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知识分享_第1页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知识分享_第2页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知识分享_第3页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知识分享_第4页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知识分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根据排球运动的特点和比赛的规律,一般把排球战术分为集体战术和个人战术两大类。在集体战术中,又分为进攻和防守两大系统。同时,按比赛中出现的不同来球情况,在集体防守战术中,又分为接发球、扣、吊球,拦回球和垫球、传球四种不同的来球,并组织相应的战术系统。排球战术分类进攻战术防守战术打法防守阵形进攻阵形强攻快攻两次攻排球集体战术接发球接扣吊球接拦回球接垫传球中一二形式边一二形式后排插上形式

二、阵容配备及位置交换

一)阵容配备就是合理地安排场上队员技术力量的组织形式。1.“四、二”配备:指场上队员有4个进攻队员和2个二传队员。其优点是:无论怎样轮转,前后排都能保持1个二传和2个进攻队员,便于组织和发挥攻击力量,给对方的拦网及防守造成国难。但对二传的进攻和拦网能力要求较高。

“四、二”配备(图)二传二传主攻主攻

副攻副攻2.“五、一”配备:指场上队员有5个进攻队员和1个二传队员。其优点是:拦网和进攻力量得以加强,全队只要适应1个二传队员的打法,相互之间容易建立默契。但二传队员在前排时,前排只有两点进攻。要充分利用两次攻、吊球及后排扣球等战术变化突袭对方,以弥补“五、一”配备的不足。“五、一”配备(有2种方法)

二传后面跟付攻(图1)二传后面跟主攻(图2)图1图2副攻

主攻接应二传副攻主攻

主攻副攻二传主攻副攻接应3.“三、三”配备:指场上有3个进攻队员和3个二传队员。比赛中常用的主要是“四、二”和“五、一”配备这2种。

二)位置交换前后排位置交换方法,举例说明。

三、集体进攻战术任何集体战术的变化都建立在进攻阵形和进攻打法的基础上。

一)进攻阵形即进攻时采取的基本队形。1.“边二传”进攻阵形(图1)2.“中二传”进攻阵形(图2)3.“心二传”进攻阵形(图3)图1图2

③②⑤

⑥③

①⑥①图3①②④⑤⑥③

二)进攻打法

指二传队员与进攻队员之间所组成的各种配合。1.强攻(战术示例)2.快攻(1)快球进攻(2)自我掩护进攻(3)快球掩护进攻3.立体进攻4.两次攻及其转移四、集体防守战术一)接发球及其阵形(1)接发球的基本要求:A.正确判断B.合理取位C.分工与配合(2)接发球阵形A.5人接发球阵形及变化(图4—8)

图4(“W”战位阵形)

346251图5(“M”站位阵形)342516

图6(“假插上”站位阵形)465132图7(隐蔽站位阵形1)542631图8(隐蔽站位阵形2)425136B.4人接发球阵形及变化(图9—11)图9(“浅盆”形站位阵形)364512图10(“深盆”形站位阵形)364512图11(“一”字形站位阵形)364512C.3人接发球阵形及变化(图12—13)图12(“前1后2”站位阵形)321456图13(“后3”站位阵形)432561D.2人接发球阵形及变化(图14—15)图14(“后2”站位阵形)432561图15(专人接发球站位阵形)453612五、接扣球防守阵形及其变化

一)单人拦网时的防守阵形(对方4号位进攻)图16

34561T二)双人拦网时的防守阵形及其变化A.“边跟进”防守阵形:也称为“马蹄形”或“1、5号位跟进”防守阵形。在对方进攻能力比较强、战术变化多、吊球少时采用。其主要有“活跟”“死跟”内撤“”双卡“等阵形变化。(图17—20)其优点是对防守对方大力扣杀有利;弱点是球场中间空隙较大,容易形成“心空”;防对方直线进攻的能力减弱。图17(活跟)TT4561图18(死跟)

TT4561图19(内撤)TT4561图20(双卡)TT4561B.“心跟进”防守阵形:也称为“6号位跟进”防守。当对方经常运用打吊结合,而本方拦网能力较强的情况下,可采用“心跟进”防守阵形。(图21)“心跟进”防守阵形对防吊球和防拦起球有利,也便于组织反攻;但后场及“两腰”空隙较大,容易形成空档。图21(“心跟进”防守阵形)TT4651三)3人拦网时的防守阵形变化在对方扣球队员攻击性强、线路变化多、吊球少时采用,主要是拦对方的强攻。有1、5号位的“双卡”和6号位的跟进两种阵形。(图22—23)三人拦网加强了第一道防线的力量,但后场空隙较大,也给拦网后组织反攻增加了难度。因此,要灵活运用。要求拦网队员坚决果断,后撤迅速,积极参与反攻。图22(双卡)TTT516图23(跟进)TTT651六、接拦回球防守及其阵形

一)接拦回球的基本要求A.养成自我防拦回球的习惯;场上队员要形成“一人扣球,全体防拦回球”的整体意识。B.以前场为重点防拦回球的区域。C.二传及时参与接拦回球。D.起球弧度要高一些,便于组织进攻。E.接拦回球时,应尽可能把球给二传。

二)接拦回球阵形A.5人接拦回球阵形:有“三、二”,“二、二、一”,“二、三”阵形。B.4人接拦回球阵形C.3人接拦回球阵形D.2人或1人接拦回球阵形七、接传、垫球防守及其阵形

一)接传、垫球的基本要求A.集中注意力,判断好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