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获奖科研报告_第1页
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获奖科研报告_第2页
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获奖科研报告_第3页
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获奖科研报告_第4页
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获奖科研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获奖科研报告摘要:两性之间的差异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事实,性别差异一直是心理学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人格的性别差异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本文从定义、相关理论、研究方法、相关研究讨论人格性别差异。

关键词:人格;性别差异

1.定义

1.1人格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遵循道德原则。人格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1.2性别差异

男女两性不仅存在着生理方面的差异,而且在心理发展的许多方面也同样客观地存在着一些差异。比如性格及行为方面的差异、情感活动的差异、认知风格及智能发展特点的差异等等。研究男女两性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差异及其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2.相关理论

2.1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把特质分成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指的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理论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塔佩斯用词汇学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再分析,发现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五个相对稳定的人格因素。

2.2性别认同

性别认同是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即掌握自己的性属性或相应的作用。科尔伯格把儿童性别守恒的发展划分为性别标志、性别固定、性别一致性三个阶段。儿童获得性别守恒不仅与认知水平的发展有关,也与他们对性别的知识有关。

2.3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指他人期望和社会规范所要求于男女的行为模式,而且是男女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他人期望和社会规范实际表示出来的活动。男性与女性在姿势、神态、声调、举止等许多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在任何社会或民族中,对男性与女性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起的不同的作用怀有一种普遍的期待。

3.研究方法

自陈量表是一种问卷式的人格测验,量表中列有很多陈述性的题目,对人格特质进行自我评价的一种方法。在自陈量表中的题目,其所陈述者均为假设性的行为或心理状态,其陈述方式多采用第一人称。大五人格量表,即NEO人格量表,是建立在大五人格理论的基础之上。

4.相关研究

4.1助人行为

助人行为是研究性别差异的文献中经常讨论的问题。Eagly和Crowley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男性一般比女性更乐于助人,而女性得到他人的帮助要比男性多。Eagly试图用性别角色理论来解释这类现象,认为助人行为受社会性别角色的影响,男性帮助他人被看成有英雄气概,而女性帮助他人被看成是有教养的,因而男性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更多的助人行为。

4.2攻击行为

关于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Eagly和Steffen(1986)元分析的结果表明:尽管这方面的各项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从整体上看,男性比女性更具攻击性,尤其表现在男性的攻击行为多是给对方带来伤痛或身体上的伤害,而女性的攻击行为多是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伤害或人际关系上的损失。攻击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还表现为:女性多认为实施一次攻击行为不会给对方造成伤害,而且会给自己带来遗憾、焦虑甚至危险,而男性有这种体验的不多。此外,其他一些研究者如Hyde等进行的元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4.3人格特质

Feingold(1994)对68个有关人格的性别差异研究所作的元分析结果表明:在四种主要人格特质———自尊、内控观、焦虑、自信心方面,性别差异的大小不一。从总体上看,男性比女性更自信,自尊也略高于女性。但女性比男性更外向,更值得信任,焦虑程度也要高一些,最为突出的是女性更富于幻想。在社会焦虑、冲动性、活动性、制控观、理想方面,两性没有明显差异。不同年代、教育水平、国家在人格的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基本一致。我国学者进行的研究还包括,卢勤、黄丽珊(2005)对大学生实施了中国人人格量表的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外向性、处世态度、行事风格以及善良维度上大学生性别差异不显著:性别差异主要存在于三个人格维度上,表现为在才干维度上男生明显优于女生,在情绪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人际关系维度上男生略优于女生。

4.4移情

研究者们一般认为,女性的移情水平高于男性。来自自我报告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有同情心、更有利他性。但自我報告是一种容易产生偏颇的方法。男性和女性能够知觉到社会对自己的期望,因而会按照社会期望的方向进行自我评估。所以,为了更科学地测量移情,研究者们采用了一些能够进行严格控制的研究方式:例如以播放电影或真人表演的形式向被试呈现一系列事先安排好的行动,然后让被试报告电影或表演中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或情感。在这些研究中,女性通常表现出优势,她们更加善于凭借情感线索分析和理解他人行为,也更容易察觉出异性的欺骗行为。

5展望

对于人格对性别差异研究可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首先,从研究方法来看,可以考虑使用不同对测量工具对人格特质进行测量。再者,从被试选取来看,可以扩大年龄范围,不仅进行横向研究,可以考虑纵向研究。最后,文化等因素对影响也要考虑进来,不同文化情境下对性别差异与人格差异可能会有不同影响。

參考文献

[1]卢勤,黄丽珊.大学生人格维度上的性别差异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6卷).2005.2:370-373.

[2]Feingold.A.Genderdifferencesinpersonality:AMeta-Analysis.Psychologi-calBulletin,1994.Vol.116,No.3:429-456.

[3]赵慧娟,郭永玉.人格变量的性别差异述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1卷).2005.6:69-72.

[4]FinkelD,McGueM1SexdifferencesandnonadditivityinheritabilityoftheMultidimensionalPersonalityQuestionnairescales1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7,72:929-938.

[5]肖三蓉,徐光兴.中学生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3):276-278.

[6]CohnLD.Sexdifferencesinthecourseofpersonalitydevelopment:Ameta-analysis1PsychologicalBulletin,1991.109:252-256.

[7]范为桥,张妙清.香港中学生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及其发展性分析.心理学报,2008,40(9):1002-1012.

[8]MarleenDeBolleandFilipDeFruyt.TheEmergenceofSexDifferencesinPersonalityTraitsinEarlyAdolescence:ACross-Sectional,Cross-CulturalStud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15,Vol.108,No.1,171-185.

[9]Cyranowski,J.M.,Fran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