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信息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名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册名四年级上单元名称第二组教案名称第二组-古诗两首-2科目语文年级四年级学期上课题游山西村课型新授课总课时数2课时序数2教材分析课文主题: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观察与发现”为专题,而《游山西村》是本单元第一篇课文中的第二首古诗。本诗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诗人以一个“游”字作为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家一片欢悦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写作方法:全诗以一个“游”字贯穿始终,前两句着重刻画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后两句采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欲扬先抑,从而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意境。总之,诗人紧扣“游”而来,既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又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插图作用:教材中配了一幅紧扣诗文内容的图片。这幅图片生动地再现了诗人前往山西村的路上,经过重重山峦,弯弯水道,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了一个山村的场景。为学生深入领会诗文内容,同时感悟诗句蕴涵的深刻哲理提供了凭借。编排意图: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赏析古诗感受丰收之年农村一片欢悦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以及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二是引导学生从写景的诗句中品味一些人生的哲理: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从而增强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心。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增强对农民热情好客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诗句中所蕴涵的哲理的理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媒体等手段,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句的含义。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懂得在人生路上要不怕艰难,勇于开拓进取。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中蕴涵的哲理。教学策略本节课应利用多媒体资源,去体现教学时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积极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诗歌世界,让学生在读——想——说的过程中感悟理解诗文内容,加深对古诗的热爱,从而继承、发扬中国的灿烂文化。教学准备1.教师收集课文相关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2.布置学生:1)熟读课文。2)搜集课文相关图片、文字资料。教学过程序号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目的应用的素材资源1课堂导入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写出了庐山的雄奇景象,更说明了一个哲理,那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还记得这首诗吗?能背下来吗?2.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学习古诗的“九步读懂古诗法”,即:知诗人、晓背景、解诗题、正字音、练朗读、释字词、明诗意、悟诗情、诵诗文。3.导入:上节课我们体味了庐山的千姿百态,雄奇壮美,本节课让我们随着诗人陆游的脚步,共同去领略山西村独特的民风民俗吧!(板书课题:古诗两首——游山西村)从上节课所学知识入手,借助上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让学生带着浓厚的求知兴趣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2课堂讲授二、知诗人、晓背景、解诗题。
1.介绍诗人和写作背景。(出示图片《游山西村》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写作背景: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回归故里。他此时非常沮丧,途经山西村时受当地乡亲们的热情邀请而去村中做客。这首诗于乾道二年(1166年)春作于山阴。山西村是绍兴鉴湖附近的一个村庄。2.理解诗题。(1)解释“游”“山西村”。(2)解题:到山西村游玩。3.总结学法之一:知诗人、晓背景、解诗题。让学生展示课前查阅的关于本课的资料,此时让他们踊跃发言,进行交流,从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游山西村》图片-陆游三、正字音,练朗读。1.播放《游山西村》课文朗读动画,体会诗歌的朗读节奏。2.教师指导朗读,读出音韵美,节奏美。教师指导:这首诗中“莫”“腊酒浑”“足鸡豚”“重”“复”“疑”“柳暗花明”要重读。其中“山重”与“柳暗”,“水复”与“花明”,“疑无路”与“又一村”的对偶,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节奏美。莫笑/农家读成诵。4.总结学法之二:正字音、练朗读。引导学生去诵读、赏析,加深他们对诗歌文学的热爱,从而继承并发扬中国的灿烂文化。《游山西村》课文朗读动画四、释字词、明诗意。1.朗读全诗,学习本课生字词。(1)学生自由读诗,用笔圈画本诗出现的生字、生词。(2)学生借助生字动画自学生字,掌握本课生字。(《古诗两首-2》生字动画)(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4)播放《游山西村》课件(1),教师检查自学情况,随机点拨提示:“莫”字是圆唇音,读mò,不要读成mè。“腊”字右下部是“日”,不要写成“曰”。多音字“重”本诗中读chóng。用范读帮助学生认读生字,感知课文内容。通过生字动画课件的演示,小组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掌握学习生字的基本方法。莫字书写动画莫字字源动画《游山西村》课件(1)2.