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剂的制备技术_第1页
栓剂的制备技术_第2页
栓剂的制备技术_第3页
栓剂的制备技术_第4页
栓剂的制备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栓剂的制备技术一、栓剂的设计原则依据栓剂的作用范围不同,而选择不同类型的基质。局部作用栓剂:只在腔道发挥治疗作用,发挥止痛、止痒、抗菌消炎等作用。全身作用栓剂:一般为直肠栓。通过腔道吸收至血液循环,运输至全身。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二、局部作用栓释药特点作用特点:不需要吸收;需要药物从基质中缓慢释放,也不需要促进药物吸收通常0.5h内开始起效,最少持续约4h适用的基质:水溶性基质。--因腔道液体量有限,使其溶解受限,释放药物缓慢,较脂肪性基质更有利于发挥局部药效。如甘油明胶,适合做阴道栓基质。三、全身作用栓--释药特点作用特点:需要吸收;需要药物从基质中迅速释放,形成浓度梯度,进而有利于扩散吸收适用的基质:脂溶性基质。--因该类型基质熔点在37℃左右,塞入腔道后会在体温下迅速软化和融化,进而将里面的药物释放出来,有利于发挥全身药效。如可可豆脂。三、全身作用栓(直肠栓)--吸收过程直肠吸收途径①通过直肠上静脉进入肝,进行代谢后再进入大循环;②通过直肠中、下静脉和肛管静脉,进入下腔静脉,绕过肝脏而进入大循环.栓剂塞入距肛门口约2cm处给药总量50%~75%的药物不经过肝.直肠吸收的影响给药位置的影响基质的影响:一般应根据药物性质选择与药物溶解性相反的基质,有利于药物释放,增加吸收.(如药物是脂溶性的则应选择水溶性基质;如药物是水溶性的则选择脂溶性基质,这样溶出速度快,体内峰值高,达峰时间短.)吸收促进剂的影响全身作用栓剂--直肠栓与口服制剂相比,特点:①是可部分避免或全部避免口服药物的首过效应,降低副作用、发挥疗效;②不受胃肠PH或酶的影响;③可避免药物对胃肠粘腹的刺激;④对不能吞服药物的病人可使用此类栓剂;⑤不能口服的药物可制成此类栓剂;⑥吸收不稳定,使用相对不便。四、栓剂的制备(一)冷压法(二)热熔法(一)冷压法此法采用制栓机制备,是将药物与基质的粉末置于冷却的容器内混合均匀,然后装入制栓模型机内压成一定形状的栓剂,即得.机压模型成型者较一致、美观.(二)热熔法热熔法应用较广泛:将计算量的基质锉末用水浴或蒸气浴加热熔化,勿使温度过高,然后按药物性质以不同方法加入药物混合均匀,倾入冷却并涂有润滑剂模型中至稍为溢出模口为度.放冷,待完全凝固后,削去溢出部分,开模取出.小量生产热熔后用手工灌模的方法;大量生产则用自动模制机器操作.一般用油脂性基质制备栓剂可采用任何一种方法,水溶性基质多采用热溶法。经典案例甘油栓处方:甘油8.0g干燥碳酸纳0.2g硬脂酸0.8g纯化水1.0ml制成肛门栓3枚[制法]干燥碳酸钠溶于水,加甘油混合置水浴上加热,缓缓加硬脂酸细粉,随加随搅,待泡沸停止,溶液澄明,倾入涂了润滑剂的栓模中(稍为溢出模口),冷后削平,取出包装即得。[附注](1)欲求外观透明,皂化必须完全(水浴上需1-2小时)加酸搅拌不宜太快,以免搅入气泡。(2)碱量比理论量超过10-15%,皂化快,成品软而透明。(3)水分含量不宜过多,否则成品浑浊,也有主张不加水的。(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