业

全民节约为工业化打基础①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②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③征收农业税;④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3年福建卷)材料三: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通常道路:从发展轻工业开始。①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资本原始积累;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说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3年福建卷)材料四: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首先重要的是重工业;但又有所不同;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不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三、温馨提示

学习历史、回答历史问题也就是“重新思考”历史的过程,因为我们所思考的历史、所回答的历史问题几乎都是前人思考材料解析题解答的一般步骤:1.阅读设问,明确这道试题所要考查的历史问题,由此明确这段史料所讲的大致内容和包涵的相关问题。其好处是能一下子明确阅读史料的方向和目的,做到心中有底,并能节约时间。

2.带着设问阅读史料,并划出有效信息。史料中的时间、人物、出处等这些基本要素不能放过。“时间”中有历史背景、阶段特征等;“人物”中有重大史实、阶级关系、国家利益等;“出处”中有时代背景、阶级立场、史学观念等。

3.综合史料信息,明确史料撰述的中心问题和撰述这一中心问题的方式,读懂、理解这一史料。

4.将试题的设问与史料的中心问题结合起来,根据给分多少腹稿答题要点。

5.“四化”答题: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结论化(简洁化)。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例题一(2009年福建文综)问题:(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一步:审设问,明意图,确定答题方向。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事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第一步:审设问,明意图,确定答题方向。第二步:审材料,挖掘有效信息。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梵书》

关键词设问意图根据材料一以材料一为依托,其中包含了足够多的信息。需要一定的理性分析,在遣词造句上要有所斟酌,要简洁、准确。基本主张“基本”就是主要的;“主张”就是看法观点。审设问第一步概括第三步:整合信息,形成答案。材料出处有效信息材料一“第一段”以孔子之事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材料一“第二段”夫童心者……若失却童心……材料一“第三段”谓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信息来源预设答案材料一“第一段”反对将孔子的说教神圣化,要有自己的见解主张材料一“第二段”提出关于“童心”的理论材料一“第三段”主张一定程度上的男女平等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第一步:审设问,明意图,确定答题方向。第二步:审材料(调动所学),挖掘有效信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小农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但商品经济繁荣,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封建正统思想依然占主导,但出现了对正统思想的批判思潮;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政治上:经济上:社会生活:思想上:“材料一”及“所涉及的知识”第三步:整合信息,形成答案。信息来源预设答案第二步:审材料(调动所学),挖掘有效信息。材料出处有效信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出现了反正统的进步思潮市民阶层登上社会舞台,追求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第三步:整合信息,形成答案。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材料二:

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一步:审设问,明意图,确定答题方向。第二步:审材料(调动所学),挖掘有效信息。

材料二:

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三:

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禁止不动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出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决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时,他说:“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

——摘编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第二步:审材料。挖掘有效信息。第三步:整合信息,形成答案。信息来源答案预设材料二材料三李贽的思想与封建正统思想不符,被封建政府定性为“乱道、诬民”面对强权不屈服,以死抗争宇宙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否定教会的宇宙观面对强权不放弃自己的学说,以死抗争敢于批评正统思想,对旧有的统治秩序不利面对强权不放弃自己的理想,甚至以死抗争相同原因相似之处第三步:整合信息,形成答案。关键词设问意图材料出处有效信息信息来源形成答案例题二:材料一:二、典型例题

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3年浙江卷)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材料一:二、典型例题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3年浙江卷)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这一阶段:政治领域里的变化——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出现;这一阶段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①文艺复兴②宗教改革③光荣革命变革事件:是最早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所倡导的人性在宗教领域里的反映:英国由人治转向法治,代议制民主逐步确立①文艺复兴②宗教改革③光荣革命①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②把人们从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③英国向君主立宪制转变。意义:变革事件:

……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里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材料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资产阶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确立;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2)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

角度研究历史。参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

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特征资产阶级对外经济侵略,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出现了城市化;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代议制民主确立;马克思主义诞生。———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无产阶级政治资产阶级革命,代议制民主确立;马克思主义诞生,开创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经济生产力极大提高。文化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发展;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兴起。社会城市化加快;无产阶级开始显示伟大力量。生态材料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材料三:

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①②③中西方差距拉大

的原因中国落后西方腾飞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事件主体是中国事件主体是西方两个事件主体相对运动欢迎提出宝贵意见谢谢!38.材料分析题(37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基本变化趋势比较(公元400—1998年)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38.材料分析题(37分)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摘编自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材料三1921—193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平均增长速度(%)材料四中国在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扬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年份日英美法德1921-19293.01.74.39.47.11930-19379.92.70.7-3.9-0.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此题侧重对经济史和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古今贯通、中外结合,同时结合了工业发展、人均GDP与民生等热点问题的考查。主题明确,立意新颖,从今年社会热点:“中国GDP将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的话题切入,引导人们从历史的角度理性看待中国的GDP。题目以“中西方人均GDP对比变化”为主线,结合中外各时期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分析。从考查知识内容范围看:涉及明清时期、民国时期中西方社会对比、经济全球化等;从考查能力层次看:包括图表、文字材料的信息解读能力、文字概括表述能力、知识再现及迁移归纳组合能力等。38、必做题(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现快速工业化战略。(9分)第Ⅱ卷(材料分析题)【考点】中外工业化道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第(1)题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政权、国家巩固问题,所学知识则联系课本,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38、必做题(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10分)做法: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征收农业税,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第Ⅱ卷(材料分析题)第(2)题材料摘自《斯大林选集》,所以答案应该出自斯大林上台后,材料中斯大林强调不靠外,因此从国内考虑,再结合斯大林体制形成过程答题;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41、选做题(15分)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德意志)“所在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年)材料二

《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三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