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色彩与装饰ppt模版课件_第1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色彩与装饰ppt模版课件_第2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色彩与装饰ppt模版课件_第3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色彩与装饰ppt模版课件_第4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色彩与装饰ppt模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建筑史——色彩与装饰色彩一、建筑色彩的产生早期建筑的色彩来自于建筑材料的本色,没有多少人为的加工,记载中的“茅茨土阶”就属于这一类;在生产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了某些矿物和植物的颜色,并将其中的一部分应用到建筑上,作为装饰和防护涂料;春秋时期的宫殿已经使用强烈的原色;《论语》——“山节藻木兑(斗上画山,梁上短柱画藻文)二、建筑色彩中象征意义的反映色彩三、建筑色彩中等级观念的反映《礼记》——“楹(柱),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黄”;唐代:“庶人所造房舍,不得辄施装饰”明代:“庶民所居,不许用斗拱及彩色装饰”色彩四、彩画从功能的角度考察彩画,也会发现彩画的作用:木建筑物对抗风雨的第一道防线;木材之所以能避过虫蚁蛀蚀,也是因为檐枋的彩画。颜料可以防潮,有些更含有巨毒,令虫蚁退避三舍。古老的木建筑得以保存,一层油彩,作用非常之大。清朝彩画:出现的主要部位:梁、枋。另外在柱头,斗拱,檩条,垫板,天花,椽头等部位也可以使用;种类(1)和玺彩画;(2)旋子彩画;(3)苏式彩画;色彩(1)和玺彩画最高等级,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构图特征:梁、枋上的彩画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三部分(1)箍头(2)藻头(3)枋心;枋心:每根梁、枋中间1/3叫做枋心;箍头:每根梁、枋端部略为正方形的部位叫做箍头;藻头:剩余的区域叫做藻头;箍头处用有坐龙的盒子或西番莲图案;藻头(1)大额枋——齿形衍眼和降龙;(2)小额枋——齿形衍眼和升龙;(3)由额垫板都用红色打底;(4)平板枋——若用兰色,则绘制行龙;若用绿色,则绘制工王云;(5)梁——齿形衍眼和双龙(升龙与降龙)(6)随梁枋——同梁。色彩枋心:行龙色彩构成:主要线条及龙、宝珠等用沥粉贴金,主要以蓝、绿底色相间形成对比并衬托金色图案。如明间上蓝下绿,则次间上绿下蓝,梢间又反之。同一梁、枋上也是蓝、绿相间。由额垫板都用红色为底。平板枋如用兰色,则绘行龙;如用绿色,则用工王云。沥粉:由胶,香灰,绿豆面,高岭土等组成的膏状物,有很好的黏着力和可塑性,干凝后质地坚硬。用于彩画可以突出轮廓线,使图案产生立体感。其上在贴以金箔,更能增加艺术效果。晕:在同一种颜色中用由深到浅(称之为退晕)或由浅到深(称之为对晕)的手法,使颜色形成更多的变化。宋代规定晕为三层,到明清简化为两层。色彩(2)旋子彩画在等级上仅次于和玺彩画;应用范围很广,如一般的官衙、庙宇的主殿和宫殿、坛庙的次要殿堂等处。构图特征:主要特点是在藻头内使用了带卷涡纹的花瓣,即所谓的旋子。旋子以一整二破为基础;梁枋长时可在旋子间加一行或两行花瓣,称为加一路或加二路;梁枋短则用旋子相套叠,称为“勾丝绕”;略短于一整二破的叫做“喜相逢”;箍头内仍然使用盒子,大多不绘龙,而以西番莲、牡丹、几何图形为主。枋心绘锦纹、花卉等。色彩旋子彩画等级:(1)金琢磨石碾玉一切轮廓线条都用沥粉贴金,花心与菱地都点金,花瓣上的蓝绿色都退晕(二道)。枋心可用行龙,平板枋用工王云。(2)烟琢磨石碾玉基本同上,但花瓣线条用墨线。(3)金线大点金轮廓线条用沥粉贴金,花心与菱地点金,但花瓣不起晕。箍头盒子内可用坐龙,枋心可用行龙、锦纹。平板枋用支花。(4)墨线大点金基本同上,但线条都用墨线。箍头盒子内用异兽。枋心可用夔龙、锦纹。平板枋用支花。(5)金线小点金仅线条与花心用金,花瓣不起晕。箍头盒子内用西番莲、牡丹等花卉。(6)墨线小点金基本同上,但线条都用墨线。(7)雅伍墨完全不用金,线条用墨,旋子用蓝、绿、白、黑四色,花瓣不起晕。色彩(3)苏式彩画苏式彩画一般用于住宅、园林。箍头内多用连珠,回纹,万字等。藻头内画由如意头演变而来的卡子(又分软硬两种)。枋心称为包袱,常绘历史人物故事,山水风景,博古器物等,基本不用金。色彩彩画施工程序(1)将构件表面打磨平整,用油灰(桐油加石灰)嵌缝,打底,再裹以麻丝(方向与木纹垂直),然后表面抹以油灰;(2)将绘制在纸上的图案蒙在构件欲施彩画的地方,以针戳孔,再以颜色粉拍出图案轮廓,谓之打谱;(3)将调好的沥粉放在挤粉器中,前面配以适当口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