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师儿科诊疗技术培训现状与需求分析_第1页
基层医师儿科诊疗技术培训现状与需求分析_第2页
基层医师儿科诊疗技术培训现状与需求分析_第3页
基层医师儿科诊疗技术培训现状与需求分析_第4页
基层医师儿科诊疗技术培训现状与需求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层医师儿科诊疗技术培训现状与需求分析阮瑜任康轶何振丹涂金伟刘俊宏丁媛

基层卫生服务是我国基本卫生保健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强基层医师培训是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改善基层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由于医疗资源、资金投入有限等原因,基层医师在业务培训、交流学习、继续教育等方面存在不足[1]。因此,加强基层医师的业务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伴随医疗体制的变动,区域医疗联合体的组建能对同一区域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推进医疗质量同质化和优质资源下沉,促使分级诊疗的开展,同时能解决基层医师培养难的问题[2]。我院顺应国家医疗改革趋势,依托三级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建立的紧密型医联体,大力开展基层儿科医师培训,促进基层医疗水平及医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本研究旨在针对基层儿科医师诊疗技术培训现状和需求的调查,了解基层儿科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培训需求,为进一步开展儿科诊疗技术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选取2022年9月—2022年2月在重庆市各区(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基层儿科医生作为本次调查对象。

1.2调查方法

结合本次研究目的,在文献研读的基础上,自制“重庆市基层医师儿科诊疗技术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医院级别及从事卫生工作时间)、参加儿科诊疗技术培训现状及需求等情况的调查。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将回收的问卷进行筛选,剔除无效问卷后,利用Excel2022软件对回收问卷的有效数据进行整理录入,再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所用分析方法为描述性分析法,计数资料以(%)表示。

2结果

2.1受访者人口学特征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30份,收回问卷219份,问卷回收率为95.2%。根据标准(问卷填写有疏漏和问卷中连续出现20个以上相同选项)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筛选,剔除无效问卷共4份,剩余有效问卷21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5%。

重庆市基层儿科医师中,女性165名(76.7%),男性50名(23.3%),与基层医生中女性居多有关;各年龄段中,以30~40岁最多,有119名(55.3%),其次为40~50岁者,有50名(23.3%),30岁以下者33名(15.3%),50岁以上者最少,仅13名(6.0%);学历以本科为多,共160名(74.4%),硕士及以上学历33名(15.3%),专科及以下学历者22名(10.2%);职称以中级职称者最多,为114名(53.0%),其次为初级职称63名(29.3%),高级职称仅38名(17.7%);从事卫生工作时间中,5~10年、10~20年者较多,分别为71名(33.0%)、67名(31.2%),其次为工作时间在20年以上者,共46名(21.4%),5年以下工作时间者仅31名(14.4%)。此次问卷调查中,区(县)级医院参加的医师人数最多,共141名(65.6%),其次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共63名(29.3%),乡镇卫生院医师人数较少,仅11名(5.1%)。

2.2基层儿科医师诊疗技术培训现状分析

在儿科诊疗技术培训现状的调查中,关于“本单位现有教学模式是否满足自身学习需求”,94名(43.7%)认为“不能满足”,93名(43.3%)认为“基本可以满足”,仅28名(13.0%)认为“完全能满足”。215名儿科医师中,137名(63.7%)医师每年参加医学专业知识培训次数少于5次,59名(27.4%)医师每年参加培训次数在5~10次,17名(7.9%)医师每年参加培训次数在10~20次,仅2名(0.9%)医师每年参加培训次数在20次以上。在参与过的教学模式中,以课堂讲授式和床旁示教为主要培训方法,参加人数分别为194名(90.2%)、100名(46.5%)。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模式的参加人数分别为84名、56名、14名,所占比例分别为39.1%、26.0%、6.5%。

