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涂装车间输调漆系统知识油漆(涂料)的四大基本组成
辅助成膜物质颜(填)料分散介质(溶剂或水)主要成膜物质(树脂)添加剂(助剂)树脂:定义:由特殊单体合成的长链高分子聚合物以保证漆膜属性(桐油,天然树脂;高分子合成树脂,丙烯酸,环氧)。目的:涂料体系的主要成分,它具有粘结涂
料中其他组份并赋予漆膜的功能,使漆膜具有各种物、化性的作用。
树脂赋予漆膜的理化指标:
光泽(外)附着力(物)硬度(物)抗石击性(物)柔韧性(物)耐候性、耐溶剂性、耐化学品性。颜(填)料:定义:带有色彩特性的无机或有机不溶性微细粉末。目的:1颜料的无穷性形成了色彩品种的无限性,使得涂料具有无穷的色彩。2具有遮盖物体表面的能力。3提供防腐蚀、保护及特殊功能作用。溶剂:定义:溶剂一般指在常温常压下液体状的混合物,它们不需要化学反应就能溶解其他物质。作用:溶解并分散树脂及颜料,同时稀释涂料达到适宜制造和施工时所需的黏度。助剂(添加剂)定义:用来转化涂料特性的物质,一般添加量极小。目的:1、在制造涂料发挥作用助剂:润湿分散剂;2、储存中发挥作用助剂:防沉、防结皮、防霉剂等;3、施工和干燥中发挥作用助剂:流平剂、防缩孔剂、消泡、防暴泡剂、防流挂剂、附着力促进剂、固化促进剂等;4、对涂膜性能起作用助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增滑剂、消光剂等。为此需要调配,常用调漆粘度杯种类ISO3号杯:口径3mm,流出时间30-100S;ISO4号杯:口径4mm,流出时间25-100S;福特杯:英制单位孔径,口径:(0.15英寸)4.1mm,流出时间20-105S,也有厂家规定30-150S;DIN4杯:又称涂4杯,公制单位孔径,4±0.02mm,25-150S。简介集中输调漆系统:就是利用压力泵将涂料从输调漆罐通过密封管道压送到涂装车间喷漆室各个操作工位,包括调漆、液位、温控、供漆等部分,它是由各个部件以及管路构成的管道网络,不仅能够保证以适当的压力和流量输送涂料,同时还能对涂料的温度、粘度等特性进行控制。主要设备及部件:输/调漆罐、循环泵、稳压器、过滤器、循环管道、调压装置、液位控制及温度控制等。输调漆系统的功能:1、对涂料的粘度、颜色和温度的均一性进行较好的控制;2、有利于改善现场环境、安全生产、减少车间内运输;3、由于系统的不断循环,减少了涂料在输漆管道内的沉淀,能保证涂料供给的连续性;4、由于整套系统(除调漆外)呈密闭状态运行,避免了外来污染进入涂料而影响涂膜质量;5、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现场火灾的危险性。调漆罐循环罐搅拌电机隔膜泵液位计多向手动阀压力监控温控系统液压泵罩光漆2套中涂漆3套本色漆3套金属漆10套溶剂2套共计20组输调漆系统一组系统使用地点20组系统管道分配及具体使用点油漆种类喷房自动机站点中涂(1-3#)Primer喷房ESTA-Primer本色漆(4-6#)BC喷房(多功能)ESTA-BC金属漆(7-16#)BC喷房(多功能)ESTA-BC、BC-Air清漆(17-18#)CC喷房(多功能)ESTA-CC容剂YT3500(19-20#)BC喷房ESTA-BC、BC-Air中\BC\CC喷房ESTA-中涂\BC\CC油漆溶剂属于易燃易爆品,对于安全防火是重中之重,采用先进的二氧化碳自动喷淋系统。安全装置1、静电接地2、铜导电地面二氧化碳自动喷淋系统报警器感温探头:最高温度≥68度时,感温探头会报警,一个探头报预警,两个探头报火警。二氧化碳喷淋系统感温探头罐体因考虑到车间的年产量,设计时溶剂罐容积为1000L罐体,调漆罐和循环罐容积为250L罐体,大多国内制造,采用电子抛光。溶剂罐容积:1000L油漆罐容积:250L隔膜泵虹吸管作用: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油漆可通过隔膜泵工作用虹吸管将油漆打入到罐中。隔膜泵虹吸管空气调压器压力表作用:有气水分离作用,调节压缩空气压力,以满足隔膜泵等设备需要的空气压力。搅拌电机作用:对油漆罐内油漆进行搅拌,搅拌后油漆粘度均匀,以便更好的控制工艺参数.转速调节器电源开关搅拌电机液位计作用:测量油漆罐和溶剂罐液位显示装置,并与罐溶液容积量相对应,目视示数。液位计电阻式温度计作用:测量油漆罐内油漆的温度,调漆工可通过观察油漆温度来调节油漆工艺参数。温度表23度左右作用:管中管热交换恒温的方式,保证到达喷枪和喷杯的油漆温度得到准确控制,漆精度控制在±0.5℃范围内,一般温控在20-25℃之间
。采用管路换热系统,换热管路设有电动阀,自动控制油漆的温度
