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侧重研究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
第一节社会历史批评的发展一、中国社会历史批评二、西方社会历史批评一、中国社会历史批评孔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孟子:“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班固认为文学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但他更强调文学的价值在于“观风俗,知薄厚”。白居易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
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读君《董公》诗,可诲贪暴臣;读君商女诗,可感悍妇仁;读君《勤齐》诗,可劝薄夫淳。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诗》20世纪初的社会历史批评
鲜明的中国特色鲁迅早期一度把文学的意义局限于审美之域(参见《随感录四十三》等),但很快便转而强调文学的社会功利性:文学“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对鲁迅而言,文学当是器械——“改革社会的器械”。器械就是工具、手段,这里意味着改造社会历史的一种力量。茅盾的社会历史批评文学须“表现人生指导人生”茅盾的“作家论”批评:结合时代精神特质和变迁来把握作家思想和艺术发展的脉络,同时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在评判作品时充分考虑作家的阶级出身、社会阅历及政治态度。二、西方社会学批评柏拉图《理想国》已经认识到文学作品的高于一切的社会效果只许可歌颂神明的赞美好人的颂诗进入我们的城邦。
如果有一位聪明人有本领摹仿任何事物,乔扮任何形式,如果他来到我们的城邦,提议向我们展览他的身子和他的诗,我们要把他当作一位神奇而愉快的人看待,向他们鞠躬敬礼;但是我们也要告诉他:我们的城邦里没有像他这样的一个人,法律也不准许有像他这样的一个人,然后把他涂上香水,戴上毛冠,请他到旁的城邦里去。至于我们的城邦里。我们只要一种诗人和故事作者:没有他那副悦人的本领而态度却比他严肃;他们的作品须对我们有益;须只摹仿好人的言语,并且遵守我们原来替城邦保卫者们设计教育时所规定的那些规范。斯达尔夫人《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1800年)社会学批评作为一种自觉的批评理论,应当说起始于19世纪的法国。自然环境对文学形态的作用她认为,西欧可分为以法国为代表的南方文学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北方文学,南方与北方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不同的人性……由于南方与北方的环境不同,人性不同,因而南方与北方的文学也就显现出不同的特点。将文学与广义的社会制度相联系,考察期间的互动关系她在《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的序言中明确宣称:“我的本旨在于考察宗教、风尚和法律对文学的影响以及文学对宗教、风尚和法律的影响。”
南方空气清新,多丛密的树林和清澈的溪流——人有较广的生活乐趣,较少的思想强度——比较安于奴役,而取偿于气候之美和艺术爱好——文学崇尚古典、情调欢快、充满民族和时代精神——浪漫逸乐
北方土地贫瘠,气候阴沉多云——人们较易滋长生命的忧郁感和哲学的沉思,对欢乐的关怀不及痛苦的关怀——想象力更加丰富,具有独立意志,不能忍受奴役——文学感情强烈,富于哲理,崇尚想象,气质忧郁——沉思雄奇
扩展:中国古代文学的南北差异“江左贵乎清绮,河朔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李延寿《北史·文苑传序》如南北民歌南方“朝思出前门,暮思还后渚。语笑向谁道,腹中阴忆汝”。(《子夜歌》)北方“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种族与文艺种族,是指由天生和遗传所造成的民族特性。泰纳认为这些天生和遗传所造成的民族特性,会显示出一个种族的血统和智力上的共同特点,成为某一民族的原始模型的巨大标记和永恒的本能。环境与文艺任何种族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自然界环绕着他,人类环绕着他;偶然性的和第二性的倾向掩盖了他的原始的倾向,并且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在影响事物的本质时,起了干扰或凝固的作用。”时代与文艺泰纳所说的“时代”,包括风俗习惯、时代精神等,统称为精神气候。像自然的气候对植物的发展起“自然淘汰”的作用一样,艺术的发展也受精神气候的选择与清理。群众思想和社会风气的压力给艺术家定下一条发展的路,它不是压制艺术家,就是逼他改弦易辙。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如果说法国人从理论形态上为社会学批评方法做了界定,则俄国人更多是在理论与具体实践中为这一方法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别林斯基是俄国社会批评的奠基者。在他看来,文学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车尔尼雪夫斯基则更为明确地将文学与人类社会活动以及特定群体的倾向性联系在一起。车尔尼雪夫斯基:批评观
美就是生活;文学艺术必须是与现实条件相联的,脱离开现实生活则失去其生命力。
小百货摊五光十色的招牌啦,供销社陈列货品的橱窗啦,摆在街头的农具、水果、青菜啦,平谷过来的猪石槽子,蓟县过来的小巧铁器,从潮白河上过来的欢蹦乱跳的大鲤鱼,从古北口外边过来的牛羊啦,这个那个,充塞了好几条街道。把乡村、城镇所有特产品的精华都聚集到这里来了,象个博物竞赛会。它既显示着北方农村古老的传统、优良的习惯、丰富的资源,又显示着新农村生产的发达和朝气蓬勃的景象。
(浩然:《艳阳天》第909页)
人家不图驴粪球子外面光,图的缸里点灯里头亮。荞麦面的肉包子,别看皮黑,一兜肉!
