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课程目标变革比较研究_第1页
日课程目标变革比较研究_第2页
日课程目标变革比较研究_第3页
日课程目标变革比较研究_第4页
日课程目标变革比较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日课程目标变革比较研究程小华杭州师范大学初教院课程目标(目的)概念分析教育目标:就是人们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而形成的关于受教育者的总体发展规格和素质要求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1]课程目标指的是那些人们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2]P62课程目标是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力图促进这一阶段的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其主动发展中最终可能达到国家所期望的水准。[3]课程目标是指按照国家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所设计的教育内容而使学生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4]二者的关系: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5]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学生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和学科的发展。[6]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课程目标就是依据国家(分权制国家就是地方权力机关)教育方针政策、综合考虑学生的成长、学科知识的发展三方面所提出的希望学生经过一定时间学习后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所达到的预期目标。今天我们就以美国和日本两国二十世纪以来的课程目的变革的比较来探讨这两国在这三者之间是怎么变革的以及他们两国之间在课程目标变革中有何联系。二战前美国课程目标

——“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生活适应教育(可售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殖民时期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宗教虔诚信徒。课程目标就是阅读、写作、简单的算术以及宗教常识。

[7]P2二十世纪初期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课程目标就是沟通儿童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使二者协调起来。即培养“可售技能”的人,出现了美国化的课程。所谓美国化的课程是指:美国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形成了完全不同于欧洲传统、具有美国特色的课程理论与实践体系,其特点就是加强课程同当代生活的联系,并充分考虑学生背景、层次、兴趣的不同。[7]所谓可售技能:即职业训练摆在第一位,生活教育为首。[8]P201913年《中等教育基本原则》颁布,确定新的中等教育的目标就是:保持身心健康,掌握知识技能,养成就业职能。[8]P17二战后初期美国课程目标

——依然是“可售技能”人才的培养

战后初期:依然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课程目标还是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即“可售技能”的培养。1944年,教育政策委员会再次发表报告书《为所有美国青年的教育》)的声明,提出了“青年必需的教育需要”十条概要,把“培养可售技能”即职业训练摆在第一位,再次肯定、继承和体现了《中等教育基本原则》的基本思想。[8]p20(“生活适应教育”运动——课程教学不仅限于学术方面,而要满足学生社会的、职业的各种需要)

战后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对青年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也为稳定动荡的社会秩序。[9]P72具体措施:1958年《国防教育法》—教育目标:训练科学技术高级人才,强调天才教育、科学卫国,提出“新三艺”核心课程。[7]P211961年《美国教育的中心目标》——学校的中心任务是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推理和理解能力,以便培养为国家所需的科技人才。[10]学校的课程必须由人类科学知识的精华所组成,保持“全民族基本文化的共同要素”,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掌握它。[8]P73战后第一次课程改革目标

——“科技人才”的培养[8]P23背景:30年代末要素主义对新进步主义的否定,五十年代中期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是直接的导火线。战后第二次课程改革目标(时间: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更为有效的人”[8]P20、25背景:由于成人对学校过于想当然,学校被动、压抑、扼杀孩子的灵魂,是一个毫无兴趣、毫无生机的地方。[7]P30(1973年中等教育改革委员会出台<中学的复兴>等报告)中等教育的目标:培养“更为有效的人”来促成问题的解决。提倡“教育人性化”和“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7]P31更为有效的人:为升学作准备、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人即“升学+就业+全人”的三维目标教育。[11]战后第三次课程改革目标(时间:70年代中期80年代初)

——生计教育、恢复基础教育背景:我们正在培养的新一代美国人,既是科盲又是技术盲。[13]具体措施:恢复基础教育:恢复学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术质量。[8]P25战后第四次课程改革目标

——实现“教育优异”、追求“教育卓越”[14]80年代措施:1981年美国教育教育部成立18人组成的教育优异委员会,把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在:“高质量”、“优异”、“杰出”上。[15]1983年国家优质教育委员会:《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提出追求教育的优异。[16]P531989年,科学促进会《2061计划》提出普及科学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优异。[8]P331989年全国性教育目标出台:所指向的就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提高教育质量,也就是使全体美国学生都得到进步和提高,追求教育的卓越[17]教育的优异是指:学习者个人而言,能最大限度表现个人能力。学校而言,给所有学习者提出崇高的期望和目标、并帮助达成。社会而言,采取政策使它通过人民的教育和技能对迅速改革着的世界的挑战有所准备。战后第四次课程改革目标

