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篇美国的经济与贸易第三章美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前景第一节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一、二战后初期的繁荣阶段(1947—1953年)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经历了一个明显的繁荣阶段,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居于绝对领先地位。
二、低速增长阶段(1954—1960年)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西欧和日本等国的经济先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美国的国内外市场条件开始恶化。三、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3年)1961年3月~1969年12月,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战后第一次长达106个月的繁荣。四、“滞胀"阶段(1974~1982年)什么是“滞胀”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五、缓慢回升阶段(1983~1988年)六、重陷衰退阶段(1989—1991年)第二节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新经济”一、“新经济”的含义与特征所谓“新经济”,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名词解释:信息技术革命人类社会中信息存在形式和信息传递方式以及人类利用和处理信息的形式所产生的革命性变化。到目前为止,人类共进行了6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语言成为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不可缺少的工具。(时间:后巴别塔时代)第二次是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使人类对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取得重大突破,较大地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时间:铁器时代,约公元前14世纪)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时间:第六世纪中国随代开始有刻板印刷,至15世纪才进入臻于完善的近代印刷术)第四次是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使人类进入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时代。(时间:19世纪)第五是计算机与互连网的使用,即网际网络的出现。(时间:现代,以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为标志)第六次是多媒体和网络化的应用,使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建设和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变为可能名词解释:制度创新制度是实现某种功能和特定目标的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系列规范体系。制度创新(InstitutionalInnovation)是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美国的“新经济”的特征(一)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突破了以往的经济周期,而且速度加快(二)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并存(三)出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四)巨额财政赤字得以消除,并出现盈余(五)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增强(一)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突破了以往的经济周期,而且速度加快从1991年4月复苏至2001年4月,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了120个月,这是自1854年开始有经济周期记录以来,打破历史记录的超长期增长。美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日本、德国等主要竞争对手达到4%左右,从而扭转了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落后于日本、德国的局面,使美国在全球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平均增长率德国GDP10331065111111641175116512221263130113551374
增长率
3.13%4.30%4.78%0.89%-0.87%4.95%3.35%3.01%4.15%1.41%2.91%日本GDP12591318142915431524157216341706179518941948
增长率
4.70%8.41%8.03%-1.23%3.09%3.97%4.39%5.27%5.48%2.82%4.50%美国GDP37223850406643054284427745074717498251405128
增长率
3.46%5.59%5.88%-0.47%-0.18%5.38%4.66%5.62%3.18%-0.24%3.29%1970-1980美、德、日GDP及其增长率以不变价格计算2000年为参考单位:十亿美元资料来源:OECD组织数据库经计算获得
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平均增长德国GDP13811376139714371470150415251582164317301818
增长率0.53%-0.39%1.57%2.82%2.33%2.29%1.40%3.71%3.90%5.26%5.11%2.85%日本GDP20052060209321582268233524242588272528672963
增长率2.93%2.76%1.61%3.12%5.08%2.96%3.79%6.76%5.29%5.20%3.35%4.29%美国GDP52575153538657746011621764256690692670557041
增长率2.52%-1.97%4.52%7.20%4.10%3.43%3.34%4.12%3.53%1.86%-0.19%3.25%1981-1991美、德、日GDP及其增长率单位:十亿美元资料来源:OECD组织数据库经计算获得以不变价格计算2000年为参考年份国家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美国3.305.725.056.264.635.726.295.386.005.953.19德国8.357.302.905.103.801.502.102.602.372.512.46日本6.392.620.781.191.452.162.18-2.02-1.431.08-1.051991-2001美、德、日GDP增长率比较%资料来源:OECD组织数据库经计算获得(二)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并存在经济“滞胀”时期,曾经出现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较高的局面。在美国这个阶段则出现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处于较低水平的状况。两次都对传统意义上的“菲利普斯”曲线造成了冲击,让人们质疑这条曲线是否真的存在。现在?部分发达国家失业率统计%
