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的规律2分析_第1页
社会发展的规律2分析_第2页
社会发展的规律2分析_第3页
社会发展的规律2分析_第4页
社会发展的规律2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社会发展的规律2分析第四五课属于唯物论(或说辩证唯物论)第六课属于认识论(或说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第四课、第五课主要讲辩证的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即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2)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按规律办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2、第六课讲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起阻碍作用。(2)认识发展的根本规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第1页/共57页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孤立的观点静止的观点片面的观点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对立对立对立第三单元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对立根本对立: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2页/共57页辩证的联系观世界观(对应)方法论1、联系的含义及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优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第3页/共57页辩证的发展观世界观(原理)(对应)方法论1、发展的普遍性、实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充分做好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3、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重视量的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第4页/共57页矛盾的观点世界观(原理)(对应)方法论矛盾分析的方法1、矛盾的普遍性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把一般方法(要求)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①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第5页/共57页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联系发展矛盾(全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要认识自然界的奥秘,还要追索社会生活的本质,探究社会历史的规律,寻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历史观、群众观、人生价值观第6页/共57页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观与价值观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7页/共57页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一、社会发展的规律二、社会历史的主体第8页/共57页探究:1.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3.农夫的想法很可笑,你能从哲学上说明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吗?宋国有个农夫,披着破絮麻布熬过了冬天。来年开春,农夫在田里耕作,晒着太阳,感到浑身惬意,不知道天底下原来还有广夏温室和丝袄狐裘。他回头招呼妻子说:“这般享受的办法,别人一定还不知道,等我们去告诉国王,肯定会有重赏。”第9页/共57页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含义A.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B.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一、社会发展的规律第10页/共57页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是A.邓小平理论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C.生产关系D.生产力E.“三个代表”的思想F.自然地理环境G.文学艺术BCDF第11页/共57页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恩格斯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鲁迅这两则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第12页/共57页探究活动(二):P87材料1、宗教所描绘的世界可以在现实世界找到原型吗?2、宗教所描绘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是什么关系?3、人的许多不切实际的念头、思想和实际生活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你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第13页/共57页宗教观念从那里来15为何中国的菩萨形象类似中国古代妇女而不像外国女郎?为何西方的耶稣形象类似西方男子而不像中国男子?

这说明这些宗教形象来自于哪里?这说明了什么哲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虚幻的反映。

(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菩萨和耶稣,但这些宗教形象总能在外部客观世界找到某些类似的原型。这些原型进入人脑并经过人脑的加工,于是形成了对外部这些原型的歪曲、虚幻的反映)第14页/共57页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b.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c.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环境决定,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在阶级社会带有阶级性.第15页/共57页对农村进城务工者认识的变化?盲流打工仔、打工妹民工城市建设者以人为本的社会要求我们观念更新,给农民工、异乡人、乞讨者以更多的宽容和爱心。北佬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第16页/共57页

材料一:清明扫墓中,民间旧习俗要烧纸钱、纸车、纸马等,好让死去的人在“阴间”也享受世人的生活,这种对所谓“阴间”生活的想象,无非是人们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根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信贷消费的兴起,“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已成为人们新的消费观念。这种消费观念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巨大的变化而引起的。

两个材料分别和共同说明了什么哲理?(1)材料一体现: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材料二体现: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总之,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17页/共57页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这种生产状况决定了当时的人们没有私有观念,形成的是一种朴素的集体观念。

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生产劳动出现了新的变化,集体劳动逐渐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于是,逐渐产生了私有财产,并出现贫富分化现象,并最终导致阶级的产生。在这个过程中,私有观念产生,并伴随不同阶级的出现形成不同阶级的意识。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哲理?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第18页/共57页探究活动(三):P88材料

1、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那为什么在我国这个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封建主义的落后、腐朽思想残余,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里能产生先进的马克思主义?

2、是不是所有的社会意识都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为什么?