——实现“教育优异”、追求“教育卓越”[14]90年代措施:1991年布什《2000美国:教育战略》出台教育六目标,并规定五门核心课程即: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1994年克林顿《2000目标:美国教育法》把原来的教学目标由六项加到八项,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要现每一个社会个体的“理性”、“个性”和“人性”三者的综合发展。核心课程由五门加至八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公民、经济学、艺术、历史和地理。[18]1997年克林顿《做好准备迎接21世纪》提出四大目标:——每位8岁儿童必须入学;每位12岁少年必须懂计算机;每位18岁青年能进大学;每位成人获得终身教育的机会。[19]美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要实现每个社会个体的“理性”、“个性”、和“人性”。[20]这个时期的教育改革不再是片面强调知识智慧教育,而是重视平等、卓越、个性,从而实现教育的优异。[8]P46战后第四次课程改革目标

——实现“教育优异”、追求“教育卓越”[14]新世纪的课程改革措施:2001年《不让一个儿童掉队》,2002年《美国教育部2002年——2007年战略规划》教育的使命:在全国确保教育机会均等并推进教育优越。[21](面向所有儿童的优异:)2001年小布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有人认为让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达到既定的严格标准是不公平的。而我认为对它们降低要求则恰恰是对他们的一种歧视——对他们的这种低期望是一种无形的偏见。(追求所有儿童的优异。)[22]美国二战来课程目标变革图目标年代课程目标特点重要文件站前及战后50年代中期可售技能适应生活教育注重平等、自由选课八年研究计划五十年代末期至六十年代中期天才教育、科学卫国新三艺核心课程追求少数人的卓越国防教育法、科南特报告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更为有效的人适应生活教育大众教育、平等重视弱势群体中学的复兴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期基础学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术八十年代高质量、优异追求卓越注意到教师素质的提高、全国教育标准出台国家危机中、2061计划九十年代核心课程加多、每个人的进步全国科学教育标准、2000教育战略、2000目标等新世纪科学技术、强调个性化发展不让一个儿童掉队、2002-2007战略规划日本课程目标变革战后第一次课程目标变革:——培养民主社会的成员1947年3月《教育基本法》确定如下教育目的: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爱好真理和正义、尊重个人的价值、注重劳动与责任、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即培养民主社会的成员。[7]P550根据1945年《新日本建设的教育方针》以建设“文化国家、道义国家、致力于国体护持”[23]P1《协助美国教育使节团日本方面教育家委员会的报告》提到[23]P17

人性——个性的完成与相互尊重、宽容协调的内心世界、宗教性情操。

自主性精神——自发创意的生活态度等。

合理性精神——批判、思考。

国际精神——和平、友爱。1947年《教育基本法》:我们期望培养尊重个人尊严、追求真理与和平,同时,必须彻底普及以创造普遍的且富有个性的文化为目标的教育。[23]P46这次课程改革纠正了极端国家主义,以真理探索和人格的完善为目标,开始以身心发展阶段实行恰当的教育。[24]P68日本课程目标变革战后第二次课程目标变革:(1958年后)

——基础学力、能力教育、建设者。[23]P264、315(背景)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爱国心”教育,强调提高教育质量,加强科学技术教育,以适应新时代社会需要。同时加强了教育行政的集权制。[25]P523并提出“二层结构论”来培养学生。文部省于1958年提出了“充实基础学力,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的改革课程的方针,修订了中小学的学习指导要领。这次课程改革的特点在于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科学教育主义为其指导思想,重点在于充实基础学力。特别是国语、数学的基础学力,加强科技教育。特别是加强数学、理科的教育。在增加国语、数学、理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的同时,减少了音乐、美术的时数,特设“道德教育”。[26]所谓二层结构论就是认为原有的读写算基础学力论有一定局限性,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而新时代的社会学力观应该是系统知识的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从而构成读写算的基础学力与问题解决的学力的两层结构。[24]P525文部省1962年出版《日本发展与教育》的教育白皮书,把决定教育政策的关键因素定位为经济发展,甚至学生的个性、道德和未来等,都被看作是构成劳动力的组成部分,从而要在学校教育中实行“能力主义”教育。[24]P741965、1968年面对过于追求学力的应试教育,教育课程审议会提出“协调和统一”的教育目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协调统一)[23]P321日本课程目标变革战后第三次课程目标变革——培养有人性的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性[26][27]背景:针对自五十年代末以来尤其1968年来过于强调教育的现代化而出现的问题,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1971年6月提呈文部大臣的报告书《关于扩充和整顿学校教育的基本对策》中,正式提出了全面调整教育政策的主张。日本当局企图以这个报告书为转折点,来进一步推动课程的改革,并建立更加有效的课程体制,拉开了日本第三次课程改革的帷幕。[27]P791976年12月正式公布了《关于改善中小学教育课程的标准(咨询报告)》新的课程进一步重视道德教育和体育,培养有人性的学生。以“学校人性化”为重要目标之一,精选课程内容,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创造性能力.[27]P80日本课程目标变革战后第四次课程目标变革:(80年代至今)

