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三年级语文设计教案范本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训练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学校三班级语文设计教案范本,盼望大家喜爱!
学校三班级语文设计教案范本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会认会读生字。把握”莲蓬、饱胀、挨挨挤挤”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
力量目标
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的练习,提高语言的运用力量;
情感目标
通过看图,读文,绽开想象,品尝词句去观赏荷花的美,从而加强语感的训练,提高同学的审美情趣,激发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看图,读文,绽开想象,品尝词句去观赏荷花的美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沟通收集的文字资料或图片。
师:导语:同学们,南宋闻名诗人杨万里曾经写过这样一首很美的诗(出示古诗《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画面文字课件)大家想读吗?(同学自由读)好!尽情地读吧!看看这首诗中描绘的是什么美景?(读、沟通、板书:荷花)
师:(出示荷花国画的课件)同学们,这就是诗人所吟诵的荷花!那,你对荷花了解多少呢?
沟通课前收集的资料: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预习课文并收集了有关荷花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谁第一个来?
生汇报。老师询问资料来历,并适时鼓舞。适时展现图画,并指名说说“荷花、荷叶、藕、莲蓬、莲子”在什么地方。
师小结:请教别人、请教书本是一种特别好的学习方法!上网查资料也是现代人常用的一种快捷的学习方法,很好!)
二、激发爱好,引导同学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过渡揭题
师:正是由于荷花特别漂亮,所以历代很多文人墨客都喜爱写荷花、画荷花。闻名作家叶圣陶先生也曾写过荷花,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课文——荷花(读题)
2、检查预习
师:对于这篇课文你在课前读了几遍?(询问两名同学)
评价:很好!(课前是该仔细预习!多读课文也是一种特别好的预习方法。)
3、激发读书爱好:你想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
自主选择自然段读就挑你最喜爱的那个自然段读!
(协作同学所读的自然段相机出示有关自然段中的生字词,读词)
学习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词)
评价读书状况:刚才读课文谁读得最好?
4、(激发竞争意识读书)他读得这么好,就没有人能超过他?
师:这么多的同学都想读?老师给同学们一次机会,请你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来!(轻声自由读、朗读、同桌合作读)
(同学初谈感受)
三、抓二、三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让同学入情入景,观赏荷花的漂亮,激起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1、配乐范读,创设并引导同学进入情境。(师配乐朗读有关课文,同学闭目体会荷花池的美景)同学们,你们好像看到了什么?(同学沟通各自想象出的画面)
师:(课件出示荷花池的画面)同学们,这里就是所看到的一池的白荷花呢!让我们一起随着画面再来观赏一番吧!看的时候可以随便地赞美,可以随便地做写动作。
师:同学们,看到这一池的荷花,听到你们发自内心的赞美,可见你们明显都已被荷花迷住了!是啊,真美!
师:就让我们把描写白荷花的这两个自然段再美美地读一读吧!随机出示相关文字(指导有感情地读、同学自由地有感情地读课文)
(指导理解内容,手势演示)师:同学们,刚才你看到了几种姿势的白荷花?
生:3种
生:多种
师: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你们的双手就能组成一朵朵漂亮的荷花,不信,就试试吧!(指名试)师背诵句子
生:(演示或生生合作表演)加强对文字的理解。
师:评价——你们真聪慧!
(教导理解“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同学们,你们都只看到三种姿势的荷花吗?
师:(教导想象)一池的荷花还会有哪些姿势呢?请依据你的想象同样用手势表示出来!(见机指导语言表述)
生评价:哇!这么多的荷花,真是各有各的姿势!
2、词语积累(指两名同学观赏眼前这手势演示的一池荷花,询问: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生:千姿百态(相机板书)
3、再读课文,加深感悟师: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读课文其次三自然段,信任你会有更深的感受!(自由读、指名读)
4、指导同学质疑:师:这两段话你读懂了吗?有疑问吗?(红线打出句子)
生:“假如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事可真了不起!”什么意思?
师:让我们随着的假设就把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觉得怎么样?