你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第19页/共57页结论:①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因此,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是不完全同步性的。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以上结论概括起来就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第20页/共57页

人们过去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导致中国经济很长一段时间内越计划越穷,物资奇缺,温饱都无法解决。

邓小平大胆实践,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种认识的变化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哲理?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消极的阻碍作用。(2)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第21页/共57页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第22页/共57页1、在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出生时,整个世界争论不休,“不合伦理”的诅咒声一度铺天盖地。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试管婴儿”已经是很正常的事。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了: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D、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D第23页/共57页2、在新时期,我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将其写入宪法,以更好的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领导执政能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主要体现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C第24页/共57页3、教材中的插图:“‘地狱’的情景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和“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说明了人们的宗教思想和各种观念无论多么主观、神秘,归根到底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头牛。”该观点说明了()A.动物也有意识B.上帝是人脑主观自生的C.有什么样的上帝就有什么样的上帝观念D.上帝观念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D第25页/共57页(1)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存在——社会意识(2)社会存在的最本质的内容——生产方式是在实践中生成的,社会意识来源于实践。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经济、政治和文化)。

实践生成了全部社会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思想)。

实践构成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实践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辩证统一由此可以推出:(3)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是什么?第26页/共57页①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基础;②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③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④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⑤社会生活的实践本性揭示了各种理论认识的根源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第27页/共57页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或存在和思维)一样吗?讨论:第28页/共57页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回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内容包括哪些?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是什么?内容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碍作用。(1)区别: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2)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或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包括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第29页/共57页哲理小结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指导人们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辩证唯物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认识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起促进作用.(历史唯物主义)都说明的是客观与主观的关系第30页/共57页例题: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邓小平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所以我们要……2、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邓小平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所以我们要……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起推动作用。“邓小平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所以我们要……第31页/共57页(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第32页/共57页探究活动(四)P89:

1、怎样才能揭开社会历史之谜?马克思解开社会历史之谜的关键是什么?

马克思发现社会历史规律、揭开社会历史之谜的基本过程——要创造历史首先就要生活,要生活下去就需要物质生活资料,要有物质生活资料就需要物质生产的实践。

马克思解开社会之谜的关键正在于找到了物质生产实践。

2、物质生产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第33页/共57页

我们想要有所作为,首先必须活着,活着就需要吃喝住穿等,也就是要有物质生活资料。

由此得知,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第34页/共57页探究活动(五)P89: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手推磨”和“蒸汽机”代表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水平,“封建主”与“资本家”则代表社会所采取的经济结构,即生产关系状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第35页/共57页把“蛋糕”做大和把“蛋糕”切好的关系中国要把“蛋糕”做大,即要把经济搞上去,否则无以民富国强。但“做大蛋糕”还不够,还要清楚应该怎么切,怎样把蛋糕分配好。

为什么“做大蛋糕”还不够,还要把蛋糕分配好?把蛋糕分配好对“做大蛋糕”有什么影响?这说明什么哲学道理?第36页/共57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结论: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第37页/共57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约几百万年)(约3000年)铁制工具(约1163年)蒸汽机电力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示意图(约230年)

石器金属工具生产力生产关系第38页/共57页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第39页/共57页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A.含义: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第40页/共57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力第41页/共57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起促进作用,当不适合时起阻碍作用;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起促进作用,当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起阻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第42页/共57页(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2)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第43页/共57页

两个基本矛盾和两个基本规律在社会中的地位相等吗?如果不相等,哪个矛盾和规律是更为基本的矛盾和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基本的矛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最基本的规律。第44页/共57页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反作用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意识形态制度和设施小结第45页/共57页

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决定意识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发展的观点C第46页/共57页2、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D.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B第47页/共57页3、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有()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②压迫和反抗的矛盾③正义和非正义的矛盾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②④C第48页/共57页4、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政府职权,更好地发挥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体现了()A.政府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C.社会是物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