2.3基层儿科医师诊疗技术培训需求分析

在有关儿科诊疗技术培训需求的调查中,213名(99.1%)基层儿科医师有提升临床能力的需求。125名(58.1%)基层医师希望每年参加医学专业知识培训次数在5~10次,48名(22.3%)医师希望每年参加培训次数在10~20次,25名(11.6%)医师希望每年参加培训次数在5次以下,17名(7.9%)医师希望每年参加培训次数在20次以上。在基层儿科医师认为效果更好的教学模式中,床旁示教、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和标准化病人教学法更受青睐,相应人数分别158名(73.5%)、145名(67.4%)、140名(65.1%),课堂讲授式、其他教学模式分别为118名(54.9%)、8名(3.7%)。基层医师希望通过参与培训获得常见病诊治相关知识、医学最新进展、实践操作技能、医患沟通技巧及其他内容的人数分别为193名(89.8%)、193名(89.8%)、188名(87.4%)、151名(70.2%)、5名(2.3%)。

3讨论

随着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已成为其中重要的环节。目前,基层医师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偏低,基层医师的工作年限长,但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知识更新较慢,缺乏规范的医学基础培训[3-4]。儿科是临床工作中重要的部分,但由于儿童病情变化快、不能准确叙述病情、家长容易情绪紧张激动等特殊性,儿科成为临床医疗工作的难点之一,儿科医师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和医患沟通能力。因而,加强基层医师儿科诊疗技能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基层医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等成人疾病的诊治培训效果上[5-7],有关基层医师对儿科诊疗技术培训需求的研究极少。本研究将医联体作为依托,了解我市基层儿科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培训需求,为进一步开展的基层医师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我们的研究发现,重庆市基层儿科医师以本科学历、中级职称为主,工作年限较长,其对专业培训和临床能力提升的需求高。由于基层医院的继续教育投资较少、资源有限,基层医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以及更新临床医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自主学习、查阅文献、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及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班等[8],其参与的培训模式多为“授课式”教学。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由于缺乏临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往往不能充分调动基层医师学习的主动性,因而教学效果可能不佳。我们的调查发现,约2/3的基层儿科医师每年参加医学专业知识培训次数小于5次,参与的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近半数受调查者认为现有教学模式不能满足自身学习需求,提示基层医师参与的培训次数较少,培训模式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培训学习需求强。因此,在了解基层儿科医师的发展现状与培训需求的基础上,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培训方式,充分调动学员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成为基层医生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基层医师的教学培训中,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真正调动学员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近年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SP)等新颖教学方法,作为有效的教学和评价模式,在国内的医学教学和考核中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9-11]。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具体运用在临床医学中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以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形式,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教学模式[12]。有文献报道,在基层医院推广PBL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病例讨论所学内容,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因而,在现有环境下开展PBL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更适应目前医教协同的发展趋势[13]。SP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能够形象、稳定地扮演患者真实临床状况的健康人或患者,具有模拟患者、评估者、教学指导者三重功能[14]。研究发现,社区全科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可以通过标准化病人短期教学提高,其中在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结束问诊3个方面的提高较为显著。因此,标准化病人在社区医患沟通能力教学中的应用值得推广[15]。我们的调查发现,58.1%的基层医师希望每年参加培训次数在5~10次,培训模式以床旁示教、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和标准化病人教学法更受青睐,希望通过培训主要获得常见病诊治相关知识、医学最新进展、实践操作技能及医患沟通技巧。由此可见,以讲授式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基层儿科医师培训的需求,基层医师更倾向于接受新型教学模式,更注重实践技能及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此外,在教学培训中,积极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使其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也会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一项研究发现,在传染病学的临床本科教学中,标准化病人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及单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而言,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知识理解及掌握程度、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更有优势[16]。因而,我们在基层医师儿科诊疗技术培训过程中,根据基层儿科医师的现状及需求,结合不同儿科疾病的临床特点,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最大化发挥各自教学模式的优势,提高医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自主性,以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综上所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