小组争论解疑。是啊!这画家的本事——(可真了不起!)这画家是谁?
师:小结——是啊,除了“大自然”这位画家具有这样的魔力外,还会有谁呢?
指导读好这句话。
小结教导学习方法:你们真是学习的仆人,既能自己提出问题,又能通过读书、争论解决问题,真是好样的!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深化情境(出示课件)师:荷花真美!让我们起立,像那样久久地、深情地看着它们!(停顿片刻)
课件(画面配老师的动情朗读)“我突然觉得自己……我是在看荷花呢!”
2、(同学变换角色描述)师:(请同学坐下)同学们,你现在变成谁了?看到或仿佛看到了什么?
(说话训练)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对你这朵荷花说些什么?(青蛙……)
3、小结并指导读书。
生:看到这么美的荷花,我们不由得像一样,被眼前的美景沉醉了,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朵漂亮的荷花!
师:让我们再来扮演一下这漂亮的花仙子,读一读最终两个自然段!
五、回归全文,升华感情,丰富积累。
师:总结——美的景致总让人流连忘返,美的文章总让人百读不厌,叶圣陶老先生用一篇不足400字的短小漂亮的文章,写活了一池荷花!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他对荷花的赞美,对大自然的喜爱!(见机处理:指导同学读书)
(同学运用课前积累的诗文赞美荷花)同学们,课前你们还积累了很多赞美荷花的诗词或文章吧?请试着用其中的一些内容来赞美一下这眼前的荷花,行吗?
六、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课后请你们
1、连续阅读积累赞美荷花的诗词或文章,利用班队课开个“赏荷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假如你觉得有更合适的作业,也可以自主选择完成另外的作业,还可以将你认为很有价值的作业推举给老师或同学!
教学体会:
本节课,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以新理念为指导,教学中注意激发同学自主创新的学习乐观性,注意调动同学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注意借助多媒体进行合理情境的创设,丰富同学的语言积累,从而学好语文。
一、尽可能体现新的课程标准。
这一节课中虽不能全面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已有些尝试及体现。留心课中细节,就会发觉这节课正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新的课程标准
1、遵循同学的认知规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同学是语文学习的仆人”语文学习的过程应是同学认知逐步提高的过程。
综观这一节课,我们不难发觉其中有很多体现同学认知循序渐进,逐级上升的点。比如:在设计读书环节时首先是读通,其次是读懂;再次是读好;最终要求尝试背诵。要求逐层提高,同学的学习逐步深化。
2、体现同学学习的自主性
新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阅读是同学的共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应让同学在主动乐观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同学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不难看出课堂上教者在“导而弗牵”这一尺度的把握上还是处理得比较适度的。同学说荷花的姿势三种,老师就顺势引导,以便同学更自主地理解“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再比如作业的设计:“假如你觉得有更合适的作业,也可以自主选择完成另外的作业,还可以将你认为很有价值的作业推举给老师或同学!”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同学的自主性。
3、重视同学对语言文字的领悟
新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育同学具有感受、理解、观赏和评价的力量。”
记得在课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对是否让同学闭目体会荷花的状态持相反的两种观点:即一认为要;一认为不要;对此,我们也还曾发生了一些可喜的争辩。最终还是认为该用,究竟那是同学共性化领悟语言文字的过程,记得她在上课时,同学们都说出了各自不同的感悟:有的说“荷花太美了”有的说“叶圣陶爷爷写得太美了”……那是同学多么好的一个听读感悟的心理历程啊!这一切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育同学具有感受、理解、观赏和评价的力量。”
同学在闭目观赏的同时,经受了一次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在同学脑海中反映的再造想象的过程。同学凭借各自不同的积累,在不同层次水平上理解了这段文字,想象了这段文字所表现的内容,不仅体现了语文姓“语”这一要求,而且使同学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又成了熬炼思维的过程,可谓一举两得!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也给了我们最好的指导:“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同学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同学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当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留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敬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4、重视指导同学把握