(1)UnitedKingdom:November07—November08.Source:OECDConsumerprices,AllitemsPercentagechangeonpreviousmonthSource:OECD(三)出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近10年来,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和劳动力成本降低的优势增强了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结果,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从而使美国相继在半导体和小汽车等制造业领域重新夺回世界第一的位置。1991年以来,美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更是迅速。
贸易额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货物贸易出口448163464773512627584743625073689182682138695797781918729100进口553923603438689215770852822025899020944353105944012593001179180差额-105760-138665-176588-186109-196952-209838-262215-363643-477382-450080
贸易额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服务贸易(除去政府服务)出口159135166359181277198501216653232865238525259049278086266661进口103847109794120768129227139309151956166151183509207880204477差额55288565656050969274773448090972374755407020662184美国1992-2001年货物、服务贸易进出口及差额统计单位:百万美元(四)巨额财政赤字得以消除,并出现盈余巨额财政赤字一直是二战后美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历届美国政府都无法解决,以致财政赤字被认为是困扰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财政赤字更是急剧上升,1980年为738亿美元,1986年猛增至2212亿美元,1990年达到2600亿美元,到1992年,更是几乎成了天文数字,达2930亿美元,这给美国经济带来极其沉重的负担。(四)巨额财政赤字得以消除,并出现盈余由于采取了有力的措施,美国财政赤字从1992年的2930亿美元逐年减少,并在1998年出现盈余(这是30年来美国政府预算的首次盈余),1999年财政盈余高达1150亿美元以上。财政由赤字变为盈余,这不仅为美国政府更好地运用财政政策来调整经济结构与影响经济周期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空间,大大增强了人们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信心;而且增强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促使长期利率走低,由13%下降到5-6%。
现在情况如何?资料: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创历史新高据新华社华盛顿10月7日消息,美国国会预算局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今年9月30日的2008财政年度,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高达438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美国国会预算局当天发表报告说,受经济降温影响,美国政府财政收入在2008财年下降约2%。其中,公司所得税税收下降近18%,个人所得税税收下降1.6%。国会预算局当天公布的政府财政赤字比该机构9月份发表的预测数据高出300多亿美元,比政府7月份的预测数据高出约500亿美元。分析人士预计,考虑到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和已获批准的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在2009财年将继续上升。此前,美国政府财政赤字的最高纪录是2004年创下的4130亿美元。2007年,美国政府财政赤字仅为1620亿美元,为2002年以来最低水平。在2002年之前,美国政府财政曾连续4年盈余。布什政府今年初曾估计政府财政赤字将从2010年开始快速下降。美国财政赤字今年将突破1万亿美元据新华社华盛顿2009年1月6日专电美国国会预算局将于7日公布2009财年(截至今年9月30日)财政赤字预期。专家估计,随着经济衰退导致政府财政收入下降,这一数字有可能冲破1万亿美元。据路透社报道1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可能包括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计划对联邦财政造成的影响,但并不涉及当选总统奥巴马上台后打算实施的总额约775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五)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增强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日本和西欧国家公司的竞争下,美国公司和企业的全球市场份额不断减少,外国产品大举进入美国市场,在许多领域对美国提出了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信息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美国公司通过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进行企业重组,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竞争能力迅速增强。排名中文常用名
英文名国家一级资本($m)1美洲银行
BankofAmericaCorp美国(USA)91,065
2花旗集团
Citigroup美国(USA)90,899
3汇丰集团
HSBCHoldings英国(UK)87,84724法国农业信贷集团
Crédit
AgricoleGroup法国(France)84,9375摩根大通公司
JPMorganChaseEtCO美国(USA)81,055
6三菱日联金融集团
MitsubishiUFJFinancialGroup日本
(Japan)68,4647中国工商银行
ICBC中国(China)59,1668苏格兰皇家银行
RoyalBankofScotland英国(UK)58,9739中国银行
BankofChina中国(China)52,51810西班牙国际银行
SantanderCentralHispano西班牙
