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_第1页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_第2页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_第3页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_第4页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猜测、试验的方法探究磁铁的根本特性。

2.初步了解“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

3.通过嬉戏活动进展幼儿的观看力量、思维力和动手操作力量,探究磁铁的穿透性。

4.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奇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预备:

教具预备:各种各样的磁铁ppt

玩赛车嬉戏的道具:长1米,宽50厘米的KT板一块,上面有用即时贴装饰好的赛车跑道。用纸制作的赛车,底部粘有方形铁片。

学具预备:

1.条形磁铁,人手各1块。

2.动手试一试环节所需材料:积木、回形针、积塑饮料瓶、树叶、小剪刀、钥匙、铁夹子、铁盒子、小铁环、镙丝钉、茶杯、木板、纸、布、硬币等。

3.探究并验证环节所需材料:纽扣、电池、石头、螺丝、回形针、铃铛。

4.探究并验证环节所需的记录卡,人手一张。

5.玩赛车嬉戏所需材料:长50厘米,宽25厘米的KT板7块,上面有用即时贴装饰好的赛车跑道。用纸制作的赛车7部,底部粘有方形铁片。

教学过程:

一、熟悉磁铁不拘一格的形状

教师指着吸在黑板上红红绿绿的圆形的塑料片,问:小朋友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些圆形的塑料片能粘在黑板上吗?

幼儿沟通,教师出示塑料片后藏着的圆形吸铁石。

师:磁铁又叫吸铁石,它们经过人们的加工,长得也不一样哦!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它们见见面呢?

出示ppt展现各种各样的磁铁。

二、通过尝试,了解磁铁的“吸铁性”

1.师引导幼儿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利用磁铁可以()。

2.引导幼儿探究新知:磁铁毕竟能吸住哪些东西呢?

(1)幼儿取出教师课前分发的试验材料盒。

(2)幼儿尝试用磁铁去吸盒内的小物件,把能吸住的放在一起,不能吸住的放在一起。

(3)引导幼儿找规律。

说说用磁铁吸住了什么物体。

投影显示这些实物,引导幼儿归类: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教师小结,过渡:磁铁可以吸住铁制成的物体,也就是铁制品,以及铁以外的一些金属,比方硬币。依据这个特点我们来猜一猜磁铁可以吸住哪些物品。

(教师出示ppt,幼儿翻开记录表)

引导幼儿先进展猜测,猜测磁铁能吸住什么,认为能的在记录表里打“√”。

引导幼儿进展验证,用磁铁一一试一试,验证刚刚猜测的结果。

(5)指名幼儿汇报验证的结果。

三、熟悉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1.小朋友们,磁铁可以吸住铁制品以及铁以外的一些金属,那么用磁铁吸磁铁会怎样呢?

2.教师先介绍磁铁的两极:南极S,北极N,并引导幼儿强化这个学问点。

两名幼儿合作完成试验,教师引导幼儿沟通结果。

第一步:N极碰N极怎样?教师引导幼儿沟通结果。

其次步:S极碰S极怎样?教师引导幼儿沟通结果。

第三步:N极碰S极怎样?教师引导幼儿沟通结果。

3.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磁铁有(两极),(南极)和(北极),一样的极会(相互推开),不同的极会(相互吸引)。

四、在嬉戏中探究磁铁的磁性穿透力。

师:原来磁铁还有两极性,磁铁里的微妙真不少,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磁铁的嬉戏,连续去查找磁铁的奇妙。

教师演示玩赛车嬉戏。

取出用KT板和即时贴做好的弯曲的赛车跑道,将板子搁在两张椅子中间,将板子上放置一辆底座粘贴了铁片的纸赛车,将磁铁放在KT板下沿着跑道向前移动。

幼儿分组玩赛车嬉戏。

幼儿取出课前教师分发的道具,各小组幼儿轮番玩赛车嬉戏,教师提示幼儿磁铁尽量不离开板子,紧贴板子向前移动,否则赛车就会停下来。

师在幼儿玩好后,引导幼儿思索:为什么赛车可以向前移动?

