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实训指导书_第1页
钢筋工程实训指导书_第2页
钢筋工程实训指导书_第3页
钢筋工程实训指导书_第4页
钢筋工程实训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筋工程实训指导书实训目标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技能:1、掌握识图的基本知识,能读懂钢筋图,能按照图纸计算用工、用料。2、掌握编制钢筋配料单的步骤和方法,学会编制钢筋配料单。3、掌握钢筋绑扎的方法和要求,能对钢筋进行配制、加工和安装。4、掌握钢筋工程的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实训要求1、认真阅读实训指导书,依据实训指导书的内容,明确实训任务。2、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服从实训指导老师和学校领导和安排。严格遵守实训场地上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爱护现场的各种设施。未经有关人员同意不得乱动实训场地上的各种设施、保证安全生产。3、严格考勤、不迟到、不早退、作好每天出勤纪录,原则上不能请假,特殊情况请事假累计不能超过实训总天数的三分之一,并须经指导老师批准,方可离开实训场地点,否则实训平时成绩不及格。4、进入实训场地严禁穿沙滩裤,严禁穿裙子,严禁穿拖鞋、高跟鞋。5、爱护公共财产,爱护图纸资料,不得损坏实训的任何东西。6、虚心向实训指导老师学习,服从工作安排,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任务。7、实训任务完成后要清理场地,对钢筋进行松绑,调直,归类,以便下一个班同学使用。实训任务给定条件提供施工图纸钢筋图和给定相应技术参数和资料。要求编制的文件内容应满足实用性。技术措施、工艺方法正确合理。语言文字简洁、技术术语引用规范、准确。计算表达式详细,表格填写整洁、规范、准确。基本内容及格式符合任务指导书要求。实训内容指导

(一)识图1、箍筋表示方法:⑴010@100/200(2)距200,全为双肢箍。⑵010@100/200(4)距200,全为四肢箍。⑶08@200(2)⑷08@100(4)/150(2)(一)识图1、箍筋表示方法:⑴010@100/200(2)距200,全为双肢箍。⑵010@100/200(4)距200,全为四肢箍。⑶08@200(2)⑷08@100(4)/150(2)区间距150,双肢箍。2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①22,3①20⑵2012,3①18⑶4①25,4①25⑷3025,5025表示上部钢筋为3022,表示上部钢筋为2012,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①22,3①20⑵2012,3①18⑶4①25,4①25⑷3025,5025表示上部钢筋为3022,表示上部钢筋为2012,表示上部钢筋为4025,表示上部钢筋为3025,下部钢筋为3020。下部钢筋为3018下部钢筋为4025下部钢筋为5025。3、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2020 表示两根0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⑵2022+(4012) 表示2022为通长,40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⑶6025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025,下排为2025。⑷2022+20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⑴40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⑴40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025全部伸入支座内。⑵6025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⑵6025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025,下排筋4025。⑶6025(-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⑶6025(-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025,不伸入支座,4、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G20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012⑵G40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014⑶N20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022⑷N40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018。5、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下排筋4025,全部伸入支座。⑷2①25+3①22(-3)/5①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①25伸入支座,3①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025,通长布置。6、标注示例:KL7(3)300X700Y500X250©10@100/200(2)2025N4018-0.100)40256025 4/26025 4/2602540256025 4/26025 4/260254/24025202540254/24025202540254025300X700N4G10KL7(3)300X700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KL7(3)300X700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Y500X250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N4018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10@100/200(2)2025表示箍筋和架立筋。-0.100表示梁上皮标高。-0.100N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2根12的受扭纵向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G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2根12的纵向构造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N是受扭筋的意思,G是构造筋的意思!没有标注N的就是构造钢筋G,G是15D,N是LaE(二)钢筋的配料计算根据图纸和施工手册要求进行钢筋配料,并做出料表.1工艺流程熟悉图纸 ►钢筋翻样(做料表) 下料制作 >挂标识牌分类堆放2操作工艺1.2.1钢筋配料