(Spain)46,8052008年《银行家》全球1000家大银行一级资本前10名1Wal-MartStores沃尔玛美国一般商品零售351,139.00
2ExxonMobil埃克森美孚美国炼油347,254.00
3RoyalDutchShell皇家壳牌石油英国/荷兰炼油318,845.004BP英国石油英国炼油274,316.005GeneralMotors通用汽车美国汽车207,349.006ToyotaMotor丰田汽车日本汽车204,746.407Chevron雪佛龙美国炼油200,567.00
8DaimlerChrysler戴姆勒克莱斯勒德国汽车190,191.409ConocoPhillips康菲美国炼油172,451.00
10Total道达尔法国炼油168,356.70世界500强2007排名单位:百万美元排名中文常用名称总部所在地主要业务营业收入百万美元1沃尔玛美国一般商品零售378,7992埃克森美孚美国炼油372,8243皇家壳牌石油荷兰炼油355,7824英国石油英国炼油291,4385丰田汽车日本汽车230,2016雪佛龙美国炼油210,7837荷兰国际集团荷兰银行201,5168道达尔法国炼油187,2809通用汽车美国汽车182,34710康菲美国炼油178,558世界500强2008排名二、“新经济”产生的原因(一)新经济的根本动力是以信息革命为先导的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信息革命使美国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由此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的结果,是劳动生产率的大大提高,为美国在低通胀、低失业率下的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根本动力,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降低了生产过剩引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推迟了衰退到来的时间。其特点和作用大致表现在:
1、信息产业已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据美国《商业周刊》提供的资料,从1990年到2000年,美国计算机软件业每年以12.5%的速度增长,比美国整个经济增长率高出数倍。电脑软件业在美国产业排行榜上已超过飞机制造业和医药行业,从1995年的第5位跃升为2000年的第3位,成为仅次于汽车和电子行业的全美第三大产业。据美国商务部报告,1995年到1998年,信息产业(包括软硬件和服务)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33%,其中信息产品进出口额平均每年增长11.8%,比重达到商品进出口总额的25%,占GDP比重约四分之一。1998年美国的技术贸易盈余为243亿美元,高于OECD即欧盟国家对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贸易账户盈余226亿美元的水平。
2、为缓解就业矛盾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于信息产业链条长,其产业关联度大,因此它的就业倍增效应比传统产业高,甚至比其它高新技术产业更高。从就业比重来看,美国其它行业均呈下降趋势,只有服务业是上升的,而上升幅度最大的又是服务业中的信息业。到1999年,美国信息业从业人数高达1000万人以上,为各业之首。3、扩大了投资,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它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以及企业组织的联网化等方面,以及用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部门如钢铁、汽车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及管理体制改革,使其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的信息化、网络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效益,增强了竞争力。4、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信息技术渗透到美国传统产业各个领域的制造、加工、运输、信息获取和传递、交易等过程,对传统经济方式彻底变革,加快了企业的生产销售节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是抵制通货膨胀的重要屏障。
5、推动了科技创新。为了适应信息化的需要,美国大部分企业建立了科技创新中心,企业组织管理已经实现网络化。美国的大专院校和企业的开发研究中心投入到研究开发中的经费每年达2000多亿美元。科研与开发的大量投入,以及对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使美国的产品与服务加速升级,使产品和服务呈现出不断新异化、智能化、轻型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新特征。
6、有力地刺激了个人消费。生产效率高、公司回报利润丰厚的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了股市的上扬,股市上扬会产生“财富效应”,因而股市上扬通过促进消费来对经济增长发生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就是信息业通过股市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杠杆作用。
名词解释:财富效应财富效应(TheWealthEffect)是指由于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或下跌),导致金融资产持有人财富的增长(或减少),进而促进(或抑制)消费增长,影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MPC),促进(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效应。简而言之,就是指人们资产越多,消费意欲越强。财富效应又称实际余额效应。
(二)“新经济”中的政策作用1、在财政政策上推行“平衡财政”。重点放在削减财政赤字的增收节支的两个方面,并采取了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财政政策::(1)大胆提出增税和减少福利开支的计划,果断提出四年增税1860亿美元的设想,同时削减政府在医疗保健和国防等方面的支出。(2)提出公平负担的原则,把增税的主要压力放在富人上。(3)实行倾斜政策,以保持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优势地位,增强国际竞争能力。(4)在短期内对经济发展实行财政刺激,以保证经济不再滑坡。2、在货币政策上推行“中性金融”。从二战之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美国历届政府基本上采用的是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主张,货币政策从属于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利率中介目标来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目标。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后期,以货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政策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中的地位迅速提高,主要通过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来达到稳定通货的货币政策目标。到20世纪90年代,在克林顿执政期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又进行了新的调整:一是宏观政策目标由历年代的仅仅控制通货膨胀发展到90年代的抑制通货膨胀为主,同时兼顾刺激经济增长和防止失业率上升两大目标。二是放弃了货币主义的以货币供应量的增减作为经济宏观调控主要目标的政策,改以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三是将短期和长期利率结合起来,实施“抑短放长”的利率政策,并以“中性”货币政策来确定实际利率水平。