幼儿答复,师告知幼儿:原来磁铁的磁性有穿透力,隔着东西也有吸引力,磁铁越大,吸力越大。

五、师幼共同总结磁铁的特性。

师:今日我们玩了这么多好玩的嬉戏,很快乐,也有很大的发觉,先是发觉了磁铁能吸东西,吸什么东西呢?(引导幼儿说出磁铁能吸铁的东西)

师:后来又发觉了一个隐秘。(引导幼儿说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磁性原理。)

师:在玩赛车时我们还发觉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磁铁能隔着物体吸东西。)

师:磁铁的微妙真不少,它还隐蔽着许多微妙等着我们去发觉呢,下节课我们连续来玩磁铁的嬉戏!

中班科学试验教案大全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观看初步了解手指的名称及用途。

2、进展幼儿的观看比拟力量。

活动预备:

《我有一双小小手》歌曲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我有一双小小手》。

十个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个在左,五个在右。

只会干活,不会开口。

二、熟悉自己的手。

1、引导幼儿观看自己的手,教师提问: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样子的?哪儿是手心?哪儿是手背?哪儿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几只手?每只手有几个手指头?

2、熟悉并学说手指名。

(1)师:(伸出双手)小朋友你们也和教师一样都有一双手。它们是好朋友,特别友好,相互帮忙,还帮我们做了很多好事。(做神奇状)小朋友,手指在说话呢,让教师听一听它们在说什么(做倾听状)。噢!它们在说,小朋友都有好听的名字,可是我们没出名字。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给手指起个名字好吗?

(2)师:(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们看它是家里的,我们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儿学说大拇指)(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边,在点数和拿食物的时候常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伸出中指)它在中间,又是个子的,就叫它中指吧!(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伸出无名指)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咱们一起动动脑筋(做思索状)可名字都让它们几个占去了,没出名字了。哎,小朋友,没有就是无,那么我们就叫它无名指吧!

(3)教幼儿学读儿歌《手指歌》,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3、做玩手指嬉戏。

(1)教师伸出手指或出示图片,请全体幼儿或个别幼儿说出它的名字。

(2)引导幼儿按教师指令,让某个手指弯下去或站起来,练习手指的敏捷性。

4、启发幼儿联想手还有什么用?用我们的手做什么?说一句话。

三、活动延长

1、在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伸手指,说指名。

2、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动,鼓舞幼儿学着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中班科学试验教案大全3

活动一:醋和水(略)

活动二:油和水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发觉油和水倒在一起,油在上水在下相互不相溶的现象。

2、用较精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觉。

3、初步尝试用绘画记录的方式。

活动预备:

1、每人水、油各一小杯、备用的油和水

2、筷子若干

3、记录单、记录笔、_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问题引入

1、杯子里有什么?

2、假如把水和油倒在一起,可能会怎样?

二、猜测记录

1、简洁介绍记录表

2、幼儿记录并叙述自己的猜测

三、进展试验

1、提出试验要求:仔细观看,把你看到的记录下来。

2、幼儿试验,教师观看试验状况,提示幼儿进展记录。

四、沟通、争论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方法让油和水混在一起?幼儿叙述自己想到的方法,教师依据幼儿的叙述让幼儿或教师进展演示。

五、提出新问题

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油和水混在一起呢?我们下次再来讨论。

活动三:让油和水混在一起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尝试把油和水混在一起的方法。

2、体验试验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预备:

1、油水混合物数瓶

2、洗洁精、肥皂粉、盐、筷子若干

3、记录表、记录笔等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师生共同回忆“油和水”的试验状况。上次我们做了一个油和水的试验,知道油是浮在水上面,那有什么方法让油和水混在一起呢?

2、提出问题

教师这里有三样东西,请你们猜猜看,哪样加到油和水里会让它们混在一起?

