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计算机通信网课件
在高频时,由于趋肤效应,电流向表面集中,趋肤深度δ可以表示为:
式中μ为导体的磁导率μ=μ0μr,f为频率,单位是Hz,σ为电导率,单位是S/m。表2-4-1中列出几种常用导线材料的趋肤深度。
表2-4-1几种常用材料的趋肤深度(mm)与频率的关系
102Hz103Hz104Hz105Hz106Hz107Hz108Hz109HzCu6.72.10.670.210.0670.0210.00670.0021Al8.82.750.880.2750.0880.0280.00880.0028Fe1.10.350.110.0350.0110.00350.00110.0004第1页/共64页
从表2-4-1可以看出,对于一般导体如直径为0.8mm的导线,当频率在100kHz以上时,趋肤效应就十分明显了。在有趋肤效应的情况下,因为高频电流只在截面上靠近表面的部分流动,所以导线的有效截面比实际截面小,可以写为:,导线的高频电阻RRF为
可以看出,导线的高频电阻RRF比直流电阻RDC大。表2-4-2中列出了一根直径为0.2mm,长度为l0cm的铜导线的高频电阻。
第2页/共64页表2-4-2直径为0.2mm,长度为l0cm的铜导线的高频电阻
高频时,除了考虑高频电阻外,导线的电感将起主要作用。对于一根长度为l,直径为D的导线,当l/D>>l时,导线的电感为:
式中l和D的单位为m。
RDC(mΩ)RRF(mΩ)<106Hz107Hz108Hz109Hz55≈55137.5410.41370第3页/共64页
导线的总阻抗为:
对于高频情况,│ωL│>>RRF,因此高频时导线的阻抗为:
第4页/共64页一般情况下,对于高频信号,│ωL│>>RRF>>RDC,因此导线的阻抗主要是电感的感抗。频率越高,感抗越大,这对于信号的传输是很不利的。因此要求负载阻抗应和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匹配,这样信号沿传输线传播没有反射,直至终端为负载电阻所吸收。
第5页/共64页二、电阻性耦合(共阻抗耦合)
1、通过公用电源内阻的耦合
如图2-4-1所示,放大器
1中的干扰信号通过电源,地线
构成回路,在电源内阻ZC上产
生一电压降ZCii,与电源产生
的干扰电压Vi’(如交流声等)叠
加,形成一干扰电压Vi=Zcii
+Vi’
加在放大器2上。第6页/共64页2、通过公共接地回路的耦合
如图2-4-2,BG1的输出电流在公共接地回路的等效电阻ZC上产生一电压降i1ZC,作为干扰电压加在BG2的输入端(将被放大……)。
第7页/共64页
由理论分析可以导出,接地平面上距离为l的两点之间的阻抗为:
第8页/共64页其中:RDC:接地平面上的直流表面电阻,
RRF:接地平面上的射频表面电阻
K:射频表面电阻与直流表面电阻的比值,
大于1的常数(趋肤效应),
σ:相对于铜的某金属的电导率(σi/σCu),
μ:相对于铜的某金属的磁导率(μi/μCu)。
接地平面上两点间的阻抗,当l>λ/8时,可以变得相当大。第9页/共64页3、通过公用地线的耦合
如图2-4-3,几台设备通过一根公用导线接地时,接地线上的电流比较大,在接地线上将产生一电压降ZC(I1+I2),各设备之间可能互相干扰。
第10页/共64页
对于电阻性耦合,以上各种公共阻抗(例如电源内阻、公共接地回路的阻抗、公用地线的电阻……)都很小,属于分布阻抗(分布电阻…),在电路图上都被忽略,但是在研究干扰时,成为干扰信号的耦合途径。
三、电容性型耦合:
f较高时,干扰信号和可以通过导线间的分布电容从一个回路传到另一个回路,称为……。
第11页/共64页例如:图2-4-4(a),接地板上两平行导线之间的电容耦合,C12是耦合电容,f越高,电容耦合越强。C1、C2分别是两导线对地的电容,等效电路如图2-4-4(b)、(c)、(d)所示。
第12页/共64页2-4-4(b)等效电路