为了拉长周期,实现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条件下的温和增长,美联储在90年代积极推行与财政政策相配合的政策,其间经历了由较为宽松到略微从紧,之后又稍许放松的过程。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常常是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是一种“不紧不松”的适应性的灵活政策。实践证明,“中性”政策的成功运用为美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名词解释:中性货币政策所谓中性,就是使利率保持中性,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根据通货膨胀的高低调整利率,使经济在低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平稳地、持久地增长。3、在产业和科技政策上着眼于以信息化为先导来推动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克林顿政府十分重视信息化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对美国经济未来成长的显著作用,政策重心强调从抓供应入手,用科技创新来创造新的需求。这显然受到新经济学派的“新增长源泉”理论的深刻影响。
(三)美国公司进行的经营与管理改革,是“新经济”坚实的微观基础1.激励相容的企业制度美国企业所提倡的员工持股计划解决了传统企业的员工工资与利润的矛盾,使员工更关心企业,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知识入股则界定了知识的所有权,使创新者的劳动收益权与资本收益权相一致。
2.增加对科研的投入,重点开发高新技术10年来,美国公司对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不断增加,1988年企业的研究开发投资额为680亿美元,到1998年增加到1437亿美元,同期,企业占研究开发投资总额的比重从51%提高到65%。3.扩大对厂房和设备的固定资本投资,以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和装备传统产业在1993~1998年间,美国企业固定资本投资每年以12%的速度扩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是20世纪80年代扩张期的三倍。目前多数企业已实现信息化。4.全面改革企业内部结构和经营管理体制首先,建立了面向市场的企业内部新组织形式。其次,实行富有弹性的组织结构。最后,采取战略联盟这一新的企业组织形式。5.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大公司普遍增加培训经费,每年用于职工培训和再培训的费用约1000亿美元。有的企业以加薪等方法鼓励参加培训者。近10年来,全美企业正式培训工人的数目增长了50%,不少企业已对全体员工进行了一次以上的培训。
6.加速全球化经营以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最佳配置跨国公司是美国全球化战略的载体。美国跨国公司经营的特点:一是跨国经营的程度不断提高。1993年—1996年,反映跨国公司在国外的资产、销售额和就业人数的跨国经营指数,杜邦公司从38.8上升到43.7,福特公司从34.4上升到37.7,IBM从53.1上升到54,通用公司从15.3上升到30.7。二是美国的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化的生产和经营,使得世界各国之间在生产和经营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例如,波音公司把70多个国家的飞机制造业联系起来,推动了全球化生产;而福特公司一辆汽车的零部件在全世界十几个国家生产。三是跨国经营扩大了美国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实现了成本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在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在《财富》杂志每年评出的全球盈利最多的50家跨国公司中,1995-1999年,美国始终占有二分之一的比例。
2007年全球十大跨国公司
排名英文名称中文名称品牌年龄国家行业
1Coca-Cola可口可乐121美国食品与饮料
2Citigroup美国花旗集团195美国银行
3Google谷歌9美国网络
4Harvard哈佛大学371美国教育
5Microsoft微软32美国软件
6Benz奔驰121德国汽车与零件
7Wal-Mart沃尔玛45美国零售
8Mcdonalds
麦当劳52美国餐饮
9GE通用电气115美国电子电器设备
10Youtube2美国网站7.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扩张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美国共有180万家企业开业,大多数是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它们经营灵活、技术先进,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到1997年底,美国共有中小企业2200万家,雇佣全美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创造了全美一半以上的GDP。特别是在大企业裁员数百万的浪潮下,中小企业吸纳了大多数失业者,从而使美国失业率不升反降。(四)股权融资为主的金融制度为“新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1.风险资本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担保高科技对美国经济繁荣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科技的发展需要投资,而科技投资的风险极大,如何让人们愿意对高风险的产品或产业投资是一个焦点问题。名词解释:风险资本风险资本(VentureCapital)是一种以私募方式募集资金,以公司等组织形式设立,投资于未上市的新兴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新兴高科技企业)的一种承担高风险、谋求高回报的资本形态。一般来说,高风险往往对应的是高收益,如果风险资本家可以通过股票市场立刻兑现其投资的巨额回报,那么,风险投资便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高科技公司云集的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成为风险投资者兑现投资收益的重要场所。