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法规中关于舆论监督管理规范的案例分析课件_第1页
地方性法规中关于舆论监督管理规范的案例分析课件_第2页
地方性法规中关于舆论监督管理规范的案例分析课件_第3页
地方性法规中关于舆论监督管理规范的案例分析课件_第4页
地方性法规中关于舆论监督管理规范的案例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方性法规中关于舆论监督管理规范的案例分析第一部分地方性法规的概念解释第二部分舆论监督法规缺失的反面案例第三部分舆论监督的首次地方立法授权第四部分河北省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法规条例第五部分其他舆论监督地方性法规第六部分舆论监督立法授权的正面案例第七部分有关舆论监督立法授权的思考第一部分地方性法规的概念解释

地方性法规是专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为执行和实施法律和行政法规,在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发布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地方性法规的名称通常有条例、办法、规定、规则和实施细则等。地方性法规只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第二部分舆论监督法规缺失的反面案例记者们的英勇无畏写满了中国新闻史1997年11月,《福州晚报》记者顾伟因采访“老虎机”问题,其住宅遭枪击;1998年10月,云南电视台记者许玲等因采访滇池水体被污染的问题遭到被某些领导唆使来的村民们的围攻;……

近年来,全国各地屡屡发生粗暴干涉记者采访或暴力殴打记者的恶性案件,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许多地方性法规中还缺少舆论监督的相关管理规范,更有甚者,有些地方的相关规定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利于舆论监督的条款。

由于没有给新闻舆论监督立法授权,以致新闻媒体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显得痴呆,涉及重大的问题,媒体也往往不敢披露。一旦披露之后,记者本人也会遭到打击报复。记者的权利生态急需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河南省泌阳县广播电台记者魏家强因写批评报道被开除

1998年1月7日,河南省泌阳县一个体司机酒后驾车肇事逃逸,该县广播电台青年记者魏家强通过调查现场群众,采写了《泌阳出了个“张金柱”》一文发表。该县县委书记和宣传部长认为该批评稿败坏了泌阳形象,责令广电局严肃处理。广电局局长即以魏“违反了宣传纪律”为由,将魏开除,并下发了红头文件。此事被《经济日报》等中央级媒体披露后,泌阳县委一些人对魏家强百般刁难,打击报复。H:\舆论监督作业\河南交通新闻管理办法.doc第三部分舆论监督的首次地方立法授权

《乌鲁木齐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在2003年1月21日经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与当年5月1日开始实施。在第三章“监督保障”第十九条提出:新闻媒体、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活动。新闻媒体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这是国内地方性法规第一次给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立法授权。

尽管该条例不是一部专门的新闻舆论监督法规,但对乌鲁木齐市的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有明确的条款——新闻媒体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这意味着乌鲁木齐市的新闻媒体在对本地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有法可依了。这一立法授权,指明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党政领导人、普通工作人员。指明了新闻舆论监督对象的活动范围——履行职务的行为,也说是说只要与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关的行为都在新闻舆论监督之中。

第二十九条新闻单位对公民反映或者记者采访中发现的违法和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况,经核对属实的,可以建议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单位予以处理,也可以发表批评报道。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反映情况的公民和发表批评报道的新闻单位及其记者打击报复。

拍摄河北赵县干部上班搓麻将记者被围殴

2008年10月31日报道29日15时30分,正是工作时间。河北青年报记者在河北赵县南柏舍镇政府大院一间房子里,看到有四个人正在打麻将,还有一人观战。记者随即拍下这一场景。为进一步证实搓麻者的身份,记者在镇政府附近求证时,遭遇不明身份人员抢夺摄影器材。为保护好摄影器材,三名记者遭围攻。本报司机用车内另一台相机拍下抢夺现场,不明身份者又来抢夺他的相机,并将其右胸刺伤。第五部分其他舆论监督地方性法规

山西省长治市的新闻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全国较有名气,长治市委八届二次全会通过了《中共长治市委建立“五大监督”的实施意见(试行)》其中对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作了明确的规定:上至市党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这四套班子的领导,下至一般干部;大至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各方面的工作,小至各家各户的各种行为,只要法律许可,都在新闻舆论监督之列。“五大监督”的内容为:以纪检、监察机关牵头的党政监督;以人大牵头的法律和工作监督;以政协和统战部门牵头的民主监督;以新闻媒体牵头的舆论监督;以信访部门牵头的群众监督。并逐步克服了“你下海,我观潮;你打锣,我吹号;你惹人,我卖好”的种种不良倾向,形成了强势。第六部分舆论监督立法授权的正面案例《长治日报》点名批评副市长

2002年4月初,全国有关媒体披露了这样的消息:山西省长治市曾在《上党晚报》2001年3月29日的头版和《长治日报》3月31日的头版头条,相继发表了该市市委书记吕日周给分管教育的副市长秦来英的批示,措词相当严厉:“秦来英副市长,贯彻西沟会议精神,没听说教育(系统)蹲点,你要带头、带动、带领!……教育系统是如何贯彻西沟会议精神的?工作要扎实,要落实。”“山后河村‘长期没有合格教师,27名学生流失了20名’的严重问题,我却看不到任何一级党组织和政府的报告,可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差距有多么大!”据报道,报纸一出街,顿时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也引来这位副市长的强烈反弹:对一个问题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种,你可以当面交流,也可以作出批示,“怎么不打招呼,就在报纸上公开点名批评?这是什么意思?……”而这次批评源于《上党晚报》记者李慧良的一篇报道,该报道反映了长治市壶关县店上镇山后河村“27名学生流失了20名”的问题。被吕日周在报纸上点名批评的当天,秦副市长就率领市教委一班人马进驻山后河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蹲点调研。老百姓说:“这是山后河村人第二次见到太阳。”

第七部分有关地方舆论监督立法授权的思考

首先:新闻舆论监督有利于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遏制腐败和社会不正之风,有利于推动工作;新闻舆论监督说到底就是帮党委、政府的忙,就是帮领导的忙。新闻舆论监督与弘扬主旋律没有矛盾。

记者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重要一环,也是弘扬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防线,因此,捍卫记者的言说权利实际上就是捍卫公民的言说权利。再次:舆论监督法规的保护领域仍需完善完整意义上的新闻权包括记者的采访权和报道权,因此,如果只是保障了采访权,而忽略了对报道权的保障,那么记者将无法完整实现其权利,最终他的采访权也将消解于无。事实上,由于干扰、阻碍记者采访容易造成直接冲突,甚至酿成恶性人身伤害事件,某些单位和人员吸取了“教训”,开始从侵犯记者的采访权转为侵犯记者的报道权,这类侵犯记者报道权的“攻关活动”,一般手段更隐蔽,层次更“高级”,效果更明显。在强调地方性法规对于记者采访权和报道权的保护的同时,也要强调通过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来规范记者的行为,这两个方面同样重要。前段时间发生在山西霍宝干河矿难之后的记者排队领取“封口费”事件,是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