2-4-4(c)低频
2-4-4(d)高频第13页/共64页频率较高时,图2-4-4(c),干扰电压:
耦合系数:
一般情况下:
第14页/共64页用分贝表示:
常见的传输线的耦合电容(表2-4-3,利用电轴法计算)。
例题:两根无
限长平行导体圆柱
线,半径均为a,
轴线间的距离为d
(d>2a),如图所
示,求单位长度的
电容C0。
第15页/共64页解:利用电轴法求解。等效电轴的位置如图中所
示(),导体圆柱体外任一点的电位:
左边导体上的A点:r2=b-(h-a),r1=b+(h-a),左边导体的电位为:
右边导体上的B点:r2=b+(h-a),r1=b-(h-a),右边导体的电位为:
第16页/共64页两导体间的电位差
单位长度的电容:
第17页/共64页三、电感性耦合,干扰信号通过导线间的分布电
感或线圈和变压器的漏磁,从一个回路传到
另一个回路。
第18页/共64页例如:如图2-4-6,接地板上两平行导线之间
的电感耦合,
第19页/共64页等效电路如图2-4-7所示,
M是互感系数,干扰电压:
M是单位长度的互感系数,利用复数计算:
第20页/共64页设回路1匹配,i1=V1/RL1,
设回路2也匹配(R2=RL2),
常见的导线及线圈间的互感:表2-4-4。
第21页/共64页表2-4-5两根平行导线之间的互感M(μH)
l(cm)d(cm)0.512350.040.040.030.025100.100.090.070.065200.230.200.170.156300.370.300.280.258第22页/共64页2-4-2辐射干扰的传播
主要介绍近距离内辐射干扰的传播。(不介绍远距离的传播,例如:通过电离层和对流层的散射,山峰的绕射……,这些在电波传播课程中介绍)
一、辐射干扰的发射和接收
1、辐射干扰的发射(在2-2-3节中介绍了辐射干扰
源)
①天线辐射:广播、电视、通信、雷达……,用天线
辐射。
②等效天线辐射:导线、传输电缆中通过高频电流,
就有天线辐射效应。
③设备的电磁泄漏,例如ISM设备机壳的缝隙、孔径。
第23页/共64页④放电辐射:电晕放电、火花放电、弧光放电、
辉光放电、静电放电。
2、辐射干扰的接收
①天线接收
②
等效天线接收:各种导线、电缆、机壳都有
天线效应,可以接受辐射干扰信号。
③
接收能力与干扰信号的特性有关:
水平放置的天线,可以接收水平极化波干扰
信号,
垂直放置的天线,可以接收垂直极化波干扰
信号。第24页/共64页二、近区场的耦合(近区场:2-3-6,范围:r
<<λ/2π
辐射源的近区是感应场,干扰信号的传播没有滞后效应(远区场*……),近区干扰场在被干扰设备的等效天线(导线、电缆、机壳)上产生感应电动势。
三、远区辐射场的传播
辐射源的远区是辐射场,干扰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传播的途径有:地面波传播、天波传播、视距传播、反射传播和绕射传播等。
第25页/共64页1、
自由空间电磁波的传播和衰减(自由空间是
指无损耗的空间,如真空)
①
辐射功率密度S和场强E,
设一天线,输入功率为PT,增益为GT,则在距天线r处最大辐射方向上的辐射功率密度:
第26页/共64页
由远区
可以解出*:
②
自由空间中的传播衰减
设一接收天线的有效接收面积为Ae,增益为GR,则:
第27页/共64页接收天线的输出功率(由(2-4-16)、(2-4-21))
定义自由空间中的传播衰减为:
用dB可以表示为:
可以看出,自由空间内的传播衰减与f和r有关,r或f增大1倍,衰减6dB*
。
第28页/共64页③损耗媒质中的传播衰减(例如空气中),
由于空气对电磁波的吸收或散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有损耗,设损耗为A,定义为:
是负值
其中:E是接收点的实际场强(测量),E0是该点
的自由空间场强(计算)。