管中管热交换系统油漆温度通过电磁阀来进行控制,第一道全开,后面还有一个比例阀,根据室温适当开启冷水的流量油漆水比例阀第一道全开温度控制原理:通过三管冷热交换来控制油漆温度。冷、热水交换根据传感器传给PLC的信号通过控制一个三通阀门输送冷水或热水,冷、热水循环通过配置的两个自动微分压力控制阀来控制冷、热水的比例,无论热交换器有什么要求,在冷、热水的输入和返回之间,将维持一个非常稳定的比例,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油漆温度的目的。涂料涂料水水管中管热交换电机蒸汽系统作用:电机工作时对冷水进行加入,电机共分两组,一组使用,另一组自动循环备用。热交换器具有自动切换恒温的作用电机控制面板袋式过滤器油漆在进入输调漆系统中进行过滤,以保证油漆的清洁度。主要使用的系统有中涂罐、本色漆、清漆、溶剂。型号有:50微米、80微米、125微米50微米:中涂、清漆80微米:部分中涂125微米:金属色漆150微米:狼堡灰、纳银作用:采用压缩空气作动力,振荡滤芯不停的振动,以达到管路中油漆金属铝粉分散均匀的效果。金属漆7-16组输出管路有振荡装置。振荡式过滤器振荡过滤器振荡过滤袋振荡滤芯器反清洗阀门滤袋和滤芯压缩空气调节器振荡过滤器反清洗装置油漆管路是两线循环系统方式,溶剂的管路循环系统是主管循环系统方式。系统中所有与涂料接触的金属设备或部件均采用不锈钢制造(304L)材料,溶剂输送管路采用不锈钢(316L),所有管路经均经过30bar压力测试,管路中油漆为24小时不间断运行,避免油漆沉淀的现象发生。304(Cr19Ni10)316(Cr17Ni14Mo12,多出的镍及锰,改善腐蚀、拉伸及摩擦)输调漆管路1、主管循环(溶剂管路):是一种最简单的循环系统,它是靠一组尺寸相同的管子和供漆、用漆器件连接在一起,组成一条环形的管路,液体在管路中进行循环。在主管循环系统中,喷漆站的支管路不参加循环
。2、两线循环系统(油漆管路):是依靠两组尺寸渐变的管道来平衡整个管道内的液流。两线系统中的支管也参与循环,即所谓“循环到枪系统”。通过管道尺寸的改变调节流经每个喷站的漆液压力和流量,整个系统中只使用一个背压调节器来调整系统的压力,另在枪下用调压器或节流阀来控制喷枪的压力和流量。输调漆管路两线循环系统为一线出,另一线回,由此循环到喷漆室各个枪站,管路系统无盲端,正常运行时油漆无沉淀现象。循环到枪站三通阀输调漆管路阀门直通阀(球式)油漆管路分别设有直通式和三通阀GRACO稳压器稳压表8-12bar稳压器作用:稳压器中充氮气,以达到减缓平衡液压泵运行时输调漆管路中油漆的脉冲。使喷涂压力更平稳背压阀作用:中涂\清漆\溶剂为普通式背压阀,本色漆\金属漆为低剪切式背压阀,通过管径变化以达到压力变化的效果,来改变车身喷涂效果。调节螺栓时:顺时针方向调节增大压力,逆时针减小压力。金属漆背压阀5bar左右采用油压式,带动油压连杆运动做上下往复运动。液压泵液压泵打击次数油漆次数中涂6-8次\分钟本色漆8-10次\分钟金属漆8-14次\分钟清漆3-5次\分钟溶剂25-30次\分钟作用:供给输调漆所有液压泵使用,电机共三组,使用时开启两组,另一组循环自动备用。压力一般维持在58bar左右.控制面板液压泵电机作用:供给液压泵使用,一线输入,另一线输出使其循环,每条管路上设有阀门,另外,液压油在夏季也需要冷却水降温,确保液压油温控制在40度左右。进路回路连杆液压油管路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身产业投资协议
- 《深入理解Bootloader:课件概览》
- 授课教师石冬剑66课件
- 《人际交往艺术》课件
- 双语列车长非正常事件服务技巧课件
- 铁路路基与轨道课件
- 标准体育场馆租赁合同
- 房产担保借款合同
- 世纪英才文化课件五上
- 《房地产基础》课件 情境二 教你选对小区
- 护理巡视巡查管理制度
- 沈阳华海锟泰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高分子化学8-开环聚合
- 给小学生讲医疗知识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 2024年科技例会管理制度(4篇)
- 云肩完整版本
- 汽车经纪人服务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至五年行业预测报告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件-第四章(中英文课件)
- 影视剧拍摄与制作合同
- 如何编制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