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群落外貌主要取决于()
A.优势种植物B.建群种植物C.伴生植物D.亚优势种植物
2.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首次提出的()。A.奥德姆B.林德曼C.达尔文D.坦斯利
3.植物株高的增长属于()增长型。
A.几何级数B.J型C.S型D.混合型
4.有发达的根系,叶面积很小,叶片化成刺状、针状或鳞片状,且气孔下陷,这种植物是
A.少浆植物B.多浆植物C.湿生植物D.中生植物
5.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
A.海陆交接地带B.荒漠C.海洋D.草原
6.下列原因中,不是生态失调原因的是()。
A.人口增长过快B.滥用资源C.自然灾害过频D.经济与生态分离
7.实验证明,()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A.红光B.青光C.紫光D.蓝光
8.单位面积上的生物个体数属于群落数量特征中的()。A.频度B.密度C.多度D.优势度
9.种群的最大出生率是指()。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产生的新个体占总个体数的比率
B.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新个体占总个体数的比率
C.在一定条件下,种群出生的新个体与死亡个体的比率
D.种群产生的新个体占总个体数的比率
10.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A.谢尔福德B.达尔文C.奥德姆D.莫比乌斯
11.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较简单的是()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草原D.苔原
12.苔藓、蘑菇、白蚁、蜘蛛等均以林中枯死的朽木为生,这些生物组成了()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食物链
13.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馈控制和多元重复控制同时存在,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得以有效地保持。
B.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越长,层次越多,自动控制的机能越完善,所以食物链应无限延长。
C.生态系统控制是有既定目标的控制。
D.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自然生态系统差,是由于其作物品种多、产量高。
14.最先提出生物群落概念的是()
A.达尔文B.亚里士多德C.莫比乌斯D.林德曼
15.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生态学分支学科的划分依据是()
A.生物组织层次B.生物类群C.生境类型D.应用领域
16.如果在一定时间内,由于(),生态系统将会彻底崩溃。
A.断绝了生态系统的物质之一的供应,生态系统就停止了能量利用
B.断绝了生态系统的某些物质供应,不会停止生态系统内能量利用
C.断绝了生态系统的能源供应,生态系统一定会停止能量利用
D.断绝了生态系统的能源供应,不会停止生态系统内能量利用
17.以空贝壳为家的寄居蟹和作为其伪装的海葵之间的关系是()。A.互利共生B.寄生C.偏利共生D.竞争
18.植物利用太阳能的效率一般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农作物平均也不过是()
A.5%~10%B.1%~2%C.10%~20%D.0.1%~0.2%
19.阴性植物的特点是()。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20.下列作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油菜B.冬小麦C.水稻D.甜菜
21.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A.阿伦规律B.贝格曼规律C.谢尔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
22.需要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不能忍耐强光照的植物属于()
A.阳性植物B.阴性植物C.中性植物D.耐阴植物
23.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A.种群动态研究B.种群数量C.种内、种间关系D.种群调节
24.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A.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B.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C.所有植物个体的总和D.所有动物个体的总和
25.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的水俣病,其主要污染物是()。A.汞B.铅C.砷D.镉
26.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呈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状,该种群年龄结构属于()。A.衰退型B.增长型C.稳定型D.混合型
2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内容的是()。A.个体生态B.种群生态C.群落生态D.分子生态
28.阴性植物叶片长期处于弱光照下所形成的生理适应表现为()。
A.质地较厚,叶面上常有很厚的角质层覆盖
B.枝下茎高较长,树皮通常较厚
C.茎的内部结构是细胞体积较小,细胞壁厚
D.叶绿素含量大
29.实验表明,有利于蛋白质合成的是()。A.蓝光B.青光C.紫光D.红光
30.我国西部大开发提出退耕还林(草)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畜牧业B.改善生态环境C.开展生态旅游D.提高木材产、蓄量
31.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A.内因性演替B.快速演替C.次生演替D.外因性演替
32.关于生物群落的描述,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生物群落有时也可狭义地指某一分类单元物种数目的总和
B.生物群落为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总和
C.每个生物群落都有一定的组成和营养结构
D.生物群落是任意物种的随意组合,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各个物种是通过长期历史发展和自然选择而保存下来的
33.下列哪种方式是生物为适应低温环境而采取的措施()。A.夏眠B.穴居C.迁移D.昼伏夜出
34.下面关于草食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被草食动物危害的程度,因损害部位、植物发育阶段不同而不同
B.植物不能移动逃逸,因而只能被动地遭受食草动物的危害
C.牧场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场,而适当地放牧会产生积极作用
D.有些植物为阻止食草动物的“捕食”,会产生“防卫”反应,以减少自身的伤害
35.逻辑斯谛曲线被划分为五个时期,其中哪个时期密度增长最快()
A.开始期B.加速期C.转折期D.减速期
36.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低的是()
A.农田B.荒漠C.草原D.森林
37.地质大循环的特点是()
