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09经济增长理论_第1页
宏观经济学09经济增长理论_第2页
宏观经济学09经济增长理论_第3页
宏观经济学09经济增长理论_第4页
宏观经济学09经济增长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讲经济增长理论第一节

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EconomicGrowth量的不断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Economic

Development量的增长及质的改善,如产业结构的升级、投资依赖型转变为消费引导型等经济增长的衡量

总产量增长率人均产量增长率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本:分为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劳动:即劳动力;技术进步:

1.如发明创造对增长的作用(技术进步);

2.如资源的重新配置,即劳动力和资本从效率低的部门转移到效率高的部门(体制改革);

3.如企业组织与管理水平提高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管理水平)第二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R.Harrod)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D.Domar)在上世纪30、40年代分别提出。由于两个模型的内容基本相同,故一般合称为哈—多模型。哈罗德模型的假设哈罗德模型的推导

如果不存在技术进步,则一个社会的国民收入和资本存量之间应成正比(资本—产量比),得

K/Y=vK=vYΔK=vΔY同时也不存在资本折旧问题,得

ΔK=I=vΔY由于储蓄S是国民收入Y的函数,得

S=sY由凯恩斯的

I=S时经济活动才能均衡的结论,得

vΔY=I=S=sY所以,国民收入要保持均衡,必须使增长率为哈罗德模型的核心

均衡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等于社会储蓄倾向与资本—产量比二者之比。

1.均衡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率与社会储蓄倾向成正比;

2.均衡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率与资本-产量比率成反比。实际增长率:

GA=s/v有保证的增长率

GW=s/vr

GA*v

=s=GW*vr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由美国经济科学家家索洛和斯旺分别提出,而由英国经济学家米德系统表述,主要描述经济增长率同劳动力增长率、技术进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假定社会储蓄函数为S=sY;劳动力按不变比率n增长;技术水平不变;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人均生产函数:

y=f(k)索罗导出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为:f(k)=k+nk说明:一个社会的人均储蓄sf(k)可以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加k,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另一部分是为每一增加的人口配备每人平均应得的资本设备nk

,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稳态:指一种长期稳定、均衡的状态,是人均资本与人均产量达到均衡数值并维持不变。稳态的特征资本的深化为零,即△k=0;

在稳态时y和k的数值不变,但总产量Y与总资本存量K都在增长;总产量与总资本存量的增长率相等,且都与劳动力的增长率n相等0<s<1,曲线sy与曲线y=f(k)的形状相同,且位于曲线y下方;资本广化曲(n+δ)k是通过原点、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sy=(n+δ)k是稳态条件,人均储蓄正好全部用来为增加的劳动力购买资本品;在E点之左,存在着资本深化即△k>0。这时,人均资本k有增多的趋势,k会逐步接近于kE。当k=kE时,经济实现稳定状态;在E点之右,sy<(n+δ)k,k有下降趋势,并一直持续到kE的数量上,达到稳态。E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结论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无论是人均资本过多还是过少,经济都会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恢复到长期、稳定、均衡状态。稳定增长的实现意味着人均资本、人均产量、经济增长率趋向一个均衡值——人口增长率。人均收入的稳定增长取决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储蓄率的增加和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储蓄率的提高对稳态的影响人口增长率提高对稳态的影响黄金分割率

要想使得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就应该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

f′(k)=n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率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生产要素投入量,一类是生产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是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投入的结果,其中劳动、资本是可变的,土地是不变的。要素生产率是产量与投入量之比,即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要素生产率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与知识进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六个:劳动、资本存量的规模、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和其他因素。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规模结构:私人作坊→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就业结构:农业产业→非农产业倒U字假说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大变化的时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经济发展初期,由于不平等程度较高的非农业部门的比率加大,整个社会的分配趋于不平等。一旦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由于非农业部门的比率居于支配地位,比率变化所起的作用将缩小。收入再分配的各项政策的实施等,总的来说分配将趋于平等。库兹涅茨的“倒U字假说”提出后,学者认为“倒U字假说”不符合第三世界国家的实际情况,或者说,随着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收入不平等程度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平等。第四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缺陷一是生产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与事实不符。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由于资源配置合理、部门协调效率高、信息传递有效等,产生了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而发展中国家则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规模报酬递减的状况。二是无法对劳动力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做出解释,也未能对控制人口增长、提高技术进步速度提出相应的建议。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稳态增长率即人口增长率是外生变量,但人口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率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所以,许多学者认为增长率的外生化是新古典增长模型在理论上的主要缺陷。三是新古典增长理论难以解释现实。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具有相同的技术和相同人口增长率的不同国家的增长率具有趋同性,但许多国家的现实却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趋同论相悖。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的理论总称。新增长理论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认真考虑教育、投资、研究与发展、税收与贸易政策等问题,并实施正确的政策,就能够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罗默的新增长理论:知识溢出模型一承认知识是一个生产要素,与资本一样,知识必须通过放弃当前的消费才能得到。二过去投入的资本可以使知识得到积累,并且知识又能刺激投资,投资的持续增长能够永久地提高一国的经济增长率。三知识能够提高投资收益。四资本、人力资本、非熟练劳动、专利等都属于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的组合使得规模报酬递增。五国际贸易有利于将新技术、新知识及人力资本引入一个国家,会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使世界经济具有持续的增长动力,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别源于不同的知识、人力资本等。罗默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奠定了随后出现的增长理论的基础。卢卡斯的新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