恰当的学习方法。我们深知古人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和现代训练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是强调的教给同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回顾这一节课,我们会被这很多看似不经意的语言所打动“课前是该仔细预习!多读课文也是一种特别好的预习方法。”“请教别人、请教书本是一种特别好的学习方法!上网查资料也是现代人常用的一种快捷的学习方法”“你们真是学习的仆人,既能自己提出问题,又能通过读书、争论解决问题”
5、重视课内外的语言积累。
新的语文教学强调返朴归真,注意同学课内课外学问的积累,在这节课中,同学既有课外关于荷花学问、荷花诗词的丰富积累,又有课中语言文字的学习积累,在老师的辅导下,同学进行了广泛的阅读积累。
6、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理念提倡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这节课中,对于疑难问题的解决便是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的。
二、以美的情境打动同学,感染同学。
一段美的情境会省去我们教者多少繁琐的分析讲解。本节课中设计的就是让同学在情境中理解课文,升华情感。比如:配乐范读,创设并引同学入情境。(师配乐朗读有关课文,同学闭目体会荷花池的美景)“同学们,你们好像看到了什么?”深化情境(出示课件)“荷花真美!让我们起立,像那样久久地、深情地看着它们!”(停顿片刻)
(同学变换角色描述)这些情境地创设明显大大优化了教学,节省了时间,让同学有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感悟、积累语言文字。
三、课件美化了语文课堂。
好的课能到处给人艺术美的享受,课堂上教者得体的语言,亲切的笑容,大方的举止都应是体现这样的目标的。新的课越来越多地得益于美丽的课件的帮助,这节课课件也给了同学有艺术美的享受。课件伊始曾消失了一幅配图的古诗《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画面文字课件,那国画的选配那民族音乐的协调协作都体现了多媒体的魅力,它从声音、图象、文字多角度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民族味,艺术味,为同学领悟祖国美丽的语言文字奠定了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从这一点上,我们足以看出课件设计真正美化了语文课堂。
学校三班级语文设计教案范本2
【内容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瀑布的诗歌,它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运用比方手法,描写了瀑布的特点,表现了叶圣陶对瀑布的赞美,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这组诗意象丰富,语言美丽易读易诵。
【设计理念】
通过朗读品尝诗中语言的美丽,培育同学的想象力。借助音像资料让同学对瀑布的特点有更深化的熟悉,激发同学对瀑布、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熟悉“叠、喻”等生字,会写“瀑、叠”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诗,且能背诵。
3.深化理解全诗,了解瀑布的特点。
4.在学习中感受瀑布的美,激发对瀑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
有感情朗读全诗,了解瀑布的特点,体会对瀑布的喜爱及赞美之情,增加喜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具预备】
生字卡、配乐朗读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吟诗激趣,揭示课题
1.出示李白的名诗《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提问:
A.诗中重点描写的是景物是什么?(瀑布)
B.是站在什么角度观看瀑布的?(远望瀑布)
C.在看来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呢?(像一条银河)
3.师述: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学习现代闻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的诗《瀑布》,看看在他的眼里瀑布又是怎样的。(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全诗,认读生字
1.放课文录音,同学边听边画词语,留意听清晰字音。
2.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通,读顺。
3.指名朗读。
4.全班齐读。
三、细读体会,质疑问难
1.自由读诗,分析对比。
A.《瀑布》与《望庐山瀑布》在观看角度上有什么异同?
B.两位在“瀑布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上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2.小组沟通,相互解疑。
3.每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老师随机点拨。
A.《瀑布》与《望庐山瀑布》在观看角度上有什么异同?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观看角度只
教案《语文S版三班级语文下册《瀑布》教案》,来自网!
有一个就是远望,但是在诗歌《瀑布》中,由三个角度对瀑布进行观看和描写,一是没见瀑布,先听其声;二是远望瀑布全身;三是在瀑布脚下仰视。)
师述:请同学们用直线画出说明观看点的句子,读一读,细细体会是根据什么挨次描写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按由远而近的挨次写,这样条理清晰。)
B.两位在“瀑布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上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①认为瀑布的声音既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师述:“叠叠”和“阵阵”是什么意思?结合课后第三题理解。
(这些叠词强调事物数量多或消失次数频繁。)
师述:你能仿照一下瀑布的声音吗?