根据构件配筋图,绘制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标出各种钢筋的数量。根据简图,计算各种钢筋下料长度:(1)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式中钢筋增加长度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下表钢筋直径W68〜12203210〜18〜28〜36一个弯钩长度4d6d5.55d4.5(mm)dd2)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料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参数表: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0.5d0.85d2d2.5d斜段长度取值表:弯起角度a=30°a=45°a=60°斜边长度S2h01.41h01.15h0底边长度L1.73h0h00.57h0增加长度0.27h00.41h00.58h0S备注:hO为弯起高度(3)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量箍筋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数据如下:量箍筋方法箍筋直径(mm)6810121416量外包506070708090尺寸量内皮100120150170200220尺(4)变截面构件箍筋值变截面构件每根箍筋长短差值A=lc-ld/n-l式中ic――箍筋的最大高度ld――箍筋的最小高度n――箍筋个数,等于S/a+1S――最长箍筋与最短箍筋之间的总距离a――箍筋间距1.2.1.3填写配料表(1) 对有搭接接头的钢筋下料长度,按下料长度公式计算后,尚应加长钢筋的搭接长度。(2) 配料计算时,要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对外型复杂的构件,应采用放1:1足尺或放大样的办法。(3) 配料时,还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例如基础双层钢筋网中保证上层钢筋位置用的钢筋撑脚等。(三)钢筋制作1、施工制作准备1.1材料准备1.1.1钢筋的品种、规格需符合设计要求,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按规定抽样复试报告。1.1.2当钢筋的品种、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当加工过程中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1.2机具准备应配备足够的机具。如:钢筋切断机、弯曲机、操作台等。1.3作业条件操作场地应干燥、通风。1.3.2机具设备齐全。1.3.3应做好料表、料牌(料牌应标明:钢号、规格尺寸、形状、数量)。2、钢筋制作钢筋除锈使用钢筋前均应清除钢筋表面的铁锈、油污和锤打能剥落的浮皮。除锈可通过钢筋冷拉或钢筋调直过程中完成。少量的钢筋除锈,可采用电动除锈机或喷砂方法除锈,钢筋局部除锈可采取人工用钢丝刷或砂轮等方法进行。钢筋调直对局部曲折、弯曲或成盘的钢筋应加以调直。2.4钢筋调直:①10mm以内钢筋一般使用卷扬机拉直和调直机调直,①10mm以上应采用弯曲机、平直锤或人工捶击矫正的方法调直。钢筋切断钢筋弯曲成型前,应根据配料表要求长度分别截断,通常宜用钢筋切断机进行。对机械连接钢筋、电渣焊钢筋、梯子筋横棍、顶模棍钢筋不能使用切断机,应使用切割机械,使钢筋的切口平,与竖向方向垂直。钢筋切断时,应将同规格钢筋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以减少断头和损耗。钢筋弯曲成型钢筋的弯曲成型多采用弯曲机进行,在缺乏设备或少量钢筋加工时,可用手工弯曲成型。钢筋弯曲时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划线尺寸应根据不同弯曲角度和钢筋直径扣除钢筋弯曲调整值。钢筋端部带半圆弯钩时,该段长度划线时增加0.5d。(四)钢筋绑扎1、施工准备材料准备成型钢筋、20〜22号镀锌铁丝、钢筋马凳(钢筋支架)、固定墙双排筋的间距支筋(梯子筋)、保护层垫块(水泥砂浆垫层或成品塑料垫块)。机具准备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扳子、钢筋剪子、绑扎架、钢丝刷子、粉笔、墨斗、钢卷尺等。作业条件熟悉图纸,确定钢筋的穿插就位顺序,并与有关工种做好配合工作,如支模、管线、防水施工与绑扎钢筋的关系,确定施工方法,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核对实物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和加工料单、料牌吻合。钢筋绑扎地点已清理干净,施工缝处理已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抄平、放线工作(即标明墙、柱、梁板、楼梯等部位的水平标高和详细尺寸线)已完成。基础钢筋绑扎如遇到地下水时,必须有降水、排水措施。已将成品、半成品钢筋按施工图运至绑扎部位。2、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基础钢筋:基础垫层上弹底板钢筋位置线f按线布放钢筋f绑扎底板下部及地梁钢筋f(水电预埋)f设置垫块f放置马凳f绑扎底板上部钢筋f设置插筋定位框f插墙、柱预埋钢筋f基础底板钢筋验收。柱钢筋:弹柱子线f修整底层伸出的柱预留钢筋(含偏位钢筋)f套柱箍筋f竖柱子立筋并接头连接f在柱顶绑定距框f在柱子竖筋上标识箍筋间距f绑扎箍筋f固定保护层垫块剪力墙钢筋:弹剪力墙线f修整预留的连接筋f绑暗柱钢筋f绑立筋f绑扎水平筋f绑拉筋或支撑筋f固定保护层垫块3.1.4梁钢筋:2.1.4.1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f放主梁次梁钢筋f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f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f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f按箍筋间距绑扎f穿次梁上层纵筋f按箍筋间距绑扎。