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性眩晕_第1页
偏头痛性眩晕_第2页
偏头痛性眩晕_第3页
偏头痛性眩晕_第4页
偏头痛性眩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偏头痛性眩晕历史早在1961年提出的基底型偏头痛(偏头痛+眩晕)。近年来,学者们逐渐发现偏头痛患者眩晕的发病时间、持续时间,不符合关于“偏头痛先兆”的界定标准,难以用偏头痛的“先兆症状”来解释,由此提出了偏头痛性眩晕()这一病症。定义分类中只有基底型偏头痛和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两个亚型中提到眩晕症状,大部分伴眩晕的偏头痛患者不能满足上述两亚型的诊断。因此,有作者提出了偏头痛性眩晕的诊断,但目前缺乏偏头痛性眩晕的明确定义。K.,.2007,20:40-46流行病学若两者毫无关联,偏头痛与眩晕共同发病的概率约为3%,但临床所见的或流行病学发现的偏头痛与眩晕的共病率远高于此。在过去的工作中,头痛方面的专家在采集病史时并未对眩晕加以关注,从而低估了的发病。,.,2007,47:1427-1435..J,2001,115:782-78726%-33%的偏头痛患者有眩晕发作,27%-72%的偏头痛患者有头晕发作。眩晕与偏头痛相关远高于紧张型头痛2007年等比较324偏头痛与327对照,发现51.7%的偏头痛患者患有眩晕,其中23.2%属于偏头痛型眩晕,而正常对照人群的眩晕患病率仅为31.5%,有先兆发作的偏头痛患者更易发生眩晕。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偏头痛与眩晕不仅仅是偶然重叠的相互关系。但是很多学者认为对于眩晕和偏头痛两者是否有直接的关系还存在争议。目前还缺乏大样本的多中心联合研究。由于研究对象不同,的临床表现似乎存在很大的变异,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从而导致在选择患者时不一致,有很大的随意性。这对偏头痛和眩晕的流行病学相关调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限制。流行病学N,,,..2001;56:350–354.临床表现年龄:首次发作可见于一生中的任何时期,40岁左右发作达高峰。性别:女性是男性的5倍多P,C,.J,1997,18:350-354.P,.,1997,106:182-189.M,T.J,1999,246:883-892.临床表现前庭症状存在异质性:自发性眩晕:21%-83%位置性眩晕:17%-65%头晕和运动敏感发生率:3177%。M,T.(90):?J,1999,246:883-892.眩晕持续时间多变:每次眩晕发作持续数秒到数小时,甚至数周,最常见的持续时间是数分钟或数小时。伴发时间1-48年(中位时间13年)。临床表现H,M,,..,2001,56:436-441.眩晕出现的时间多变:眩晕可以发生在偏头痛发作之前,也可以发生在头痛发作之后或与头痛同时发生;或者眩晕发作时根本不伴有头痛,有一些患者则从来没有头痛、眩晕两种症状同时发作过。临床表现N,..,2006,90:291.304.检查神经系统查体、腰穿检查耳蜗检查纯音测听前庭功能检查变位试验/、、彩超诱发电位、副鼻窦X线平片血压、血常规和血糖,诊断标准诊断的尴尬境地标准标准标准标准H,M,M,.,.,2001,6:436-441.标准中度以上的发作性眩晕;符合的关于偏头痛的诊断标准;至少2次眩晕发作有下列之一的偏头痛症状:偏头痛性头痛、畏光、畏声、视觉或其他方面的先兆;排除其他病因。H,M,M,.,.,2001,6:436-441.可能的诊断依据至少1次中度以上的发作性前庭症状。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按照关于偏头痛诊断标准符合偏头痛;眩晕发作时出现偏头痛;偏头痛加重的因素可以加重眩晕;特定的食物、睡眠差、激素改变;抗偏头痛治疗有效并除外其他疾病。.诊断释疑在部分研究中,并未要求必须存在偏头痛病史或要求头痛与眩晕相伴随,但此时须有其他表现证明眩晕与偏头痛存在关系,如偏头痛家族史、眩晕发作时伴有恐光畏声、偏头痛特异性药物治疗有效等。可能是偏头痛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诊断标准较基底型偏头痛范围宽泛

偏头痛偏头痛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良性复发性眩晕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偏头痛伴头晕迟发型膜迷路积水头痛眩晕耳聋谱★★★是独立疾病吗?鉴别诊断良性发作性位置性旋晕()’s病基底型偏头痛伴有偏头痛和前庭症状的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发作性共济失调,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运动病鉴别诊断内耳疾病癫痫型眩晕多发性硬化颈椎病体位性低血压焦虑、抑郁眩晕的时程VertigoM,A,,a1..,2004,62:469~472.如果不治疗,经常持续数周到数月患者只有15%的患者在1年内有复发,很少发生在年轻人。管石解脱法效果较好。..,2004,25:987~992.梅尼埃病大部分患者的听力检查是正常的,即使存在听力下降,也经常是轻到中度的单侧或双侧的低频感觉性耳聋,患者的听力下降通常不进展。..,2004,25:987~992.基底型偏头痛基底型偏头痛之眩晕先兆出现在头痛发作前5~60分钟内发生,必须伴有可完全恢复的至少2个后循环区域的先兆症状(眩晕、耳鸣、听力下降、共济失调、构音障碍、视觉异常、复视、感觉异常、意识能力下降等)。则很少能满足基底型偏头痛的诊断标准..,2004,25:987~992.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后循环区域症状神经系统检查头颅颈部血管彩超治疗避免偏头痛诱因非药物预防药物治疗前庭功能康复训练,,.,2001,4l:604—605.药物治疗止痛药曲坦类药物麦角类:麦角胺、二氢麦角胺前庭抑制剂:倍他司汀、异丙嗪、茶苯海明胃复安镇静剂:苯二氮卓类麻醉剂预防性治疗当偏头痛相关性眩晕1个月内多次发生,持续数周或数月,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方式时,应进行预防性药物治疗。一线预防性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三环抗抑郁药(去甲替林)和β-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二线药物包括美西麦角、抗癫痫药、乙酰唑胺。,,.,2001,4l:604—605.预防性治疗β-受体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抗抑郁药曲坦类药物:可以缓解畏光、惧声、恶心、旋晕等偏头痛的伴随症状预防性治疗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药量。如果用这些药物中的一种能控制头晕,则这种药物应该持续使用至少1年(美西麦角除外,它在应用6个月后需停用3-4周)。如果停药后头晕再次出现,可再次开始使用药物治疗1年。,J,,.A.,1997,19:269—274.预防性治疗在一组686例的偏头痛眩晕患者的对照研究中,等在其中的198例中比较了氟桂利嗪与倍他司汀对眩晕以及头痛的疗效。结果发现,氟桂利嗪对头痛的改善优于安慰剂,但抑郁的发生率较高。而倍他司汀对眩晕的改善明显优于氟桂利嗪和安慰剂。,J,,.A.,1997,19:269—274.预防性治疗钙离子拮抗剂试验性诊断治疗后发现,用药后患者耳聋的主观、客观症状可以得到改善。发病机制扩布性抑制中枢对前庭冲动传入的抑制性去除神经递质系统的作用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