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要求相对于纽约证券交易所要低得多,从而为高科技融资和兑现收益提供了方便。名词解释:纳斯达克纳斯达克(Nasdaq)是全美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tionalAssociationofSecuritiesDealersAutomatedQuotations)英文缩写,但目前已成为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代名词。纳斯达克始建于1971年,纳斯达克的特点是收集和发布场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证券商报价。它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目前的上市公司有5200多家。纳斯达克又是全世界第一个采用电子交易的股市,它在5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6万多个计算机销售终端。
2.股权融资为企业创新提供所有权支持股权融资的企业制度使知识与资本共享企业的所有权。知识可分享利润,极大地激发了知识所有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持。(五)经济全球化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基础1、实施出口战略型贸易政策。在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制定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国家出口战略”。为此,美国政府进行了四个方面的重大调整:第一,对外贸易由多年实行的“多边主义”和“双边主义”调整为开放的地区主义。第二,对外贸易从控制进口调整为扩大出口,大力推动出口战略。名词解释: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认可,但目前没有统一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第三,把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定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第四,积极推动现有的多边、双边或国际性贸易协议,全面降低关税。2、巨额贸易逆差和外资弥补储蓄与投资缺口,使美国获得廉价的进口商品和资产。美国经济对进口和外资的依赖度从80年代末的10%增加到1997年的16%,到1999年已超过16%。1998年和1999年美国贸易逆差高达2-3千亿美元,占美国GDP的3%,创80年代中期以来的历史高峰,成为当今世界贸易逆差最大、资本净流入最多的国家。思考:巨额的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有怎样特殊的作用?巨额的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有特殊的作用:(1)意味着美国可以进口更便宜的商品。(2)逆差可以通过巨大的资本净流入弥补。(3)外资除了弥补巨额贸易逆差外,还要弥补储蓄与投资缺口。到1998年底,外国人拥有的美国金融资产总额已达6.6万亿美元,累计的国际净债务已相当于GDP的18%。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目前美国实际上利用着全世界净储蓄额的70%以上(同期美国GDP总量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三分之一)。外国资本不仅弥补了美国的巨大贸易逆差,重要的是还弥补了美国商业投资的不足,支持了美国新经济和狂热的股市,并为美国企业向全球的贸易、金融和投资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第三节21世纪初的美国经济衰退一、本次经济衰退的特点美国经济从2001年3月经济达到顶峰,开始衰退,但本次水退持续的时间很短,到2001年11月就结束了。由于此次经济衰退是在“新经济”条件下发生的,因此它除了具有以往经济衰退(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主要特征以外,还具有如下一些新的特点:(一)经济衰退产生的原因不同企业供给过度,造成大量产品积压,从而使投资剧减,导致生产下降。“9·11”恐怖袭击事件对美国经济的衰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二)失业率上升幅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幅度创历史新低在本次经济衰退过程中,失业率上升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特征,但与以往相比,本次失业率的上升幅度很小,失业率最高时仅为5.8%,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历次经济衰退中的最低水平。国内生产总值的下降幅度也是历次经济衰退中最低的,仅为0.3%。(三)生产率仍然提高本次经济衰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生产率在衰退期间仍然提高,这是1970年以来的第一次。历次的经济衰退都伴随着生产率的大幅度下降,但在这次经济衰退中,生产率却仍然提高。(四)库存调整速度大大提高由于“新经济”的作用,信息可以高速传递,因此商家可以及时得到信息,了解市场实际情况,从而迅速地做出反应。二、本次经济衰退的原因(一)经济发展周期规律的作用尽管美国的“新经济”使美国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经济持续增长,但从2001年开始的经济衰退充分证明美国经济仍然摆脱不了繁荣与萧条交替的经济周期。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连续10年的增长是“新经济”推动的,而21世纪初的经济衰退也是由新经济开始的。一方面,“新经济”本身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和社会需求,特别是信息和服务的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通信、网络和生物工程是发展最快的产业,是美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美国的失业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上。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劳动生产率,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缩短了生产流程所必需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单位劳动的产出,降低了单位产品的成本。这意味着“新经济”可以实现更快的增长而不至于引发通货膨胀。“新经济”的热潮导致了世界各国对美国新技术产品的进口,改善了美国的外贸状况。因此,美国经济可以同时实现高增长、低通货膨胀、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四大目标。另一方面,对高新技术的过度投入引发技术创新的超常发展,使经济长期处于超潜力的高增长状态,结果导致企业投资过度、生产过剩、供大于求、库存增加。