A与辐射频率、传播距离、地面参数、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
∴损耗媒质中的传播衰减为:
第29页/共64页2、辐射干扰的传播途径
表2-4-6电磁波波段的划分波段名称频率范围(Hz)波长范围(m)主要传播方式长波100K~300K3000~1000地面波传播中波300K~3M1000~100地面波、天波短波3M~30M100~10天波、地面波超短波30M~300M10~1视距传播、天波微波300M~300G1~0.001视距传播第30页/共64页①
地面波传播:沿地表面传播
地面波受地面参数(ε、σ、干湿程度等)的影响很大,f越高,地面对电磁波的吸收越强,所以地面波主要传播较低频率的电磁波(一般30K~30MHz),例如长波和中波。地面波主要是垂直极化波。
②
天波传播
天线发射的电磁波,在高空被电离层反射后到达地面的接收点,称为天波传播。长波、中波、短波都可以利用天波传播。天波传播受电离层的厚度和高度的影响,并受到太阳、地球磁场的影响,还与时间有关*。
第31页/共64页③
视距传播
在超短波和微波段,由于频率很高,电磁波沿地面传播的损耗很大,又不能被电离层反射,主要采用视距传播方式。
视距传播是指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能互相“看得见”的距离内,电波从发射天线直接传播到接收点,也称为直接波或空间波传播。在接收点,除收到直射波外,还可以接收到地面反射波,如图2-4-8所示。电视、调频广播、移动通信,微波接力通信都属于视距传播。
第32页/共64页④
透射传播
干扰信号透过障碍物(如建筑物)的传播。
例如:电磁波穿过墙壁的损耗与墙壁的结构(钢筋混凝土
结构、砖木结构……)及干湿程度有关。测试表
明,高大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单层墙壁对电
磁波的衰减约为5~10dB,单栋建筑物的衰减约为
15~20dB。
⑤
绕射(衍射)传播
干扰信号绕过传播路径上的障碍物的传播方式(测量中,紧贴建筑物后信号很弱,远离一些,信号又增强
……)。波长越长绕射能力越强,因此长波、中波、短波绕射能力比较强,超短波(电视、调频广播)、微波绕射能力比较弱,机壳上缝隙的泄漏也是绕射传播。第33页/共64页
⑥
反射传播
干扰信号可以通过地面、建筑物、大型广告牌、车辆的金属外壳的反射到达接收点。
四、辐射场与被干扰设备的耦合
1、辐射场通过天线的耦合干扰。
2、辐射场对导线(或回路)的耦合干扰。
很多电子设备用金属壳屏蔽,干扰场可以通
过引出的电源线或电缆耦合进入设备造成干
扰。设有两个设备A和B,通过两根平行导线
连接,如图2-4-9(a)所示,辐射场在导
线上可能产生两种感应电压:
第34页/共64页第35页/共64页①
在导线与系统地构成的回路上产生感应电压
UC,如图2-4-9(b)所示,等效电路如图2-
4-9(c)所示。第36页/共64页设辐射场为
若辐射场以电场为主(f较
高时),在回路上产生的感
应电压:
第37页/共64页
h:导线距地面的高度,l:导线的长度。
若辐射场以磁场为主(f较低时),在回路上产生的感应电压:
第38页/共64页
UC在两根导线中产生方向相同、大小和相位也相同的电流i1、i2,UC称为共模电压,这种场对回路的耦合称为共模耦合。
②两根导线和设备(输出、输入端)构成的回
路上产生的感应电压UD,如图2-4-10(a)所
示,等效电路如图2-4-10(b),计算方法与
上面相同。
第39页/共64页第40页/共64页若辐射场以电场为主:
若辐射场以磁场为主:
UD在两根导线中产生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电流I’1、i’2,UD称为差模电压,这种场对回路的耦合称为差模耦合。
单位电场和单位磁场在回路中产生的干扰电压与频率的关系如图2-4-11、2-4-12所示。可以看出,频率较高时,感应电压就比较大了。