A.时间长B.范围广C.闭合式D.三者都是
38.“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反映的是植物的()。A.他感作用B.边缘效应C.密度效应D.种间关系
39.优势种对群落环境已经非常适应,同时它也决定着群落内较大范围内的生境条件,这些生境条件又决定了群落内的其他物种的()。
A.种类和密度B.盖度和密度C.种类和数量D.盖度和数量
40.引起物种数量减少的因素是()。
A.出生率B.死亡率C.迁入率D.总体数量变化
41.种类组成贫乏,乔木以松、冷杉、云杉、落叶松为主的生态系统是()。A.热带雨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阔叶林D.北方针叶林
42.板状根现象常见于()。A.北方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D.热带雨林
43.降雨对蝗虫的发生()。
A.影响很大B.影响较小C.无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发生
44.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包含两个因素,即()。
A.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性B.物种的丰富度和信息的紊乱C.物种信息的紊乱和均匀性D.物种的均匀性和信息的不确定性
45.下列关于阴性植物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耐干旱B.光饱和点高C.光补偿点低D.光补偿点高
46.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当种群数量低于环境容纳量时,则趋向于()。A.减少;减少B.减少;增加C.增加;减少D.增加;增加
47.逻辑斯蒂方程中的修正项(K-N)/K,是逻辑斯蒂系数,其意义是()。A.环境压力的度量B.环境负荷量C.增长量D.常量
48.经验证明,要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其森林覆盖率要达到()
A.10%B.20%C.30%D.40%
49.厄尔尼诺现象范围的扩大,导致全球大范围气候异常的原因是()
A.太阳黑子运动B.地球温室效应增强C.热带气旋D.臭氧空洞导致紫外线增加
50.碳循环是一种()。
A.液相型循环B.沉积型循环C.气相型循环D.混合型循环
二、填空题(20题)51.光对生物的作用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52.反馈控制是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之一,但只有______反馈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
53.根据对光照强度需要的不同,可把植物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54.植物的叶片有角质层防止蒸腾,其输导组织也较发达,但其根系不发达,没有根毛,根部有通气组织并与茎叶的通气组织相连接。这是______湿生植物的主要特征。
55.生态型是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的趋异反应,而生活型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_______反应。
56.在完全发育的森林群落中,地上部分通常可划分为______、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四个基本结构层次。
57.要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五大”危机,必须以______原理为基础。
58.由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携带,将某种生物带人新的适宜栖息繁衍的地区,使其快速扩展,不利于原有物种的生存,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59.生物的种间关系主要有_______、捕食、共生、寄生等几种。
60.人类直接、间接制造或所用物品的废弃物等排放到环境中,其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理化和生物学性状发生了有害的改变,叫______。
61.广义的共物包括原始合作、偏利共生和______。
62.大气中CO2的浓度上升的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即_______。
63.恒温动物的生长效率低于变温动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64.豆科植物与______结合形成根瘤菌,才能把空气中的氮带入有机循环之中。
65.占据特定空间的同种有机体的集合群叫______。
66.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称为______。
67.马世骏在探讨了大约1000年的有关东亚飞蝗危害和气候关系后,指出是我国东亚飞蝗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68.对植物开花起决定作用的是随季节变化的______。
69.单位面积或空间内同种个体的数量称为种群______。
70.通过一系列演替过程达到平衡状态的群落称为______群落。
三、判断题(10题)71.荒漠由于极端干旱,只有旱生草本生存。()
A.正确B.错误
72.昆虫的个体很小,它对恶劣环境的生态对策是减慢繁殖,不断扩展生境。()
A.正确B.错误
7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环境三部分构成。()
74.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目是无限的。()
75.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76.耐受性定律也叫贝格曼定律。()
77.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
A.正确B.错误
78.在一个群落中,可能只有一个建群种,这样的群落称为单建群种群落。()
A.正确B.错误
79.竞争会使群落中物种占有的实际生态位变窄。()
80.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用增加CO2浓度的方法增强光合作用。[]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81.简述生态因子对生物生长的作用规律。
82.简述物质循环的调节。
83.简述水生原生演替的演替系列。
84.简述土壤组成及其特性。
85.简述生态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五、论述题(2题)86.简述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
87.以DDT为例,说明物质富集的危害。
六、单选题(0题)88.尚玉昌先生认为地球人口承载能力为()。A.100亿B.200亿C.150亿D.80亿
参考答案
1.B
2.D
3.C解析:植物株高的增长速度是先增加后减少,最终株高趋于一定恒值,不再增加,故呈S型,选C。
4.A
5.A解析:由于海陆交接地带较之其他区域来说,更具备光、CO2营养物质、O2和温度等多个有利因素,更利于初级生产量的提高,故选A。
6.C解析:C项不能作为生态失调的原因,只能是生态失调的结果,故选C。
7.D
8.A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发现的频度,即指某物种在样本总体中的出现率。
9.A
10.D
11.D
12.B
13.A
14.C
15.A
16.C
17.A
18.B
19.D