随着大量模仿和跟随者的进入,“新经济”在现有的创新容量范围内逐步饱和。(二)美联储宏观调控失利在1999年6月~2000年5月间,在无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况下,美联储连续六次上调利率共1.75个百分点,从4.75%上升至6.5%,加大了企业融资成本,政府本希望通过提高利率遏制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释放股市泡沫,实现经济的“软着陆”,但却对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此举虽然有利于抑制企业投资过热,但由于经济滑坡太快、幅度太大,加重了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三)过度消费的降温股市泡沫破灭,“负财富效应”显现,使过度消费骤然降到谷底。而消费支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3,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最重要的支柱。1997年1998年1999年总额占总额%总额占总额%总额占总额%国内生产总值830081008790210092292100个人消费支出5524466.65850966.66268768私人国内总投资1383716.715799181650118商品和劳务净出口-833-1.1-1515-1.7-2540-2.8政府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及总投资1481017.81540917.51634417.7美国国民收入的种类构成(亿美元,当前价格)资料来源:美国《商业现状》,2000年1月,2000年12月(四)原油价格上涨美国石油一多半是靠进口的,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较高。国际油价从1998年底的每桶不到10美元。上涨到2000年9月的每桶34.9美元。这使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消费者在能源方面的开支大幅度增加,不利于经济增长。资料:最新国际油价国际油价2008年10月10日跌破80美元关口,到当天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8.89美元,收于每桶77.70美元,创13个月来新低。中国能源网副总裁韩晓平对上海证券报表示,考虑到美元贬值的因素,现在的国际原油价格实际上已经很低了,大约相当于去年50美元的低位。(五)“9·11"事件的影响“9·11”事件使本已衰退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使得许多人对美国经济的乐观预期成为泡影,许多重要的经济指标进一步恶化,大大延缓了经济复苏的进程。直接遭到实质性打击的是银行、保险、航空旅游、金融业。恐怖袭击事件还使外国投资者大规模地将资本转移出美国市场。第四节美国的次贷危机和现阶段的金融危机一、美国的“次贷危机”(一)次贷危机的概念
次贷危机(subprimelending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名词解释:次级贷款次级贷款是指那些放贷给信用品质较差和收入较低的借款人的贷款。由于信用不良或不足,这些人往往没有资格获得要求借款人有优良信用记录的优惠贷款。放贷机构之所以愿意为这些人发放贷款,是因为次贷利率通常远高于优惠贷款利率,回报较高。这种贷款通常不需要首付,只是利息会不断提高。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次级"(Subprime)及"优惠级"(Prime)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根据信用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从而形成了两个层次的市场。信用低的人申请不到优惠贷款,只能在次级市场寻求贷款。两个层次的市场服务对象均为贷款购房者,但次级市场的贷款利率通常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2%~3%。
(二)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美国的次级贷款业务的出发点是为那些信用等级较低或收入不高的人提供贷款,让他们可以实现拥有自己住房的梦想。在1994年~2006年间,超过900万户美国家庭购买了新住房,其中大约20%的家庭借助于次级贷款。但是,就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负面因素逐渐浮现,最终导致危机爆发。
1.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2.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美国经济过度证券化几乎与次级贷款业务并行发展的,就是美国经济的证券化,比如,人们把一些一时还不清的债务,转化为证券后再卖给投资者。换句话说,凡是有风险的,都可以摇身一变为证券。所以,次级贷款的放贷机构也不闲着,他们把手中超过六千亿美元的次级贷款债权转化为证券后,卖给各国的投资者。次贷危机的形成次贷危机的扩大(三)次贷危机的影响1.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2.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3.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讨论:中国近期能发生类似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吗?二、美国的金融危机2008年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同一天,美国银行以约4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华尔街投行美林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的信用评级下调。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称,美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呢?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1.宽松的信贷条件和日益膨胀的住房泡沫
住房贷款本应当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按揭贷款的提供者要求借款者既要有充足的收入又要有一大笔存款来支付首付。可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获取住房贷款变得极其容易。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网络泡沫破灭,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布什在格林斯潘支持下推行令富人受益的减税政策,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由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过低的利率引发了宽松信贷,也直接刺激了民众的贷款投资热潮,越来越多的生活状况不稳定的民众通过银行贷款加入到购房者的行列中,“在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房屋价格节节攀高的环境下,即便是无力偿贷卖掉房屋,自己也不会吃亏。”正是市场对美国房市前景普遍预期过高,极大的刺激了美国房市,房价在1996年至2006年飞涨了大约85%,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种子。2.华尔街对金融衍生品的滥用
