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治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74cbe9fd38e5b2010af1f075228427/6a74cbe9fd38e5b2010af1f0752284271.gif)
![小麦病虫害防治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74cbe9fd38e5b2010af1f075228427/6a74cbe9fd38e5b2010af1f0752284272.gif)
![小麦病虫害防治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74cbe9fd38e5b2010af1f075228427/6a74cbe9fd38e5b2010af1f0752284273.gif)
![小麦病虫害防治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74cbe9fd38e5b2010af1f075228427/6a74cbe9fd38e5b2010af1f0752284274.gif)
![小麦病虫害防治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74cbe9fd38e5b2010af1f075228427/6a74cbe9fd38e5b2010af1f07522842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麦病虫害防治第一部分小麦害虫新疆属西北冬春麦混种虫害区,粮食作物主要害虫种类,大致可分属以下各目:1、直翅目:
蝗虫类(亚洲飞蝗、意大利蝗、新疆西伯利亚蝗等)。2021/3/1022、同翅目:叶蝉类(大青叶蝉、条沙叶蝉、灰蝉等);蚜虫类(麦二叉蚜、麦长管蚜、麦双尾蚜);第一部分小麦害虫3、半翅目:蝽类(牧草盲蝽、苜蓿盲蝽;西伯利亚麦蝽等)2021/3/1034、缨翅目:小麦皮蓟马2021/3/104第一部分小麦害虫5、鞘翅目:叶甲类(麦颈叶甲)金龟甲类(锚纹麦穗金龟、农田麦穗金龟等)2021/3/1056、鳞翅目:螟蛾类(亚洲玉米螟、欧洲玉米螟、草地螟等)夜蛾类(冬麦沁夜蛾、棉铃虫)第一部分小麦害虫2021/3/1067、叶螨类:麦长腿蜘蛛(麦岩螨)麦园蜘蛛第一部分小麦害虫2021/3/107小麦蚜虫2021/3/108四、蚜蚁共栖(aphid-antcoexist)蜜露蚜虫蚂蚁2021/3/109第一节麦蚜一、种类1、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英文名greenbug2、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英文名Englishgrainaphid,wheataphid3、麦双尾蚜Diuraphisnoxio(Morevilko)英文名Russianwheataphid2021/3/1010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为全球性分布种类,全国全疆均有发生。二、寄主
冬小麦是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的第一寄主,春小麦、大麦、自生麦苗、高梁、糜子和水稻为侨居寄主。一、分布2021/3/1011麦二叉蚜集中在苗期为害,主要在植株下部叶片的叶背取食,叶受害后,易产生黄色枯斑,黄斑连片易起全叶黄化枯死。麦长管蚜主要在小麦穗期为害,多在穗部取食,如在叶片上则在叶正面,不易造成黄化现象。三、危害麦蚜主要以成、若虫危害。因蚜虫种类不同,为害时期、部位及为害状也不同。2021/3/1012三、危害由于受麦蚜危害,小麦常年减产3%,严重可达25%,个别地区达35%以上甚至颗粒无收,一般小麦抽穗后,蚜害造成减产更为严重,据资料如每株有蚜90头,干粒重降低20.8%。此外麦蚜通过传播病毒病(小麦黄矮)对产量和品质造成的危害更大。据测定,小麦三叶期感病减产达90%以上,植株明显矮化,一般不能抽穗;拔节至孕穗期感病,一般减产25~50%,抽穗后感病,一般减产15%。2021/3/1013四、生活史及习性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一年发生10~20代以上,(新疆喀什地区麦二叉蚜一年发生28~30代)。在新疆,包括我国北部、西北部麦区以卵在麦苗枯叶、残茬、杂草上越冬,着卵率达85.8%,其次是当年麦苗,着卵率达11.8%,土缝内着卵率仅2.2%。2021/3/1014四、生活史以冬麦为主的发生基地
5月底
春麦、大麦为主的过渡基地
6月初—6月中8月上旬
以冬麦秋苗为主的越冬基地
9月下旬
