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第一、二课;近代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发展历程_第1页
专题三第一、二课;近代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发展历程_第2页
专题三第一、二课;近代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发展历程_第3页
专题三第一、二课;近代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发展历程_第4页
专题三第一、二课;近代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发展历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中山近代世界的潮流是什么?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即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政治上:由君主专制向资本主义政治过渡经济上:由传统社会向机器大生产过渡思想上:由传统封建文化向近代文化过渡近代前期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思想发展历程(近代中国思想近代化)近代中国向西方的历程思想发生变化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主要思想思想的具体内容思想产生原因思想的影响实践活动实践的结果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抗外国侵略①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刺激①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先进技术,以探求强国御之策②促成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没有付诸实践洋务派奕䜣、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思想用”在保留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实行富国强兵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①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打破了中学一统天下,使中国落后封闭局面得以改观②指导了洋务运动开展洋务运动失败向西方的历程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主要思想思想的具体内容思想产生原因思想的影响实践活动结果学习西方的制度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王韬、郑观应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产生)经济: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①洋务运动的兴办②民族资本主义兴起③西方思潮传入①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②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提出通过维新变法方式,挽救民族危机,具有爱国行③要求改革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力图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性④着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猛烈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作用⑤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没有付诸实践康梁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产生)通过维新变法(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①民族危机的空前加剧②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开展戊戌变法失败近代中国向西方的历程思想变化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主要思想思想的具体内容思想产生的原因思想产生的影响实践活动实践结果学习西方的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主张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①维新变法运动失败,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②《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民族危机加剧③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①为革命派建立革命团体和政党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知道了资产阶级革命②明确了革命目标,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失败近代中国向西方的历程思想发生变化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实践活动实践的结果学习西方的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看图回顾】左图上的人在做什么?由这样的事件引发了中国历史上重大的事件是什么?此事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导言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传统文化的衰微,中国文化同其政治、经济一样,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在长达100多年的探索过程中,人们每前进一步,都会经历新旧文化的激烈交锋。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况,逐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近代化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思想近代化反映推动专题内容分析一个主题三个阶段一个方向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向西方学习一个方向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不断深化循序渐进三个阶段辛亥革命陈旭麓: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19世纪后半期的世界潮流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充实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使资本主义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1861年沙皇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废除了南方的奴隶制度,1868年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运动,1871年德意志、意大利分别完成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已经开始,这就使得资本主义这一世界潮流更加势不可挡。“世界潮流浩浩殇殇,顺之则存,逆之则亡。”资本主义:

了解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林则徐等有识之士敢于面对现实、冲破藩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和创新勇气;增强爱国意识和现代化意识。课标要求学习器物学习制度顺乎世界之潮流新思想(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1、背景(原因):(1)鸦战前,国势日衰,矛盾尖锐;(2)读书人大多远离社会现实;(3)清朝长期闭关锁国,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妄自尊大,不能自拔;(4)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鸦片战争后,对中国的冲击加剧2、代表人物:

林则徐、魏源、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一、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技术、器物

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②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洲志》、《华事夷言》等;③仿制西方战舰;④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林则徐(1785—1850年),福建侯官(今福州)人

请思考: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这两本书分别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反映了林则徐一心为国家安危,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私无畏精神。

温家宝总理曾经引用林则徐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为:只要对国家有好处,就不会计较个人的生死,又怎么能考虑对自己是祸是福而选择逃避或追求呢。(反映了什么?)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内容: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魏源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魏源的《海国图志》据林则徐主持翻译的《四洲志》等著作,综合自己的研究所得而增订辑成。该书1842年初的刻本为50卷,1847年扩至60卷,1852年再增为120卷。

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论断。他认为,鸦片战争失败除了朝廷腐朽无能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在军事技术方面的落后。所以,他强烈谴责封建顽固守旧势力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的陈腐观念,极力主张面对中国现实,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力求达到“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得西洋长技为中国长技”。