正常意义上来说,提供按揭贷款的银行通常都把按揭贷款当作一种优良资产持有到期并赚取相应月利润以及银行资金成本之间的利差,这样做在获取相应利润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这种金融产品一开始并不适合华尔街的运作,因此在将按揭贷款证券化并产生第一只CDO(担保债务权证)之前,这类产品并没有获得华尔街的青睐,CDO的出现使得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划分更细致,投资收益率也更高,同时也极大地激起了华尔街的热情。打着金融创新的口号,华尔街大举涉足次贷领域,并迅速推高其规模。2004年,全球CDO发行量为1570亿美元,到了2006年,这一规模达到5520亿美元。
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华尔街投行将原始的金融产品分割、打包、组合开发出多种金融产品,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出售给不同风险偏好的金融机构或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最初的金融产品被放大为高出自身价值几倍或十几倍的金融衍生品,极大地拉长了交易链条。从本质上看,这类金融衍生品并没有降低投资的风险,它仅仅是将风险进行转移,而且随着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开发,风险在无限分散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隐蔽,越来越难以察觉。以至到后来,买家看到的这类金融产品,除了投行提供的数字以外,根本无法判断资产的质量。
因为CDO等金融衍生品蕴含的巨大利润,美国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都参与其中,商业银行、保险机构等等,都大量持有CDO等债券,无论美国本土还是海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了对这种金融产品近乎疯狂的追求。美国房地产的泡沫,也通过这类金融衍生品将风险扩散到了全球范围,这也正是次贷危机为什么能够波及到全球范围的原因。名词解释:债务抵押债券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n,
资产证券化家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标的资产通常是信贷资产或债券。这也就衍生出了它按资产分类的重要的两个分支:CLO(CollateralisedLoanObligation)和CBO(CollateralisedBondObligation)。前者指的是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后者指的是市场流通债券的再证券化。但是它们都统称为CDO。CDO历史
最早的CDO是由DrexelBurnhamLambertI在1987年发行的。十几年后,CDO成为快速发展的资产证券之一。CDO快速的增长是收到众多理财经理,基金经理,保险公司,投资银行,退休基金的亲睐。最关键的是,2001年DavidX.Li介绍了Gaussiancopulamodels,提供给CDO快速的定价方式,使CDO能够广泛的在市场流通。根据SecuritiesIndustryandFinancialMarketsAssociation,2004年CDO总共发行1570亿美元,2005年—2720亿,2006年5520亿,2007年5030亿。3.华尔街激进的财务政策和侥幸心理
华尔街在财务上过于激进,这也直接导致了困境的生成。在无限放大的利益面前,华尔街日益变得疯狂。在对CDO的追逐中,华尔街日益提高资产权益比率,与此相对应的是,各家投行的杠杆率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大。2003年底,美林的资产是其所有者权益的17.9倍,而到了2007年中期,美林的资产达到了其所有者权益的27.8倍。受危机影响最深的雷曼兄弟,同期杠杆率甚至高达31.7倍。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也令公司领导者丧失了理智,雷曼兄弟便是华尔街的一个缩影。就在2007年贝尔斯登、美林纷纷为减值做准备的时候,雷曼兄弟首席执行官福尔德尔仍然坚定地说:“我们的目标股价是200美元。”当2007年夏天次贷危机发生之后,福尔德仍然固执地认为抄底的时机已到,大量购进与次贷相关的金融产品,这直接加速了雷曼最终的破产。不可否认,华尔街不可能觉察不到近几年如日中天的次贷市场上的风险,但是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致使华尔街普遍蔓延着一种侥幸心理,这也是导致华尔街众多金融巨头折戟沉沙的原因之一。直到2008年6月,福尔德尔仍然对外宣称雷曼兄弟资本和流动性状况处于前所未有的强劲水平。4.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重大缺陷,没有及时跟上金融形势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其一,《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标志着美国金融业进入混业经营时代。但是,美国到目前实际上仍然实行分业监管,金融监管机构多达七家,如果把带有某些监管职能的机构算进去,监管机构则更多。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分别属于不同的政府机构监管。次贷证券化过程中有众多的不同类型的机构参与,需要各监管机构高度协调配合。监管机构过于庞杂就会出现协调和配合问题,更容易出现监管漏洞。
其二,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是在分业经营时代形成的,重点仍是机构监管。自实行混业经营以来,美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产品日趋复杂,资金高度流动,功能监管无疑应当成为金融监管的主体,可偏偏美国功能监管较弱,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虽然有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负责监管,但监管都比较薄弱。从整个金融体系的监管看,投资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在证券市场上的活动,几乎没有什么监管。机构监管具有只认机构性质不认业务的特点,功能监管是按照不同金融业务监管,不管某一项业务由什么机构开展,都采取同样的监管标准。
其三,场外(OTC)市场衍生产品发展过快,监管滞后。总体上看,场内市场交易的衍生产品基本都没有出现问题,相比之下,次贷相关衍生产品都没有在交易所上市,产品标准不统一,在发展太快而监管没跟上时就很容易出问题。
其四,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利用其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可以起到规避风险的效果;但如果投机过度,则金融衍生品又会带来莫测风险。近年来,由于监管不力,次贷等相关衍生产品等明显存在投机过度现象。5.信用评级机构的失职