20.C日照时间必须超过某一暗期,才能转向生殖生长,否则就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是短日照植物。这类植物通常在早春或深秋开花。如烟草、大豆、水稻、芝麻、牵牛和菌类等。
21.B
22.B
23.A
24.A种群是同一物种占有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的集合体。
25.A
26.B
27.D
28.D
29.A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红光有利于糖类的合成,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伸长有抑制作用,使植物矮化。
30.B
31.A在裸岩上最先登陆的先锋群落为地衣和苔藓,以后又渐渐长出一年生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内因演替的显著特点是群落中生物的生命活动首先是它的生境发生改变。
32.D
33.C
34.B
35.C
36.B
37.D
38.C
39.C
40.B
41.D
42.D
43.A解析:蝗虫适宜在干旱的环境下生长,一般蝗灾多发生在旱季、旱区,所以降雨对蝗虫的影响是很大的,故选A。
44.A
45.C
46.B
47.A
48.C
49.B
50.C
51.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谱成分
52.负
53.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性植物
54.阳性阳性
55.趋同
56.乔木层乔木层
57.生态学生态学
58.生态入侵
59.种间竞争种间竞争
60.环境污染环境污染
61.信息流信息流
62.温室效应
63.用于呼吸的能量消耗多
64.固氮微生物固氮微生物
65.种群种群
66.他感作用他感作用
67.密度效应密度效应
68.日照长度日照长度
69.密度
70.顶极顶极
71.B
72.B
73.N
74.N
75.N生态学研究的具体情况视研究目的而定,有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等。
76.N
77.A
78.A
79.Y
80.A
81.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有:①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②生态因子的主导因子作用;③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⑤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补偿性;⑥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限制因子、李比希最小因子律、谢尔福德耐性定律)。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有:①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②生态因子的主导因子作用;③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⑤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补偿性;⑥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限制因子、李比希最小因子律、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8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在自然条件下,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就是说对某一种物质在各主要库中的输入和输出量基本相等。大多数气体型循环物质如碳、氧和氮的循环,由于有很大的大气蓄库,它们对于短暂的变化能够进行迅速的自我调节。
83.典型的水生演替系列依次是:(1)自由漂浮植物阶段;(2)沉水植物阶段;(3)浮叶根生植物阶段;(4)直立水生植物阶段;(5)湿生草本植物阶段;(6)木本植物阶段。
84.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复合系统。包含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以及特定的微生物区系。土壤的特性:①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母质、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②土壤化学性质:土壤有机质、土壤无机质、土壤酸碱度;③土壤生物性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85.生态学研究的基本研究途径和方法是:(1)野外调查;(2)实验室研究;(3)系统分析及模型应用。生态学研究的基本研究途径和方法是:(1)野外调查;(2)实验室研究;(3)系统分析及模型应用。
86.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有三个阶段。①裸地形成。没有植物生长的地面称为裸地,它是群落形成的最初条件。裸地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类:地形、气候、动物牧食和人类活动。裸地的共同特征是环境条件比较极端,或者潮湿,或者干燥,常常盐渍化程度严重,等等。原生裸地的条件比次生裸地更为严酷,一般群落形成的速度比次生裸地缓慢。②物种传播。群落形成过程中物种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物种向群落内的扩散过程。物种扩散有被动扩散和主动扩散两种类型。植物主要以被动形式扩散,主要依靠风力传播。被动扩散的动力还有水、人和动物的活动。有些植物的繁殖体具有钩、刺、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艺术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合唱指挥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生物制药专业外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表演剧目》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中医内科学(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学美术课程资源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科技学院《外科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舞蹈艺术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关注身边的垃圾:3 垃圾流浪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 新教材高中化学 2.2.1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数字贸易学 课件 马述忠 第13-22章 数字贸易综合服务概述- 数字贸易规则构建与WTO新一轮电子商务谈判
- 2024年电路保护元器件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污泥技术污泥运输方案
- 年产3.5万吨丙烯腈合成工段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 【方案】分布式光伏项目勘察及建设方案
- 半导体行业对国家国防战略的支撑与应用
- 智能点滴自动监控方法设计
- 办学许可证续期申请书
- Cpk及Ppk计算电子表格模板
- 框架结构房屋的流水施工
- 第三章 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