(同学自由仿照,谈感受,体会瀑布气概的宏伟,体会恰当的表述。)
(②李白在远望瀑布时,觉得瀑布像一条银河,而叶圣陶先生,却觉得瀑布像一道白银。)
师述:用“”线画出打比方的句子,细细品读,思索:你从这句话感受到什么?
(恰当,不仅写出了洁白的颜色,还写出了其光泽。)
③叶圣陶先生在近处仰视瀑布,觉得瀑布像珍宝的屏,风吹来,它又如烟,如雾,如尘。
播放关于瀑布的录像,同学观赏,结合情景理解课文。
④出示句子“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思索为什么烟、雾和尘之间用“,”而不用“、”呢?
(由于他们是三个短语而不是词语,即“似乎烟一样,似乎雾一样,似乎尘一样。)
4.配上音乐有感情朗读。
5.用一句话赞美瀑布。
四、总结写法,激励探究
之所以能把瀑布描写得如此漂亮,如此壮丽,除了他能按肯定的挨次,有条理地叙述,还在于他能细心观看,绽开丰富的想象,并进行恰当的描写。只要我们把握了这些技巧,那么我们就能把大自然里的美景尽收笔下。
五、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老师范写“瀑”和“衬”字,指导同学写好笔画,及衣字部,不要写成示字部。
2.同学练习书写。
六、作业
1.抄写字词。
2.把全诗背给父母听。
3.完成课后的词语花篮。
学校三班级语文设计教案范本3
【内容简析】
本次百花园设置了“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笔下生辉”五个栏目,共支配了六道训练题。详细内容包括形近字辨析、把两个句子合并成一句话、读背古诗、朗读儿歌、当小导游(口语交际)、观看景物写作等。通过这些训练,关心同学巩固基础学问,丰富语言积累,培育读写力量。
【设计理念】
同学是学习和进展的主体,老师是同学学习的组织者。本设计力求使“语文百花园”成为同学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培育力量的平台,让同学在学习活动中夯实基础,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形近字的比较和组词,培育辨识汉字的力量。
2、通过背诵古诗、朗读诗歌,积累语言。
3、通过当小导游介绍家乡的口语交际活动,培育喜爱家乡的感情,提高语言表达和口语交际力量。
4、练习用围绕一个意思写详细的语言特色,描写自己喜爱的景物,培育观看思维和写作力量。
【重点难点】
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
【教具预备】
1、小导游旗若干面,小导游标志若干个。
2、风景图或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又迎来了欢乐的一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又一个“语文百花园”,比一比谁是畅游语海的小高手,谁是读书积累的小行家,谁是能说会道的小导游,谁是笔下生辉的小作家。
二、第一部分:语海畅游
(一)练习第一题
1、读题目,明要求。【设计意图:培育同学审题的学习习惯。】
2、观看本题中的每组字,你有什么发觉?
(每组都是形近字,“架和驾、慢和漫”又是同音字。)
3、题中的这每组字,你是怎样记、怎样辨识的?把你的好方法在四人小组里沟通。(引导同学依据构字特点辨识字形,组成词语。)【设计意图:通过辨字的过程,让同学把握每组字的意思及应用规律。】
4、汇报,集体订正,评价。
(二)练习其次题
1、读例句。
先读读(1)(2)两个句子,再读读横线上的句子。你有什么发觉?
2、争论:上面的两个句子为什么可以合并成一个句子?这样合并句子,有什么好处?