2.1.4.2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画箍筋间距f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f在横杆上面放箍筋f穿主梁下层纵筋f穿次梁下层钢筋f穿主梁上层钢筋f按箍筋间距绑扎f穿次梁上层纵筋f按箍筋间距绑扎f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板钢筋:清理模板f模板上画线f绑扎下层钢筋f(水电预埋)f设置马凳f绑负弯矩钢筋或上层钢筋f垫保护层垫块f钢筋验收。楼梯钢筋:划位置线f绑扎钢筋f垫保护层垫块操作工艺基础钢筋绑扎底板钢筋绑扎时,如有基础梁可先分段绑扎成型,或根据梁位弹线就地绑扎成型。弹好钢筋位置分格标志线,布放基础钢筋。绑扎钢筋,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扎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底层钢筋网上应设置钢筋马登或钢筋支架后即可绑上层钢筋的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并在定位钢筋上划分当标志,摆放纵横钢筋,帮扎方法同下层钢筋。钢筋马凳或钢筋支架间距1米左右设置一个。底板上下钢筋有接头时,应按规范要求错开,其位置及搭接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2.2.1.6墙、柱主筋插筋伸入基础时可采用①10钢筋焊牢于底板面筋或基础梁的箍筋上作为定位线,与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帮扎牢固,插筋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及规范锚固长度要求;甩出长度和甩头错开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倾倒、变位。2.2.1.7基础钢筋的保护层应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若设计无规定,对有混凝土垫层的基础,其底板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不应小于40mm,当无混凝土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柱钢筋绑扎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伸出基础或底板顶面、楼板面的竖向钢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柱竖向受力筋绑扎:柱竖向受力筋绑扎接头时,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扎要向柱中心;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及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如果柱子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0,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0。箍筋绑扎: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划箍筋间距线,然后将箍筋向上移动,由上而下采用缠扣绑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均要绑扎。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柱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有抗震要求的部位,箍筋端头应弯成1350,平直部分不少于10d(d为箍筋直径)。如箍筋采用900搭接时,应予以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不小于10d。柱基、柱顶、梁柱交接处箍筋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柱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配筋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拉筋弯钩应呈1350。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垫块(或塑料卡)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或在下层就搭接错位,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2.2.3墙钢筋绑扎墙钢筋绑扎顺序是先绑暗柱再绑墙。根据弹好的线,调整竖向钢筋保护层、间距,接着先立暗柱主筋(无暗柱时,立2〜4根竖筋),与下层伸出的连接筋绑扎,在主筋上划出水平筋分格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划出主筋分格标志,接着绑其余主筋。最后绑其余横筋,横筋放置于主筋的里或外应符合设计要求。墙钢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外边绑扎垫块(或成品塑料卡)也可用梯子筋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剪力墙与框架柱接连处,剪力墙的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如先浇筑柱混凝土后绑扎剪力墙筋时,柱内要预留连接筋或预埋铁件,待柱拆模绑墙筋时作为连接用。其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2.2.3.5墙的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丁字节点、L节点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的间距及保护层进行调整,宜在楼层标高处绑一道横筋定位。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管,随时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梁钢筋绑扎2.2.4.1模内绑扎时:(1) 在梁侧模上画好箍筋间距或在已摆放的主筋上划出箍筋间距。