1854年(咸丰四年),日本翻刻了《海国图志》(60卷本),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给日本思想界增添了无限活力。日本思想家纷纷争读,奉之为“宝鉴”。《海国图志》传入日本的前一年,即1853年,美国舰队首先打开日本门户,接踵而来的便是英、法、俄等西方列强,日本面临着重蹈中国鸦片战争覆辙的危险,各界深感不安。《海国图志》所着力宣传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恰于此时传入日本,正好适合了日本人民改变本国命运的心态,遂掀起轰轰烈烈的“攘夷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与《海国图志》有极深的思想渊源,这一点中日两国学者的看法基本相同。《海国图志》探究一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①林则徐的主要思想: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主持编纂《四洲志》、《华事夷言》。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②魏源的主要思想:编成《海国图志》,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学习西方的技术,器物二、洋务派观点:“中学”:是指中国的封建文化。“西学”:是指资产阶级文化。李鸿章“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维新:三、维新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在这里特指政治上的改革运动。2、兴起背景:(1)民族资义初步发展;(2)民族资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3)甲午战败,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深重;(4)19C90S,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3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思想主张特点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政治制度:君主立宪1、发动公车上书,提出具体措施,初步形成维新变法纲领2、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3、全力策划新政发表《变法通议》,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谴责君主专制是大盗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3、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末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不倡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梁启超——谭嗣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严复“时诸侯皆祭天地,孔子定为天子祭天地”——康有为看看谁的主张?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民族资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可以减少变法阻力。个人经历曾先后七次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维新,以挽救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领导了“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等著名的政治改革运动。反对慈禧太后的独裁专政和卖国行径,1891年,刊印《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经学,多出刘歆伪造,“非孔子之经”,打击封建顽固派的“恪守祖训”,为扫除变法维新的障碍准备理论条件。继又编纂《孔子改制考》,尊孔子为教主,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探究二

1894年,甲午战争清政府遭到惨败,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他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领导了“公车上书”,使得维新思想开始由理论转向实践。1898年,面对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康有为第六次上书。光绪帝采纳,颁布〈定国是诏〉,设立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由此展开,但因顽固势力反对,不久便夭折,史称“百日维新”。思考:维新变法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4、维新思想的影响爱国救亡政治变革思想启蒙探究三思想进步顺应历史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思想上政治上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探究四:维新派与抵抗派的思想有何异同?抵抗派维新派不同代表人物学西方目的学西方内容性质不同相同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维护封建统治实现社会体制的变革(改良)技术(器物)制度地主阶级自救运动资产阶级变法改革都在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而找到维护统治、救国救民之策。孙中山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受其大哥孙眉资助到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毕业后成为一个高明的医生,但后来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放弃了医生的职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四、走向共和思考:1、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兴起背景、途径、代表人物。2、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及确立:⑴方案提出:1894年兴中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⑵正式确立:1905年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明确提出了政治主张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初步形成。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政党1905年东京中国同盟会成立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思想论战要不要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实质:意义:3、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论战实质:时间:1905至1907年间阵地:《民报》《新民丛报》①要不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②

要不要建立共和整体,③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内容:三民主义意义:①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准备;②建立共和的主张受到进步人士的拥护,扩大了民革命的影响,壮大了革命阵营材料一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明确提出了政治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材料二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成立了“同盟会”,明确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至此,“建立民国”,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正式被确立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根据上述材料和前面所学知识,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①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②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同:(目的)①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上发展资义的道路②主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③挽救民族危机异:(方式、政体)本课小结顺乎世界之潮流时间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主要观点19世纪40、50年代地主阶级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孙中山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暴力革命,民主共和1、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A林则徐B魏源C康有为D毛泽东2、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巨著是()A《海国图志》B《四洲志》C《华事夷言》D《瀛寰志略》3、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对二者共同点的归纳,不准确的是A.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B.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D.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4、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大的区别是()

A革命性质不同B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不同

C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D革命的结局不同材料一“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筹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