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猪屠宰行业产业链及发展格局分析_第1页
中国生猪屠宰行业产业链及发展格局分析_第2页
中国生猪屠宰行业产业链及发展格局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生猪屠宰行业产业链及发展格局分析

屠宰行业上游养殖和下游零售高度分散化,压制屠宰企业规模效应释放。从上游端来看,国内生猪养殖行业格局高度分散,散养户(年出栏量1-500头的养殖户)每年出栏的生猪数量达到总出栏量的45%,行业CR5占比仅为6.25%,上游养殖的高度分散化加大了屠宰企业获取稳定生猪供给的难度。从下游端来看,国内生猪鲜肉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农贸市场、现代零售商(超市和大卖场)、酒店及餐厅以及零售店(杂货店及品牌连锁店),其中高度分散化的农贸渠道占比超50%;农贸市场以销售热鲜肉为主,而大规模屠宰企业产品结构以冷鲜肉和冷冻肉为主,其高溢价难以通过传统渠道进行兑现,导致大型屠宰企业在下游销售端也缺乏竞争优势。

《2020-2026年中国生猪屠宰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屠宰行业竞争格局高度分散,大型屠宰企业(CR5)占比仅为5%,并且行业集中度提升进程十分缓慢,以屠宰龙头双汇为例,其屠宰量占国内屠宰总量的比重从2011年的1.51%提升至2018年的2.35%,仅提升了0.84pct。屠宰行业集中度提升受阻的原因在于:1)上下游分散性加大规模提升难度;2)相较于中小规模和私屠企业,大型屠宰企业成本端承压;3)地方保护主义阻碍大型屠宰企业异地扩张。

大型屠宰企业成本端承压,亟待规模上量进行平滑。规模化屠宰、定点屠宰和私屠滥宰是国内屠宰行业的三种主要形式,其中定点屠宰和规模屠宰在检疫标准、环保治理等方面受到国家标准的法规限制,因此相对于小型和私屠企业,其屠宰成本较高。而目前在终端渠道其溢价能力相对较弱,成本端承压拖累利润,大型屠宰企业头均利润低于小型和私屠企业。在此背景下,大型屠宰企业主要依托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来实施成本管控,但目前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化程度也处于较低水平,其管控能力仍待提升。

屠宰企业的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包括厂房和设备投入,可变成本包括生猪收购成本、水电、人工、检验检疫费等。

2015年以来国家对生猪产业链的环保要求趋严,倒逼大量非法违规的养殖企业和屠宰企业退出市场,2016年农业部查处屠宰违法案件4839起,捣毁私屠滥宰窝点2715个。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促使政策再度加码,农业部连发多项文件,要求加快推进生猪屠宰清理整顿和标准化创建。随着行政力量持续加码,自2015年以来生猪定点屠宰比重呈现出明显的提升趋势,2018年定点屠宰比例为35%。

受制于规模,中小企业盈利弹性较小。一方面,政策趋严推升上游养殖业集中度,中小企业收猪处境趋于被动,尤其是在生猪供给量收紧时期,其议价能力更弱;另一方面,对于大规模的屠宰企业而言,可通过鲜销和冻品平衡对猪价周期的影响进行平滑,而中小企业受制于资金、业务等方面规模限制,操作空间有限。

融资环境收紧,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加剧。由于屠宰企业的毛利率较低,尤其是小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