结合朗读,解释字词。(1)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把自己不懂的词句标注出来。(2)小组内合作交流,释义不懂的词语。(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较难理解的字词。莫:不要。浑:浑浊。足:充分,充足。重:重叠。通过自学、小组交流来解决诗句中难以理解的字词的含义,为下文疏通诗句的含义做了铺垫。《游山西村》课件(1)3.明诗意,进行听说训练。(1)教师:根据刚才的讨论,交流,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古诗的意思。(2)齐读全诗。(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字词的解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意。(4)教师结合学生所说明确诗意。(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4.总结学法之三:释字词,明诗意。这一环节要重视听说训练。要做到听得认真,说得规范,由繁到简、由粗到精,同时要注意教给学生解释诗句的几种常用方法:保留法、增补法、替换法、移位法等。五、悟诗情,诵诗文。1.想象意境,领悟诗情。(1)播放《游山西村》课件(2),出示思考题。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古诗。读诗思考:①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远方来的客人呢?你能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吗?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呢?诗人为什么让人“莫笑”呢?②结合课文插图思考:“山重水复”与“疑无路”,“柳暗花明”与“又一村”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想象一下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3)学生汇报,师生明确。小结:是啊!村民无比敬爱诗人,诗人热爱村民,这是一份多么真挚的情感啊!让我们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读。(板书:农民淳朴热情好客)综合运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对古诗内容的深入理解,体会村民热情好客、善良淳朴的性格特点。《游山西村》课件(2)2.诵诗文,悟哲理。(1)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诵读古诗,可以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诵……(2)四人小组表演。(3)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在山重水复,作者以为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他眼前一亮,看到了什么?(可以拓展)这景色怎么样?(板书:景色迷人)(4)过渡: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看着眼前的美景,想着山西村村民的热情,陆游对自己的前途会有什么新的想法呢?播放《游山西村》课件(3),出示问题:他除了看到桃红柳绿、美丽的小山村外,其实还看到什么?请同学们用“他还看到——”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柳暗花明、美丽的小山村,同样淳朴的民风,新的景象,新的希望)(板书:豁然开朗)(5)归纳小结。师:同学们刚刚体会到农家人的淳朴热情、乡间的风光习俗。诗的后两句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板书:寓情于景情景交融)3.总结学法之四:悟诗情、诵诗文。《游山西村》课件(3)六、回顾课文,练习默写。
1.回顾诗文的具体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2.教师指导学生默写古诗,强调特别容易写错的字,如“莫、腊、浑、疑”。教师可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回顾古诗的主要内容,加强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3拓展延伸七、学以致用,拓展延伸。播放《游山西村》课件(4),出示学生活动卡。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遇到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况吗?是什么事情让你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又是怎样变为“柳暗花明”的?这样的情况给你带来了什么感想?梳理所学知识,将古诗中的哲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游山西村》课件(4)4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作业。完成小练笔:根据《游山西村》这首诗的意思,充分发挥想象,把诗人陆游在丰收之年到农村做客的情景写下来。搜集、阅读描写祖国壮美山河的诗词。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课文《爬山虎的脚》。通过词句和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板书设计莫笑腊酒浑农民淳朴叙事留客足鸡豚热情好客寓情于景游山西村山重水复景色迷人情景交融写景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教学反思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凝练简洁的诗句中驰骋想象,理解诗意,领会诗情呢?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方面:一、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意。中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自读古诗,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的意思。如抓住“足”“莫笑”等词理解诗意。通过想象,了解村民会怎样招待客人。经过同学们不同形式的朗读,表达出村民和作者的情感,从而体会农家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二、了解写作背景,领悟诗人心境。上课时,先了解诗人当时写作的背景,这样就能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在理解重点诗句时通过提问:诗人看到了哪些景色?此时诗人的心情怎么样?都感觉无路可走了,这眼前之景不正和陆游此时的心境相吻合吗?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