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我国速冻食品企业的市场发展机会分析_第1页
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我国速冻食品企业的市场发展机会分析_第2页
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我国速冻食品企业的市场发展机会分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速冻食品企业的市场发展机会分析速冻产业的市场进展前景

速冻食品是在-25℃以下快速冻结,然后在-18℃或更低温度条件下贮藏运输、长期保存的一种新兴食品。据国内统计:目前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冷冻食品一般在20公斤以上,并以30%的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已成为当今世界上进展最快的食品之一。自1999年起的连续三年,全国连锁超市中销售的食品日用品中,速冻食品销售额均名列第一。因其快速进展的态势,速冻产业被誉为食品德业的朝阳产业。

由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提升,为无公害蔬菜的进展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城市超市化进程的加速,特殊是大中城市生活观念转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同时为配餐供应宽阔的市场前景。

速冻食品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会

1)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节奏加快为速冻食品供应市场空间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电子化、微波化渐渐在城乡人民家庭生活中实现,冰箱、冰柜成了人们生活必需品,这些都为速冻食品的快速进展供应了条件。速冻食品成为当今世界上进展最快的食品工业之一,近年来,其贸易量每年以10%~30%的速度递增。目前世界速冻食品总产量超过6000万吨,品种3500种左右。

我国速冻食品的真正进展是在最近10年,这个阶段,从1995年起,我国速冻食品的年产量每年以20%的幅度递增,成为90年月进展最快的食品加工业,速冻食品年产量接近1000万吨。

2)城市超市化的转变,加速了速冻产业的进展

中国的城市超市化进程是从连锁超市开头的。96年以前,连锁超市基本以便利店形态消失,出售的商品以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为主,面积一般在几十平方米,很少超过500平方米,当时的商品流通基本以批发为主,超市化进程处于萌芽、成长期,对食品生产商影响较小。但在96年以后,城市超市业态发生极大变化。随着国外零售商业巨头的进入和国内商业企业的崛起,3000—20000平方米的大超市(卖场)在省会级城市随处可见。特殊是世界排名前三位的零售企业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的大规模进入,加速了中国商品流通业态的变革,转变了城市消费者原有的购物方式,转向超市化购物。

时至今日,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深圳、大连等大城市及省会级城市,超市化购物已占据商品销售的主导地位。在上海,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超市已多达300家,超市化消费已占据商品销售的65%。去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随着对外资零售业的开放,在中国省会级、地区级城市更是掀起了一场新的大超市开店浪潮。估计:

省会级城市,2年内超市将完全确立城市购物的主导地位

地区级城市,3—5年内超市将逐步确立城市购物的主导地位

这种超市化进程对中国城市商品流通和批发行业的影响具有打算性和深远性。超市化的兴起导致城市批发业的衰落,由于大超市良好的示范作用,产品在主导城市消费同时,对于批发市场、地区级市场的渗透及拉动作用巨大。

3)超市化对食品流通渠道的影响

城市超市化进程是由于能满意城市消费者的购物需求而得到城市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从而得到快速进展;同时,超市化消费是针对终端消费者的直接消费,超市化消费具有完全城市消费的特征和终端消费的特点:

A.城市消费者的层次性;

B.城市消费者的多样性,导致超市化消费对于产品的需求具有多样性;

C.城市消费者的挑剔性,对产品的包装、口感、外观等具有更高的要求。

D.超市消费是直接针对消费者的消费,对促销反应更为快速和敏感。

E.超市品牌的树立和销售量的增加,靠传统的电视、报纸等媒体传播,很难起到作用,在终端售点进行的POP、DM、堆头、特价、品尝、买赠、导购等现场促销活动更为有效。

4)城市和农村消费层面。根据国民经济进展纲要,全国城市化水平提高20个百分点,则城市年增蔬菜消费约2500万吨。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无公害蔬菜、净菜、菜汁饮料等潜在市场较大。

5)城市超市化进程的加速,居民消费水平、消费质量及健康意识的提升,大大刺激了城市市场的无公害蔬菜及冷冻保鲜产品的市场需求。

可供速冻食品企业转变现状的几条途径

(一)明确企业的进展战略和前景

速冻产业作为一个朝阳性产业,正由于其宽阔的市场进展前景及进展空间,贪大求全、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思想,很简单让一些中小型企业和刚刚进入速冻产业的企业迷失方向,造成企业的进展方向不明确,缺乏核心品牌产品线。

速冻食品企业要想快速转变逆境,肯定要充分结合企业的现状,明确企业的进展战略及方向,首先利用自己最强、最有优势的产品线作为进展方向,减缓或淘汰部分不良项目,集中企业资源优势,打造核心品牌产品。

(二)建立有效的管理掌握体系

企业的管理掌握体系必需在确认自身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对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以及绩效评估三个元素进行整合,并取得信息技术的充安排合与支持,才能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其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