二、猜测、记录

1、幼儿猜测、记录

2、幼儿叙述自己的猜测

三、幼儿进展试验

1、提出试验要求:

(1)每种材料都要试到。

(2)试一样记一样。

(3)可以用筷子等材料进展搅拌。

2、幼儿试验,教师观看指导

四、沟通、争论

1、你刚刚试了几种材料?

2、那几种材料加到油和水里会混在一起?

中班科学试验教案大全4

一、研讨思路:该活动内容是幼儿生活中再熟识不过的现象,然而其中却蕴涵着很多科学的神秘以及教育和讨论的价值。我们选择这一内容,在幼儿园大、中、小三个年龄班开展教学研讨,旨在探讨大、中、小三个年龄班幼儿科学探究和表达的特点与水平,增进教师对幼儿进展特点和水平的熟悉与把握,提高师幼互动的相宜性与有效性。依据三个年龄班幼儿认知的不同特点,以及各班幼儿已有的阅历根底,各班教师做了充分的预备性试验,在亲历体验活动中分析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关键点,并讨论如何将难度较大的内容分解犯难度相宜的几个步骤,使试验探究的每一步既具好玩味性,又具有挑战性,既能引发思索,又有胜利的感受。小班活动的重点在于感受物体是否会下落,物体是怎样落下来的,在此根底上尝试做简洁的记录,体验观看与表达的乐趣;中班幼儿探究比拟两种不同材料制作的降落伞下降的速度有何不同并记录;大班的切入点放在猜想并探究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并能按下落速度的挨次作记录和分析。以此探讨同一内容在各年龄班开展活动时,所应把握的层次性。

二、活动规划与反思

活动一:落下来啦

活动要求:

1、对物体落下来的现象感兴趣,有初步的探究_。

2、学习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觉,初步尝试记录。

活动过程:

1、小故事引发幼儿猜想:物体是否会落下来?以激发兴趣。

2、观看材料,摆布物体进展感性探究体验:它们是不是都落下来了?

3、其次次探究,比拟落体的不同方式。幼儿边玩边沟通自己所玩的物体,观看落下来的样子,引导幼儿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现自己的发觉。

4、学习记录:观看记录表上贴的物体,引导幼儿选择相应物体尝试后把该物体下落的样子画下来。

5、延长活动:玩落体嬉戏,如“托气球、吹羽毛”等,启发幼儿观看更多落表达象,并想方法使其落不下来。

本园教师观看反思:相宜性行为:

1、本活动目标定位较好,能依据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重在培育幼儿对常见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初步的探究_。

2、教师能够较好地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关键点,充分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实际进展水平,引导幼儿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觉,符合幼儿最近进展区的需要。

3、教师在活动中能注意让孩子在玩中探究,丰富体验,特殊是能大胆地尝试让幼儿将自己的感受与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给幼儿较充分的进展时机。

4、努力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探究气氛,促使幼儿能自主地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阅历,激发幼儿探究的_,体验探究的乐趣。

不相宜性行为:

1、问题: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的观看不够细致深入,仍旧有一些重结果的倾向。缘由: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仍旧受传统的目标意识影响。对策: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观看水平,对幼儿临时消失的一些状况作出准时和相宜的回应,要更加敬重过程,从幼儿的角度、眼光了解事实。

2、问题:幼儿积存的体验还不够多、不够深入。缘由:小班幼儿还不擅长主动与同伴交换、合作地玩,因此表现出局部幼儿接触的材料不够多。

3、对策:可供应更多的材料,注意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材料、合作探究。

中班科学试验教案大全5

活动预备:

卡通板、废旧纸盘、色卡纸、双面胶、彩泥、泡沫板、剪刀、录音机、小鱼的录音、海洋垃圾的布景等。

有益学习阅历:

1、亲近大自然,爱惜动物,有怜悯心,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知道大海中常见的几种鱼类的名称及其生活习性。

3、参加变废为宝的活动,会用它们大胆地进展艺术表现与制造,喜爱装饰。

活动过程:

一、海底观光:观看录象片----海底世界的漂亮风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