(2) 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一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好箍筋间距;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3) 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4) 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采用套扣绑扎。(5) 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0,平直部分长度为10d。(6) 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加密要符合设计要求,在梁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规范要求。(7) 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成品塑料卡),保证保护层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8) 梁筋的绑扎连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接头末端与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宜位于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同一连接区段长度1.3Ll(Ll为搭接长度)范围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规范要求;受拉区域内HPB235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HRB335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2.2.4.2模外绑扎时:主梁钢筋也可先在模板上绑扎,然后入模,其方法把主梁需穿次梁的部位抬高,在主、次梁梁口搁横杆数根,把次梁上部纵筋铺在横杆上,按箍筋间距套箍筋,再将次梁下部纵筋穿入箍筋内,按架立筋、弯起筋、受拉筋的顺序与箍筋绑扎,将骨架抬起抽出横杆落入模板内。2.2.5板钢筋绑扎2.2.5.1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调整梁钢筋的保护层,用粉笔在模板上标出钢筋的规格、尺寸、间距。2.2.5.2按画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分布筋应设于受力筋内侧。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2.2.5.3在现浇板中有带梁时,应先绑扎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2.2.5.4板、次梁、主梁交叉处,板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2.2.5.5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需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钢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层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2.2.5.6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或塑料卡),间距1.5m。垫块的厚度为保护层厚度。2.2.5.7钢筋搭接接头的长度和位置,要求与梁相同。2.2.6楼梯钢筋绑扎3.2.6.1在楼梯段底模上按设计要求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再绑扎负弯矩筋,每个交叉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且板筋要锚固到梁内(楼梯梁为插筋时,梁钢筋应与插筋焊接,。2.2.6.2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或塑料卡),弯矩筋下面加钢筋马凳。(四)钢筋工程质量检测1、质量标准1.1主控项目:1.1.1钢筋的品种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1.1.2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1.1.3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1.1.4钢筋对焊接头的机械性能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1.2一般项目:1.2.1缺口、扣松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户。1.2.2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1.2.3箍筋的间距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有抗震要求时,弯钩角度为135度,弯钩平直长度为10d。1.2.4钢筋对焊接头,一级、二级、三级钢筋无烧伤和横向裂纹,焊包均匀。对焊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度,对焊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1.3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网的长度、宽度±10尺量检查2网眼的尺寸±20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3骨架的高度、宽度±5尺量检查4骨架的长度间距±10尺量检查排距±10尺量检查5绑扎箍筋、构造筋间距±20尺量检查6中心线位移5尺量检查7水平咼差±3尺量检查8梁、柱±5尺量检查9池壁、顶板±3尺量检查实训组织1、为实训顺利进行,本次实训每班分为若干个实训小组(一般为10人),各组设组长1人,协助指导教师负责组织本小组的各项实训内容,登记好领用钢筋材料的规格、数量,保管好借用的工具,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各项具体工作,并处理好与其它实习小组的协调工作。