(浩然,《艳阳天》第125页)
《班主任》中学教师张俊石以精英姿态去对学生说话。三类学生:1)无知识:宋宝琦;2)反知识:谢惠敏;3)求知识:石红等第二节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特征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二、社会历史批评的批评尺度三、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四、社会历史批评评述返回本章导航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文学作品不是凭空创造,也不完全是个人行为,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影响、制约乃至控制文学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文学不仅是对社会生活的模仿和表现,而且也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文学在反映生活的同时,也可以介入生活,并在特定时期担负起启蒙和匡正时弊的任务。真实性的考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其一,考察作品时代背景的真实性,看作品是否反映和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倾向和潮流。其二,考察人物的真实性,看人物是否合乎身份,人物性格发展是否合乎逻辑,人物的情感是否真实可信。其三,考察细节的真实性,看其是否会造成逼真的效果。关于倾向性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作品的内容不仅仅应该是真实的,而且还应该是正确的,就是说,对文学作品真实性的考察必须要以考察作品的思想倾向性为前提,看其能否反映出历史的趋向和时代的本质。批评家要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揭示作品所蕴含的历史内容和思想意义。在分析和评论文学作品时,一定要把作品放到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中,运用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和历史发展观念,以揭示作品主题的深刻与否。
关于社会效果第三,社会历史批评要求“寓教于乐”,文学作品应具有陶冶性情、愉悦身心的娱乐性质。不过文学作品的这种审美作用只是作为一种媒介,最终要达到的教育读者的目的。三、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一)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二)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三)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四)联系作品的社会内容进行艺术形式分析返回本章导航(一)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批评家分析任何一个作家及其作品时,要将其置于特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考察作品是否反映和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倾向和潮流。特别关注贴近生活和时代、反映社会变革题材的作品。鲁迅:《魏晋风度与文章及酒之关系》杜勃罗留波夫对《大雷雨》的分析杜勃罗留波夫认为《大雷雨》女主人公卡杰林娜在宗教迷信、封建势力、愚昧习俗等层层压迫之下,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抗议。她的投河自尽,标志着在俄国革命日益成熟的形势下,一个善良、美好的女子终于忍无可忍,跨出空谷足音的一步,这是革命巨浪即将到来的先声。“最强烈的抗议最后总是从最衰弱的而且最能忍耐的人的胸怀中迸发出来的”。
示例:杜勃罗留波夫对《大雷雨》的分析《十八春》与《半生缘》(二)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社会对作家创作的制约和影响时代、环境对作家的作用;作家个人的生活经历;收集作家的创作自白和文学见解。
司马迁谈《离骚》李善注阮籍《咏怀》诗阮籍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彊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示例:李善注阮籍《咏怀》诗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三)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强调文学的认识价值,把文学作品视为社会的写照和反映,希望通过文学更好认识社会。通过艺术形象影响读者的思想、道德和世界观,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激发他们追求真理的欲望。社会历史批评还常常以意识形态的标准来评价一部作品的价值与局限,进而发挥其社会影响。张平《抉择》李高成市长形象1954年11月出生长篇小说《抉择》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0年12月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人民作家”光荣称号。狄德罗文学为启蒙运动服务梁启超:“小说救国”(四)联系作品的社会内容分析艺术形式社会历史批评并不排斥艺术分析。在论及作品价值时,社会历史批评也要分析和判断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得是否成功,结构是否严谨,语言表达是否恰到好处,描写是否生动等等,但它从来不就形式而谈形式,而是联系社会历史内容来谈形式。四、社会历史批评评述(一)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庸俗社会学(二)社会历史批评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三)开放的社会历史批评返回本章导航(一)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庸俗社会学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
并非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内容,而社会历史批评试图从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寻找社会历史内容,就可能导致一些弊端;社会历史批评相对忽略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文学本身的继承和发展,由此导致对文学作品本身特性的研究不够;社会历史批评赋予文学作品太重的社会功用,使读者的自主性、创造性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庸俗社会学在当代中国的泛滥庸俗社会学是机械地、单向度地、纯粹以政治或经济的观点评判文学作品,用阶级斗争代替艺术分析,以社会规律取代艺术规律,政治标准成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正常的文艺批评变成政治斗争。20世纪50年代初期初露端倪:对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四人帮”时期发展到了极端。(二)社会历史批评存在的
必要性和必然性
“显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桂林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法律尽职调查(技术方向)考试试卷及答案
- 高端旅游体验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乙丙醇胺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项目合作管理制度
- 活动总结范文大学活动结束后的总结怎么写
- 项目大管理图表
- 2025年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项目建议书
- 2025城市规划工作计划
- 设备移交协议书模板
- 慢阻肺诊疗规范
- 2025年宪法知识竞赛全套题库及答案(共150题)
-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2024年1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数学试题(真题)
- 《互联网产品开发》教学教案
- 2025年焊工(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肝内胆汁淤积症
- 车辆不过户免责协议书范本
- 校园信息化建设中的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
- 光伏安全施工方案范本
- 危化品石油石化企业三基三记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