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的结构美学_第1页
隈研吾的结构美学_第2页
隈研吾的结构美学_第3页
隈研吾的结构美学_第4页
隈研吾的结构美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题目的思考结构结构和材料有密切关系结构等级

一级结构(承重)

二级结构(表皮)

三级结构(装修)美学视觉上美嗅觉上触觉上技术上(构造创新)“看得见”的结构魅力

探究隈研吾结构的极致美学组员:蒋力、李鹏飞、王鹏、刘璐(一)谈隈研吾设计思想中的材料观谈隈研吾设计思想中的材料观开始关注材料:对混凝土的质疑:背景:

20世纪70年代,安藤的住吉长屋作品完成,在日本产生轰动性效果,当时的评论认识,当代的都市充满了太多的虚假,建筑中有太多虚假装饰,而安藤对于素混凝土材料的高明使用使得素混凝土很好的表达了一种原真效果,即装饰材料同时也是结构材料,素混凝土一时间成为了完美的标志,随后便有了大量的素混凝土结构建筑出现。谈隈研吾设计思想中的材料观1、真实的材料2、完全的几何体3、自然其原型是对当时生活方式所作的反省与反抗:“在我的都市住宅中,封闭的建筑中都包含有数层的空间和庭院。室外环境被不可置否的切断了,一个新的独立的世界在内部诞生。”——安藤1、素混凝土有很多优点,它抛弃了建筑虚假的装饰,真实地反映了建筑结构,人们看到的混凝土既起到了装饰作用,又是结构构件。但是大量建筑师的滥用让它符号化,这使得设计师满足于混凝土结构与材料,看似完美的材料让设计师不再思考其他的材料,这才是最让人担忧的。那么,怎样才能摆脱混凝土的束缚。2、素混凝土这一事件成为了一个契机,引发了隈研吾对材料的思考,混凝土并不就是完美的,隈研吾从小生活在一个木质小屋,简单朴素,通风良好的木屋给他的感受是不可被忽略的。而混凝土实际上是一种封闭感很强的材料,触觉上感受不到木板的温暖,视觉上没有木板的通透,这些都是它的缺陷。东京帝京大学附属小学大阪飞鸟博物馆谈隈研吾设计思想中的材料观表现材料特质:对材料与结构的再认识1、在一般的设计过程中,结构和材料在地位上是有差别的,经常是先决定建筑是什么类型的结构体系,然后决定使用哪种材料来实现。这样有很大的弊端,因为在设计师决定采用哪种结构体系的同时,实际上在材料的选择上已经产生了制约。Q1、(讨论:设计方法/辅助手段的发展&材料的发展&建造方法/方式的发展关系)2、那么,怎样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在他眼中,设计时应当抛开结构的束缚,直接考虑表达材料本身的特质,在建筑中强化材料自身表现力和存在感,在进行材料的使用中同时解决结构的问题。(有材料创新结构形式)

他希望设计师进行设计时结构和材料处于同一层面的地位,在这种状态下,结构和材料不是被分离开考虑的,没有从属关系,再也不会出现先设计结构,再决定内外装修的顺序。谈隈研吾设计思想中的材料观总结: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隈研吾在设计时关于材料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开始对混凝土的些许反感到开始关注材料的问题,慢慢深入到关注材料本身的特质,并在寻找表达自然材料特质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系列的理论和成熟的设计手法。虽然在他的作品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自然材料,但背后都有一个相对不变的设计思想:将材料和结构放于平等的地位(通过粒子化的概念)充分挖掘材料的特质,营造出独特的建筑氛围。(二)浅谈隈研吾设计作品中的结构魅力1、材料和结构的同等考虑2、对自然材料的钟爱3、粒子化概念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GCPROSTHO博物馆研究中心1、这座建筑取法于传统的日本木玩“刺果”(cidori,即中国的鲁班锁)。“刺果”是巧堆成垛的一系列木条,有着形状独特的节点,只依靠木条的转矩而不断延展,不需借助一钉一扣。2、刺果“原本是12mm×12mm的木方尺寸,在建筑中被变换到不同尺度。形如60mm×60mm×200cm或60mm×60mm×400cm的部件,形成一个50cm见方的方格网格。这个三维的网格本身也成了博物馆的展柜网格。形成稳固而精确的组合单元。最终的结果是如此优雅,就像一座9米高的木构三维格子状晶体。

总共用6000根桧木棍搭建而成。鲁班锁(结构原型)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就像一张纸对折一下就能够立得起来,展现了一种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空间的亲切性?1、何为亲切感?2、为什么要实现?3、如何实现?4、材料的自然能否实现空间的亲切感?5、一个营造氛围的元素,却没有充分发挥和拓展木构的作用,一个浮华的作品。讨论:日本高知县梼chóu