第41页/共64页图2-4-11单位电场在回路中产生的干扰电压
与频率的关系第42页/共64页图2-4-12单位磁场在回路中产生的干扰电压
与频率的关系第43页/共64页①、f每增加10倍,V1/E0(V1/B0)增加20dB。
②、由(2-4-29)式、(2-4-31)~(2-4-33)式:
βl=(2n-1)π,n=1,2,……,出现
极大值()
βl=2nπ,n=1,2,……,出现极小值:
第44页/共64页3、辐射场对机壳的耦合干扰
①
辐射场可以通过设备机壳上的孔径,缝隙的
衍射(绕射)进入设备内产生干扰,波长越
长绕射能力越强。
②
机壳上没有孔径,缝隙,辐射场也可以通过
在机壳上产生的感应电流耦合到机壳内,由
于趋肤效应,机壳的导体板越厚,耦合到机
壳内的干扰场越弱。
2-4-3电磁干扰耦合模型
综合2-4-1、2-4-2的内容,可绘出电磁干扰的耦合模型,如图2-4-13所示。
第45页/共64页C:电容耦合,
L:电感耦合,
Z:共阻抗耦合,
NC:近场耦合,
FR:远场辐射。
第46页/共64页2-4-4电磁干扰的预测计算
建设一些电磁辐射的设备,都要求进行电磁辐射环境预测,
例如:电视发射塔①电视广播信号的覆盖范围,
②周围的电磁环境。
电磁干扰预测计算内容很多,包括:地面波干扰场强的计算,天波干扰场强的计算(中波、短波),视距传播干扰场强的计算,超短波干扰场强的计算和微波干扰场强的计算。只介绍一些基本的概念和一些常见的例子。
第47页/共64页一、一些基本参数:进行电磁干扰的预测计算,
首先需要了解电磁干扰源,被干扰设备和干扰场的一些基本参数。
1、电磁干扰源:干扰信号的频率或频谱、辐射功
率PT、发射天线的增益GT,辐射方向性(方向
图、方向图函数F(θ,φ))、天线高度……
2、被干扰设备:工作频率、距干扰源的距离r,接
收天线的增益GR,接收天线的高度……
3、干扰场:辐射功率密度S(能流密度),电场强
度E,磁场强度H(或B),远(近)区场特性,
地面条件,环境条件(周围建筑物的分布)……
第48页/共64页二、地面波场强(例1)
长波和中波,通常采用地面波传播,在距离辐射源r处地面波场强(峰值)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PT:发射天线的输入功率(KW),
GT:发射天线的增益,
r:距离(km),
A:衰减因子,
F(Δ,φ):发射天线的方向图函数。
第49页/共64页推导:
第50页/共64页1、地面波衰减因子
对于垂直极化波
对于水平极化波
其中,d:干扰源和被干扰设备之间的距离km,
ε’:大地的相对介电常数,
σ:大地的电导率,
λ:干扰信号的波长m。
第51页/共64页表2-4-7一些常用的地质参数
地质条件σ(S/m)ε’海水480淡水5×10-380湿地1×10-210干地1×10-34农田1×10-215丘陵牧区5×10-313沿海沙地2×10-310城市居住区2×10-35城市工业区1×10-43山区1×10-35第52页/共64页2、方向图函数
例如:对于单塔中波天线
其中:h是天线的高度,
Δ是仰角,如图
2-4-14所示,
第53页/共64页对于常用的中波单塔天线,h=λ/2(150KW)
h=λ/4(10KW)
地面附近,Δ≈0,F(Δ)≈1。
例题:一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建在城市居民区,高度为
154m,辐射功率为100KW,增益为1.5dB,发射频率
为972KHz的垂直极化波。求距发射天线500m,高度
为1.6m处的电场强度。
解:发射频率为972KHz,波长为308.6m;由表2-4-7,对
于城市居民区,代入垂直极化波
公式可以求得:
第54页/共64页再由(2-4-35)式A≈0.99995
在距发射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