小结:意思连贯的两个句子可以合并成一个句子,合并后的句子更简洁清晰。【设计意图:让同学养成从例子中总结规律找到学习方法的习惯。】
3、练习合并句子。练习课内题,说说合并两个意思连贯的句子应当留意些什么。合并成一句话时,第一句后面改用“,”,其次句中的“我们”省略了。
4、再练习课外补充题。有困难的与同学商议 解决。
练习:
1、小红赶忙推开门。
2、小红大声说:“请不要损害小动物”。
三、其次部分:积少成多(读读背背)
1、自由读几遍古诗《鹿柴》,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熟悉多音字:柴:chái(火柴)zhài(鹿柴)
2、理解诗题:鹿寨————表示一个地名。
3、再读,边读边想:诗人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景物?(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鹿寨傍晚时空寂美丽的山林景色,反映了诗人闲适心境。)
4、把自己的理解和同学沟通并相互质疑。
5、反复朗读,想象情境,试着读出感情。
6、练习背诵,小组里互背互评。每组推举一名代表在班中背诵。【设计意图:使同学对祖国的优秀文化熟读成诵,不断加深自己的文化积淀。】
四、第三部分:阅读平台《雨中的树林》
1、自由练读,有不懂的字词可通过查字典或沟通来解决。
2、带着问题,边读边悟。【设计意图:引导同学自主思索探究,关心他们把握文章大意,进展思维力量。】
①走进雨中的树林,发觉什么新颖的事情?(滚动的雨珠、吐丝的蜘蛛、香软的落花、击鼓跳舞的青蛙、唱歌的鸟儿、听歌的松鼠、运浆果的刺猬等诸多动植物的动态描写)
②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③看到这新颖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我们应当融入大自然,喜爱大自然。)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惊异和喜悦展现出来。
4、找出自己喜爱的句子,想想为什么喜爱它,再把它抄在你的采集本上。
五、信息采集做个小调查,了解家乡有特色的景物和人情风貌,体会家乡的可爱,预备与同学沟通。
学校三班级语文设计教案范本4
【内容简析】
本次百花园主要支配了六项训练内容,包括熟悉同音字、改写被字句、读读背背、阅读、语文大课堂(综合性学习)、练习观看与习作等,通过这些训练,培育同学的学习爱好,引导同学学习积累语言,提高说话和习作等力量。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综合学问的整合与运用,让同学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去探求新学问,拓展同学的学问面。在教学中,以同学为主体,寓学于乐,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构建同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熟悉部分多音字,培育辨识同音字的力量。
2.通过语句训练,学习多种句式表达一个意思。
3.通过读读背背,让同学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古诗语言的美丽,积累语言。
4.通过阅读训练,了解我国葡萄沟的景色美丽,物产丰富,使同学初步获得情感体验,培育爱国之情。
5.通过综合性学习,培育同学观看力量、想象力量和运用语言的力量。
【重点难点】
说话、写话训练。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小红花。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内容:“语海畅游”“积少成多”。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日我们又要去一个百花园中玩一玩,你们想去吗?(出示课件“语文百花园”。)百花园中的学问可丰富了,我们分成四小组游百花园,分别是“蜜蜂”组、“蝴蝶”组、“小鸟”组和“蜻蜓”组。今日看看哪一组的收获大。(出示一些红纸花。)比比哪一组得到的红花多。
二、第一站“汉字真好玩”
1.小组合作学习同音字。
①读词语,说说每组词语中哪些字读音相同。
②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区分这些字的。
③说说这些字读音相同,意思有什么不同。
④你还能给这些同音字组词吗?
2.改写句子。
①读例句,说说例子中第一句和其次句的异同。
②尝试把“大风刮断了树枝”改为被字句。
③检查同学完成状况。
④用开火车的形式,分别为每小组出示五个不同的句子,让每组同学改被字句,给优秀的小组贴上红花。
⑤小组争论:改写被字句要留意什么?
3.师小结。
三、其次站“积少成多”
1.自由读古诗。
2.师范读,同学边听边想诗句的意思。
3.自由读读背背,边读边背边感悟。
4.争论:读了这些诗句,你想到了什么?
5.同桌相互背诵,能背的举起手来,哪组举手的多奖给红花一朵。
四、总结收获
五、作业
1.课外积累熟悉多音字。
2.把本次学的古诗积累下来。
其次课时
内容:“阅读平台”“语文大课堂”(部分)。
一、导入情境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物产丰富,景色迷人,请大家到新疆吐鲁番去看看。
2.观看吐鲁番葡萄沟的录像。
二、阅读理解短文《葡萄沟》
1.自由读短文。
2.小组争论: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好地方?