卵干母干雌有翅迁移蚜有翅迁移蚜侨蚜有翅迁移蚜雌性母性蚜卵场所高峰时间虫态2021/3/1015习性麦二叉蚜耐寒耐旱性强,一龄若虫发育起点温度为0.15℃、5℃以上即能繁殖,最适温度为15~22℃,相对湿度为35~67%。麦长管蚜较喜温暖潮湿、发育起点为3.5℃、6℃以上开始活动,最适温度为12~20℃,相对湿度40~80%。两种蚜虫都可传播黄矮病毒,以麦二叉蚜能力最强,带毒蚜虫在健株上吸食20~30分钟后,就可使健株感染黄矮病,20~25℃条件下,经25~30天即可表现症状。2021/3/1016习性麦蚜在小麦上的分布不同:麦二叉蚜怕光,拔节期多在植株下部叶背聚集为害,孕穗期多在旗叶下2、3叶背,很少上穗,致害能力最强,为害盛期主要在拔节至孕穗期,抽穗后虫口趋向消退;麦长管蚜喜光,拔节孕穗多在上部叶正面,抽穗后多集中于穗部为害,固此繁殖为害盛期在抽穗至乳熟期,故又称“麦穗蚜”。2021/3/1017习性迁移习性:麦蚜均可产生有翅蚜进行短距离迁飞扩散或随气流作较远距离迁飞。麦蚜繁殖率高,一头蚜虫可活30多天,每天平均产仔2~5头,条件适宜时,所产若蚜经4~6天又能繁殖后代。世代重叠2021/3/1018六、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一)气候:中温低湿(二)播期:冬麦早播(三)栽培条件:促苗健壮,灌好冬水特别是适当提早灌冬水(四)天敌:天敌单位数与麦蚜数量比达1:150左右2021/3/1019瓢虫2021/3/1020大草蛉草蛉2021/3/1021食蚜蝇2021/3/1022蚜茧蜂寄生蚜虫2021/3/1023被寄生的蚜虫2021/3/1024(二)预测方法(1)根据气象资料预测:如果5月上旬均温达22℃,5月中旬百蘖虫口达250头以上,5月中旬到6月中旬无大雨,可导致麦二叉蚜猖獗发生;如5月中旬均温达22℃,蚜群密度在100~250头,后期无雨,则麦二叉蚜也可猖獗发生;如5月下旬或6月上旬才到22℃,一般情况下不会大发生。
2021/3/1025(2)防治适期预测:一般应有蚜株(茎)率超过25%,百株(茎)蚜量250头以上,气象预报短期内无中到大雨,应立即发出防治预报。三天后调查,如蚜量明显上升,百茎蚜量超过500头,天敌单位与蚜虫数比例小于1:150,应立即发出防治警报,迅速开展防治。2021/3/1026八、防治方法对麦蚜的防治指标,不尽相同。一般认为如是病毒流行发生区,主要是做好苗期治蚜工作,如病毒非流行区,主要是控制穗期的麦长管蚜。在吐鄯托盆地4月下旬~5月上旬,如平均气温达20℃以上,百株虫口达500头,小麦处于孕穗到抽穗初期,即标志麦蚜将进入大发生,应在短期内全面防治。2021/3/1027第二节小麦皮蓟马一、分布国内最早发生于新疆(南、北疆都有),近年来甘肃也有此虫危害的报道。二、寄主小麦皮蓟马寄主范围广泛,主要为害禾本科作物及杂草,还为害豆科、菊科、十字花科、茄科、旋花科等植物的花器。作物包括小麦、大麦、黑麦、燕麦、苜蓿、向日葵、芥菜等,杂草有看麦娘、狗尾草、芦苇、苦豆子、甘草等。2021/3/1028三、为害小麦皮蓟马以成、若虫的锉吸式口器进行为害,不同生育期及不同部位的为害状如下:(一)为害旗叶及护颖、外颖,吸食汁液造成皱缩、枯萎,被害部位发黄发白,麦芒卷曲。(二)为害花器(扬花期),破坏雌雄蕊,影响授粉,造成白穗。(三)为害籽粒(灌浆期),消耗养份,造成秕籽,同时由于挫伤表皮细胞组织,使表皮增厚,麦粒上留下黄褐色斑痕,从而降低麦类品质及出粉率。2021/3/1029三、为害由于该虫个体小,且隐蔽为害,往往不易为人所重视,但据国外资料:每小穗有若虫1头,小麦减产3%;每小穗4头以上,减产10%。据新疆农科院研究:每穗有若虫10~15头,穗重减少19%,千粒重下降3~6%,而北疆各垦区每穗小麦中的若虫数往往超过此数,因此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2021/3/1030四、形态2021/3/1031五、生活史与习性一年发生1代(一化性昆虫)。以若虫在麦茬、麦根、麦场等地土壤下10~15cm处越冬,以1~5cm处密度最大。若虫伪蛹成虫卵若虫钻穗初孵活动3-5天后钻颖壳为害越冬越夏返青拔节孕穗抽穗扬花孕穗始期破肚前防治成虫
扬花期防治初孵若虫
2021/3/1032六、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一)与开垦农田的关系:新开垦地或麦田附近有生荒地的则发生量大,为害重。(二)与前茬、邻作的关系:重茬地、邻作是小麦等寄主植物地发生重(三)与品种、生育期的关系春麦比冬麦虫口密度大、受害重,同时春麦品种中,抽穗晚的虫口密度大、受害重,早熟品种受害轻。(四)与耕作的关系先浅耕灭茬后,深翻的防效好,虫口减少97.7%。2021/3/1033八、防治(一)农业防治法:1、实行轮作倒茬,新老麦田尽可能远离。2、麦收后及时伏耕再秋耕,可有效破坏小麦皮蓟马的越冬越夏场所。3、选用早熟品种,春麦适期早播。4、清理麦场麦糠,消灭若虫。(二)化学防治法:防治关键时期:小麦孕穗始期破肚前防治成虫,小麦扬花期防治初孵若虫。2021/3/1034第二部分小麦病害麦类锈病麦类白粉病小麦黄斑叶枯病小麦线虫子病鼠害2021/3/1035麦类锈病锈病可分为条锈、叶锈、秆锈三种。为害:小麦被病菌侵染后,植株营养物质大部分被锈菌消耗,呼吸作用加强,光合作用减弱,增加水分蒸发,一般比健株蒸发量增加20%~60%,严重的达到200%~300%。发病轻时,小麦穗短而小,种子不饱满,千粒重降低;发病比较早而重时,不能正常抽穗。三种锈病以秆锈对产量影响最大,条锈次之,叶锈较小。