次贷危机爆发后,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主要评级机构成为最直接的批评对象。各评级机构被认定过高的提升了次贷产品的评级,并极大地促进了次贷市场的发展,这些评级机构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证券发行商,却要求它们对市场投资者负责,这种评级制度上的漏洞已经引起广泛关注。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有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但其定价和交易则有赖于准确的市场评价。当市场评级机构这一环出现问题的时候,信任危机也便随之开始了。全球投资者正是出于对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信任,才能够放心大肆购买次贷相关产品,可正是这些评级机构评定的同美国国债相同级别的3A级证券,却在一夜之间成为投资者手中的垃圾。这些评级机构不切实际的评级以及次贷危机爆发后下降评级动作的迟缓,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次贷危机的强度,对这次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同时,信用评级机构对次贷相关产品的评级,也导致了市场的恐慌,加速了危机的传播。自从2000年美国大规模发行次级抵押债券以来,各评级机构就一直给与最高信用评级,在今年7月以后又大范围跳低几乎全部次级债券的评级。仅在7月10日一天,穆迪就跳低了超过400种此类证券的评级,这极大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也成为了次贷危机造成全球范围内投资者恐慌的直接导火索。6.美国政府对危机认识不足、处理不力
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抵押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这是美国房市降温以来最大的一起次级贷款抵押机构倒闭案,却并没有引起美国政府的重视,美联储仍简单地认定这仅仅是单个机构运营的问题,并非一场危机。直到2007年7月贝尔斯登所属对冲基金爆发风险,全球股市暴跌之时,美联储才作出反应,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以增加市场信心,并始终认为形势可控。直到房利美和房地美危机、雷曼破产以及美林被收购等事件的发生,美国政府才充分认识到次贷危机的严重性,并陆续出台救援方案和措施以求应对。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房”,美财长保尔森无奈地表示,房利美和房地美规模太大,与美国金融体系交织过于紧密,任何一家破产都会导致国内甚至全球的金融市场极大动荡。至此,美国政府大规模救市举动开始。(二)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1.间接影响——中国的美元资产投资暴露于风险中(1)中国持有“两房”相关债券3000-4000亿美元,占官方外汇储备近20%;中国商业银行持有“两房”相关债券头寸253亿美元。如果“两房”危机进一步恶化造成其债券违约风险上升,则不仅中国的银行将遭受投资损失,官方外汇储备更将显著缩水。美政府接管“两房”降低了这一潜在风险,对中国具有正面影响。(2)中国商业银行持有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相关债券约6.7亿美元;(3)中国投资公司持有美国投行摩根斯坦利9.9%的股份。总体而言,中国对于这些美国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有限,仅会造成有限的投资损失,不会对中国金融体系产生较大冲击。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动荡与金融危机可能会对中国的金融与房地产市场产生心理上的冲击。
2.间接影响——中国可以在美国本次危机中学得以下教训(1)宽松的货币政策易引发资产价格泡沫,给日后金融系统危机带来潜在风险。正如前文所述,美国本轮危机的根源,乃是2001年IT泡沫破灭后美联储为抵御经济衰退而大幅降息,宽松的利率条件刺激了房市泡沫,而层出不穷的金融衍生品又加速了泡沫的膨胀,最终泡沫破灭造成金融危机。中国过去几年的房地产泡沫程度相比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需要采取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避免加大泡沫膨胀力度,否则将来泡沫破灭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主要城市平均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08年5月二手房销售价(元/平方米)1146314243150691402387221471991964272全部家庭
08年家庭月收入64538127692288257986672564494804目前房价下家庭月供投入比75%83%104%76%52%104%66%42%房价下降多少使得月供投入比降至40%-42%-52%-61%-47%-23%-62%-41%-5%中高收入家庭
08年家庭月收入93111130396271227411106935389696681目前房价下家庭月供投入比54%60%74%54%37%75%48%30%房价下降多少使得月供投入比降至40%-19%-33%-46%-26%7%-47%-18%32%注:我们将官方收入数据乘以1.2以反映灰色收入;中高收入家庭定义为收入排名前60%;假设购买90平米住房,七层按揭,20年贷款。资料来源:CEIC,搜房网,中金公司研究部主要城市房屋购买力情况(二手房)(2)面对国际市场这碗“深水”,“走出去”政策须更为谨慎,对外投资需要有严格的风险评估和多元化的投资策略。此外,未来外汇储备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总承包方与分包方之间的EPC工程合同
- 2024年度工程分包合同之担保合同
- 2024年度版权许可使用合同标的及详细权利义务规定2篇
- 2024年度船舶港口变形缝防撞设施合同
- 2024年度网络安全产品购销与技术服务合同
- 前厅课件教学课件
- 四期G区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 2024年度电梯设备安装工程协议
- 门店促销策划与执行课件
- 2024年度电商企业公共关系服务合同2篇
- GB/T 44510-2024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技术要求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6课《人大代表为人民》课件
- 2024年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
- 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条件
- 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项练习(有答案)-ok
- 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
- 机电工程预留预埋质量检查表
- 监理取费标准670号文
- YS-T282-2000_铝中间合金锭
-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热压机的PLC控制设计
-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及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