2、全部实训由指导教师统一指挥,各班班干部及各组组长应积极配合教师做好本班、本组的各项实训工作。实训内容和时间安排钢筋工程实训内容与时间安排序号实训内容要求时间安排1准备工作实习动员,布置实训任务、要求,借用材料和工具。任务、要求明确。借用的材料和工具做好登记。0.5天2钢筋识图施工图钢筋图识图,钢筋的表示方法。读懂任务书中钢筋图。0.5天3钢筋配料计算钢筋手工配料单的步骤和方法,配料单的编制。学会利用公式,查参数表计算编制钢筋配料。4天4钢筋配制、加工、绑扎安装钢筋配制、加工、绑扎安装全过程,绑扎安装的施工工艺流程。按规范进行实训操作,注意人身安全。4天5钢筋质量检查钢筋质量检测的标准和方法。学会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检。0.5天6清理场地钢筋松绑,调直。归还材料、工具。清理现场垃圾。做事有始有终,恢复材料、现场原样。0.5天七、成绩评定学生按任务要求在实训场地完成任务后,以实训报告书的方式完成,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纸质方式提交给实训指导老师,形成学生的实训成绩。钢筋工程实训报告书班级: 姓名: 任务名称实训概况

实训心得实训指导教师评语考核内容及标分值成绩评定准平时成绩20钢筋识图10钢筋配料计算(附钢筋配料单)20

钢筋配制、加工、绑扎安装30钢筋质量检查10实训报告书10总分 实训教师考核标准(分5个等级)1.优:在较好的完成实训任务中的各项任务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并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工程实践中。(90分以上)2.良: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实训任务中的各项任务。(80~89分)3•中:能够完成实训任务中的各项任务,但有1个任务没有按照要求完成设计。(70~79分)4•及格:能够完成实训任务书中的各项任务,但有2个任务没有按照要求完成设计。(60~69分)5.不及格:不能够完成实训任务书中的各项任务。(60分以下)八、相应技术参数、资料与附表:1、钢筋配料单(见附表)2、 钢筋的公称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一一GB50010-20023、 混凝土保护层4、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03G101-1P345、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E、ll――03G101-1P34符号说明代号含义代号含义laE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lE纵向钢筋抗震受拉钢筋绑扎长度ll非抗震绑扎长度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d钢筋直径hb为梁节点高度Lw钢筋弯折长度Hn为所在楼层的柱净高Ln梁跨净长he在计算柱钢筋时为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为截面直径),在计算梁钢筋时:he为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钢筋的公称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一一GB50010-2002称直径(mm)不冋根数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mm2)单根钢筋理论重量(kg/m)123456789628.357851131421701982262550.2226.533.2661001331661992322652990.26850.31011512012523023524024530.3958.252.81061582112643173704234750.4321078.51572363143934715506287070.61712113.122633945256567879190410170.88814153.93084616157699231077123113851.2116201.1402603804100512061407160818091.5818254.5509763101712721527178120362290220314.26289421256157018842199251328272.4722380.176011401520190022812661304134212.9825490.998214731964245429453436392744183.8528615.8123218472463307936954310492655424.8332804.2160924133217402148265630643472386.31361017.9203630544072508961077125814391617.99401256.625133770502762837540879610053113109.8750196439285892785698201178413748157121767615.42注:表中直径d=8.2mm的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仅适用于有纵肋的热处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一一GB50010-2002结构体系1匕*刑设防烈度{与类型6789框架结构咼度W30>30W30>30W30>30W25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剧场、体育馆等大跨度公共建筑三二一一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度(m)W60>60W60>60W60>60W50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剪力墙三三二二一一一剪力墙结构高度(m)W80>80W80>80W80>80W60剪力墙四三三二二一一部分框支剪力墙框支层框架二二二一一不应采用不应采

结构剪力墙三二二二一用筒体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框架三二一一核心筒二二一一筒中筒结构内筒三二一一外筒三二一一单层厂房结构铰接排架 四三二一注:1、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直接由本表确定抗震等级;其他设防类别的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调整设防烈度后,再按本表确定抗震等级;2、 建筑场地为I类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