2021/3/1036症状三种锈病的共同特点是在被害处产生夏孢子堆,后期在病部生成黑色的冬孢子堆。根据孢子堆的大小、颜色、形状、着生的部位、排列的情况和表皮穿透的特点区分三种锈病。诊断要点:“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2021/3/1037小麦条锈病叶片上
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2021/3/1038小麦叶锈病病叶片上夏孢子2021/3/1039小麦秆锈病叶鞘(左)和叶片(右)上夏孢子堆2021/3/1040发病规律传播:气流是主要传播媒介。南山飞来的夏孢子。侵染:夏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寄主,在寄主表皮下形成夏孢子堆。夏孢子成熟后突破表皮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锈病流行。2021/3/1041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锈病最经济而有效的办法;②精耕细耙,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夏菌源;避免过早播种,可显著减轻冬小麦幼苗发病,减少越冬菌源;③合理密植和适量适时追肥,避免过多过晚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生长发育,适时收割;④锈病发生时,北方干旱麦区要及时灌水,可减轻产量损失。2021/3/1042①在冬小麦苗期常发病区,可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03%(有效成分)拌种,播种后45天仍可保持90%左右的防治效果。冬小麦苗期发病早的地区或地块,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60~120g/hm²喷洒幼苗。要根据品种的抗病性不同确定用药量。一般喷药1~2次,如果流行时间早,流行速度快,又是感病品种,则喷药2~3次;2021/3/1043③防治叶锈病可选用叶锈特1000倍液喷雾;②防治条锈病可选用萎锈散1000倍液喷雾;④防治三种锈病还可选用粉锈宁,用药量按有效成分123.75g/hm²。在田间初见病叶时进行喷雾。施药间隔期为3周。2021/3/1044麦类白粉病病叶2021/3/1045麦类白粉病病穗
2021/3/1046麦类白粉病田间症状2021/3/1047症状(1)症状小麦白粉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也可发生于植株叶鞘、茎秆和穗上。一般叶正面病斑较叶背面多,下部叶片较上部叶片病害重。病部表面附有层白粉状霉层,病部最先出现白色丝状霉斑,逐渐扩大并相互联合,呈长椭圆形较大的霉斑,严重时可覆盖叶片大部,甚至全部,霉层厚度可达2毫米左右,并逐渐呈粉状。后期霉层逐渐由白色变为灰色,上生黑色颗粒。叶早期变黄,卷曲枯死,重病株常常矮缩不能抽穗。2021/3/1048发病条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品种抗性和栽培管理水平关系密切。当气温在15-20℃、田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病害发展迅速,凡雾大露重、早春气温上升病害严重,并且田间湿度大则有利于侵染。肥水施用过多,小麦生长过旺,群体密度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菊花种植收购事宜合同
-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企业转型升级合作协议
- 企业广告牌制作合同
- 塔吊租赁协议样本
- 环境监测与评估合同
-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服务合同
- 场地转让合同协议书
- 房地产项目合作协议
- 自动化生产线改造项目合作合同
- 美食外卖平台食品质量免责协议
- 人工智能教育2024年AI助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 水泥厂化验室安全培训课件
- 机械制图自编教材
- 前列腺穿刺的护理查房课件
- 管理会计 课件 孙茂竹 第1-6章 管理会计概论-经营决策
-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全文
- 智能制造行业市场竞争力分析
- 轻钢别墅-建筑流程
- 2023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及解析)【可编辑】
- 脾破裂护理查房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课文四字词语解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