原木桥博物馆1、隈研吾工作室的经典设计案例,也是木结构在现实建筑中运用地淋漓尽致的作品。这个连接着道路两侧建筑的桥梼原木桥博物馆,不仅满足了基本的功能需求,更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悬臂结构的挑战。2、在这个项目当中,建筑师用小部件组成了结构体系,其灵感来源于日本和中国传统的悬臂式结构,并认为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好例子,实现大悬挑,却没有使用任何大型构件。3、整个结构采用180x300体量的牛腿堆叠进行实现。所有结构由底部中心支柱支撑。国会东京饭店SAKENOHANA餐厅讨论:建筑进化论!宝积寺车站设计的出发点是把宝积寺的东向出口打开,把周边的广场及凉亭结合起来。不仅仅是一个火柴盒式的车站设计,更像是一个洞口的设计。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建筑外表皮采用钢结构组合,将斜纹表皮继续延伸,成为另一种“孔隙”或者“孔洞”,通过这种延续和连接,项目做到了在连接车站东西出口的同时,也将车站与其所在的场所联系起来。

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以斜交法将钢结构组合,将斜纹表皮继续延伸,成为另一种“孔隙”或者“孔洞”,通过这种延续和连接,项目做到了在连接车站东西出口的同时,也将车站与其所在的场所联系起来。讨论:1、建筑的防火问题2、建筑的维修清理问题3、建筑防蛀4、建筑空间的使用性5、……红尘千丈里,觅此一佳处。竹长城脚下——竹屋

1、竹屋是“长城脚卜的公社”系列建筑之一。2、,他不希望材料处于一种从属的地位,而是把不同材料作为建筑与环境的结合载体,并随着环境特征的变化而变换建筑形态,最终达到建筑与环境融合。3、竹材虽具有众多优势,却不承重。因此竹材极少被拿来做建筑承重材料。

材料选择与创新:4、隈研吾大胆的使用了竹材。

竹材含有太多的优势:除了具有高硬度、坚韧、耐磨、稳定性好等物理特质外,竹子特有的花色清新白然,简洁美观。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多元性,绿色环保,强吸音等特点等。5、然而如何弥补竹材无法承重的问题?隈研吾将此进行了创新,他将现代设计材料与传统竹材进行相加、融合,为了增加竹子的强度他把竹节抽掉、灌入了角钢和混凝土,做成了直径150mm的CFT(钢管混凝土)竹柱6、这样,真正承重的是钢筋混凝土这种现代材料,而不失风范的竹材外表让人感觉焕然一新,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7、茶室的六个连续的界面采用同样的材料,也就是竹子,并通过滑轨可以完全封闭形成一个“竹笼”.8、一部分支撑墙为双层玻璃,形成盒状,在里面填入羽毛,以增强隔热性能。

讨论:1、呈现材料真实性的讨论:

显示材料力学特征?

隐藏材料力学特征?2、理念与设计,是杜撰?是指导?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纸张不仅可以记录信息,也可以营造。纸高柳町社区中心1、这栋建筑位于高柳町的圆形村落,带有茅草的屋顶显示出传统的轮廓,环境的设置让建筑看起来就像是从水田里直接浮起来的一样。2、建筑的用材是当地一个做和纸(也就是日式纸)的匠人作坊制作的。双层和纸代替了玻璃和铝板。所有内部的建筑元素,像地板,墙壁都覆以和纸。和纸再用魔芋胶和柿漆

做过防水处理,再把屋檐尽量地伸长,让“脆弱材质”发挥它的的潜力。

高柳町阳乐屋瓦新津·知艺术馆这栋建筑坐落于新津的老君山山脚下。通过建筑本身的空间构成与展示性,引领人们通往道教精神圣地的精髓之处。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本建筑外立面选择上采用当地传统现有材料——瓦片,为了向道教强调自然和平衡的宗旨。瓦片通过金属丝制造出悬吊在空中仿佛摆脱重力并增加轻盈感的视觉效果。通过覆盖一层粒子可呼吸性表皮,使建筑本身与周边环境已然相互融合。

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

通过细线的钢丝将瓦片悬挂于上,形成一条条若隐若现的空隙,制造出斑驳光影的效果,使整个立面就像一块独立的布包裹着整个建筑。

建筑中的空间感受:利用建筑基地环境本身不同层次的优势,设计流线引导人们从前到后,从动态到静态。室内展览空间的流线设计在于使人们由黑暗走向光明。阳光的直射被外立面的瓦片适当的遮挡,使得建筑室内散下颗粒状板无限柔和的光线。(三)粒子概念总结:THANKS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设计活动。设计、构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