3.同学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4.画出你喜爱的词句,并积累下来。
三、学习“语文大课堂”
1.设置情境,出示课件。(分别是校内、田野、社区等景色。)
2.指导同学仔细观看图画。
3.我们怎样才能使这些地方永久保持干净和漂亮?我们怎样当好绿色小卫士?
4.老师引导同学明确说话要求:态度要自然大方;语言要热忱、有礼貌;语句通顺连贯。
5.在情境中练习口语交际。
(1)组成小组,大家商议 一下在什么地方开展环保行动。
(2)小组内共同争论如何当绿色小卫士。
(3)小组中评出优秀的绿色小卫士,给他戴上“优秀小卫士”的头饰。
6.选出每组的“优秀小卫士”在班中发言,谈谈自己参与绿色行动的经过和体会。
7.总结收获。
四、课外作业
课外做一些环保的实际工作。
第三课时
内容:“语文大课堂”习作部分。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谈了如何当绿色小卫士。回忆一下,在这次“绿色行动”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设置情境,引导说话
1.屏幕显示:校内里,漂亮的小花坛里鲜花盛开,树木青翠挺立,草坪绿油油的。有几位同学在打扫校内,有两位同学在浇花,还有一位高班级同学对一位小同学说着什么。
2.启发说话。
(1)这是什么时候?
(2)这是什么地方?
(3)这些同学叫什么名字?他们在做什么,说什么?他们脸上的表情怎样?
3.分小组沟通:说说在校内里的“绿色行动”同学们做什么,说什么。
4.选代表说说校内“绿色行动”的情景。
5.师生评议,所选的代表说得怎样,如何修改补充。
6.引导同学观看社区、公园的图画,绽开“绿色行动”的情境说话。
三、指导写作
1.思索:你预备按什么挨次写观看到的情景?
2.小组探讨写作挨次。
3.老师小结同学们的争论结果:
按时间的先后挨次把观看到的印象深刻的情景写下来,我们怎样说就怎样写。
4.同学开头写,老师巡察辅导。
四、老师总结
在“绿色环保行动”中,同学们真聪慧,在为我们这个漂亮的大家庭做了不少好事的同时,还把看到的、听到的、说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大家再连续修改补充,习作肯定会更精彩。
五、作业
连续写作,读自己的习作,修改习作。
第四课时
内容:讲评习作。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写的习作都挺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评一评。
二、讲评习作
1.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习作读一遍。
2.用开火车的形式把自己的习作题目说出来。
3.选代表把习作投影出来,全班边读边评边改。
4.分小组互评、互改习作。
5.自己再次修改习作。
三、抄写成文
今日,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把习作写好、修改好,我们可以说都成了“小作家”,下面还要当“小书法家”,把习作抄端正。
学校三班级语文设计教案范本5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读认认”,熟悉7个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看发觉。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4.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创造和发觉的故事。
5.乐于观看,参加口语交际活动,并愿意把观看到的写下来。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同学的口语交际力量。
2.将看到的事物写成。
教学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第1单元第2课《轻松上路-规划网站及创建站点》-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清华大学版(2012)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 实 践 调研我国造船与航海方面的成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3.3.3水上都市教学设计
- 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油压装置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气动式落下试验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北省衡水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板表和表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矿山机械伤害安全培训
- 2025贵州省黔东南州直属事业单位招聘20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郑州2025年河南郑州市公安机关招聘辅警120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语文高考复习计划解析
- 2025年度专业酒店装修承揽合同
- 2025年度5G基站建设劳务合同范本
- 微电网运行与控制策略-深度研究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五单元:走近大国工匠(一)展示国家工程-了解工匠贡献【课件】
- 物业管理车辆出入管理制度
- 家庭康复服务的商业价值与发展趋势
- 2025年施工项目部《春节节后复工复产》工作实施方案 (3份)-7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