——培养立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28]背景:1980年日本首相中曾根提出由“经济大国”迈向“政治大国、文化大国”的战略目标,强调要以个性化、终身化、国际化、信息化的要求培养新一代日本人从而加强凝聚力。教育要从模仿和追随的文明开化时代转向独创和领先的文明开拓时代,要树立“科技立国”的奋斗目标。[24]p102—105面向国际社会或者说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是指:要有高水平文化素质和能力,理解广大的国际社会、具备能够充分沟通异国文化的外交能力,懂得国际礼节,成为“国际通用人才”。[29]日本战后第四次课程目标变革:

——培养立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80年措施:1984年9月开始临教审历时三年探究日本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发展模式,提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目标:培养心胸宽广、体魄强健、有创造力的人。培养具有自由、自律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精神。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24]p106从1989年起.日本开始修订教育要领。要领是制定学校教育课程的基准,这次的新要领是以培养自主地适应社会发展,尊重文化和传统、增进国际理解,并具有丰富心灵的人作为基本目标的。[30]90年措施:[28]90年代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又将临教审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具体化于1996年8月发表题为关于我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咨询报告报告指出:教育要在宽松中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和生存能力的培养。(为适合儿童的生长发展和社会变化的需要)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于1998年确定了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和指导思想。1培养具有丰富的人性和社会性能够自立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的意识。2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3通过开展宽松的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基础充实发展个性的教育。日本战后第四次课程目标变革:

——培养立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新世纪措施:[31]日本提出“生存能力”,把生存能力作为改革方向,生存能力包含了儿童适应社会的一些基本素质和技能以及伦理道德精神等,不仅是理性的判断力和合理精神,也包括对美和自然的感受力以及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能力,尊重各国人权等。2000年3月日本召开教育改革国民会议,会议主席江琦玲於奈呼吁: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注意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价值观道德修养的形成。要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日本战后第四次课程目标变革:

——培养立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日本课程目标变革图目标年代课程目标特点重要文件二战初期培养民主社会的成员注重平等、自由选课教育基本法五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中期基础学力、能力教育强调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日本发展与教育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期培养有人性、尊重自主性强调个性化教学关于扩充和整顿学校教育的基本对策八十年代初立足国际社会的日本人追随式的开化教育向开拓教育迈进中曾根讲话九十年代丰富的灵性,独立个性学习指导要领、关于我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新世纪生存能力教育江琦玲於奈讲话两国课程目标比较:相同点:1.都有很强的危机意识。无论是美国的五十年代的“天才教育”还是八十年代的后的“追求卓越、教育的优异”,还是日本自五十年代后强调基础学力、培养面向国际的日本人、新世纪的生存能力的教育等,都源自于邻国的发展带给自己的压力,始终立足于课程改革走在世界前列,要培养世界顶尖人才,有很强的危机意识。2.都非常强调科技教育。无论是美国的“科学卫国”的课程教学目标的提出,还是日本的生存能力的构成要素,都不约而同的强调了科学教育对新一代国民的重要性。3.都重视学生独立个性的培养。不论是美国的“培养有效的人”的课程目标的提出还是日本培养有丰富灵性的人的目标的提出,都非常看重受教育的独立个性独立人格的教育。4.都出现摇摆现象,但追求“高质量、优异”的教育方向没变。课程目标的制定都围绕国际社会、学生需要、知识状况出现了摇摆现象,但追求高质量的教育始终没变。两国课程目标比较:不同点:1.课程目标的制定权利方不同。美国是有各州以及教育学会等制定,直到九十年代布什上台才有了全国课程目标,然而出现:供各州区自愿采用的国家课程标准。[14]p60对于那些对科学教育负有权力的州和地方的教育机构来说,这一标准只是一种模式和原则。[32]日本是起初仿美国改变战前的文部省统一管理为都道府等的管理,随后统一由中央教育审议会管理。2.课程目标针对对象不尽相同。美国“天才教育、科学卫国”是追求少数人的优异,随后逐渐强调面向全体儿童再到“不让一个儿童掉队”的教育目标的提出,日本的课程目标一直是追求每个儿童的优越。3.课程目标着眼点不同。美国的课程目标侧重规定的知识与技能结果,例如核心课程的设置。[33]日本着眼在“生存技能”的培养。参考文献[1]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50[2][5]徐继存主编.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2,63[3]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84[4]高孝传主编.课程目标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6]李方主编.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7[7]汪霞.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8]许云昭等著.超越差距:中美基础教育课程比较.[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9]李申申.20世纪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得失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2,(5)[10]康南特著.陈友松主译:康南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5[11]王俊娜.中美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比较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3)[12]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组译: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一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4[13]徐辉、徐仲林主编.当代世界教育改革[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10[14]杨燕燕.国外课程政策及其价值取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60[15]李立国.加强基础与追求优异——二战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16]马骥雄著.战后美国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17]赵中建.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1,(4)[18][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