提出“私人人力资本积累带动经济增长”的卢卡斯模式,认为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重视包括在职训练、边学边干等形式的教育,不断积累人力资本,多对研究与发展进行投资。这样,一国才能实现长期、稳定、均衡的经济增长。第五节

关于经济增长的争论增长极限论

《增长的极限》:资源有限增长怀疑论物质≠幸福对增长极限论的批评

《没有极限的增长》:资源有限,但远远没有接近极限。第六节

经济周期理论概述经济周期(Businesscycle)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中心表现是国民收入的波动;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失业率、物价水平、利率、对外贸易)经济周期的类型基钦周期

短周期3—4年

短周期是心理原因所引起的有节奏的运动的结果,而这种心理原因又多是受农业丰歉影响食物价格所造成的。

朱格拉周期

中周期9—10年

康德拉季耶夫(俄)周期

长周期50—60年

库兹涅茨周期

中长周期15—25年(平均为20年)

熊彼特(奥地利)周期

综合性周期每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包括3个短周期熊彼特周期

1939年熊彼特对朱格拉周期、基钦周期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3个短周期。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约为9-10年,长周期为48-60年。熊彼特以重大的创新为标志,划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是从18世纪80年代到1842年,是“产业革命”,第二个是从1842年到1897年,是“蒸汽与钢铁”,第三个是从1897年以后,是“电气、化学和汽车”。在每个长周期中仍有中等创新所引发的波动,这就形成若干个中周期,在每个中周期中还有小创新所引起的波动,这就形成若干个短周期。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乘数-加速数模型加速原理:收入水平或消费需求的变动会引起投资量变动。其基本内容是:收入或消费的变动,要求生产部门增加商品的供给量,如果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已经得到充分利用,增加生产就要相应地增加资本存量,就要有新的投资追加到生产中去。所以,加速原理就是研究引致投资△K与收入变化△Y之间的关系。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K=vYv:资本-产量比率,指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数量。△K=It=Kt-Kt-1=vYt-vYt-1=v(Yt-Yt-1)

v:投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即加速数。

=v(Ct-Ct-1)加速原理的假定假定技术水平不变为前提,即假定产量增加同资本存量的增加保持同步增长。假设企业的设备已达到充分利用。假设社会上还有可利用而尚未利用的资源。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和萨缪尔森认为,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只说明了投资变化引起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变化,而没有说明收入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投资的变化。只有将加速数原理和乘数理论结合起来,才能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和波动的幅度。萨缪尔森认为,加速原理和乘数相互作用造成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通货收缩或通货膨胀。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产量的增加会引起投资加速度增加;同时,因乘数原理所起的作用,投资的增加又会引起产量的成倍增加。结果,社会经济呈上升的膨胀螺旋。当实际产出水平不断接近潜在国民收入时,边际消费倾向减少,经济增长速度必将出现递减趋势。根据加速原理的作用,如果产量增加速度递减,则总投资将以更快的速度下降,结果将导致社会经济呈下降的紧缩螺旋。但是,由于重置投资的存在,使总投资不能小于零,这样,经济的收缩就有了一个极限。一旦经济下降到这一限度,就会停止收缩。这时经济波动处于萧条阶段。由于重置投资的乘数作用仍然起着作用,就会使收入逐渐上升。这样,经济由于收入与投资相互影响而再一次增长起来。一个新的周期使又重新开始。非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外生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的主要根源在于经济以外的某些因素的变动。太阳黑子理论创新理论政治性周期理论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体系之内寻找经济周期自发地运动的因素。纯货币理论投资过度理论消费不足理论心理理论太阳黑子理论:英经济学家杰文斯于1875年提出。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是由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气候的周期变化,进而影响农业收成,农业的收成又会影响整个经济。由于太阳黑子的活跃周期是大约十年左右,因而经济周期大约也是十年左右。创新理论

认为创新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主要是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市场。新的要素组合形式技术的革新和发明不是均匀的连续的过程,而有其活跃期和低迷期,因而导致经济上升和下降,形成经济周期。

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创新者带来了盈利,引起其他企业仿效,形成创新浪潮,使得银行信用扩大,对资本品需求增加,引起经济繁荣;随着创新的普及,盈利机会消失,银行信用紧缩,对资本品的需求减少,这就引起经济衰退。直至另一次创新的出现,经济再次繁荣。纯货币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提出,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