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纷争和民族融合_第1页
春秋战国的纷争和民族融合_第2页
春秋战国的纷争和民族融合_第3页
春秋战国的纷争和民族融合_第4页
春秋战国的纷争和民族融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导读提纲:1、依据本节内容,做春秋战国大事年表。2、归纳春秋争霸的背景(起因)、目的、性质、争霸的基本史实。3、归纳战国七雄形成的标志,了解地理位置和国都。5、归纳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及其割据变化情况?6、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有哪些民族?当时民族融合的条件和意义分别是什么?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存在时间时代特征: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主要战役民族融合东周春秋战国奴隶社会瓦解时期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起因:目的:性质:过程:评价:奴隶主贵族的掠夺战争齐桓公首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王室衰微夺取更多的土地和人民齐桓称霸

齐是周初

的封国,春秋时已发展成东方大国公元前7世纪前期,齐桓公霸业达到顶峰任用

为相,积极改革内政,以达到“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目的以“

”为口号,借以发展齐国势力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

(今河南兰考),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晋楚争霸①前632年,晋文公图霸中原与楚成王发生冲突,导致晋楚

大战,楚军大败,

与诸侯会盟,成为中原霸主②前613年,

即位,后晋楚又大战于邲,晋军大败,楚庄王称霸中原“楚王问鼎”姜尚管仲尊王攘夷葵丘城濮晋文公楚庄王吴越争霸春秋末年,崛起于

下游的吴国和

流域的越国相继称霸,已是大国争霸的尾声前496年,吴王阖闾大举伐越,受重伤死于中途。其子夫差立志报仇,三年后大败越王勾践。吴王阖闾图谋霸业,至夫差终成霸主越王勾践卑身事吴,卧薪尝胆,立志复国,终于灭吴,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长江钱塘江背景战国七雄形成的标志过程魏齐争雄秦国独霸春秋:战国:条件:民族:意义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兼并战争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存在时间时代特征: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主要战役民族融合春秋后期到“战国七雄”政治格局的形成

:公元前403年,晋国的

三家大夫被周王封为诸侯,正式分晋

:齐国大夫田氏废掉原来的姜氏而为诸侯“战国七雄”政治格局的形成七雄指齐、楚、燕、韩、赵、魏、秦(阅读《战国兼并形势图》,掌握七雄的地理位置)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魏国独霸中原①三家分晋以后,魏国最强。②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国势大增,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③独霸中原。魏文侯不断向外扩张,初具霸业规模。魏齐争霸①公元前4世纪中叶,齐国与魏国围绕中原战局,展开了军事和政治上的激烈斗争。②齐国经过

,两次打败魏国,代替魏称霸中原。③“围魏救赵”、“围魏救韩”“退兵减灶”桂陵之役马陵之战秦齐互帝公元前4世纪后期,秦国经

变法,由弱变强,向东扩张,屡败韩魏,一跃成为西方强国,形成与东方

双雄对峙的新格局秦国因一时难以征服东方六国,秦昭王采取“

”策略,尊齐泯王为东帝自称西帝。这样,秦齐出现暂时的互帝局面商鞅齐国远交近攻秦国独霸公元前3世纪以后,

两强衰落公元前260年的

,秦打败赵国至此,秦国独强,无敌于天下,东方六国灭亡已成定局。秦国开始进行

战争准备楚齐长平之战统一思考讨论:1、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人说:“春秋无义战。”联系春秋争霸战争,评述以上观点?2、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异同。提纲:1、观点有合理的一面(目的、性质、结果)但忽视了战争的客观作用。(五点)2、目的、实质和影响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井田制瓦解B.分封制崩溃

c.周王室衰微D.奴隶制腐朽2、战国七雄争霸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周平王东迁洛邑B.葵丘会盟

C.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D.长平之战3、在葵丘会盟中,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是因为A.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B.周王派代表参加C.许多诸侯的服从

D.讨伐了不向周王进贡的楚国4、下列成语典故反映的历史事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楚王问鼎②道路以目③酒池肉林④围魏救赵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④5、一在齐桓公能称霸的诸多因素中,最为主要的是A.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B.推行远交近攻的策C.吸取教训,卧薪尝胆D.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候、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日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天子,日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奴隶社会什么制度?分赐土地多少的依据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巡狩”和“述职”各是指什么?(3)东周时期,“述职者”与“巡狩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爵位天子到分封的诸侯所在地区巡视诸侯到周天子处朝见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觐和纳贡,而是争相称霸。“春秋战国”大变革时代的特点:我国从

社会过渡到

社会奴隶制经济基础(

)动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