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3.《日月潭的传说》课件说课讲解_第1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3.《日月潭的传说》课件说课讲解_第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3.《日月潭的传说》课件说课讲解_第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3.《日月潭的传说》课件说课讲解_第4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3.《日月潭的传说》课件说课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3.《日月潭的传说》课件台湾的地理位置漆黑一团聚集

躲在阿里山剪刀水社姐翻山越岭英雄冒着生命危险又累又饿日月潭

拯救一筹莫展披荆斩棘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那里青山环抱,树木葱茏,是个著名的风景区。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那里青山环抱,树木葱茏,是个著名的风景区。说起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

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聚集在一起商量办法。有人说:“恶龙躲在潭底,只有请到水性特别好的人才能战胜它们。”还有人说:“恶龙非常凶猛,只有拿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才能将它们制服。”—————————————阿里山

可哪儿去找水性特别好的人呢?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呢?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比较句子: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伏恶龙。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服恶龙。大尖哥和水社姐手拿砍刀,高举火把,来到阿里山。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荆棘比较句子:

他们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大尖哥用金斧头砍死了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

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饿,便用龙肉来充饥。他们吃下龙肉后,身子就一个劲地往上长。转眼间,大尖哥和水社姐就化作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潭的两边。日月潭大尖山水社山

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为民造福的年轻英雄,就把这两座山命名为大尖山和水社山,把这个潭叫做日月潭。想一想练习复述这篇课文了什么事?读过这个传说,你明白了什么?勇敢顽强为民除害为民造福舍生忘死见义勇为除邪惩恶不畏艰难多音字组词

hái()chuán()还{传{

huán()zhuàn()

日月潭面积有100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要大1/3,湖面海拔760米,水深有30多米,四周被海拔2400米的水社山、大尖山等连峰环绕。

传说:就是流传在人民口头上的传奇性故事,是我国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来自于民间*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梁祝》《白蛇传》传说是美好的,人物往往也是伟大的,希望大家在这美好的传说中感受中国古代传说的魅力,学习这些伟大的人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造人夸父逐日1、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拿到阿里山的金斧头和金剪刀,()能将它们制服。2、下面三种问句分别属于哪种问句形式。

①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呢?()②大尖哥河水社姐为民造福,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怎能忘记他们呢?()③谁是村子里最勇敢的人?大尖哥和水社姐。()疑问句:有疑而问,因为有不明白的,提出来请别人回答

反问句:无疑而问,对明明知道的事,用反问的形式来加强语气。

设问句: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用来加强语气,引起读者的注意。

1、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只有)拿到阿里山的金斧头和金剪刀,(才)能将它们制服。2、下面三种问句分别属于哪种问句形式。

①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呢?(疑问)②大尖哥河水社姐为民造福,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怎能忘记他们呢?(反问)③谁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